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考古的一般流程
在考古学的学科体系中,考古学的一般操作流程是“考古资料的回收—考古资料的整理—分析研究—结论的验证”,在这里,资料的回收就是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的,无疑是占有基础性地位的阶段,后边各个环节以及结论的准确程度,都必须接受发掘的制约和检验。因此,发掘阶段工作的优劣,直接决定了考古工作的有效性和意义。正因为如此,发掘过程也就成了各种理论思潮与方法手段交织的焦点,研究的目的、观察问题的角度、技术进步的程度甚至发掘者个人的风格都有可能成为不同特色发掘的决定因素。这里还不能忽视经费和政治等非学术性问题的影响。
只有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这一个阶段的工作,考古学家才能收集和分析古代人类或与其相关的物质遗存,才能不断有考古发现刷新我们对已经消失的古代文明与文化的认识。
考古工作的一般流程(改自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公众考古资料)
但是,考古发掘仍然只是考古学家收集资料的工作,从野外回到实验室后进行分析、撰写发掘报告和进行综合研究的任务同样重要。如果一项考古发掘没有写出报告或由于各种原因使报告迟迟不能发表,那么这实际上是对考古资源和文化遗产的一种变相破坏。因此,材料整理的后期工作和发掘过程同等重要,没有详尽的分析研究,原始资料就不会提供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同时,一个遗址的材料进行完初步的整理和研究也仅仅算是完成了一个阶段的任务,旧的观点也许会随着新材料的出现和新的科学方法的应用而发生改变,因此,对研究结论的不断改进以期更加接近真实就成为考古学的终极目的。
那么,哪里有古代的遗址?考古学家是怎么找到他们的?调查和发掘又从何处着手?怎么对考古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又怎么对考古材料进行研究呢?
一、考古遗址的发现
大部分的考古遗址是在偶然的情况下被发现的,考古学家们所依赖的是一种常识性的判断和训练有素的勘探技术。
中国以往的考古学,已经发展并完善了步行勘查和钻探两种常规的调查手段。步行勘查对于了解大范围内遗址的有无、分布、文化性质等非常有用,而钻探对于了解遗址内地层的堆积与分布状况等非常有帮助。
虽然有些情况下人们早就知道何处存在遗址或墓葬,比如具有高大封土堆的帝王陵墓、高出地表的平整的土台,甚至埃及的金字塔等。但是,大部分的考古遗址并不那么引人注目,它们显露在地表的不过是一些散乱的陶片或石制品。甚至有些深埋在地下几米乃至十几米的遗址。从地表上看根本无从知晓它们的存在,只是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或人为的挖掘才被发现。一旦发现考古遗址,考古学家必须进行登记,并对发现的采集品进行初步的观察和分析,以确定遗址的性质和年代。在评估其重要性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正式发掘。
考古学家对于常识性的判断并没有世人宣传的那般神秘,所谓常识,是建立在对古人生活环境、生存状态和历史故事有所了解的基础之上的,与历史事件相关的遗址较容易理解,临水背山的优良自然环境,容易获取生产生活必需品的生态环境往往是古人选择的首要目标。除此之外,众多考古遗址的发现有些是偶然性的,也有些是经过考古工作者努力的调查和勘探获得的。
首先是偶然发现的遗址。考古学史上有很多偶然发现古墓珍宝、古人类遗骸和重要遗址的故事,这些发现大都是由于地理环境变动,如在打井、土地深耕、修建公路和铁路、营建水库和防空洞的活动中发现的。例如,河姆渡遗址是在兴修农田水利过程中被发现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村民在打井抗旱的过程中发现的,马王堆汉墓是在修建防空洞的过程中发现的,曾侯乙墓是在解放军修建营房时发现的,南越王墓则是在修建公寓楼挖地基时发现的。
其次是经过考古调查和勘探发现的遗址。除了偶然的发现之外,许多考古遗址是经过仔细的调查和勘探发现的。许多遗址埋藏在很厚的土层堆积之中,河流和雨水的侵蚀将这些遗存暴露出来。考古学家习惯于钻到被雨水或河流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冲沟里去寻找古人类活动的迹象。考古勘探基本的工具是“洛阳铲”,近几年也大量运用航拍、遥感技术、机械探测等方法配合调查。
来自盗墓者的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工具洛阳铲及其使用方法示意
新中国成立后,河南洛阳地区的考古工作者在盗墓者所用的专门工具上得到启发,对一种盗墓专用的“连箍铲”进行改进,发明了考古学专用的“洛阳铲”。洛阳铲是中国考古学家经常使用的一种探测地下遗存状况的工具,其使用技术在中国考古学界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考古学家用洛阳铲在古代遗迹分布范围内钻孔,根据铲头带上的地下泥土及其包含物来了解遗存的分布范围、时代等信息。有经验的考古学家可以很容易地据以判定遗址的边界,甚至判定具体的遗迹比如墓葬坑口和宫殿基址等的分布界限。
在野外进行考古勘探和调查时,有些明显的迹象和标志会暗示地下可能有考古遗址和遗迹:①存在明显可见的土墩和石头的废墟。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普遍建造土墩,这些遗址甚至在今天也被叫做“墩”和“山”,如著名的“寺墩遗址”和“莫角山遗址”等。而汉代常用很有特色的砖营建坟茔,在地表经常明显可见有乱砖。②黑色的土壤层是考古遗址的明显标志。因为古代人类的居住遗址往往表现为一层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并伴右陶片、石器和其他文化遗物。烧砖取土、平整土地、修建水渠,甚至地下打洞的动物都会将其暴露出来。③植被的覆盖可以指示地下遗址的情况。一方面野草或庄稼在遗址富含有机质的部位会长得特别茂盛,和周围的植被形成明显的差别;另一方面,如果地下有古代建筑夯筑的地基或围墙,那么这些部位的植物往往因水分或营养不足而比周围的植物长得矮。这样的生长差异,常常会在地表形成遗址的一些轮廓。④长期的风蚀会暴露出地下的文化遗存和遗迹。在我国的内蒙古和新疆等沙漠地区,许多史前遗存都暴露在风蚀沙丘的表面,表明这里在古代可能是宜人的绿洲。有些考古遗址在地面上看不出什么名堂,但在空中就能清楚看出它们的布局和特点。这就使得航拍技术在考古勘探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成为区域考古调查的最好帮手。比如大型城址和墓葬群在地面上很难看出其布局和规模,也无法深切领会它们所处地点的重要意义,而航拍照片就能清晰地反映这些内容。自20世纪80年代航拍开始应用到中国考古遗址的勘探中来,迄今已经对众多的大型遗址进行了辨别和分析,包括著名的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秦始皇陵园、江南土墩墓群、唐太宗李世民昭陵陵园、红山文化遗址、夏家店下层聚落城址、汉代黑城遗址、辽上京遗址、辽中京遗址、元上都遗址等。为推动中国考古航拍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1993年从德国考察古迹回国后曾说:“作为考古工作者,第一次从空中俯瞰地面上的古代遗迹,那种感受是非常奇特的。平时在地面上看来毫无章法的古迹或根本就看不出来的遗存,在高空居然能看得那样真切。”对于航拍工作在勘探中的效率,魏坚教授1997年在元上都遗止的航拍中有这样的体会:“空中20多分钟对元上都的了解认识,超过了在地面上工作近7年对其认识的总和。”[1]
良渚古城的“行政中心”——莫角山遗址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航拍的空中勘探技术被用于发现考古遗址,比如雷达和卫星扫描等,它们一般被统称为遥感技术。空中扫描雷达可以在云层覆盖的情况下或植被茂盛的地区,用来探测地下地形的变化以及大型遗址下层堆积的扰动,它甚至能用来对水下的遗址进行调查,如发现沉船。这些从各种航天器上获取的雷达和电磁波信息,经过光学仪器或经电脑图像处理后,通过对影像的色调、纹理、图案以及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的识别,可以分辨出不同的考古遗址或遗迹。比如,墓葬和夯土地基往往土壤密度高、水分含量少,在遥感的影像上会呈现强反射,形成浅色调的图斑。红外波段可以穿透地表,反映地下遗址的分布情况[2]。
元上都航拍图
类似于中国使用洛阳铲的勘探方法,西方考古学家也用打孔方法来勘探地下的遗址。比如在美国华盛顿州,打孔方法被用来探测土墩的厚度。在钻头上安置摄像头可以直接观察墓室内部的情况,如果墓室没有被扰动,那么就可以考虑进行发掘;如果墓室内已经被洗劫一空,失去发掘的价值,就可以省却无谓的劳动了。
其他的勘探方法还有机械探测,比如电阻和电磁探测。土壤的电阻可以帮助探测下部地层中不同的结构,如地面、石墙和道路,提供遗址和遗迹的线索;而金属器物,含弱磁性的炉窑、陶窑都可以被电磁探测发现。质子地磁仪对勘探城址中的窖穴、墙基特别有效,在无法对一个大型城址进行全面发掘的情况下,地磁仪可以帮助考古学家比较清楚地了解城址的构造和分布的状况。[3]
另外,一些当代科学的新成果还在不断为上述的调查方法提供新鲜的活力。全球卫星定位仪(GPS)与计算机及地理信息系统(GIS)不断为区域研究——调查、发掘资料的整合、分析等提供新的技术手段,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质量与价值,并对研究成果的表达和学科内外的沟通也有很大的帮助。GIS作为一种关心研究对象的空间关系的新型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使考古学家第一次可以借助计算机的所有优势——大批量存贮、分析、检索、模拟、多方位显示、多用户共享和接口、联网等,来处理考古学中极其分散、性质多样、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的各种人文资料和环境信息的关系特征,从而达到考古学中时间和空间问题以及文化与环境问题的有机合一。[4]
洛阳铲的传统方法通过与更加科学、精密的测绘、记录、取样、统计以及分析技术的结合,必然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地球物理勘探和航空拍照与释读等现代技术的引入,对步行勘查、钻探调查和集中地表采集又是一个极大的补充,使当代的考古调查真正达到了宏观与微观、平面与立体的观测和分析的充分结合。
