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秦汉时期岭南社会与文化考索:以考古学为视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绪言

一、研究内容与结构

本书主要利用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尽最大的可能复原先秦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历史。在运用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中,注意借助与考古学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及其他史料,实事求是地释读考古资料,科学、合理地借鉴考古学研究成果,进而力求客观地复原历史。鉴于远古和古代关于岭南地区的史料的局限,并不强求研究历史的方方面面,只追求所涉及的某些方面的历史客观性。

在恢复某些方面历史的基础上,尽可能勾画出历史发展的进程,并以文化学的视角,挖掘和阐释历史或考古资料中所蕴含的文化特质或人类行为的基本法则,历史的变迁与这些基本法则的关系,等等。

虽然早在夏末商初,岭南就已经开始与岭北发生文化交往,但秦始皇统一岭南后才促使了汉、越两种文化的真正碰撞;之后从南越国的建立至东汉末,汉、越文化日渐密切融合。因而,秦始皇统一岭南成为岭南先秦秦汉社会演变的关节点。

二、空间范围:岭南的珠江流域

(一)岭南的空间范围

在中国自然地理中,存在着由一系列北东—南西走向的山岭组成的南岭山脉,其中以大庾、骑田、都庞、萌渚和越城五岭最为著名,故又称“五岭”。南岭山脉位于湘、赣南部和桂、粤交界,东连武夷山,西接云贵高原,东西绵延1 000多公里,平均海拔1 000米左右。它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是中国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天然分界线,也是南北生物分布的一条重要界线。[1]自此以南300多公里以及今广东境内的沿海地区,中间再无高山峻岭阻隔,相对于 “中国” 整个地理单元来说,“岭南” 是一个下位的地理单元。所以有学者说:“学术界对岭南的领域有不同的见解,但多数人意见认为,岭南包括今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大部分地区。”[2]

诚然,自然地理单元最显著的界线是地理屏障,如果宽泛地说,南岭山脉以南的地区即为“岭南”。但是,自然地理单元毕竟是由自然地理因子在一定层次上组合而成的地理环境整体;若综合考察南岭山脉以南地区的地貌界带、土壤界带和植被界带,岭南这个自然地理单元的西“界带”,还必须根据下文分析而重新划定[3](请参阅珠江水系岭南地区图)。

珠江水系岭南地区图

1.南岭山脉以南西部的四个地貌区[4]

其一,处于西江流域最西部的是云贵高原区。这里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岩溶发育;河流阶地不发育。

其二,云贵高原与桂、粤的中低山丘陵、盆地间的过渡地带,乃黔桂高原斜坡区。这里山脉走向多变,广布碳酸盐岩,岩溶发育;河流阶地不发育。

其三,面积约占西江流域的70%、位于高原斜坡区以东除珠江三角洲平原以外的高大地区,称为桂、粤中低山丘陵和盆地区。地貌特点是:总趋势周边高,中间低;区内山地丘陵混杂,以中低山及丘陵为主,其余为盆地、谷地;该区河流众多,水量充沛,河床纵剖面渐趋平缓,岸坡较平缓稳定,阶地发育。

其四,珠江流域东南部是著名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区。地貌较为简单,主要分为冲积平原及网河平原两大部分,平原上兀立着160多个由丘陵、台地和残丘组成的丘岛,地层为河海交互相。

以自然地理学视之,上述任何一个地貌区都可能是一个自然地理单元。但是由于桂、粤中低山丘陵和盆地区的河流众多、水量充沛,河床纵剖面渐趋平缓,岸坡较平缓稳定,阶地发育;而珠江三角洲平原上还遗留着160多个丘陵、台地和残丘,因此这两个地貌区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界带,进而,它们的自然环境是基本相似的。相反,云贵高原区和黔桂高原斜坡区的自然环境,与它们相差甚远。

2.南岭山脉以南西部的土壤[5]

