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自由而又平庸的灵魂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童年篇—转学记

像我们这种外地子女在BJ总会因为户口原因,在某个阶段转学,原因很简单很纯粹。打小来到这个地方,很多人向往的大城市,说有遗憾,那指定有,习惯了这座城市的日升日落,吃惯了这座城市的小吃摊,住惯了这座城市的大杂院,离开是不舍得,也一直盼望着再次回到这个城市,不知道会以什么样的身份再来看看它。

六年级的六一儿童节,一大早母亲就急了忙慌的:“闺女,去学校告个别,我们明天要回老家,就不回来了。”“那我上学呢?不念了啊?”“不是,回去念啊,可以留个同学电话,以后也能联系。”我的心一下子跌入谷底,袜子里外也穿反了,就那么头也不抬的去了学校。

到了学校,先和后桌说自己要走了,后桌旁边的同学听到了便围了过来,慢慢的一个班的同学围了过来,我拿出一个田字格本,大家把自己的联系方式都留下来了,有的是QQ号,绝大部分是手机号,而且也都是父母的手机号,甚至有些关系好的还留了祝福,,有的送了好看的笔,有的跑去小卖部买了吃的,反正杂七杂八的礼物装了一书包。最后班主任知道这件事儿,提前把夏季校服发了,这是我小学最后一套夏季校服了:绿短裤,绿白色相间的短袖,还是POLO衫,还有红领巾和小黄帽。

中午放学,这一上午感觉比平时过得更快,第一次不想放学,但该来的还得来,和顺路的同学一起步行回到家,屋子已经收拾的很干净了,大包小包的。

当然话吧也转让了,里边的饮料零食啥的早就搬到家里了,剩下的电话机和柜子椅子都一起转让,3万五转让出去了,从此那条街没了幸福话吧,话吧也就此成为一段历史,这段历程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是时代的烙印。后来啊,手机普遍了,话费便宜了,话吧也就没有价值了,也就成为过去式了,这也是唯一一次我父母抓住了时代的红利,虽然就是个尾巴。

我们没有雇车,开着二叔的松花江,已经朋友的大卡车,从BJ一路开往河北,大姨已经提前帮忙租好了院子,我们自己住,院子不是很大,两间砖房,很舒适,老家的天气大概就是一天能体验到四季,早上秋天,中午春天,下午夏天,晚上冬天。一到晚上,街道就没了人,这里的人没有啥子夜生活,但早上很早就有人出去工作了,有忙农活的,有送孩子上学的,有做生意的,有摆摊的等等,就是一个小镇生活。

小镇有个小南海,说是海,其实更像是湖,但很清澈,还有鸟经常飞过,经常听到有大人小孩为了掏鸭蛋然后淹死的,所以我直到大学才敢过去。小镇的糕点很便宜,纯手工制作,每到逢年过节排队的人能有2里地。不过瓜果蔬菜不便宜,向来就是很贵,因为运输困难,价格上涨也是正常的,好在我妈最拿手的茄子不算贵。

转学之后也发生了很多事情,下一章再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