在考古学史上,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从来都没有过真正的完全揭示古代遗址的方方面面的全面发掘,考古学家面临的永远是古代遗存的一个局部,因此,能够为考古学家提供整体性背景的考古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整体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考古发掘仅仅是某一方面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升华,是整体背景下闪光的亮点,两者互相陪衬,锻造和提高了考古学家辨析古代遗存的眼力。
二、考古遗址的发掘
在田野考古工作中,考古发掘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它是在考古调查的基础上,取得实物资料的主要手段。经过科学发掘所获得的资料最系统、最完整,因而它在整个考古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考古发掘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在实际发掘期间,要求每个发掘者必须有高度的科学态度和执著的事业心。从划分地层到清理每个遗迹现象;从出土物收取到做各种记录,都必须准确无误。即使在一个环节上出了差错,也会影响全部发掘的质量,给下一步工作带来困难,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考古发掘又是一项复杂、细致而又艰苦的工作。地下的各种现象千变万化,所以在发掘期间,必须始终认真观察,仔细分析,不断地作出正确的判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发掘。因而每个考古工作人员都应该懂得田野发掘的基本原理、掌握考古发掘的基本技能。
另外,在考古发掘工作中,还要求每个考古工作者,特别是发掘领队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在一个发掘工地,尤其是进行大规模发掘的工地上,不仅集中的专业人员比较多,往往还要吸收一定数量的民工参加工作(主要是做辅助性工作)。要使发掘工地有一个比较好的工作环境,有条不紊地进行发掘,就必须做好各种工作的组织和安排。即使在一个探方里,业务人员和民工也有协调配合的问题。另外,发掘领队还要经常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联系,汇报或介绍工作情况,尽量争取在地方政府或有关单位的支持帮助下,解决发掘期间的实际困难,以便顺利完成发掘任务。所以,每个考古工作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都要不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组织才干,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一)发掘前的准备工作
由于考古发掘细致而又复杂,所以在发掘之前必须做好周密、充分的准备,否则就不可能高质量地完成发掘任务。准备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确定发掘地点;了解发掘对象(居址或墓地)的堆积情况;查阅有关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组织发掘队伍;准备好发掘期间所使用的各种仪器、工具和材料;制订发掘计划;安排好食宿等。
组织考古发掘,首先要选择和确定发掘的地点。客观地说,无论发掘哪个遗址,都有一定的重要性,都会为史学研究提供科学资料。但是我们国家历史悠久,保存在地下的遗存相当丰富,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对所有的古文化遗址都进行发掘,所以必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发掘地点。具体来说,选择发掘地点有以下几个原则:
1.配合性发掘
古代遗址的保护与基建工程特别是与国家重点工程发生矛盾时,要尽快组织发掘。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大规模进行,基建工程任务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重点工程,往往占地范围大、工期紧,例如修建铁路、公路、桥梁、水库、工厂等,往往要经过或占用古代遗址,这就与保护工作发生冲突。为了解决好这种矛盾,要求我们尽快组织发掘。而这种发掘任务,占地面积大、发掘地点多、发掘时间短,这不仅打乱了原来的工作计划,还必须集中较多的专业人员投入这些新任务。对此,文物管理单位、考古研究单位,以及有关大专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计划,集中专业人员,从国家大局出发,尽快组织发掘。有的还要组织各单位协作大会战,以期工作完美,考古与建设工作两不误。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思想重视、组织得当,配合性的发掘工作,不仅不会影响基建工程的顺利进行,而且对文物保护、科学研究、教学实习也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抢救性发掘
有些古代遗址是偶然发现的,并且将会在短期内受到破坏,所以要尽快组织抢救性发掘。另外有的遗址,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也会在短期内遭到破坏,不宜长期保存,也应该尽快进行抢救性发掘,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例如有的地区存在的堌堆遗址,高出周围地面几米、十几米甚至更多,经过长期风雨侵蚀,边缘地段不断塌落,遗址面积急剧减少,有的可能会荡然无存;又如有的农村建立砖瓦厂,大量取土,往往“吃掉”古代居址或墓地;其他一些动土活动,如建房、挖井、修渠等,都可能破坏文物古迹。对这样的情况,如不及时进行抢救性发掘,就会造成更大的损失。遇到这种抢救性的发掘工作,我们应及时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做好宣传,让他们知道在发现文物古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向文物管理部门报告,以利于进行科学发掘或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绝不能随便乱挖,更不允许破坏和私藏文物,私自破坏或藏匿文物是违法行为。如果有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帮助,就能更好地做好文物保护和科学发掘工作。
3.主动性发掘
为解决某个学术课题而选择遗址进行的发掘,我们通常叫做主动性发掘。随着考古事业的深入开展,需要通过考古发掘来解决的学术课题越来越多,日益显示出田野考古学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对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对研究夏文化和早商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现在还有许多学术问题有待于新的考古资料去证实、解决。这种为解决学术课题而进行的主动性发掘要求我们事先对遗址进行详细的调查,认真研究采集品,有时还要进行钻探和试掘,以便掌握确实的资料,使发掘工作具有针对性,所以选择遗址就更为重要。一般说来,为主动性发掘而选择遗址应注意如下两个方面:
(1)为了解某一考古学文化面貌而选择发掘遗址。在不少地区,当地的文化发展序列尚有缺环,或者是某种考古学文化的某一阶段还不清楚,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去选择发掘地点时,则应该注意选择文化堆积比较单一、所反映的文化特点比较清楚的遗址。
(2)为解决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关系而选择遗址。在考古学研究中,首先要了解遗存的时代,它或者表现为几个考古学文化的承继或发展关系,或者表现为在同一个考古学文化中的不同发展阶段。为了解决这种学术问题而选择发掘遗址时,就应尽量选择文化堆积相对复杂、延续时间较长、文化内涵能够反映学术研究所需的叠压地层。
确定发掘地点后,就要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发掘执照,获得批准后,才能进行正式的发掘。有些抢救性发掘的遗址由于时间紧迫,也可以在发掘开始后一周内补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只有具有团体发掘资格的单位和有领队资格的个人才能申请发掘执照。
进行考古发掘,必须事先对要发掘的遗址有一定的了解,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才能使发掘工作更有针对性。因而在进行发掘之前,应该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并且要熟悉当地特别是发掘地点的出土物,如以前的考古工作(包括调查)所获得的实物标本。我国的历史文献浩繁,不可能一一阅读,可重点查阅《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以及当地的地方志等书籍中的有关内容,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沿革、重大历史事件、风俗民情等,例如该地区在古代的族属和国别,这都可启发我们的思考。为了熟悉发掘地点及周围的物质文化面貌,还应该查阅有关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并且尽可能地亲自查看出土的实物标本,掌握其文化特点,以便和发掘中的出土物相比较。做好这些工作,对提高发掘质量、加深对发掘意义的理解、提高工作的主动性都有积极的作用。
一个发掘队伍,一般来说以专业干部为核心,配备若干技术工人和民工。所以在发掘之前应该做好适应工作需要的组织安排,以便在发掘期间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另外在发掘过程中所需用的各种仪器、文具用品、工具也应该在发掘前准备齐全,否则会给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影响发掘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正常情况下,发掘工地除领队外,还要有若干业务人员负责发掘(这要视发掘规模大小而定):摄影、绘图员负责发掘期间的摄影、测量和绘图工作;库房保管员负责发放用品和收藏、保管出土物;后勤人员负责食宿的安排和管理;会计负责日常账目。在发掘过程中所需用的仪器工具大体如下:
测量仪器:平板仪、水准仪、标杆、塔尺、测绳、皮尺等。绘图工具:一般每个探方一套,绘图板、三角板、罗盘、铅锤、钢卷尺、基线绳、铁夹、书包、文具盒、铅笔、小刀、橡皮、圆规、木桩等;发掘工具:手铲(尖头铲、平头铲)、刷子、剔刀、竹钎或钢钎(或用铁钎子代替)、小镢头、铁锨;运输包装工具:竹筐、小推车等(可以当地习惯而定),收取出土物的编织袋、包装纸、包装绳等;记录用品:探方日记本、标签本、小件登记表、绘图纸、探方记录本、各种遗迹登记表(如墓葬、房基、灰坑登记表等);照相用品:照相机、胶卷(应备用彩色、黑白、反转片三种胶卷)、暗盒、暗袋、显影剂、定影液等;劳动保护用品:手套、防护帽、毛巾、口罩、肥皂等;库房用品:铁皮箱、标本架、箩筐等。如有条件在工地修复器物的话,还应准备石膏、黏合剂以及修复工具。
众多考古工具中的一部分必备工具(引自曹兵武:《考古学:追寻人类遗失的过去》,学苑出版社,2004年)
发掘时所需雇用的民工,大都是从遗址附近的村民中招收,力求招收那些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年,以便更好地配合发掘工作。发掘工地的人员,除民工以外,都在伙房就餐。发掘队如没有在附近搭伙的伙房,需独立起伙,则要筹备伙房和炊具。
发掘前准备工作细致而琐碎,但事事都必须考虑周到,尽量把发掘期间所需用品准备齐全,这对保证顺利、圆满地完成发掘任务是很重要的。
(二)考古发掘的原则和步骤
有人说许多学科可以自学成才,而考古这门学问光靠自学则不行,尤其是考古发掘是一门地道的技术性学问,非经过专门训练不可,否则就不能达到考古发掘的预期效果。不够科学的考古发掘不但对古代遗存达不到积极保护的目的,反而会对古代遗存造成破坏。
1.考古发掘的原则
一项科学的考古发掘,必须严格地按照考古发掘的原则进行,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八个方面:①按照正方向统一布方,或按地形特征分区布方,用探方法和探沟法进行发掘;②按照土质、土色的不同和出土物的时代特征及时地划分文化层和确定遗迹现象的范围;③按照文化层的叠压和遗迹打破关系,先清理年代较晚的,后清理年代较早的,直到清理至生土为止;④尽量保证遗迹特别是重要遗迹的完整;⑤按最小发掘单位收取出土物,最小发掘单位还可分出不同阶段的,出土物也应分别收取;⑥及时做好各种记录(包括文字、表格、绘图、照相记录);⑦科学收取测定年代和化验用的各类标本;⑧妥善保管出土物和档案资料。对于每一次发掘来说,如果对文化层的划分是正确的、及时的,各遗迹的层次关系清楚无误,这就为整个发掘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做好其他各项工作提供了基本条件。反之,如果对地层的划分混乱,那么遗迹的层位关系必然不清,出土物也就失去研究价值,这就会导致发掘的失败,这是不允许,也是不可原谅的。以上这些原则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保证尽可能准确地和完整地获取土层中包含的古代信息,以便为接下来的研究工作服务。对于任何人来说,理解这些原则要求并不困难,但是,关键的问题是这些原则的实施,要建立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在考古发掘实践中,真正做到随时都能作出正确判断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对于初次参加发掘的人员就更加困难。因而进行一项科学的考古发掘,不仅要理解、掌握田野考古发掘的原则,还必须认真学习和了解考古界的新理论和方法,用来指导发掘,培养对工作、对事业高度的责任心,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经验,总结和提高业务水平。
2.考古发掘的步骤
另外,科学的考古发掘还应按照一般的程序进行,有规矩可依,有一般的共同的步骤实施,以免造成考古工作的混乱。这个一般的过程为布方、铲除耕土、按文化层的叠压和遗迹的打破关系逐层清理、统一地层、清理预留部分、完成各种记录。
(1)布方。
考古遗址点虽然已经确定,但根据工作进程和解决问题的不同,发掘的具体地点也会不同,具体在哪个地点发掘,怎样框定范围就成为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在我国,框定发掘地点现在最普遍使用的是两种方法:探方隔梁发掘法和适合土墩墓(指有封土堆的墓葬)发掘的探方对角发掘法。
探方隔梁发掘法是指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依方格为单位,分工发掘,这些正方格叫“探方”。标准探方是5米×5米的,还有在标准探方基础上延伸的探方,比如对于地层简单又以大型建筑为主,或者没有文化层的单纯墓地,可用10米×10米的大探方进行发掘;对于旧石器时代遗址,由于其深度较深,工作更为细致,则较多采用1米×1米小探方发掘法;而对于以试掘和解剖为目的的小面积发掘或以寻求某类遗迹(比如墓葬)为目的的发掘则使用长方格的“探方”,这种长方格探方俗称“探沟”。它的优点在于可以随意挑选空间和尺寸,以可以达到预设的目的为准。以上每种探方都有相同的组成部分,只是所使用的场合和达到的目的不同,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我们选择最为标准和要求最为严格的5米×5米探方为例进行说明。
每个探方都是一个发掘单位。发掘时,每个探方先要在其东、北两边各留出一米宽的隔梁,分别叫做东隔梁和北隔梁,对隔梁部分开始时暂不进行发掘,其目的是为控制剖面,也便于发掘期间的运土和通行,5米×5米的探方,实际上最初发掘的部分只有4米×4米。每个探方的地表西南角为探方基点,即零点,探方的南边缘为x轴,西边缘为y轴。测量和绘图时,以此为标准。探方东北隅1平方米的位置,即两条隔梁的交汇处,一般都不发掘,我们习惯上称为“关键柱”,是检查地层的最后依据。在发掘过程中,特别是堆积较深的探方,往往在每个探方的一角(除西南角外,因为西南角是一切测量的出发点)逐渐留出台阶,供发掘人员上下方便,在同一个发掘区内台阶的位置尽量统一为好,看上去整齐划一,也很规整。另外,探方是采用横纵坐标编号的方式,比如“T0102”中的“T”代表探方,01代表横坐标,02代表纵坐标,坐标系的原点是经过考古调查、钻探和研究工作所确定的遗址最大范围的西南角,以此点为原点,使得以后对该遗址的每次发掘探方的编号都将“有制可依”,从而使得每件出土物都有坐标可依。探方隔梁发掘法适用于层位关系复杂的堆积发掘,是我国考古界使用最为普遍的方法。
探方示意
探方对角发掘法是以十字形布四个大探方。探方按对角方式划分两组,先发掘一组,绘出四壁剖面图,发掘完后再发掘另一组探方。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弄清一定范围内的地层堆积、文化性质之前尽可能保持相对完整的整体,从而可以保证在第二组的发掘过程中有的放矢。近年来对于大型土冢封土堆的发掘大都采用这种方式,挖完对顶角的第一组两个探方,就得到封土堆的纵横剖面,并可以基本判断土堆的堆积过程。
(2)按文化层的叠压和遗迹的打破关系逐层清理。
在田野考古工作中,挖掘堆积揭露遗迹的行为被习称为“清理”,挖掘也被称为“发掘”,发掘原则是先清理晚的,后清理早的,按原貌揭露。地层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没有人类活动过的地层;另一种是经过人类活动过的地层,我们称之为“文化层”。前者可以分布在各文化层之间,考古学上称为因自然而形成的“间歇层”;也可以分布在所有文化层的最底部,称为“生土层”。文化层也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未经自然或人为破坏过的文化层,称为“原生文化层”;二是被自然或人为破坏过的地层,考古学上称为“扰乱文化层”。考古工作者对探方的发掘过程就是基于以上的认知而逐步展开的,其目的就是还原各文化层的堆积过程和各文化层的遗迹现象的原貌。考古发掘中最先面对的就是耕土层。耕土层是近现代的人们进行耕作的土层,主要包含物为植物根茎和腐殖质以及大量近现代的遗物,同时也含有因为深耕而翻出的下层的包含物。因此,对于耕土层的彻底清理和包含物的认知,是保证考古发掘成功进行的第一步。接下来的任何一层文化层我们都可以看作是不同时期形成的耕土层,只是内涵和复杂程度不同而已。在各文化层的层面上,会有不同时期的人类活动遗迹,比如房子、墓葬、灰坑、窖穴、水井等,某些遗迹之间也可能存在着互相叠压或打破的关系,弄清各文化层的堆积过程和各遗迹现象之间的关系,并且按照先清理晚期堆积再清理早期堆积的程序进行发掘,是保证发掘科学性的基础,只有弄清了各层次的堆积过程,分辨出不同的遗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获得古代人们生活的真实场景和时代明确的遗物。
探方对角发掘法
需要注意的是,考古发掘虽然运用地层学来分析遗址的埋藏规律和特点,但是考古学的地层要比地质学的地层来得复杂。人类的行为和活动对地层堆积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在那些被反复或长期栖居的遗址上,后来者的活动会严重影响原来遗址建筑、器物、遗迹以及其他遗存的埋藏条件。比如,一处村落被夷平,然后新来的居民又在此居住,他们会在原来的房基上挖掘新的房基,甚至利用原来的建筑材料修建自己的房屋。柱洞、窖穴或墓葬都会深入原来的老地层中,打破原来的地层关系,扰乱埋藏的遗物。
观察遗址的地层关系的目的是了解遗址的形成过程并分辨人类的活动,由于各种埋藏后的扰动会影响遗址的堆积,因此分析各种现象是考古学家进行纠偏、排除各种干扰、准确重建遗址中人类各种活动必不可少的前提。地层学的观察包括这几个方面:①了解人类在不同时期在遗址中的活动,并注意后期活动对前期活动和居住遗迹的影响;②了解遗址被废弃后的改造和人类活动,比如河流侵蚀和冲刷、人类的农耕和工业活动对遗址的破坏;③史前人类居住阶段自然沉积和侵蚀的动力过程,如北京猿人遗址经历了长期的自然和人为堆积过程,洞顶和洞壁多次发生大规模的坍塌,洞外也有流水将泥沙灌入洞中;④遗址被废弃后自然动力对遗址的改造,比如三峡地区的许多遗址受到雨水和长江洪水的侵蚀,发生很大的改观,今天我们观察和发掘的遗址只是原先遗址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江边阶地已被江水侵蚀。这样的破坏对于我们了解过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划分地层和遗迹呢?