按地带规律分布着红壤、砖红壤和砖红壤性红壤、黄壤、石灰土等。

其一,红壤一般呈红色和黄红色,但南岭山地主要为暗红壤。一般土壤结构良好,土层深厚,有明显的发生层次,呈酸性反应,有一定的保水性,其表层有机质含量4%~7%,表土呈灰棕色,肥力较高。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海拔600~800米以下的河谷、盆地,广西北部山地、岩溶洼地及砂页岩低山丘陵和广东北部山地。

其二,砖红壤和砖红壤性红壤,呈红色至棕红色。土层深厚,剖面层次明显,土质黏重,透水性差,土温高,酸性大,肥力较低。分布于广西南部一带柳江的柳城县、郁江的横县以下及广东的西部和东南部,以及横县以上郁江流域及桂南一带。

其三,黄壤呈黄色。一般海拔600~800米以上为黄壤分布区,如云贵高原和广西西北部700~1 200米以上的山地。发生层次明显,有机质含量多,呈强酸性反应。

其四,山地草甸土。土层很薄,一般不超过50厘米,只分布于海拔1 500米以上的山地。

其五,石灰土。这是发育于石灰岩上的一种岩成土壤,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的石灰岩地区,广西的桂林、柳州、南宁、百色、河池等地区的石灰岩区域,广东的连州、英德等石灰岩山地;云浮和阳春等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其六,滨海盐土和滨海砂土。分布于沿海地带。前者以氯化物为主,一般呈中性;后者一般不具盐渍化特征,呈酸性,多为灰白色或黄色。

上述最适合于农作物生长的土壤是第一种暗红壤及第二种砖红壤和砖红壤性红壤,主要分布于西江和北江的中游河谷地区,而现代珠江三角洲平原除了狭窄的沿海地带分布着盐土和砂土之外,其余地区的土壤均为来自珠江中游河谷的淤积物。因此,珠江中游河谷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土壤环境也是相似的。

3.南岭山脉以南西部的植被[6]

其一,南、北盘江流域上游的植被。主要类型为中亚热带的常绿栎类林和松林,林下植被有热带大叶型木本山玉兰等,也有一些温带种类。

其二,南、北盘江下游及红水河河谷丘陵地区的植被。可分为亚热带植被和热带植被。亚热带植被以栓皮栎、白栎为主的落叶栎林在中山地带占优势,云南松林分布于落叶栎林的下部或与之交错分布,在松林和栎林的缓冲地带分布有松栎混交林;灌木层多为毛杨梅、乌饭树(又名南烛)、假木荷等;草本层则以五节芒、棕茅、石芒草等为主。该地区海拔800米以下为热带北缘雨林、季雨林及南亚热带植被交错分布区,面积不大,其中仅在三面陡坡的沟谷底部出现热带北缘沟谷雨林,多已遭破坏,代之以次生阳性树种。原始的热带季雨林已全部毁灭,代之而起的是广大的草坡,黄背草、扭黄茅等形成局部优势,覆盖率为70%~85%,低平地区则多臭根子草。

其三,西江中游广西盆地的植被。可分南北两部分,其分界线东起广西容县天堂山的南坡,往西经广西北流、玉林、横县、南宁,再过武鸣、右江盆地北缘至百色西部边界。分界线以北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界线以南属北热带常绿季雨林带。盆地北部的植被组成又分西半部和东半部。西半部以滇青冈、毛化香、短翅黄杞、红木荷等具有旱生特征植物为主,西北角则分布有云南松。同时,西部地区的一些山岭,东坡降水量远比西坡多,植物也有差异,大明山东北坡有喜湿的竹柏、脉叶罗汉松等,西坡的武鸣一带喜湿树种则很少见。

