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朱元璋的看法
朱元璋看着马兆,问道:“咱这话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朱元璋自认为是个勤奋的皇帝,每天天未亮就上朝,到晚上了才退朝回宫。
他的儿子宁王朱权甚至曾写过一首诗:
“宵旰常存为国心,大庭决政每亲临。”来称赞朱元璋宵衣旰食。
朱元璋对官员严苛,对百姓优厚,自认为是个不错的皇帝。
马兆却说百姓安居乐业是扯淡,这让朱元璋十分不解。
马兆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马兆是个穿越者,穿越之后发现自己成了同名同姓的马兆。
刚穿越的时候,马兆十分兴奋,凭借自己对历史的了解,现代的思维,在大明不得混的风生水起?
可很快马兆就沮丧起来。
明朝的这个马兆不仅父母双亡,还家道中落了。
家中除了自己,还有一个名叫马和的弟弟。
雪上加霜的是,马兆刚穿越过来,爹娘便离世了。
还没来得及好好谋划一下,便跟着家里的亲戚,给爹娘办了葬礼。
简直是最惨开局。
这几天马兆了解了一下家里的情况。
帮着安葬父母的是马兆的叔叔婶婶,表面上兄长嫂嫂离世十分悲痛,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其实只是装给乡亲们看看,借此博一个好名声。
爹娘刚刚安葬,叔叔婶婶便把马兆马和兄弟俩叫了过来。
“小兆、小和,家里的情况你们也知道,往日都靠你爹做工赚钱,你们一家人才能生活下去。
现在哥哥嫂嫂都不在了,叔叔婶婶得为你俩的前程考虑。”
婶婶一脸悲痛的说道。
马兆心里立刻警觉起来,直觉这个婶婶没安什么好心。
果不其然,婶婶居然提出,要把马和卖到宫里,卖的钱用来养活马兆。
明朝一个太监值不少银子呢,叔叔婶婶想卖了马和,怕是贪图银两。
拿回来的银两,说是养活马兆,最后恐怕都进了他们自己的口袋。
马兆已经十来岁,可以出去做小工赚钱,哪还要他们养活。
叔叔一家不过是嫌弃只有几岁的马和是个累赘,想直接卖进宫。
既能赚一笔银子,又不用照顾马和。
心真是黑透了。
马兆大脑飞速运转着,若自己没有穿越,马和直接被卖进宫成为太监,应该就是历史上的郑和!
郑和原本并不姓郑,而是姓马,进宫后跟在朱棣身边。
因为颇得朱棣赏识,被赐姓郑。
马兆得知,马和小名叫三宝,又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弟弟马和就是后来著名的太监郑和无疑了。
可既然自己穿越成为了马和的哥哥,就断不能答应让马和当太监。
马兆直接拒绝了叔叔婶婶的提议,决不能把马和送进宫。
当了太监还有什么意思。
穿越过来后,爹娘不在了,这个世界只有弟弟马和一个亲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送进宫的。
叔叔婶婶一愣,以前的马兆唯唯诺诺,没想到今天突然这么硬气。
婶婶阴阳怪气的说道:“小兆、小和,我们家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养不起你们兄弟俩。
要么把小和送进宫,要么你们俩自己找出路吧。”
婶婶这是要挟马兆呢。
马和不知所措的站在旁边,眼泪啪嗒啪嗒的掉,一边哭一边对马兆说:“哥,我不想当太监。”
马兆看的心疼,把马和拉到身后,“叔叔婶婶,我们弟兄俩自己能养活自己。
不劳烦叔叔婶婶费心了。
还请叔叔婶婶早点回去休息吧。”
“行,以后活不下去别来找我们。”婶婶这是和马兆撕破脸了。
马兆毕竟是个穿越过来的人,可谓十分自信,凭借一脑袋的现代知识,还害怕在明朝活不下去吗?
家里还有些余粮,两间茅草屋也能遮风挡雨,给自己一些时日,一定能风生水起。
凭借着这个自信,马兆几句话赶走了叔叔婶婶。
没想到打脸来的如此之快。
刚一谋划马兆便发现,自己的这些现代知识根本没法拿出来用。
作为一名底层百姓,稍微有异常便会被官府盯上。
没人没关系,知道的太多,只会死得更快。
即便是自己知道白糖的配方,马兆也不敢轻易拿出来。
现在的白糖叫糖霜,一两糖霜一两金,都是特供给达官显贵。
白糖制作十分简单,只需买来便宜的红糖为原料,稍一加工就行。
而且味道比现有的糖霜更好,更加甘甜。
可是白糖制作出来,怎么卖出去呢,难道说是自己做出来的吗?
马兆一个普通百姓,怀揣如此珍贵的糖霜。
到时被怀疑,恐怕命都不保。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马兆还是懂的。
这些不属于这个朝代的技术,只能等自己获得了一定的权力之后,才能拿出来。
对于现在的马兆来说,这些反而是取祸之道,一旦被人盯上,将万劫不复。
可现在在这大狱之中,马兆倒是卸下了防备,只当是闲聊了。
马兆看着朱元璋说道:“洪武皇帝起于微末。
匹夫起事,无凭借卫柄之嫌。
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
靠自己打下天下,得位之正,我承认。”
整顿吏治,对贪官绝不姑息。
贪污六十两银子,皇亲国戚也可以立斩。
将百姓的生活放在首位。
我也承认。”
朱元璋听着满意的眯起眼,觉得马兆说的还算中肯。
大明建国以来,朱元璋夙兴夜寐,可谓一心当个好皇帝。
这是马兆话锋一转,又说道:“但皇帝陛下对跟着他打天下的淮西勋贵,还有朱家子孙,却是百般纵容,已经埋下祸根。
就说淮西勋贵们,哪个不是骄横跋扈。
打天下时他们付出了很多,现在得到天下了,难免想好好享受。”
“哦?你又是如何得知?”朱元璋面色凝重起来,问道。
“实不相瞒,我在集市卖鲥鱼,经常有勋贵家的管家过来采买,有时我也直接送到后院。
时间长了也了解一些这些勋贵的事。
这些人,家中已是富丽堂皇,却还惦记普通百姓那点地。
经常仗势低价强买乡亲们的耕地。”
马兆只当是闲聊,没注意到朱元璋表情越来越严肃,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