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地名人文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岗”与“四约”

从空中俯瞰南海桂城的东北方,青葱滴翠的岗,被现代建筑的红白相间的屋顶簇拥着,错落有致,妖娆艳丽。岗伏于平坦繁华的闹市,享尽人间无比的娇宠,昔日就有西溪晚钓、玉女弹琴、雁落平沙等岗八景;而今,人们在它的北面开挖了修长旖旎的千灯湖,山水相依,坚守与灵动相得益彰。在水的润泽与辉映下,岗变得更加灵秀。

说起岗,在佛山南海无人不知。但其冷僻的字形,一直迷惑、困扰着当地人。等方言土字,长期以来都是当地人办理居民身份证的拦路虎。如果再问问,小山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聪明而糊涂的现代人大多就懵懵懂懂了。

,读[léi],粤音[lêu5吕],形声字,从虫雷声。是珠三角一带的贝类软体动物,双壳,形似蚬或花蛤,比蚬大而坚厚,比蚌小而浑圆,直径约3~5厘米,与蚝相当。《辞源》中的释义是:“介虫名,玉篇做。”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十三)中提到:“比黄蚬而大,闻雷而生,故从虫从雷。人在田中用人工繁殖,其田成为田。”清代李调元《南越笔记》(卷十一)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比黄蚬大,闻雷则生,故文从雷。”和雷有时间关联,是个形声兼会意的亦声字。《汉语大字典》中的释义是:海中动物名,可食,也可人工饲养。《新华字典》、《现代汉字词典》、《辞海》均未收录该字。

叶灵凤在散文《蚬与》中,对此有清晰而生动的描写:“广东还出产一种比蚬较大的介类,本地人称之为,据说闻雷则生,所以称为同蚬蚝一样,都可以‘种’的。种的海滨地带名为田,番禺一带最多。在冬天最肥,采的人在泥滩上用脚向泥中摸索,碰到有就拾起来,谓之踢。广东人吃喜欢先将肉起出来,同其他的配料啄在一起,然后再酿入壳内,蒸熟了吃,称为酿。”田、种、采、踢、酿肉等词语,再现了岭南海滨独特的生活场景。

新会荷塘镇步村,是香港歌星刘德华的家乡,原称江,江边建有步头(埠头)后,改称“步”。清代康熙年间的《新会县志》和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新会乡土志》,均有关于的记载。新会童谣“吃个蚬,屙个,吃个糍仔屙个煎堆”,意指“出来的比进去的还大”。是荷塘的特产,荷塘人喜欢用肉混合鱼肉剁碎,做成鱼饼,有时还用壳包住进行售卖,风味甚是独特。

正如牛首山、羊肠道一样,地名岗是个比喻式词,提取的形状特征,映射在山体上,以小喻大。清代宣统年间的《南海县志》中记载:“清末时岗山高约数丈,顶圆而略平,尾垂而微卷,状若。”岗因形貌而得名,山体南北长700米,东西宽400米,最高点为63.7米。珠江三角洲是由海岛罗列的溺谷海湾因珠江泥沙不断填充而成的冲积平原,据《桂城街道志》记载,南海车站处被铲平的小山原名为“霄岗”,地下埋藏着大量的贝壳层。岗和霄岗相连,都是由白垩纪粗碎屑岩和泥质岩构成。相传南宋年间,岗、霄岗周围全是沙洲,与叠滘、石、蔗围等村均属咸水滩涂之地,盛产蚬蚝。可见岗和除了相似关系外,另有一层相关关系。如今,岗一带以及附近的番禺等地,还保留着不少年代久远、冬暖夏凉、岭南风情浓郁的蚝壳屋,记录着沧海桑田、地质演变的历史,也为粤人钟情生猛海鲜作了形象的注脚。

元代大德年间(1304年)的《南海志》中,出现了地名“岗渡”,岗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岗一直是西淋都或五斗口司下属的堡;民国前期叫“岗堡”,后期被称为“岗乡”;新中国成立后,曾设岗区、岗公社。1963年并入平洲公社后,岗专指山体,不再是政区或村落名称。20世纪50年代前,岗遍布山坟,被当地人称为“乱葬岗”。20世纪90年代,岗被辟为公园,成为桂城人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岗在现代化建设中变了模样,外形不再像贝类了。近年来,随着千灯湖区的兴建、金融高新区的崛起和广佛地铁的开通,岗成为南海乃至佛山著名的景点。

、蚬、蚝、蚌、蛤、螺等都是贝类软体动物的类名。蚬作为喻体,出现在地名中的频率最高,用来描写山的形状,例如,“蚬冈”是珠三角最常见的地名;“”用作地名,相对少见。地名异形,在珠三角一带十分普遍,历史上,岗多写成“冈”;新中国成立后,人们逐渐认可“岗”为正体,地名用字也就固定下来,并沿袭至今。因一般字库未收“”字,民间和网络大都用同音字替代,将“岗”写为“雷岗”,造成新的异形现象。

