洞察时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时间信息加工的理论探析

第一节 文本阅读中时间信息的加工及其对文本理解的影响

我们经历过的事件的顺序对我们理解这些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语言的特殊性,它可以通过一种不同于我们日常经验的方式和顺序来描述这些事件。我们谈及的事件、人物、地点、对象等都可能不在我们直接的经验场(experiential field)之中。Hockett(1960)称语言的这种移植(displacement)特性为语言的配置特征(design features)之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历的事件是一个不断的连续体,但由于语言的移植特征,使得说话者或写作者能够在时间上超前或滞后。这样,就可能造成在现实生活中对事件的感受与通过语言的替代获得的对事件的理解两者之间不一致。

在写作中,虽然可以按时间顺序以连续的方式来陈述事件,但熟练的作者常常不这么做。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作家常常就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写作。因此,存在着大量的时间不连续的文本。当今认知心理学家就文本中时间的不连续性和与日常的时间不一致对理解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本节即是对该领域研究的总结。

一、文本阅读中时间信息加工的研究

自1978年Kintsch和van Dijk提出情境模型以来,阅读心理的研究者围绕情境模型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情境模型是指读者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对文本的信息进行整合而形成的文本整体的、连贯的表征,即文本关于什么的表征,而不是文本本身的表征。当今认知心理学中一种广为接受的观点是文本理解应该看作是连贯的情境模型的建构。Graesser,Zwaan和Radvansky等于1998年对这方面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他们认为,情境模型表征了情境多个方面的信息,如因果、空间、时间、主人公的目标和情感等,其中,时间信息与空间信息是读者用以解释情境的两个最重要的维度。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首先从文本中提取事件的信息,然后从不同维度对事件进行整合。

时间维度与其他维度不同的是,时间在每个句子中都要进行编码。读者究竟是如何利用语言学线索来建构情境模型的时间维度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看情境模型建构的机制。一般的假设是,语言中建构情境模型的机制来自于现实世界中情境模型建构的机制。儿童在学会理解描述事件的短语之前,必须先学会理解基本的事件,如某环境中某个人物或物体的运动等。Goldberg(1999)指出,就是这些基本事件的结构才使得儿童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学习语言;Segal(1995)提出语言理解中情境模型的建构可以看作是现实世界中所经历的事件的替代经验。

语言中时间的表征历来是语言学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对该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根据Dowty(1986)和Fleischman(1990)提出的印象假设(iconicity assumption),读者会认为语言描述中事件的顺序与它们实际发生的时间顺序是一致的。文本中出现时间顺序的变化之所以成为可能,只是因为存在一个缺省的顺序,这一缺省为理解和比较其他的顺序提供了一个基线。因此,该假设又称为缺省假设(default assumption)。当印象假设行不通时,读者就必须利用语言线索来判定事件的顺序。动词的时态、时间副词和副词短语都可以帮助读者确定事件在何时发生。动词时态用以表明事件发生那个时刻与描述这个时刻的关系,它可以使读者按照适当的时间顺序对事件进行排列。时间副词和副词短语可以用来忽略缺省的顺序。例如,时间副词“在……之后”就表示事件是以相反的时间顺序来报告的一个线索;副词短语“两个星期之后”则表示两个事件在时间上有两个星期的间隔。

2006年,Berry和Stephanie研究了人们对倒叙记叙文的理解,他们让被试阅读含有4个事件的短文,研究者控制第二事件的持续时间,探讨被试对第一事件的通达。结果发现,如果第二事件持续时间长,那么第一事件就变得难以通达;如果第二事件持续时间短,第一事件就容易通达。这一结果说明,文本阅读中读者确实建构了时间组织的表征。

早在1996年,Zwaan就探讨了文本阅读中时间信息的转换如何使读者更新当前的模型或转换到一个新的情境模型。他提出的强印象假设指出,读者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总是期望相连的从句所叙述的事件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因此,当发生较短的时间转换时(如“一会儿后”),读者就不会创建新的情境模型,他们仍把时间转换后的情境与转换前的情境看成是功能上相同的情境。然而,当发生较长的时间转换后(如“1天后”),读者就会创建新的情境模型来表征新出现的信息。Zwaan用图1-1表示两个事件可能的时间先后顺序。

图1-1描述的是在时间基线上两个事件可能的关系:(a)表示一个事件完成后,紧接着发生另一个事件;(b)表示一个事件发生在另一个事件之前;(c)表示在一个事件发生一段时间后再发生另一个事件;(d)表示在一个事件完成之前另一个事件就已经发生了;(e)表示一个事件是在另一个事件发生过程中进行的。读者不仅需要重新对描述的事件进行排序,而且必须监控文本中时间基线上的跳跃。事件描述中时间的间断表明在描述的事件间可能没有事件发生,也可能有事件发生,但与所描述的事件无关,或者前面的事件一直延续到后面的事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当印象假设行不通时,读者就必须利用情境模型中的时间标记来解释时间顺序。