首先可以从堆积的质地、颜色和形状来划分。发掘时,地层和遗迹堆积是以它特定的质地、颜色、形状和位置展现在发掘者面前的。发掘者通过对其质地、颜色的辨别认定,可以确定其形状,把它从其他的堆积中区分出来。通过对它的形状和位置的考察便可以确定它所处的层位状态。
质料不同的堆积,容易区分,如石头房子被土掩埋,就容易辨识出来;质料相近或相同的堆积则较难区分,如积石墓中墓与墓的区分,贝丘遗址中的墓葬与贝层的区分,灰土遗址中的地层与灰坑的区分都较困难。
一般说来,考察土质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质地的密度(是疏松还是紧密)、质地的硬度(是软还是硬)、质地的成分(是沙性土、黏性土,还是炭灰土)、质地的结构(是颗粒状还是团块状;是长条形。还是圆形;呈什么方向排列,夹杂物是多还是少;夹杂的是炭粒还是红烧土块)、小夹层的分布走向。有些特定的遗迹土,如夯土、路土、土坯、草拌泥土、沙泥土、居住面,需要在实际发掘中获得切实的感性认识,才能准确识别。
堆积的颜色受客观条件影响较大。观察者要多变换观察的方向、距离和角度。光线的强弱和照射角度,也会影响对堆积的颜色的观察。最理想的光线条件是薄阴天,或云遮日。土质的湿度不同,色泽也不一样。必要时,可喷水湿润观察面,以加大不同堆积的颜色差别。
土质土色的分析必须和形状的分析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土质土色相同的两块土,若各自单独构成独立遗迹的形状,就不能归入同一个遗迹。较大遗迹内的土质往往不一致,房子内堆积土和灰坑内堆积的土,是由多种土堆积而成。有的遗迹分布范围很大,仅从一个探方内的局部现象看不出其总体形状,这就需要把几个相关探方出现的现象综合起来考虑,相邻探方要相互参照。
同样的土质土色属于不同的遗迹平面示意图
由多种土堆积而成的房子和灰坑平剖面示意图
其次平剖面相结合是获得不同地层和遗迹判断的主要手段。以上的例子都是在对上层堆积彻底清理完毕后所显示的下层堆积情况,而当上层堆积还没有完全清理完毕,只是显露出部分的下层堆积时,就不能完全靠形状来判断了。由于各堆积的形状是逐渐显露出来的,所以要不断地进行判断,并适时改正不合适的判断。在刮平面或刮剖面和发掘过程中所显露出的各种迹象叫做“现象”,对这些“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叫做“观察现象”和“分析现象”。有些“现象”在平面上明显,有的则在剖面上明显。在观察和分析“现象”时,不能仅注意平面,不注意剖面,或仅注意剖面而忽视平面上的区分。由于平面现象与剖面现象在客观上永远是对应的,平面上的堆积分界线与剖面上的堆积分界线总是连续相接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平面上的现象找出剖面上相应的现象,根据平面上的“线条”找出剖面与之连续相接的“线条”。反之亦然。这里所谓的平面,是指水平面,剖面是指垂直于平面的竖面。探方平面是指探方的底面,探方的剖面是指探方四壁的壁面。有些堆积在平面上显露出相同的形状,在剖面上却不同;而有些堆积在剖面上形状相同,在平面上却不同,必须综合分析。
剖面相同平面不同
平面相同剖面不同
再次,出土遗物能引导发掘者区分遗迹和地层。出现特殊遗物,可能有遗迹。如发现人骨,可能该处有墓;发现完整动物骨架,可能有灰坑。遗物集中出土处可能有遗迹,这是因为遗迹内的大件陶器容易保留下来,而地层往往是人们长期活动形成的,完整器难以保存下来。出土器物的组合、纹饰、陶系发生变化时,可能是堆积的时代发生了变化。要边发掘边观察陶片等遗物的变化。
最后,发掘经验和对遗址的熟悉程度也影响判断质量。经验多、思路宽,判断的准确性就大,这是不言而喻的。同一遗址中的同一文化的遗迹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对遗址遗迹特征熟悉者就可以凭借已露出的某些遗迹堆积特征和遗迹细节特征启发或加强自己的判断。为了增加对发掘对象的经验认识,在正式发掘前应进行试掘,在正式发掘过程中发掘者还要关心其他探方的地层遗迹现象。这样,其他探方已出现过的遗迹现象,在本探方再次出现时就能及时捕捉住,也能增强判断的勇气。由多人清理的遗迹要互通信息,交流经验。
(3)统一地层,将整个发掘区看作一个整体,统一在共同的时间轴内。
层位完整的探方
层位不完整的探方
在某一个遗址中,由于各个发掘单位所处的位置不同,因而地层堆积数量也不同。发掘初期,为了方便各单位的发掘,往往是各个不同的发掘单位单独为本单位的地层编号;而发掘的后期,这种单独编号就面临着相同时代的层号不统一,通层不方便,整理材料和研究都不方便的问题。因此,为了在统一的时空范围内对遗址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统一地层序号是必须的。比如经初步发掘和研究,某个遗址总体上可以分为七层,其中有的探方缺失其中几层,使得总层数不够七层,而在该探方的记录中,仍然使用七层编号法,只是其中缺失的层次不作叙述而已。
(4)清理预留部分。
预留部分是指为了对发掘过程的控制和检验发掘结果的科学性以及为了发掘的方便而预先保留下的部分,这在上面的布方叙述中我们已经谈到,这一部分主要包括隔梁和关键柱以及在发掘过程中刻意留下而暂不发掘的部分。
发掘隔梁和关键柱又被称为打隔梁、打关键柱。打隔梁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是能通层。在发掘主体部分时,各探方掘坑被隔梁分隔,层位线也被隔梁隔断,不能通连。打掉隔梁,会使各探方层位线相互接通。一个探方内的遗迹是被地层串联起来的,当各探方地层接通后,整个发掘区的遗迹也就被串联起来。其次打隔梁能检验探方主体部分发掘结果。隔梁面积小,两侧有剖面供观察。加之发掘者对堆积情况有了相当了解,因此能够准确区分各层次堆积,精确地把握出土物的归属,所以,探方主体部分发掘到的地层和遗迹是否区分得准确,是否存在错划遗迹和地层,就可以得到检验和纠正。再次,隔梁内也有遗迹和遗物。有的遗迹的一部分伸入隔梁之内,有的遗迹全部压在隔梁下,不发掘隔梁是不能全部揭露或发现遗迹的。
发掘隔梁,必须认真仔细进行。不能只重视通层,或只掏取重要遗物,或只重点发掘某一个遗迹,而对其他工作草草了事。
发掘之前,要画好隔梁两侧剖面,以及与之相关的各剖面图。
发掘时,每做完一个地层或遗迹都要在原图上补全图(包括探方剖面图、分层图和遗迹平面剖面图)。所出遗物要与探方主体部分所出遗物分开放置,标签上应注明隔梁内所出。隔梁两端是关键柱的壁面,其上要及时划出地层和遗迹线。如果两个探方壁的层位线不能接上,就要双方负责人共同寻找原因,改正错误。
对图是发掘隔梁时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图能发现一些错误,在现场能得到及时纠正。相关的两个探方的剖面图拼接后,各层次的线端头应该吻合相接。
关键柱的四个壁面反映了四个探方层次叠压打破关系和相互层次的对应关系。如果关键柱不发掘也能了解到遗存布局时,关键柱则保留下不发掘,以备将来需要时复查现场,或补充采样。保留下的关键柱,其四个壁面要划清地层和遗迹,并写上地层号和遗迹号。最后用挖出的土回填,以防倒塌。
(5)完成各种记录。
记录是野外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它是室内整理、编写报告、供他人研究的最原始资料。遗存的客观特征是多方面的,遗存与遗存之间的关系也是多线条的。哪些方面没有作记录,就不能开展哪些方面的研究。在工作中提倡多侧面、多角度的记录。记录应力求准确可靠,离开现场凭印象追记,明显不如现场记录准确可靠,而一旦发生漏记,事后追记也总比不记好。
记录手段是多样的,主要有文字记述、绘图、摄影、摄像、拓印、制作模型等。其中前三种为三大记录手段。它们各有所长,要灵活使用,相互配合,以达到全面准确记录的目的。
记录资料是由档案袋分装存档的。档案袋共有两种,分别为探方档案袋和遗迹档案袋,每一个探方和遗迹都有一个独立的档案袋。前者内容有探方的工作日记本、探方发掘记录、探方图(平面图、剖面图等)、探方小件登记表、器型纹饰统计表、器物标本卡片、拓片、照片等。后者包含内容有遗迹发掘记录、遗迹图(平剖面图等)、遗迹小件登记表、器型纹饰统计表、器物标本卡片、拓片、照片等,档案袋的封皮上写清所装各类资料的份数或页数。
随着电脑在考古工作中的应用和普及,工地的各种记录已要求输入电脑进行储存,这将会大大方便对于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的开展。
首先是发掘工作日记。工地发掘工作总日记是由发掘工地总负责人记录。主要内容有遗址所在地的准确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参加工作人员,工作计划的设想和安排实施,遗址、发掘区、探方、遗迹、遗物的编号方法;选择布方位置的示意图,重要层位关系、重要遗迹、重要遗物、重要遗存组合关系的发现和处理,疑难问题、发掘没有做好的一些情况也要记下,以便整理时参考。
探方发掘工作日记是由探方发掘负责人写。主要内容有探方的编号、位置,发掘负责人,日期,天气,参加民工人数,工作次序,地层和遗迹的发现和确定经过,观察结果(如分布范围、土质土色、结构形状),重要遗物的发现和起取,存在的问题。另外设专页登记探方的遗迹编号和小件编号,工地未给编号的遗迹可设临时号。
文字描述是日记的主要形式。由于地层和遗迹很快就被挖掉,且许多迹象和遗物受到外界影响(风吹、干燥、雨淋)很快会发生变化,因此,及时记录刚发现时观察到的面貌和种种细节是非常必要的。字迹清楚易识,语言不能过分简化,要为别人查看方便着想。
