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本书以中国面临的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特别是即将进入的人口负增长时代为背景,结合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特色,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探索中国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征途中面临的全新挑战、预期完成的任务和实现的目标、发展模式和范式的转变要求,以及与此相关的政策抉择。
本书从中国经济面临的紧迫问题和特殊挑战出发,分四个部分、用15章的篇幅阐释长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第一部分,着眼于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的深化,揭示这个人口转变结果作为崭新国情的性质、对于经济发展的转折点意义,以及对未来经济增长发起的挑战。第二部分,在继续关注经济增长供给侧挑战的同时,特别突出人口转变因素带来的全新挑战——迄今我们仍然准备不足的需求侧冲击,尤其是居民消费弱化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制约。在这个部分还讨论了三个分配领域的改革红利。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中国式福利国家建设这一主题,揭示这项制度建设任务的不可回避性和紧迫性。第四部分,从供需两侧的挑战出发,结合现代化的目标和发展的任务,分析人口负增长时代的发展机遇。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传统的理论认识和政策理念需要与时俱进,以往成功的做法也许不再奏效。着眼于未来,本书试图澄清一些传统的观念,反思一些过往的经验。本书的初衷和意图也必然在写作的构思、框架结构和行文风格上得到体现。本书包含的内容既是我从事中国经济研究的理论成果,也力图使其在政策上具有启示意义。有鉴于此,我在写作中更多地着墨于理论问题,也用了较大的篇幅进行国际比较。与此同时,我特别希望本书为更广泛的读者群理解中国经济提供学理上和经验上的帮助。因此,在保证结论准确、论证严谨和写作规范的同时,我尽可能地减少使用生僻的专业术语,避免烦琐的印证、晦涩的表达和过度的注释。
鉴于本书需要体现学术性,为了恪守学术规范,在引证前人和他人的研究成果时,我努力遵循这样的原则:对于那些众所周知的人物和作品点到为止,对于那些只在专业领域为人所知的作者及其成果,我则注释得详细一些,以便感兴趣的读者能够深入查询。对于书中引用和展示的数据,凡属他人的研究成果或涉及专门来源的内容,均按照一般规范进行注释,而对于那些在媒体上广为传播及有公开权威出处的内容,我一般不再注释。此类数据来源有两个,分别是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https://data.stats.gov.cn)和世界银行公开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
我在本书中表达的主要是自己作为经济学家的观点、论证和政策建议,均为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有些观点和论证也分别通过发表论文、出版专著、会议发言和各种讲演进行过传播。在这里,我要对一贯支持和启发我的同事和朋友们表示感谢,包括研究中的合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同事、经常在各种论坛中交流的学界同人、一起参与各类实际调研的同事,以及作为我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的相关单位、市场主体和个人,还有出版社的编辑和媒体朋友。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中国人口转变的独特性、经济影响及政策研究”(批准号:72141310)的资助。当然,本书中存在的任何错误和不妥之处,责任都由我本人承担。
2022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