语言中的时间表征与事件的现实的心理表征是有关的,它们是我们建构所读和所听材料的情境模型的依据。许多心理表征都有一个内在的时间成分,这使得心理表征成为动态的表征。一些表达法中由于没有清楚地说明表征中时间的转变,因而变得不可理解。例如,对短语 “过河” 的理解,我们的心理表征包含了一条河和该河的两岸,理解 “过”时,意味着我们要针对某目标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空间的变换,即在表征中从河的一边开始到河的另一边结束。如图1-2所示:

图1-1 两个事件可能的时间先后顺序

图1-2 “过河”的心理表征

以往的研究者基本上是从单一的时间维度进行研究的,这一研究思路受到了一些研究者的批评。批评者认为,单一维度的研究得出的结果不能准确反映文本阅读中时间信息加工的实质。因此,近年来对时间信息加工的研究出现一个重要的转变,研究者开始关注时间信息与其他信息是如何同步进行加工的。Rich和Taylor(2000)考察了主人公、时间、空间维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包含主人公变化、时间变化与空间变化的句子的阅读时间都显著增加。Magliano,Miller和Zwaan(2001)考察了电影中时间、地点和主人公活动的变化是否会使被试把情境看成是连续的,结果发现,不同的转变效果不同。Rinck和Weber(2003)进一步考察了主人公、时间与空间转变的影响,获得了一致的结果。Therriault等(2006)探讨了读者对情境模型中某个维度的关注是否影响情境模型中其他维度,他们让被试阅读记叙文,通过指导语告诉被试关注其中一个维度(如时间/主人公/地点),记录他们阅读目标句的时间,结果发现,情境模型中主人公、时间维度不受任务要求的影响,读者仍按惯例进行追踪。这说明主人公、时间维度是建构条理清晰的情境模型的基础。

文本阅读中时间信息加工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简称fMRI) 对语言理解的有关大脑皮质区进行定位,探讨文本理解加工过程的神经基础。Ferstl等 (2005) 运用fMRI技术探讨了文本阅读中时间信息与情感信息加工的神经生理基础,他们让被试阅读32个小故事,其中16个故事含有完全不一致的信息:有的关于时间顺序,有的则涉及主人公的情感状态。被试听故事的同时,主试采用自转回波测序对被试的大脑进行扫描。结果发现,不同的信息刺激激活不同的脑区:当被试听到一个不一致的词语时,其大脑的右侧前颞叶得到激活;听到有关情感的信息时,激活的是腹中前额叶皮层和部分杏仁核;而听到有关时间顺序的词语时,则激活了一个双侧的顶颞叶网络;对不同信息的比较激活了左侧前楔叶。另外,对情感信息的整合激活了腹内侧前额叶皮层 (Brodmann'sarea8/9),而不一致的时间顺序信息的整合激活的是双外侧前额叶皮层。这些结果表明,听故事能激活大脑的不同区域,从而反映出人们在阅读中对不同材料内容的认知加工。右脑对文本的语言加工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左脑内侧及双侧前额叶的功能同样也不容忽视。

二、时间信息对文本理解的影响

(一)时间信息对即时理解的影响

不同的研究者就强印象假设的不同变化对理解的影响进行了探讨。Clark(1971)探讨了3~5岁儿童是如何获得“在……之前”和“在……之后”的意义的。她探讨了这些儿童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句1:小孩在拍小狗前踢岩石。

句2:小孩在踢岩石前拍了小狗。

句3:小孩在拍小狗后踢岩石。

句4:小孩在踢岩石后拍了小狗。

实验结果发现,这些儿童特别是3岁儿童阅读句1、句2要难得多。这些句子的顺序与事件发生的顺序相反。Clark的解释是幼年儿童利用了“所描述事件的顺序”的策略。这一结果支持利用缺省原则的读者仍保持印象假设。当然,这些儿童最后也能理解“在……之前”和“在……之后”的意义,因此,这些句子的研究结果有时也能推翻印象假设。

是否成人与儿童一样坚持印象假设呢?研究发现,缺省的印象假设并不代表成人读者永远被事件时间顺序的变化所迷惑,而只是表明时间顺序的变化只是使理解变得更难一些,而不是不能理解,因为缺省假设可以被推翻。Mandler(1986)发现,成人阅读与事件顺序不一致的句子的时间长于一致的句子,除非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非常紧密。Münte,Schiltz和Kutas(1998)为这一观点提供了神经科学的证据。他们测量了读者阅读上述句1、句2时大脑电活动的变化,与事件相关的ERP测量表明,“在……之前”的句子比“在……之后”的句子引发了更大的负波。这种差异主要发生在脑的左前部分,表明需要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