日记中利用示意图或标有数据的草图帮助记录发掘迹象(如地层分布范围、不明的遗迹现象、遗迹和遗物的形状位置、叠压打破关系等)是日记记录中的重要部分,单纯的文字记录往往表达不清楚,也不便于查阅。
其次是探方发掘记录。这里所说的探方发掘记录是专指探方发掘完后写出的总结发掘全面情况的文字记录。这个总结性的探方发掘记录是写在印制好的发掘记录册上。用复写纸复写,一式两份。一个探方的发掘记录写完后,撕下一份装入探方记录档案袋内,留下一份在底册上。为便于查找,底册和底册页数都要连续编号。
探方发掘记录是根据探方发掘工作日记、探方图、遗物和发掘者的记忆写出的。在写之前要核对各种原始资料,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必要时要到工地现场复查未掘部分所留下的线索。每一个探方发掘完,必须尽快写出发掘记录,未写完之前不要转移工作地点。
为了便于整理时能迅速查检到所需部分,各探方的发掘记录格式应尽量统一,条目清楚,条目内容与条目相符,不能混乱串项,记录要字迹工整,用词要准确贴切,文字描述、数据和绘图相符合。
由于每个遗迹都有遗迹记录,在探方记录中就可不写遗迹的形状、尺寸、堆积和发掘经过,但要交代清楚有哪些遗迹和层位关系。
再次是遗迹发掘记录。遗迹发掘记录的基本要求与探方发掘记录相同。每个工地给予编号的遗迹单位都要写出单独的发掘记录。各种类型的遗迹发掘记录写法大体相似,主要包括遗迹位置、绘图资料介绍、发掘经过、层位关系、形状与结构、堆积及包含物、用途推测、年代推断等内容。
然后是各种图,主要是平面图和剖面图。图的绘制一定要讲究科学性,尺寸、走向趋势一定要与实际情况吻合,不能生搬硬套、胡乱勾连,更不能闭门造车。
最后是小件登记表。探方地层中和遗迹中出土的相对完整和较为重要的器物标本都要进行详细的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具体的层位、坐标、尺寸和完残情况,并在以后的整理阶段绘制标准的器物图和制作器物卡片。
三、考古资料的整理
室内整理是田野考古的后期工作,它是指在野外工作收集到的实物资料和记录资料被运回到发掘队营地或工作站之后,在编写发掘报告之前,对遗存所作的各种处理、鉴定、记录和分析研究。此后的工作是把记录资料和研究成果以报告的形式发表出来,把实物资料交给收藏单位。
最低限度的整理包括对调查发掘品的必要处理和初步分类。高质量的整理还要对遗存进行各种鉴定、检测、分析,进行编年、文化判断、模拟实验等等专题研究,切不可把整理简单视为刻板的技术处理和琐碎事务。
整理时先浏览核对各种发掘记录(包括图像资料),如果整理的不是亲自发掘的资料,就更需要熟悉遗存堆积状况和调查发掘过程。在整理过程中,也要经常查阅和核对各种原始资料。
整理工作的目的与任务可以归纳为三点:①为了保管收藏,对遗物进行必要的保护性处理。②为了开展研究、向公众宣传和防止实物损坏散失后失去科学价值,把实物资料转化成记录资料。为此,一方面要尽可能详细了解单个遗存的各方面客观属性,另一方面要尽量弄清诸遗存之间的纵向关系(时代早晚、渊源关系等)和横向关系(空间分布、有机联系等),这是开展其他研究的基础。③为编写田野报告做好各种准备,对实物和记录进行系统的画图、拍照、分类和检测分析。
一部分整理工作可以在野外的发掘营地和调查工作站进行。现场整理所获认识能及时在田野工作中验证并对田野工作有指导意义,在有条件情况下应予提倡。但整理工作量往往很大,调查和发掘结束后还要延续很长时间,形成一个独立的室内整理阶段。
如果在现场整理中发现原始记录有错漏或疑问,可以及时设法补正。但若已经找不到现场实际根据,或是在后来的整理才发现问题,绝不可改动原始记录,应写出一份整理补记,写明发现的问题和整理者的判断及根据,附入发掘记录的档案袋内,以备查考。
规模大时间长的整理工作,至少负责人应有工作日记,记录整理工作的分工和进展情况,遗迹观察、分析、研究的重要收获,发现的问题等。
除技术性工作外,还要注意库房管理。遗物交到库房后,库房管理员要当面点清和查验遗物,做好登记。发现不合格标签,应改填好再接收。小件器物逐件登记在《器物标本登记册》上。
随着电脑在考古工作中的普及,田野工作期间和室内整理期间获得的各种文字、数据、表格、图、图像资料都要输入电脑,建立数据库,为查询、研究、编写报告提供方便。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资料的整理是以发掘现场和出土遗物为依据的,我们除充分重视在发掘现场进行整理的必要性,也应该把出土的遗物保护好,防止丢失和自然损坏,更重要的是要把每件遗物的标签填写好,保存好,不能混淆,否则丢失标签的出土物将会失去价值,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同时,因为对出土遗物要经常提用、研究,必须要考虑提取的方便,最好是使用遗物架和柜。
对考古资料的整理内容主要是对发现材料的整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对遗物的保护和修复
其具体步骤为清污(去锈)—拼对—修复—挑标本—写号—填写小件器物登记表。
对出土遗物的保护和修复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首先是遗物的质地差别较大,其次保护的手段也多种多样。在基础整理阶段,我们的目的是在初步保护的前提下对遗物进行观察和记录,因此,最重要的保护是清洗、去污,并防止出土后的二次损害。在地下真空环境下保存长久的遗物一见到空气和阳光往往会迅速变质变色,这是因为它们受到了空气中有机物的侵蚀而发生了化学反应,因此,继续保持出土物原来的环境尤为重要,比如金属器往往需要干燥真空的环境,有机质的丝绸、竹木、纸张、漆器等则需要潮湿的环境并逐渐置换其中的水分。遗物黏有泥土不利于观察和修复,需要清除。但是最新的科技分析手段能从石器、陶器等表面和胎体提取在器物表面的血液、脂肪酸、淀粉等残留物,通过对这些残留物的研究分析,可以获取很重要的信息。所以,在发掘中应该注意观察或用显微镜观察器物表面有没有残留物,选择有代表性的器物及时装入塑料袋中,不要清洗去土。去土的最常用方法是刷洗。洗之前要检查遗物,把不宜洗的或不可以去掉泥土的遗物挑选出来,例如表面黏附籽种的器物、骨器、有彩绘的器物可做黏着物检测分析的遗物,有墨书文字的器物等,特别重要的器物应交给有关专家清理。需要刷洗的器物也要根据遗物本身情况分类采用不同方法刷洗。泥器只能用毛刷干刷,不能水洗。彩绘陶、低温陶、骨器可用沾刷方法,即用毛笔沾水或沾酒精逐块刷洗。彩色图案清洗出一道彩就用三甲树脂胶或清漆涂在表面上进行加固,空白处再用水洗,沾刷后不要曝晒。质料好的石器、瓷片、陶片、金属器可以在水中泡刷,但不可泡太久。断茬、纹痕都要把土刷净。有些不宜洗的重要迹象是在刷洗过程中被发现的,雇工刷时必须由熟悉业务的人在现场指导和巡视。标签要保管好,不可混乱。铜铁器长期埋在地下会生锈。锈层掩盖了器物花纹、铭文或镶嵌物,影响观察和研究,需要去锈。有的锈仍在锈蚀器体,需要去除和封闭保护。不影响观察、不再锈蚀器体的锈可不去除。对于因去锈可能会破坏器物的锈则不能去锈,或局部去锈,尽量减少对文物本体的破坏。
原本为一体的物体,被外力分成几部分,按照原来样子将几部分拼合在一起的工作就是拼对。把碎块拼对起来,可以得到较大块的遗物标本;把大块拼起来,可以得到能复原的遗物标本,这是修复的必要工作。拼对除了为修复服务外,还有其他重要作用。如把石片与石核拼对起来,可以了解石器的剥片技术和石片被携带的距离。把一件铸件与铸范拼对起来,能够了解铸造工艺以及与产品的质量关系。拼对工作做得越彻底,数据统计的可靠性就越强。如果十块陶器罐的残片经拼对后实为一件,那么统计罐的数量时就只能为一个,而不是十个。另外,在实际工作中,有两个灰坑,甚至相距较远的灰坑的陶片能拼对为一器的现象,有两个墓坑的出土残器能拼为一体的现象,这对判断它们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各类器物、骨骼化石、破碎文书都需要拼对。为了在发掘时不漏掉属于同一个体上的碎片,对重要遗物最好在田野发掘现场就特意收集在一起,以便拼对和修复。
修复完成的器物
经拼对后的器物需要修复,如果陶器器形相对完整,即从口到底可以连贯,那么缺失部分即可以用石膏等材料予以填补,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器形。金属器则需要专门人员进行除锈、整形、修补等。
下一步就是挑选标本。每次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碎片成千上万,我们要保证发掘过程中不遗漏任何一片碎片,但是不可能全部碎片都最终能用于科学研究和整理报告,这就需要我们挑选出必要的、将来整理和编写报告能用得上的遗物,并且尽量多选。具体有以下几类:
(1)整器、接近完整器、重要的残破器都是标本。
(2)每一个最小分类单位中都要选出有代表性的各类标本。
(3)不同制法、不同纹饰都要选出各自的代表作为标本。
(4)陶片中的口沿、底足、有特征的腹片和耳等附件可作为器形标本。
写号又称写字,用以上方法挑选出的标本将作为文物永久保存,为了防止遗物出土单位和编号混乱,在遗物上用笔写上器物号,包括年份、遗址、单位、编号。写号部位选择在不显眼的暗处,字迹要工整小巧。特别是细小的遗物,无法把字号写在遗物上,就要把写上字号的标签系在遗物上。为了不使字脱落模糊,可在字迹千后在上面刷一层清漆。
以上工序完成后,即对挑选出的标本进行登记造册,填写标本器物登记表。
