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其实很有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拿下弟弟的两种方法

在春秋初期的各诸侯国中,郑国与周王室的关系十分密切。公元前771年周平王东迁之时,郑武公便护送周平王到洛阳,并因护驾有功而被封为卿士,参与周王室的政务决策,还获得了很多土地作为封赏。第二年,郑武公又将郑国的首都迁到新郑(今河南新郑北),由于这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郑国很快便成为当时最为强大的诸侯国。

郑武公的妻子是申国国君的女儿武姜,她为郑武公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在她睡梦之中出生的(一说难产所生),因此命名为寤生;小儿子名叫叔段。寤生的出生很不顺利,所以武姜一直不喜欢他,再加上“百姓爱幺儿”,武姜十分偏爱叔段。

武姜极力劝说郑武公将小儿子叔段立为太子,在武公百年之后继承郑国的基业。但是在宗法制余威尚存的春秋初期,废长立幼是取乱之道,于是郑武公拒绝了武姜这个荒谬的请求。

公元前743年,郑武公去世,寤生以长子的身份顺利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史称郑庄公。武姜看到心爱的小儿子没能成为郑国国君,十分心疼,便摆出母亲的架子,要求郑庄公将制邑(今河南汜水附近的虎牢关一带)给叔段作为封邑。

郑庄公对母亲说:“制邑是地势险要的关隘,虢叔就死在那里,实在不能给人,其他的地方您随便挑。”于是武姜说:“制邑不行的话,那就将京邑(今河南荥阳附近)封给他吧。”郑庄公无法再推脱,只好答应了下来,将京邑封给了叔段,从此叔段就根据封地被称为“京城太叔”。

郑国的大夫祭仲对郑庄公提出京邑地盘太大,超过了整个郑国的三分之一,违背了先王之制,对郑国和郑庄公都是一件危险的事。郑庄公听了,故作无奈地说:“姜氏要这么做,我又能怎样呢?”祭仲说:“姜氏哪有满足之日!请您早做打算,别让京城太叔的势力蔓延开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郑庄公神秘地一笑,说:“别着急,多行不义必自毙,等着瞧好了。”

不久之后,京城太叔命令郑国的西部和北部边境臣属于自己,后来又干脆将他们划入自己的封邑,这样他的势力范围就达到了廪延(今河南延津附近)。看到京城太叔肆无忌惮地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公子吕多次对郑庄公提出警告:“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如果您想把国君之位拱手让给京城太叔,那就请放我去侍奉新君;否则就请您当机立断,铲除京城太叔,不要白白地让百姓生出二心来。”

见公子吕真着急了,郑庄公安慰他说:“京城太叔不义,收揽的势力越大,离崩溃也就不远了。”就这样,郑庄公毫无反应地看着弟弟的势力坐大,京城太叔很快羽翼丰满,便积聚军粮、修缮兵器和盔甲、集结军队和战车,打算攻击首都新郑。并且与母亲武姜提前联络好,由武姜做内应,为京城太叔的军队打开城门。

郑庄公表面上对弟弟的势力扩张不管不问,其实暗地里早就派出了眼线在京城太叔身边探听消息。他们即将发动叛乱的计划一敲定,郑庄公很快便得知了消息,决定先下手为强。便命公子吕率领二百乘战车前去攻打京邑。京邑的官民百姓毕竟还是忠于名正言顺的郑庄公,此刻又见到浩浩荡荡的二百乘战车气势汹汹地兵临城下,便纷纷背叛了京城太叔。

众叛亲离的叔段仓皇逃到鄢邑(今河南鄢陵附近),郑庄公又派军队攻打鄢邑,叔段守不住鄢邑,只好再次出逃到更远的共邑(今河南辉县)。为了彻底铲除叔段的势力,凯旋的郑庄公将母亲武姜赶出宫廷,放逐到城颍(今河南临颍附近)软禁起来,还发下誓言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叛乱结束后,“对母亲不孝”成了郑庄公被人指责的话柄。于是他在颍考叔的建议下,派人挖掘了一个深入地底可以见到地下水的隧道,然后请母亲武姜在隧道中相见。武姜与郑庄公毕竟是母子,何况郑庄公已经是她唯一的指望了,于是便很爽快地跟随郑庄公派来的人到隧道中等候自己的大儿子。

在这次愉快而友好的会面之后,武姜得到了很好的侍奉,而郑庄公洗脱了不孝的罪名,再次成为受人称道的贤明国君。郑国内乱就此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