2002年,van der Meer等探讨了时间顺序对语言理解的影响,他们的实验中呈现带有时间连词(“在……之前”或“在……之后”)的成对事件,详细描述事件的预期时间取向。实验结果发现,按时间顺向顺序排列的项目(如“在加热后——暖和”)与按时间逆向顺序排列的项目(如“在加热前——寒冷”)相比,前者加工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2004年,何先友等运用关系—再认实验范式探讨了在不同时间间隔(200 ms、500 ms和1 000 ms)下时间顺序的相关性(顺时序、逆时序与不相关)对日常事件认识的作用,结果发现,在有明显的时间信息影响下,优先对将来取向(顺时序)的事件进行加工处理。

总之,发展的、认知的和神经认知方面的研究为印象假设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提供了证据。读者加工文本事件的自然倾向是按照事件发生的自然顺序进行的,即以时间顺序的方式进行加工。然而,读者也获得了一种对语言线索的敏感性,这些语言线索有时会推翻印象假设。

语言中可以使我们偏离日常经验的另一种方式是利用时间转换。Zwaan(1996)发现,如“1天后”这样的转换比“1小时后”这样的时间转换导致了更长的阅读时间。这一结果支持了强印象假设。根据这一假设,读者认为事件不仅是按照时间顺序发生的,而且是连续地发生。对这一假设,现已有一些语言学的证据,如Grimes(1975)对巴布亚新几内亚一种叫“Kate”的语言的研究就支持了强印象假设。

(二)时间信息对理解过程中事件激活水平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事件之间在时间上常常是重叠的,要在语言中以线性的方式来表示很难,这样就会导致两个问题:一是哪些线索可以告诉读者一个事件是不是还在继续?二是读者是如何使多个事件在工作记忆中保持激活的?Anderson等(1983)的研究表明,读者关于事件持续时间的背景知识可能发挥作用,如关于餐馆的知识告诉我们,去餐馆的人一般不会在那里待上7个小时,餐馆也需要招待员等。他们发现,被试对文本中“服务员”的探测反应在较短的时间段后(如10分钟)的反应快于长时间段后(如5小时)的反应。这是因为,读者认为长时间段后,这个服务员已不在该情境中了。然而,他们发现,被试对故事中主要人物的反应时间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因为主要人物仍然在当前的情境中。

Zwaan(1996)提出了一个更一般的假设:处于当前情境中的事件比当前不在情境中的事件更容易被读者通达。他在研究中发现,当先前提到的事件仍作为当前的事件处于相同的时间框架中时,读者对事件和目标的反应要快于不在相同时间框架条件下的反应。如在句5和句6中,对句5中的“走”的反应快于句6。

句5:特拉思走上舞台。一会儿后,她倒下了。

句6:特拉思走上舞台。一个小时后,她倒下了。

Carreiras等(1997)的研究也获得与此非常一致的结论。Zwaan等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事件明显的不连续导致其激活水平的直接降低。如对“斯迪文停止了踢足球”中“踢”的反应要慢于对“斯迪文不断踢足球”中“踢”的反应。他们的实验也表明,读者可以在一系列事件中保持某个事件的激活。他们在一个实验中让被试阅读句7和句8:

句7:约翰正在弹钢琴。当他母亲进来时,他停止了弹琴。

句8:约翰正在弹钢琴。当他母亲进来时,他继续弹琴。

研究者感兴趣的是,读者是否认为由于一个插入事件而使得过去正在进行的动作变得不连续,结果发现,读者对句8中动作的反应(弹琴)快于对句7中动作的反应。这表明,在整个插入事件中,读者把最初的动作看成是连续的。

Bestgen和Vonk(1995)的研究发现,时间标记对先前信息的通达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影响。具体而言,在句子“他打开了门,(接着/然后),走了出去”中,无时间标记和“接着”比“然后”更能通达先前的信息。Magliano和Schleich(2000)也发现,读者认为那些无目的的行动比有目的的行动更可能在接下来的情境中继续。而且他们也发现,动词方面的知识可以推翻在阅读过程中激活的有关事件的背景知识。同时,读者也很少认为一个持续时间很长的事件会在接下来的情境中继续。