(二)对遗物的记录和统计
具体内容有:对挑出的小件和标本进行绘图;制作标本卡片;对器型纹饰进行统计等。
考古绘图是一项严谨科学的工作,有一套严格的方式方法,基本要求是要符合器物的实际情况,尺寸、纹饰、制作痕迹、凹凸起伏等都要如实表现,并且在绘图之前要对器物进行仔细的观察,不能有所遗漏,更不能胡乱猜测。标本卡片是每件标本的“身份证”,内容包括对器物的器形、纹饰、陶质、陶色、制作方法、尺寸、重量、质地、器物号、完残情况等的描述,还有所绘的该器物线图。卡片上的文字描述部分一定要与线图所表现出的特征吻合,能相互验证。做卡片的过程是对器物逐件全面观察、仔细琢磨的过程,是一个重要的认识过程。认识的深浅决定了卡片科学价值的高低,而卡片的质量则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整理、报告和研究的水平。
对器型纹饰进行统计是将各类遗物根据统计学的原理进行量化,以便于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比较研究。
(三)对遗物进行鉴定和检测
由于考古遗存包罗万象,能开展的课题很多,比如模拟考古、民族考古、科技考古、美术考古、人口考古、环境考古、盐业考古、灾难考古、景观考古、音乐考古等。整理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为各个方面提供研究素材,但并不是不求重点地面面俱到,这要求报告整理者一定要对遗存作全面透彻研究,得出比较切合实际的信息,明确认识所面对的遗存可供哪些方面的研究使用。对遗物进行鉴定和检测就是近些年面对这些新兴的边缘学科而兴起并广泛开展的,这一方面开拓了考古学研究的领域,另一方面深化了考古学研究的深度,提高了考古学研究的水平,使我们对古代人类有更细致、更准确、更全面的了解。根据现代考古学的认知,这些鉴定和检测项目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1)人骨鉴定:对骨骼形态的目测观察和测量分析,可以鉴定性别、年龄、种族、人工变形、疾病、伤痕。这不仅为研究人类体质的变化发展提供科学资料,而且能为社会两性分工、家庭形态、风俗习惯、社会历史事件、人种构成等方面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测定人骨中碳的稳定同位素13C值,可以确定古人食谱,研究古人摄食对象,从而研究摄食习惯改变的原因、时代,研究不同阶层食谱差异和男女老幼食谱差异,分析是否出现了新农作物。另外,对人骨材料的DNA分析鉴定能揭示遗传信息,准确鉴别亲属关系,所以在考古学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2)兽骨鉴定:对骨骼形态的观察测量,可以鉴定种属、年龄、性别、疾病、个体数。作百分比统计,可以分析家畜饲养业、越冬畜群大小、屠宰牲畜的模式、狩猎季节。对狩猎对象、动物群的分析可以判断当时的自然环境、地质年代。骨骼微痕鉴定,可以确认哪些是食肉动物啃咬痕,哪些是工具刮砍痕,哪些是人工加工痕迹,还能分析动物死亡原因、石器的使用方法等。氧同位素质谱分析,能推测当时的生态环境。碳同位素质谱分析,能推测动物食谱、摄食习性、驯养饲料。可以估算体重与肉食量,动物骨骼重量约占体重的7%~7.7%,动物的纯肉量约占体重的50%,而猪、熊的肉量为体重的75%。动物身体各部分骨头所附着的肌肉多少不均,在统计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通过对死亡季节的鉴定,能分析遗址被占用的时间。用显微镜、正交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直接观察骨头切片的物理结构,利用电子吸收分光度计测量骨头的化学成分,可以研究家畜与野生种的差别和联系家畜的起源与发展。
(3)植物鉴定:对古代存在的植物品种的鉴定对了解当时的生态环境、农作物的起源发展、生产方式等有重要意义。果实籽种、根茎、杆、叶的实物标本、碳化标本、印痕标本可以直接目测或镜检其固有的外在形态,确定是何植物,是否为栽培种。已经腐朽到不能看出外在形态的标本、朽灰、烧灰、泥土可以用灰像法鉴定植物的二氧化硅骨架(称为植硅石或植物硅酸体),再确定其种属。由于灰像法不受标本保存状况的限制,它对确定窖穴和器皿的功用有重要作用,能获得大量的关于栽培作物起源的资料。对泥土、灰烬等土样可以做孢子花粉分析,鉴定当时的植被类型和作物品种。对兽骨和人骨的食谱鉴定,也可以获得当时植被的间接资料。
(4)年代测定:测定遗存本身的绝对年代,为考古研究和其他学科对古代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绝对年代参数。目前国际上已有许多种断代技术,它们适用范围各有不同。最精确的是树木年轮断代,可以与日历年相对应,但不能普遍应用。应用最广的是碳十四断代,再次是热释光断代和古地磁断代。现将各断代技术列表如下:
表1-1 各断代技术测定年代统计表
(5)玉石器鉴定:凭肉眼观察能作出较粗的石料分类鉴定;岩相分析、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能作出相当精细的石料分类鉴定,并且能得到石料来源何处的坚实证据。玉器、宝石类的石料往往是交换而来,对产地的鉴定有助于研究当时的贸易路线和贸易规模。一般石材的产地分析、质料成分分析,可以研究人们对石料的选择和认识,分析人们经济开发的范围。通过目检或显微镜下观察,对石器、石核、废片作打片、加工、磨损痕迹鉴定,可以获得关于石器制作技术、工艺水平、石器的工作对象、把握或安柄的部位和方式、使用寿命、使用方法的资料。细致的鉴定还能确定制作者的偏手性或个人癖好。国外对石器偏手性鉴定,认为早在200万年前已开始出现与现代人类似的右偏手性,从而推测人类大脑的偏重性也在此时出现了。
(6)陶器鉴定:一般的陶器鉴定是由整理者进行目检作出的,鉴定结果往往仁智互见,可靠性差,且仅限于肤浅的层面。由研究陶器制作工艺的专家进行鉴定,除了成型方法鉴定外,还可以对原料制备方法、陶土产地、烧制工艺、烧成温度作出鉴定。此外,用热分析、穆斯堡尔谱分析、岩相分析、化学分析等技术可以对陶器的成分构成、烧成温度、成型工艺做更精细的鉴定。
(7)瓷器、玻璃器、金属器鉴定:这些物品的质料结构是利用显微镜等仪器进行光学观察,而它们的质料成分是利用化学分析法和现代物理分析技术进行鉴定的。特别是现代物理分析技术对样品破坏性小、自动化处理程度高、速度快,已被广泛利用。其中像中子活化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等技术基本不破坏样品,属于无损分析。
瓷器和玻璃器主要依靠热分析、穆斯堡尔谱分析、化学分析、中子活化分析、β反向散射对铅元素的分析等手段,鉴定成分和制造工艺,分析原料产地和产品产地。国产玻璃和进口玻璃的成分不同,我国自产玻璃为铅玻璃体系。
金属制品主要采用金相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鉴定制品的成分和结构,从而推断金属制品的种类、制造工艺和原料产地。
(8)模糊图像鉴定:尚存隐约可见但模糊不清的铸文和雕刻,可以拍摄出影像负片,再采用高新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使其再现原貌,从而准确地鉴定出图像内容。
(9)乐器测音鉴定:在测音室打奏或吹弹完好的乐器,测试乐器发出的音,便可确定乐器的演奏功能和演奏方法。这是研究音乐史的宝贵资料。
(10)脂肪酸分析:脂肪酸分析是根据残留在土壤中或器物上的微量脂肪酸来确定动物的种类和某些植物的一种新方法。动物的身体、植物的体内多少都含有脂肪酸。脂肪由各种脂肪酸构成,其构成比例因不同种类而有所差异,使用气体色层谱装置分析,就可以了解到这一比例。科学家们发现,即便是千万年以前的动物、植物,死亡后也会残留下微量脂肪,日本已开展了这方面的鉴定研究,并取得了成功。例如日本在宫城县马场坛A遗址,从石器及周围土中检测出猛犸象和鹿的脂肪酸。在其他遗址中,发现过铁铠甲内有鹿的脂肪酸,说明衬有鹿皮;在陶器中的灯盘内发现过菜子油、动物油、鱼油;在陶瓮中发现过大豆的脂肪等。
(11)血液残余物分析:这是新兴的遗物表面残余物分析技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检测有无血液。一种方法是用10~30倍的显微镜观察器物表面有没有血液残留物。如果观察到有颜色较深的物质,就可能意味着有血液残余。在表面滴20~50微毫升的纯净水,浸泡10分钟,其间用干净的塑料棒或玻璃棒略加搅拌,使该物质充分溶于水中。用微量移液器吸取10微毫升液体,再滴到医用隐血试验带上。试验带如果呈绿色,就是阳性反应,表明有红血球细胞。只要1微毫升中有5个红血球细胞就能检测出来。第二阶段,把带有血液残余的遗物挑选出来,交给生物化学试验室鉴定血液所属的物种(人或何种动物)。在提取时一定注意避免人的汗液对器物的污染。
(12)淀粉残余分析:观察是否有淀粉存在的方法。将器物表面上的残余物质转移到干净的纱布上,然后滴上碘酊或碘化钾溶液。如果出现紫红色或紫黑色,即表示可能有淀粉存在。
淀粉的密度是1.5~1.6克/立方厘米,大于水,淀粉不溶于冷水,所以可以用沉淀的方法提取淀粉。但是有些种类的淀粉密度小,可悬浮在水中,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用密度1.8克/立方厘米以上的重液分选。