盆地南部的原生植被是热带季雨林,多由常绿的热带树种组成。该地区内石灰岩丘陵的天然植被为蚬木林,其上层大树主要为蚬木、核果木、金丝李、假肥牛树、闭花木、木棉等珍贵硬材;灌木以大剑叶木、滇木瓜等为主。砂页岩、花岗岩丘陵低山的天然植被为榄类林;灌木丛中以桃金娘、余甘子、大砂叶、黄牛木为多,局部地区还有热带典型植物坡柳。

其四,广东丘陵及珠江三角洲植被。在粤北地区,天然植被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性质,在植被的建群种和优势种中,60%以上是热带科属,即以含有热带树种的常绿阔叶林为主。常绿阔叶林被破坏后,取而代之的是针叶稀树群落。在亚热带季雨林中,热带和亚热带种类混生,乔木一般分两层,林下热带性灌木种类繁多,附生藤本也较发育。亚热带季雨林被破坏后的次生植被为针叶稀树群落。

河流沼泽植被有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

在珠江河口地区背风地形泥质土壤中,分布有一些红树林,其组成为红树科植物。而在滨海沙质土中则多生长针叶、肉茎、有刺、耐盐的植物,在距海较远处生长露兜、仙人掌、刺篱木、酒饼簕、两面针等常绿刺灌丛。

仔细分析上述的植被分布可知:最西北的南、北盘江流域上游植被区,是含有一些温带种类栎类林和松林的植被区。南、北盘江下游及红水河河谷丘陵植被区,是松林分布于落叶栎林的下部或与之交错分布的植被区——虽然也存在热带北缘雨林、季雨林及南亚热带植被,但面积不大,交错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地带。也就是说,这两个植被区的植被基本上属于温带林类,与下面将涉及的南岭以南地区的植被存在着较大差异。

在西江中游广西盆地的植被区中,由于珠江干流之一的西江由西向东展布,江南岸地势低缓,江北岸地势较高而略为陡峭,造成了西江南岸与北岸的气候差异,最后导致其植被呈现南、北分界;而在其北区的西部,大致以大明山为界,东坡降水量远比西坡多,植物也有差异,大明山东北坡有喜湿的竹柏、脉叶罗汉松等,西坡的武鸣一带喜湿树种则很少见。因此可以认定,广西南宁至武鸣偏东一线是该植被区细分为东、西植被区的界带。

在广东丘陵及珠江三角洲植被区中,由于珠江干流之一的北江是由北向南流布的,虽然江西岸地势较高而陡峭,江东岸地势低缓,会造成两岸气候的差异,但因为南北通道的畅通,导致其植被只是呈现出从北向南渐次过渡的特征;同时,因为由西江、北江和东江汇合而成的珠江流布的特殊性,又造成了它在南岭以南的流域地区形成纵向的四个自然地理单元:南岭低山丘陵地带、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珠江三角洲北部网河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南部网河平原。[7]因此它们的植被区类型过渡也就与水文和地貌、地理因子相对应了,即南岭低山丘陵地带以含有热带树种的常绿阔叶林为主;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为热带和亚热带种类混生林;珠江三角洲北部网河平原分布有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珠江三角洲南部网河平原则分布有一些红树林,或针叶、肉茎、有刺、耐盐的植物,以及露兜、仙人掌、刺篱木、酒饼簕、两面针等常绿刺灌丛。

4.岭南空间区域的界定

综上所述,南岭山脉是一道天然的地理屏障。这道地理屏障既是中国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分界线,又是南北生物分布的天然分界线。因此首先要确定南岭以南与南岭以北的地理环境是截然不同的。然而从南岭最西的越城岭南麓的广西兴安到桂林一带,往西南至柳州偏西一带,再往西南到南宁偏东一带,一直至北部湾顶端的中越边境,又存在一条北东—南西走向的地理界带,界带以东的地貌、土壤和植被大同小异,具有一定的共性,而与界带以西者差异较大。换言之,本书的岭南为:南岭山脉以南(不包括海南岛)至海,西起广西的兴安,连接桂林、柳州偏西、南宁偏东、北部湾顶端的中越边境一线以东至海的空间范围。