(三)时间信息对长时记忆组织的影响

在Thompson等(1996)关于自传记忆的研究中,运用读者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事件作为探测刺激,结果发现了时间组织的效应,即读者倾向于对他们经历的相同时间框架中发生的事件之间形成更强的联系,而对不同时间框架中发生的事件之间形成较弱的联系。如果对记叙文的理解是一种替代经验,那么可以预期在对文本的记忆中将发现相同的时间效应。Ohtsuka等(1992)的研究发现打乱时间顺序对长时记忆中情境模型的连贯性会产生消极影响。Zwaan(1996)的研究也发现,发生在相同时间框架中事件之间的启动量比不同时间框架中事件之间的启动量要大。在上面句5中的“走上舞台”和“倒下”之间的启动量大于句6。这些结果表明,当前情境模型中的事件将与相同时间框架中的整合情境模型的事件发生联系。

(四)时间信息对动词加工的影响

现有文献对于事件中时间表征的实证研究非常少。Zwaan等(2000)在研究中探讨了事件的内部时间结构对情境模型中激活的相关信息量的影响,这些信息是用以表征该事件的。为了清楚说明该结果,先看下面的短文:

鲍布拿出一把锤子/锯子/起子,但他记得他丢失了锤子/锯子/起子,

他也准备好了木料并买好了油漆,

他选择了一个橡树作为鸟巢的地点,

他在一些硬纸板上做了记号并将它们切开,

然后鲍布开始敲击(pounding)/敲击了(pounded)这些硬纸板。

这个故事中有两个关键的操作:第一个发生在第一句中,有三种条件,目标工具锤子(hammer)在该情境中或者是有用的或者是无用的;第二个发生在最后一句,一个行动或者是有目的的(pounded),或者是无目的的(began pounding),所描述的行动很明显涉及第一句中的工具。然而,这个工具有没有用,还要视情境而定。

语言学的文献表明,一个行动的无目的的描述比有目的的描述使得一个事件更多的信息变得更加有效。Stanfield和Zwaan(2001)认为,动词信息以两种方式影响属于一个行动的知识的激活:语义的激活和情节的激活(episodic activation)。如果无目的的描述使语义信息更加有效,那么,与语义记忆中的行动有关的信息也应该更加有效,如当在故事中没有事先提及“锤子”,那么,“锤子”在“正在敲击”后的有效性高于在“敲击了”后面的有效性。因为在未事先提及“锤子”的条件下,与“锤子”有关的任何激活都是由于“正在敲击”和“锤子”之间的语义联系。如果无目的的描述使情节信息的有效性更高,那么编码在情境模型中的工具是否有用的情节信息将发挥作用。

Stanfield和Zwaan(2001)的研究运用不同方法为语义激活假设和情节激活假设都找到了证据。如当工具无用但在前文中提到过时,在无目的的描述中被试对“锤子”的再认反应显著长于在有目的的描述中的反应。这表明,无目的的描述比有目的的描述更有可能激活情境模型中工具无用的信息。

三、小结

大量认知心理学证据表明,读者在理解过程中利用了缺省的印象假设(default iconicity assumption),也有证据表明读者利用的是强印象假设。此外,还有人认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是身临其境的,文本描述的情境中的人物、目的和事件比不在情境中的人物、目的和事件更容易被读者通达。

我们感兴趣的是如何通过读、听故事叙述,以及语言线索的作用,如时间标记,来更加仔细地考察替代经历现实事件的心理意义,已有的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使我们有可能更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从理论的发展前沿看,Barsalou(1999)提出,我们所经历的事件的心理表征不是任意的、无感觉通道的,它们保持了最初的知觉输入的特征。因此,理解就是通过运用知觉符号对事件进行心理模拟,这里的知觉符号不仅包括视觉信息,也包括其他感觉通道的信息。目前,支持知觉符号系统(perceptual symbol system)的实验证据还不够多,但很明显,它们能比非感觉通道的符号系统更好地把情境模型建构看成是替代经历的一个理论工具。

在方法的发展前沿上,当前有一些有效的方法可把人类的大脑作为完成认知任务的器官加以研究,这些方法包括ERP和fMRI。ERP能提供随着刺激呈现的大脑潜能的变化,时间精确性非常高,可达1/1 000秒,空间精确性相对差一些。因此,ERP可以展示大脑内何时发生加工,但不能提供加工发生在何处。fMRI是用来记录脑内血流的变化。基本设想是当前处于活动状态的脑区需要更多的氧,因此,该处应该有更多的血流。与ERP不同,fMRI的时间精确性低,但空间精确性高。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这些方法可以成功探讨时间加工的神经生理基础。

我们可以预期,知觉符号系统和相关方法的理论框架与当前认知语言学研究、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整合,可以使我们在语言理解研究上取得长足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