先用水清洗器物,将含有淀粉的液体沉淀8小时,再用重液分选,提取淀粉。提取石器上的残留淀粉,可以先滴清水于石器表面,再用针管或滴管吸起溶液,使用密度1.8克/立方厘米以上的重液分选淀粉。
鉴定淀粉所属的物种。在40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根据淀粉的颗粒形态和消光十字的位置确定所属物种。
(13)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是现代考古学深入理解和认识遗存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获得一般观察所不能得到的重要信息,通过模拟实验所得出的关于遗存功能、形成过程等结论也比猜想式的结论可靠。
大量的模拟实验是发掘完成后在实验室内进行的,然而有些模拟实验则可以在发掘地进行,现场模拟实验的好处是,可以随时在发掘地及附近寻找到实验所需的材料,可以把模拟结果同现场原型进行对照。
(四)对遗物的分类和分期
即利用考古学上所称的考古类型学方法,对遗存进行分类、分型、分式的研究工作,并建立起一定的演变序列,根据共存器物在演变序列的变化程度,分析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质与量的变化。关于运用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对遗物进行分类和分期的工作在以后的章节中会详细介绍。对遗物的分期只是一个相对年代的判断,而判断绝对年代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现代科技测定绝对年代技术进行断代。碳十四的测年技术出现,建立起史前时代考古的编年体系,使其绝对年代的断代走出了主观臆测的阶段。其他断代技术也很重要。在使用这些方法测出的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误差和有效范围。同一期遗存要多测几个数据,用统计学原理推断出的年代更为可靠。
(2)利用遗存的纪年断代。如碑、墓志、简牍、器上铭文、建筑材料上的题铭等可以提供绝对年代的纪年资料。但在使用时也要推敲,不可疏忽。如建筑物后来重修了,而碑保留下来,那么碑上纪年不足以断定建筑物的绝对年代。器物上的纪年铭文可以断定器物的时代,但若流传很长时间,就不能准确判断该出土器物的时代。同一年号往往被几个朝代使用,如大宝年号有四个,至元年号有两个等。
(3)利用文献中有关建制、地名、职官、历史事件、人物的记载进行断代。
(4)横向对比断代。把本遗址某期某单位与其他遗址已知绝对年代的材料相对比,特别注重双方共见的形制、相同的遗物或遗迹现象,因为这是时代相同或相近的表现。
(5)利用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断代。
(五)对遗迹的登记和分期
对各类遗迹的分布、同一时期遗迹的共存关系、各类遗迹的分类及其变化过程用绘图和记录的方式进行登记,并根据类型学的方式进行初步研究。各类遗迹的相关信息一定要准确,包括分布位置、尺寸、出土遗物、共存关系、地层关系等,以便能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最后是对遗存文化性质和文化关系的初步分析。通过遗存的类型、分布的密度、质量的高低、遗迹的种类和内涵等内容分析文化的族属、规模、发展阶段等内容,并通过遗存的对比分析其与周边遗址和其他文化的关系等。
1.文化因素分析
各种考古学文化都是开放的体系,与其他的文化存在着各种联系。一个文化内的不同地点的遗存也不完全一样,有的差别还很大,因此要判定新材料的文化性质并非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既要防止把不属于某一个文化的遗存归人该文化之内,也要防止乱立新名。为了能准确地认清遗存的文化性质和与其他遗存的文化关系,我们常常利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对遗存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文化因素是考古学文化互相比较时产生的特定概念,它是指一个考古学文化和另外的考古学文化相比较而得到的一组组相同的文化特征或文化特征发展序列。进行文化因素分析时,把要分析的资料,同周围现知的文化进行比较而分组,同A文化比较,与A相同或有渊源关系的各因素划归为甲组;同B文化比较,与B相同或有渊源关系的各因素划归为乙组……与其他文化没有共同特征或无渊源关系的各因素单列一组;也可以分为外来组、本地组、外来与本地结合的变异组、不明组等,然后根据需要进行统计比较。如果统计各组占总数的百分比,则可以确定哪一文化因素占主体,得知其文化性质应属于哪一文化。如果统计各期的各组百分比,则可以了解到遗址不同时期各组势力的消长变化。通过文化因素分析,还可使文化与文化、期与期的文化关系变得明朗而具体。
2.确定文化性质
现今多数地区的文化序列与文化内涵的资料积累已经非常丰富,所以经常是在发掘过程中,已经把部分或全部遗存确定了文化性质。对于发掘过程中不能确定文化性质的遗迹和遗物,要在整理时做文化因素分析来进行确定,文化性质是由遗存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因素决定的。分析后仍然不能确定的,则可以不确定,留给研究者解决。
遗存的文化性质和年代确定以后,在文化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可作些文化内涵、文化渊源、文化交流等问题的探讨。
四、分析研究考古资料,编写报告
每一次考古发掘项目的结束都是以报告发表为标志的,在对发掘成果的整理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考古报告既是田野工作的休止符,也是田野考古资料得到更广泛研究的新起点。
考古报告的首要性质是它的资料性。其基本功能有两个:第一是对遗存信息的传播功能——通过报告的公开发行,使这些资料及初步认识,为世人所知所用;第二是遗存信息的储存功能——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把整理后的田野考古资料永久地储存起来。考古报告第一个功能发生过重要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报告多注重研究结果的公布,而材料的公布量完全是基于报告编写者的取舍,由于当时的认识水平和科技水平较低,加上受报告编写者自身能力所限,见仁见智,有时候大量的原始信息即在这种取舍中永久丧失,同时已公布的信息也由于编写者的需要而被分割得支离破碎。随着新的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出现,人们对古代社会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也得到延伸,由于原始资料的不完整,这些报告成为后来者研究的掣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考古报告的编写则多偏重于对原始资料的全面公布,而不再根据个人的喜好随意取舍,自己的分析研究附在报告之后,或者另出新册,这就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可用材料。
另外,野外工作结束后要尽快编写和发表田野考古报告,不能拖延时间。这样可以提高发掘资料的利用率,防止因散失、损坏和自然变质等原因,使考古资料减少或丧失其科学研究价值。及时发表报告对寻找和发掘相关遗存的田野工作也有启发和指导意义。如果长期拖延,启发和指导作用也必然会因时间推移而降低。
如果发掘工作要持续几年或十几年,应当及时发表阶段性的报告。如果发掘完成后,因资料特别丰富,在短时间内不能出版综合性的全面报告,也应该及时发表简要的初步报告。
编写田野考古报告的基本要求是系统、全面、准确、客观地报道野外和室内整理所得到的遗存资料,行文要简明扼要、层次清楚、明白易懂、查阅方便。
系统报道是指要按田野考古报告编写的一般体例,条理清楚,分门别类地介绍资料,而不是杂乱堆砌。报告要具有类似工具书一样便于查找检索的特点,使读者根据各项标题能够迅速查到自己所需的部分。
全面报道要求做到两点:第一,要全部报道,自己认为不重要的,或是陌生的材料也必须详细报道;第二,要注意遗存具有多方面的信息,要尽可能反映其各方面的客观属性。
准确报道是指对遗存的表述要准确。报道的错误会给研究带来困难,或以讹传讹而造成混乱。陈述已明确的事物现象,用词要肯定而具体,不要似是而非,含混其词。没有弄清楚的或本来就是模糊的事物现象就不能用十分肯定的词语。
客观报道是指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实地报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报告的真实性,才能使科学研究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要防止两种不客观倾向:
第一,武断臆测,把主观想象掺入资料之中。如发掘一个墓葬,在发掘现场没有发现骨架或其他尸体腐烂留下的痕迹,怀疑放置骨架位置的土也没有取样分析,那么就应报道说“没有发现骨架”或“没有发现墓主骨架残迹”,而不能报道说“骨架已朽掉”。因为没发现骨架的事实不仅可能是骨架已朽掉所呈现的结果,还可能本来就是没有骨架的迁葬空墓或只是一个衣冠冢式的空墓。如果想发表自己的看法,一定要与叙述事实分开,对自己判断的依据也要交代。