(二)岭南区内的韩江流域、桂南粤西南区和珠江流域

在自然地理中,岭南又分布着韩江(广东也习称梅江—韩江)流域、桂南粤西南区和珠江水系的部分流域这三大地区。

1.韩江流域

韩江位于南岭山脉以南地区东北部,是广东省的第二大河流。上游是源于福建省长汀县北的武夷山东南麓的汀江和源于广东省紫金县白山岽的梅江,在广东省大埔县三河坝汇合组成,自此至河口称韩江;三河坝下至广东省潮州市为中游;潮州市以下至汕头市附近注入南海为下游,全长约325公里。流域面积3.43万平方公里,广东约占70%,福建约占30%。韩江上游的梅江长180公里,汀江长260公里,河道狭窄,曲折多滩,比降大,不利航行;中游水势增大,流量丰富;下游比降缓和,分叉如网,水运便利。韩江三角洲以潮州市为顶点,以每年约10米的速度向前推进,面积约1 200平方公里。[8]

2.桂南粤西南区

这一地区主要包括现代行政区划中的广东省的阳江市、茂名市和湛江市,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玉林市南部、北海市和钦州市辖区。我们依据这些地区政府网站的资料和“珠江水系岭南地区图”了解桂南粤西南区的自然地理情况。

(1)桂南区。

广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桂东南有云开大山,桂南有大容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等。河流分属珠江、长江、红河、滨海四大流域的五大水系。属珠江流域的有西江水系和北江水系,流域面积占全自治区陆地面积的85.2%;属长江流域的有洞庭湖水系,主要为湘江上游;属红河流域的有百都河,经越南流入北部湾;属滨海流域的是独流入海的桂南沿海诸河,流域面积占全自治区陆地面积的10.7%。玉林地处桂东南丘陵台地,境内山地、丘陵、谷地、台地、平原相交错,尤以丘陵、台地分布较为广泛。北海地势从北向南倾斜,东北、西北为丘陵,南部沿海为台地和平原,三面环海,森林覆盖率达28.6%。

(2)粤西南区。

阳江市东北有天露山屏障,西北有云雾山环绕,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境内最长河流为漠阳江,全长199公里,南北贯穿全市,自北向南流入南海。湛江市地势北高南低,大部分是海拔100米以下的台地。鉴江为粤西南区最大的河流,它源于南开大山南麓,向南流经吴川市注入南海,吴川市境内长46.3公里。茂名市位于阳江、湛江两市南北之间。

总而言之,该区犹如以雷州半岛南端为圆心的扇形,它的弧即西、北、东三面,为低山丘陵所包围,它的弧向圆心角延伸的部分为台地。由于山是低山以及扇形的半径长约200公里,故造成台地中的河流少而短促、径流量小,以及锋面雨少(这里非赤道地区对流雨也少),因而除了台风季节,一年中干旱的时间较长,而台风带来降水的同时,也带来灾害。易言之,尽管这里日照时间长、气候温湿、土壤肥沃,但在社会生产力较低的情况下,发展农业经济受到了限制。

3.珠江流域

(1)西江、北江和东江。[9]

珠江水系由西江以及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全长2 214公里,流域面积453 690平方公里。

西江是珠江水系的主干河流,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区西南60多公里的马雄山东麓的双层石灰岩“水洞”,洞水至贵州省蔗香双江口南盘江汇合北盘江后称为红水河,至广西象州三江口与柳江汇合后称为黔江。黔江流至广西桂平汇合郁江后称为浔江。浔江至梧州市与桂江汇合后始称西江。河段划分以南盘江至红水河为上游,黔江至浔江为中游,西江为下游。西江水系共有一级支流114条,其中集水面积10 000平方公里以上的5条,1 000~10 000平方公里的23条,100~1 000平方公里的86条。

