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绝的勇气:摆脱情绪耗竭的韧性思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对内在他人意象进行评价

和内在自我意象一样,对内在他人意象的体验也是一个维度或区间。每个人对他人情感可用性的感受程度都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人们在建立情感亲密关系方面的深度会各有差异。如果我们经常感到无法获取他人的情感反应,即,他人在情感上是不可用的或者说不可及的(emotionally unavailable),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在刻意规避深层次的情感交流,而且不会把他们当作可以提供慰藉的依恋对象。这表明,我们的依恋风格可能属于回避型。

在日记本或是纸上绘制图1-2所示的刻度,然后,在代表每个维度的水平线上做出标记,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该维度上如何看待他人,以及对他人的反应处于哪个水平。

图1-2 对内在他人意象的评价

内在他人意象是否让我们趋于回避型?

如下是回避与他人形成亲近关系的常见表述形式。

在日记本或是一张纸上,写下我们认为适合自己的每一种表述方式。

在与他人关系中展现出的自我

● 独立

● 自信

● 对其他人的个人事务不感兴趣

你对他人的看法

● 不可靠或不称职

● 不支持

● 漠不关心

● 不可信

● 拒绝

● 挑剔

● 在总体上对其他人不会或不能提供支持

思考我们记下的每一种描述。适合我们的描述越多,我们就越有可能觉得自己更独立。越是觉得其他人不会在情感上提供帮助,我们的依恋风格就会愈加倾向于回避型。既然我们觉得没有希望获得他人的支持,那么,我们就更有可能变本加厉地寻求自立和自给。记录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在思考自己的内在他人意象时,我们可能会意识到,你总是认为其他人在总体上是情感可用的,唯独对你不然。当人们的内在自我意象认为自己不够完美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会觉得有必要为赢得他人的关心和支持而证明自身价值。如果有这样的想法,请思考并记录下你内心的焦灼与不安。

在学会接受他人情感可用性(当然还须客观认识其他人的这种属性)的过程中,我们会觉得自己与他人的情感联系更加密切。在这个过程中,关系也逐渐成为一种提升幸福感的个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