第二,主观歪曲或编造材料。例如,在新石器时代文化层中,首次出现一件青铜器,为了怕别人说三道四,或者怀疑自己的发掘能力,而把青铜器归入晚期的堆积中去,这样就改变了青铜器出土的真实层位,它的学术价值也随之而丧失大半。正确的做法是,为了慎重,多交代一些出土经过的细节。再如,野外发掘没有找到墓坑,编写报告时编造说发现了一个长方形墓坑,这都是不对的。
发掘或室内整理工作中,总会有遗留下来的一些疑问,理应在报告中给予如实报道。早年的考古报告中,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现在发掘和整理的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仍需要提倡这种对科学负责和虚心探索不止的精神。
建立在对考古资料的分析基础上的考古报告应该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①遗存所在地的详细位置;②地理环境和地貌特点;③发现的经过和已往做过的工作;④保存现状;⑤田野工作概况,包括承担工作的单位、参加人员、工作起因、时间、方式、经过;⑥遗址堆积介绍;⑦遗迹介绍;⑧遗物介绍;⑨专业技术鉴定报告;⑩工作所得认识,研究结论。
由于内容存在多寡,侧重点不同,认识有深有浅,编写的背景和具体目的也有差别,因此报告的体例设计也有一定的灵活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考古报告多按类别发表资料,其后的则选择按单位发表材料,或两者结合的形式。
按类别发表材料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发表的对象若是一个文化不同期的遗存,有两种常用体例。第一种是先客观陈述,在结语中提出分期。其构成次序是:前言(序言)、遗址堆积(有的加上层位关系)、遗迹、遗物、结语、附录、注释。再一种是先分出期,按期陈述遗存内容,其构成次序是:前言(序言),遗址堆积与分期,第一期遗存:(一)遗迹、(二)遗物,第二期遗存:(一)遗迹、(二)遗物……结语,附录,注释。期与期区别小、遗存不易明确区分的适合用第一种体例;期与期区别大、遗存明显易分的报告适合用第二种体例。
发表的是几个文化的遗存资料也有两种体例。一种是把文化内的分期放入结论中,其构成次序是:前言(序言),遗址堆积,甲文化遗存:(一)遗迹、(二)遗物,乙文化遗存:(一)遗迹、(二)遗物……附录,注释。一种是在每种文化遗存陈述之后分期,其结构次序是:序言,遗址堆积,甲文化遗存:(一)遗迹、(二)遗物、(三)分期,乙文化遗存:(一)遗迹、(二)遗物、(三)分期……结论,附录,注释。
按单位发表材料,是按照最小单位的序号,分别介绍该单位的遗迹特征与出土遗物。这样发表资料较全面,各单位组合明了,也为研究者读报告时免去恢复各单位原有组合的麻烦,遗迹与遗物的有机联系能直观表现出来。
报告主要通过文字、线图、图版的组织运用来达到发表资料的目的。文字、线图、图版各有所长,编写时要注意三者的相互配合和有机联系。表格具有容量大、检索方便的优点。遗迹数量很多时,可使用表格介绍一般遗迹。大型报告的文后若附有各类遗迹登记表,则可为查检资料提供便利条件。
在考古报告的编写中,只要根据这些具体的设定目标去分析研究,一般就可达到编写合格的考古报告的目的。
五、考古研究成果的验证
对于研究成果的验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1.通过对新出土遗存进行的验证
比如考古发现中陶器的起源、铜器的出现、稻作农业的起源时间等,往往随着新材料的出土而不断被提前。历史上时有争论的大禹治水的问题,一直都存在着信与疑的争论,疑者认为这只是战国时期编造的美丽的谎言,甚至有人认为根本就没有大禹这个人物,更不要提什么治水了。直到遂公盨的出现,把有文字记载的大禹治水的历史提前到了西周中期,使得这个事件的确定历史提前,且变得更具真实性。
遂公盨及其最早记录大禹治水的铭文
现在的考古发掘,已经比以前的发掘水平大大提高,一是因为有了更为先进的考古学理论的指导,二是因为发掘方法和水平的提高,三是因为新学科的介入和科学技术的运用。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考古学理论可以指导发掘和研究,新的技术可以提高发掘水平,新的学科可以拓宽对于古代的认识,反过来,又可以促进考古学理论的发展。它们的结合可以使考古工作者从发掘过程中和遗存本身获得关于古代各个方面更多的信息。比如现在的考古学理论已经从过去单纯的注重遗物,被遗物牵着鼻子走的客观思维,向着试图复原古代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努力转化,并把每个遗址,甚至是每个大的文化区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个整体中不仅包括人们自身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表现出的物质上的变化,同时也注重发掘物质变化背后的人们思维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社会的变化等深层次的内容。随着新学科的介入和科技的发展,考古学也发展出很多边缘性的交叉学科和分支学科,比如植物考古学、动物考古学、环境考古学、人口考古学、民族考古学、分子考古学、垃圾考古学、行为考古学、聚落考古学、科技考古学、社会考古学、妇女考古学等,考古学虽然不断地被粘贴上这个“性”、那个“主义”,但考古学仍然是考古学。它通过观察研究古代人类的物质遗存并结合新兴的科学技术来提炼古代人们生活的蛛丝马迹,研究人类最广大时空的行为、社会和文化。考古学正是在不断地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充实着自己的武库。
2.通过对已出土的遗物和现象的重新解读的验证
考古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发现的古代物质遗存可谓是汗牛充栋,人们对于古代的认识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以往的认识水平的局限和指导性理论的缺乏,保存在物质遗存和发掘现场的很多资料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研究。随着新的学科的介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于古代社会认识的广泛和深入,以及新的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重新审视已经完成的发掘项目时,往往可以得到以前无法认识或认识不全面的内容,也是对过去认识的一种检验。比如,以前对于新石器时代末期的文化和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往往不能区分,或将前者时代拖后,或将后者时代提前,因此对古代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也就不够客观。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和新的学科的介入,通过当时自然和社会背景的综合考察,得出文化应有的变化过程,从而可以建立起完整的发展序列,而不至于仅仅通过地层学和类型学这两种基本的考古学方法来界定。
因此,现在的考古学家已经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确定古人遗留下的遗存及考古遗存的年代,确定各种工具的功能以及制作和使用方法,确定各类古代遗存产生和保存的原因,与其他学科的学者合作提取其中所蕴涵的不同方面的关于古代的信息。除了发掘和研究,田野考古学家要运用许多方法和技术来测量与记录一个古代的遗址,以便别人尤其是后人也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开展研究。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和体质人类学家等可以从遗址中的相关遗存里提取古人食物、健康状况和古人的生存环境等方面的信息。为了很好地理解考古发现的古代遗存,考古学家还要研究当代社会物质文化与其他方面文化的关系以及行为特征与物质遗存之间的关系等,以获得观察理解古代社会的能力。比如已经有考古学家观察现存的狩猎采集群落的日常生活,分析他们遗留下来的生活垃圾,以便将古代的物质遗存合情合理地转化为人类的生活行为和文化模式。
因此,考古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考古学家也在不断地吸取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来发展和完善自己,以便能在古代遗存中获得更多的信息,能更全面地复原古代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精神世界。考古学家的工作漫长而琐碎,但不失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