北江干流发源于江西信丰县石碣大茅山,流经粤北在三水思贤滘与西江相汇,一部分水流经思贤滘向西汇入西江并注入珠江三角洲,另一部分水流向东注入珠江三角洲。从源头至韶关市沙洲尾为上游,从沙洲尾至清远飞来峡为中游,飞来峡至三水思贤滘北滘口为下游。北江有一级支流30条,其中连江集水面积10 061平方公里,1 000~10 000平方公里的8条,100~1 000平方公里的21条。

东江发源于江西寻乌县的桠髻钵山,从源头至龙川合河坝以上干流称为寻乌水,合河坝以下始称东江。干流流经广东龙川、河源、紫金、惠阳、博罗、东莞等县市,在东莞石龙镇流入珠江三角洲。东江水系一级支流25条,其中集水面积1 000平方公里的7条,主要有贝岭河(亦称安远水)、新丰江、西枝江等,100~1 000平方公里的18条。

(2)珠江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

对于珠江水系的分解,上引《珠江志》代表了地理学界的观点,北江和东江虽然均发源于今江西省,但其集水区基本分布于南岭山脉南部,故北江和东江的流域地区基本属于本书的岭南范围。西江源远流长,只有其中游和下游流域地区属于岭南地区。

在岭南珠江水系的流域地区中,珠江三角洲的形成和地貌颇为特殊,需要特别说明。现代珠江三角洲之地域,在最后冰期时为大陆架平原,但已具有深切的河谷系统。冰后期海水倒灌,至大西洋期时(距今约7 500~6 000年)海平面约高出现代海平面1米,使它变为三角形海湾,顶端地区为古河口,其间山丘变成岛屿。稍后,海平面基本稳定在现代的水平上,现代珠江三角洲平原才逐渐地、自北而南地、镶嵌式地形成。[10]

珠江三角洲包括西江三角洲、北江三角洲和东江三角洲。前者是以今三水的思贤滘、新会的崖门、珠江口虎门为顶点的三角洲地区;后者是以东莞市石龙、广州市黄埔、珠江口虎门为顶点的三角洲地区。[11]这是狭义的珠江三角洲。本书使用的是广义的珠江三角洲的概念,它西起肇庆,东至惠州,北起清远,南到海边,主体面积约1.1 万平方公里。[12]现代珠江三角洲平原是由多条直接入海的河流所形成的大小三角洲相互穿插、相互连接而成的,形状不规则的复合三角洲。[13]珠江三角洲平原的这种不同于其他江河三角洲平原的 “网河” 地貌,源于珠江水系河径流汇集 (或分支) 于狭义的三角洲的顶点后,通过8 条水道注入南海:其中,西、北江在思贤滘汇合后即进入网河区,这里有崖门、虎跳门和磨刀门由北向南注入珠江口,有横门、洪奇门 (沥) 和蕉门由西北向东南注入伶仃洋;东江自石龙分支出东江北干流与东江南支流,即进入网河区,但这2 条河道均纵向流入狮子洋经虎门出海。因而,西、北江三角洲的 “网河特征” 远比东江三角洲的显著,并且面积较之更大。

珠江三角洲的多水道入海和它的独特形成过程,使其平原的形成经历了深水域→浅水域→“浦田”[14]→河流交错的陆地这几个过程。在距今约6 000年以后的时间里,围田区(即北部网河平原)经过比较漫长的浅水域形成“浦田”后,才逐渐形成河流交错的陆地;但在冲积平原,这个过程却较为短暂,淤积向南推进,形成过程与一般的江河三角洲基本相同。镶嵌式地形成主要是指现在的沙田区(即南部网河平原),在最后冰期和冰后期的海平面变化、南中国海的风流和沿岸流、地球自转力的共同作用下,该区的一些海湾或岛屿间,在距今7 000年前后,形成了一些海湾沙丘或连岛沙坝或沙堤—泻湖体系的过程。[15]

