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道路漫长,未来光明
近几年,在韩国流行一个词叫作“数抛者”,意思是对数学已经不抱希望、彻底放弃的学生。每当有家长问我“怎样才能让孩子学好数学”的时候,我都会回答:“学数学好比是在爬山,我们可以仔细去想一想自己登山时的状态。”
爬山不能指望别人,必须靠自己。当然,力不从心时我们也可以伸手求助身边的人,但独自爬上山顶时的那种快感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的,学数学也需要和登山一样的过程。我认为,家长无权剥夺孩子在数学挑战之路上体验登顶的快乐与成就感的机会。
我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有一个雷打不动的原则,就是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当女儿向我提问时,我不会急于给出答案,而是鼓励她自己去思考:“你自己好好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呢?”然后我会耐心等待,直到孩子独立寻找到答案。而让我们始料未及的是,这个简单得说不上是方法的“原则性坚持”,竟然为我们带来了无数惊喜。女儿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性、表达力、毅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当然,回应孩子的疑问时,我们也要讲究方式和方法,真诚对待,而不是随便回一句就了事。家长有义务引导孩子养成带着疑问去探索答案的习惯。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牵着孩子的手领略五彩斑斓的世界,激发孩子无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要鼓励孩子凡事自己多试一试,而不是依赖父母,哪怕孩子摔倒了,我们也尽量鼓励孩子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告诉孩子,当你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情时,必然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创造更多的自我尝试的机会,陪孩子体验数学的乐趣、积累数学的知识。对于数学而言,确实有必要时常练习,但机械式重复练习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过犹不及。所以,我认为家长把心思放在如何让孩子从小就亲近数学,消除孩子对数学的恐惧心理上,远比手把手亲自教授或者做无意义的重复练习有意义得多。
很久以前,在出版社工作的挚友就多次向我提议将培养女儿的经验著书出版,并且罗列了若干听起来相当不错的出版方案,但我并没有立刻同意。我担心自己和孩子的故事一旦成书,就会变成另外一种教子模板,误导读者朋友,而且,我也不想拿女儿做文章,到处炫耀。
但当我深切感受到每一位父母在子女教育问题上都与我有着同样的烦恼,而很多孩子在数学入门阶段就早早磨灭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时,也着实让我感到可悲又遗憾。
于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还是决定将我们的故事记录下来,提笔著书,把女儿的成长经历分享给各位家长朋友们。此外,我能为家长朋友们提供的另一项帮助就是与数学相关的教育经验。因此,我在这本书中倾注了一个数学教学者的大量心血。
女儿在数学与科学领域展露的才华,以及她能在麻省理工学院专攻机械工程专业,这都与我们从小为她营造的数学环境有关。需要强调的是我所讲的“数学环境”并非参加培训班或者昂贵的课外辅导、大量地做习题等,而是我们家长应该启发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多提出问题并独立寻找解决方案,即为孩子营造一个养成数学思维的学习环境。
也许是职业习惯所致,我对于孩子们平时会有哪些有关数学的疑问,以及生活中如何表达这些疑问非常关注,因此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我也会有意识地提一些“有目的”的问题。但是,我并不会强行做出所谓的标准解答,也不会急于解释和说明,而是鼓励她尽可能清晰地说出自己对这个问题最直观真实的想法,然后我再耐心等待,直到她找到答案。这本书里提到的我曾和女儿亲身实践过的种种“数学实验方法”,希望能够给那些对数学引导一筹莫展的家长们带来些许帮助和借鉴。
我之所以著此书,其实也源于一个朴素的个人愿望,那就是把我们夫妻共同养育女儿的经历和感受,对她进行的种种品德教育以及女儿的成长点滴,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让它定格在美好的时光里,这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吧。对于女儿的将来,她将面临何种挑战抑或是收获何种成就,我不想去预测。我深信,在我们的悉心教导下,女儿一定会成为一个人生目标清晰、懂得珍爱自己、懂得生活真谛的幸福的人。
这本书从策划到出版得到了长尾出版社李秀英董事等人的热心帮助,借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除此之外,还要感谢我的妻子和女儿对我此次写作工作所倾注的无私的爱和热情,以书示爱。
人们都说,在当今时代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太困难了,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就无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但当我自己养育孩子以后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作为家长只要心中充满信念与热情,无论你有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都能将孩子培养成才。我真诚地希望能与各位家长分享我的育儿观念和教育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