岗的周围,分布着东约、南约、西约、北约四个行政村。1985年7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从平洲划出东约、南约、西约、北约和东二、石、叠南、叠北,构成南海的新县府桂城。东约、南约、西约、北约的命名基本以岗为参照。矗立在佛平路口一环边的“北约总部大厦”,曾引起了不少网民的惊疑:“北约何时在佛山设立了总部?”其实,此“北约”是村名,因处岗之北而得名,珠三角地区以“约”命名的小村落特别多,雅瑶有东约,西樵有中约、南约、北约,华涌有首约、一约;广州仑头、官洲也有北约、东约、西约;江门棠下镇古村落良溪,号称“后珠玑巷”,分为北约、东约、西约、首约;陆丰大安镇有东约馆、西约馆、南约馆、北约馆等“四约四馆”。

“约”频频出现在岭南地名中,《广州话词典》释云:“yêg3 ,小胡同(比较少用,一般多用“街”或“巷”),如龙溪首约、宝源中约。”将“约”解释为“小胡同”,缺乏理据,是词典的一处失误。

明清时期,县下一级行政单位叫作“都”或“司”,都、司下辖堡。平洲、佛山、林岳、桂华(季华)、岗诸堡,明代万历至清代康熙年间属西淋都,清代乾隆至宣统年间属五斗口司。堡内片域、街道称铺、街、坊、里、巷,如栅下铺、东华里。“约”本是一个历史词,清朝时期,根据我国乡村聚族而居的特点,村下设约,约下设里。约是居村与里之间的片区单位名。例如,清同治四年(1865年),顺德容奇创办公约,设约长一人,约董五人,以北潮为北约,西社三符里一带为西约,上佳市六社四坊为中约,坝头市(现南区)为南约,五坊一带为东约。公约亦称“乡局”,设团练、理乡政。清朝的基层政权机构是州县,但在城乡,除了州县直接治理之外,还通过乡约、保甲、公局等机构间接管理,使清朝的国家权力深入街区、村庄。可见,“约”依然沿用“商约、约定、约束”的义项,没有“小胡同”的意思,只是名字物化后转指地方的民间机构。

约是乡的分片,多采用东、南、西、北、中方位词,一、二、三等序数或聚居者的姓氏来划分,当然也可以冠上小地点名称。约并不是粤语的方言词,乡约作为一种制度,转而成为记述地名的用字,曾经十分普遍。例如,地处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的河南省罗山县,清代乾隆时期被划为“三南约、三北约、牛南约、牛北约、两约、新约、蔡约、槐约、九约、青约”等45约,清宣统三年(1911年)时被分为6区48约。随着乡村公约制的废止,“约”字地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只是广东保留了比较多的约字地名而已。

《南海县建制志》认为:“清代基本沿用明制……都统堡关系变动不多,堡所辖之村名则变动较大。其主要原因是村名记述方法不同,有的以大村为名进行记述,有的以坊、约为名记述,实际上隶属关系变动的只是少数。”岗四约就特别典型。明代崇祯年间的《南海县志》记载:“冈堡村六,曰冈、曰南畔、曰东畔、曰西畔、曰冈尾、曰莲塘。”清宣统二年(1910年)的《南海县志·都堡》记载:“堡内各村环山而居,分东、西、南、北四约。西约中有村曰冈尾;北约中有村曰莲塘口。计大小村凡六。”从明万历到清宣统年间,冈堡都是下辖六村,但村名变动较大:将冈改为北约,把通名“畔”改为“约”。从此,东、西、南、北四约之名,一直沿用至今。而“西畔”和“南畔”作为小地名,仍然保留了下来。

“约”作为地名用字,曾经十分普遍。岗周边,除了行政村东、西、南、北四约外,附近东二管理区辖下也有东约、中约、西约、南约四个自然村。“大四约”和“小四约”名字极其雷同,并且同处一地,容易造成指位、交通、通信的混乱。其实,土地改革全面结束后,岗四约被称为“东一乡”,新村、南兴、蔗围、小四约被称为“东二乡”,朝安、深村属东三乡,后来唯有“东二乡”名称被保留下来。村名记述方法不同,使本来平级的四约,处在两个不同的层级上。

一个汉字就是一部文化史。尽管字比较生僻,给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辨读带来不便,但它积淀着丰厚的历史内涵,是美食文化、地质文化的“活化石”,颇具岭南特色,弥足珍贵,不可用简易的别字替代。岗历史悠久,打上了岭南水乡的独特印记,又是桂城美丽繁华片区的风景胜地,是一个需要切实加以保护的历史文化地名。“约”字地名,记录清代乡村公约制的历史,不宜废止,但需要对重名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商讨稳妥而可行的对策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