4.三地地理环境比较

比较珠江流域与韩江流域和桂南粤西南区地理环境的基本情况得知:

其一,珠江源远流长,流域面积大,既有山地资源,又有冲积平原和三角洲资源,资源丰富、多样互补、易于获取,自然灾害偶发的或然性和制约性相对较低,既有利于经济起步,又有利于持续发展;韩江短促,流域面积小,三角洲形成较晚,中游可供利用的山地资源单纯,自身发展空间受制约,台风偶发的或然性和制约性相对较高;在生产力水平尚低而灌溉农业和海洋经济尚未得以发展的情况下,桂南粤西南地区可谓资源贫乏,同时该区时有干旱和台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起步和发展。

其二,珠江流域居于岭南之中,辐辏通衢,与西、北、东三面的交往极为便利,具有左右逢源之优势,与海外交往通畅,也具有资源优势和较为雄厚的经济腹地;韩江流域和桂南粤西南地区则嫌偏东或偏西,虽与海外交往也通畅,但缺乏腹地资源优势和经济基础。

其三,由于珠江流域具备上述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人们在此地有效地适应环境的谋生方式和文化内容将更为合理和丰富,进而更能兼容并蓄、充实自身,并主动地影响其他社会;韩江流域和桂南粤西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则相对逊色,谋生方式和文化内容将欠丰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文化的影响力相对较弱。

简而言之,岭南的三个地理空间中,珠江流域地区更有利于人类采集狩猎经济→渔猎经济→初始农业经济→集约化农业经济历程的推进,以及特色文化的形成、积淀和发展。

然而,如果动态地考察一个地域的经济起步和繁荣,以及文化的形成、积淀和发展,则可能揣摩到:在经济起步和文化形成的初期,人群有效地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了由生产技术决定的文化核心,再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文化要素。在这一时期,文化核心和文化要素虽有所积淀,但更敏感于自然环境,即所谓文化的形成服从于对自然环境的选择与对资源的认识和开发。随着生产技术完善和改进以及文化积淀的加深增厚,它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谋生方式和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顽强地发展着(例如调整人群的规模和文化的结构),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变得不太敏感,但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与谋生方式的日渐复杂,它对社会环境却比较敏感,于是进入了文化的发展期。即使是具有相对深厚传统的地域文化,面对社会环境的重大质变,也必须合理地扬弃传统的文化要素,恰当地植入域外的文化因素,把旧的文化发展成为新的文化,即所谓“变则通,不变则亡”。

同时,一个地域文化在它的演变过程中,还会形成文化分布空间上的中心区和波及区的差别。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一个地域文化,在它不同的演变时期中,其中心区和波及区是有变化的。即使某一地区是这个文化中跨越演变时期的中心区,它的波及区也会发生变动。

因此,如果主要以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复原岭南的历史,以文化为视角分析和综合各个时期、各个方面的文化特质,首先要关注和研究的是其间的珠江流域。这里研究得比较清晰了,将其作为一个参照系,其他两个地区的研究也就来得容易了,进而便可将研究的空间范围扩充至整个岭南。当然,在研究珠江流域的历史和文化时,也必须注意低山丘陵、冲积平原和网河平原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变化,与文化发展的阶段性之间的啮合关系,希望主要利用考古资料研究先秦秦汉岭南的历史和文化历程;而希望厘清珠江流域水系岭南地区的历史,则需要优先研究珠江三角洲。

三、时间范围:先秦至两汉

珠江水系岭南地区的早期人类遗存可以追溯到广东封开的峒中岩人牙化石[16]和广东韶关的马坝人头骨[17],它们的年代为距今约14.8万年和12.9万年,属于我国早期智人中较晚的类型。[18]封开罗沙岩遗址出土了距今约7.9万年和2.24万年的人类牙齿化石。[19]但是这些遗存过于单薄,分布稀疏,遗存间的年代缺环颇大,因此我们并不能实证地说明该地区的文化遗存是同一个血缘集团和他们的后裔所创造的。此外,香港黄地峒的遗存[20],发掘者认为乃距今约4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存,以及番禺的一些遗存也是属于旧石器时代的[21],但疑点尚多[22],我们暂时搁置之。

分析广西柳州白莲洞洞穴遗址[23]各堆积层次的 C-14 年代数据发现,可以以14 650±230 年 (东部第六层) 为界,此年代至7 080±125 年间,文化堆积基本上是连续的;至最早的37 000±2 000 年则有间断 (其间的18 450±410年至21 575±150年又连续)。[24]柳州的鲤鱼嘴遗址包含有距今大约10 000~7 000年的、早晚两期文化遗存。[25]

广西桂林市临桂县大岩洞穴遗址,共有6期的文化堆积,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前5期都衔接得比较紧密,具体年代距今约15 000~7 000年。[26]桂林甑皮岩遗址,其“史前文化堆积可以分为五个时期,代表了当地从距今大约12 000年到7 000年史前文化的发展及演变过程”[27]

在粤西和粤北地区比较著名的晚期智人或早期新人遗存有封开黄岩洞[28]、英德青塘朱屋岩等洞穴[29],以及英德云岭牛栏洞[30]和阳春独石仔洞穴[31]等。

可见,在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初期,确实存在着具有一定数量的早期人类,持续较长时间地在南岭山脉西部的岩溶地区谋生:据统计,有洞穴遗址40多处[32],但以桂林至柳州一带为密集。如此,我们便有理由推测,这些早期人类或已逐渐地发生血缘关系,结成群队,并不断增殖人口而成为创造珠江水系岭南地区历史的主体人群。鉴于桂林大岩和甑皮岩遗存连续堆积的时间最长,而甑皮岩披露的资料最为丰富,以及与后续的考古资料存有更多联系,因此,我们涉及创造历史的人群便从距今大约12 000年前的甑皮岩人开始,这也是本书研究时间的上限。

在桂东北地区,时间和空间上距离甑皮岩洞穴遗址最近的旷野遗址为资源县晓锦遗址[33],其第一期文化遗存的年代距今约6 500~6 000年,第二期则为距今6 000~4 000年,第三期为距今4 000~3 000年。通过对第一期文化堆积所取土样的孢粉测定,孢粉中含有禾本科成分,因此当时人类可能开始通过种植水稻来补充食物来源。距离甑皮岩20多公里的大岩遗存,洞内堆积可分为相互衔接的五期,年代距今约15 000~4 500年。第六期文化遗存堆积在洞口,与堆积于洞内的前五期文化遗存无后继关系。可见桂东北地区最早阶段的旷野遗存是年代上衔接于最晚阶段的洞穴遗存,也零星分散。这说明人们走出溶洞后四处扩散。

诸如甑皮岩人或大岩人等从溶洞走出旷野后,他们的谋生活动由攫取经济活动逐步地转变为生产性经济活动。因为珠江水系岭南地区野外食物资源丰富而易于攫取,季节性波动略小尚可保证以太阳年为周期的食物供应,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三类营养物质的种类互补也基本满足人类体质的增长需要,所以,以渔猎采集为主导产业的谋生活动,可持续的时间较长。大致在中国历史上的商周之际,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才进入以农业经济为主导产业的经济,从而完成了珠江水系岭南地区的经济社会转换。由于这个转换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发生变迁,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的背景下,有效地调整适应环境策略的结果,因而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很大,灵活性极强,至东周晚期,至少在东江冲积平原已经形成了古代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农业经济社会,其经济和文化影响力波及整个珠江三角洲,由此,整个岭南珠江流域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恰逢此时,秦朝数十万军队直驱岭南,推行郡县制,促成了岭南地区封建化的完成,也促进了越、汉民族和文化的交融,乃至于东汉末的完成。因此,本书研究的时间下限为两汉时期。


[1] 《珠江志》编纂委员会编:《珠江志》卷1,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年,第148页。

[2] 李权时主编:《岭南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页。

[3] 以下将分析的地貌、土壤和植被等地理因子,其部分分布区域已经超出了“南岭以南”的范围,但为了确认“岭南”这个自然地理单元的西部界带,我们以西江流域为横轴,借之比较进行分析。

[4] 《珠江志》编纂委员会编:《珠江志》卷1,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年,第152~153页。

[5] 《珠江志》编纂委员会编:《珠江志》卷1,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年,第104~168页。

[6] 《珠江志》编纂委员会编:《珠江志》卷1,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年,第169~172页。

[7] 《珠江志》编纂委员会编:《珠江志》卷1,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年,第134页。

[8] 以上资料来自《辞海》相关条目。

[9] 《珠江志》编纂委员会编:《珠江志》卷1,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年,第104~129页。

[10] 《珠江志》编纂委员会编:《珠江志》卷1,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年,第134页;李平日等:《珠江三角洲一万年来环境演变》,海洋出版社,1991年,第65页。

[11] 《珠江志》编纂委员会编:《珠江志》卷1,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年,第133~134页。

[12] 任美锷等主编:《中国自然区域及开发整治》,科学出版社,1992年;广东省地质矿产局:《广东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8年;陈正祥:《广东地志》,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78年。

[13] 司徒尚纪:《珠江传》,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页。

[14] 这样的地方珠江三角洲人称为浦田:雨季或降水量特多的一些年份为水域,其余时候泥沼地。

[15] 黄镇国等:《珠江三角洲形成、发育、演变》,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1982年。

[16] 宋方义等:《广东封开峒中岩动物群和人牙化石的研究》,封开县博物馆等编:《纪念黄岩洞遗址发现三十周年论文集》,广东旅游出版社,1991年,第38~39页。

[17] 吴汝康等:《广东韶关马坝发现的早期古人类型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59年第 2期。

[18] 吴新智:《马坝人在人类进化中的位置》,广东省博物馆等编:《纪念马坝人化石发现三十周年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3~7页。

[19] 张镇洪等:《广东封开县罗沙岩洞穴遗址第一期发掘简报》,《人类学学报》1994年第4期。

[20] 吴伟鸿等:《香港深涌黄地峒遗址试掘简报》,《人类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1] 曾祥旺:《广东番禺钟村大乌岗发现的旧石器》、《广州番禺飘峰山旧石器遗存》,《南方文物》1996年第2期、1997年第4期。

[22] 孙德荣:《香港近年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考古》2007年第6期。

[23] 易光远等:《广西柳州白莲洞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掘报告》,《南方民族考古》1987年第1期。

[24] 以上的年代数据引自赵朝洪:《中国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研究的新进展》,见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文化的馈赠·考古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5] 何乃汉等:《柳州市大龙潭鲤鱼嘴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考古》1983年第9期。

[26] 傅宪国等:《桂林地区史前文化面貌初现》,《中国文物报》,2001年4月4日。

[27] 巫惠阳等:《广西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的试掘》,《考古》1976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桂林甑皮岩》,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447页。

[28] 宋方义等:《广东封开黄岩洞遗址综述》,封开县博物馆等编:《纪念黄岩洞遗址发现三十周年论文集》,广东旅游出版社,1991年。

[29] 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翁源县青塘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1年第1期。

[30]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英德云岭牛栏洞遗址》,英德市博物馆等编:《英德史前考古报告》,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31] 邱立诚等:《广东阳春独石仔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掘》,《考古》1982年第5期。

[32] 焦天龙:《更新世末至全新世初岭南地区的史前文化》,《考古学报》1994年第1期。

[33] 何安益等:《广西资源县晓锦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