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其实很有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沐猴而冠的何进

何进和袁绍为了对付张让等宦官势力,给各方猛将豪杰下了勤王的诏令,这四方豪杰包括河东太守董卓、河内太守王匡、东郡太守桥瑁、武猛都尉丁原等。

想来何进和袁绍会做出这等事,也是自身无谋之故。何进本来就是个屠夫的儿子,没多少能力,若不是沾了他妹妹的光,皇宫里又怎会有他的足迹?而袁绍是何等人?汉朝有三公,三公地位之高万人俯仰。袁绍就是在这样的家族里长大的。世家大族汝南袁氏,东汉末年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四世中出了五个三公,故号称“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袁绍是曾担任过司空的袁逢的庶子,后过继给他的哥哥袁成。袁绍沾着家族的光,又从小喜欢结交名士,所以声望甚大。然而袁绍这人也有很明显的缺陷,这些缺点在后面的官渡之战前被郭嘉等人剖析得淋漓尽致,以至于易中天教授对他直呼蠢蛋。当然,易中天是夸张的幽默说法,是因为有了一个曹操在前作为比较,所以袁绍就显得蠢了点,这也是事实。

袁绍年轻时好游侠之事,外加相貌出众,礼贤下士,所以结交了一群朋友。有一次,袁绍从濮阳辞官回家乡汝南,一路上呼朋唤友,场面热闹异常。但一踏入汝南界时,袁绍立即将他的朋友们全部遣散。为什么?因为在汝南有一个许邵,许邵是当时品评人物的权威人士,袁绍可不想让他看到自己做事奢华,这会破坏他的名声。可见袁绍这人明白形象的重要性,所以后来他母亲死了,袁绍恢复了古礼,服丧三年,又追父亲之丧,服丧三年。舆论一片喧哗,袁绍孝子的名声遂大传天下。

后来袁绍更是四处结交各路英雄豪杰,以隐居为名不愿到京城当官。他当时就结交了张邈、何颙、许攸、伍琼等人,这一批人都是当时名士。当时宦官赵忠就偷偷地对众黄门说了:“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英雄记》)这话传到了袁绍叔叔袁隗耳里,袁隗大怒,将袁绍叫来责骂了一顿。袁绍倒也知错能改,听从袁隗安排,跟随了何进。

从袁绍的少年生活来看,倒也称得上豪杰名士。然而袁绍只懂得名望的重要,而无谋略,他不具远见,只懂得敌人是宦官,却不知道京外势力才是更大的威胁。袁绍和何进一碰头,做出这等事来,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也充分证明了袁绍所代表的一干“四世三公”都只是花架子,根本就没有经天纬地、匡扶朝廷的才干,东汉王朝衰落至此与这帮整天只会纸上谈兵、花天酒地的所谓世卿世禄的大族是分不开的。用“绣花枕头大草包”来形容袁绍是再合适不过了,这样一个人物,再加上更为昏庸无能的何进,能想出什么“好主意”来也就可想而知了。

何进的主簿陈琳认为俩人的主意不妥,一直劝阻何进。只是何进的双眼已经被欲望遮掩,他还能看到什么?所以不管陈琳在旁如何苦劝,何进都一笑置之,他觉得这些文人实在是考虑太多。不久之后,一份诏令就被快马加鞭地送到了各个地方。当时河东有一个满脸肥肉、眉目神情残暴的太守,他接到诏令后,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这个太守就是董卓,字仲颖,出生于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一户殷富的地方豪强家庭,临洮在当时属于汉朝的边远地区,临近西北少数民族羌人的居住地,因此董卓自幼结交了一群羌族的豪侠。

养尊处优养成了董卓那放纵任性的性子,加之董卓的武艺和马术均是一流,《三国志》里说道:“卓有才武,膂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仗着身世和武艺,当地人无不惧他三分,便是周边羌人都得和他攀攀关系。而董卓为人也是豪爽,因此在他的家乡树立起了威望。后来董卓也打了不少胜仗,官路亨通,直达河东太守。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无论是英雄还是奸雄,他终归都是“人之初、性本善”的产物,没有一个人是在刚开始就想当一个坏人的。尤其是比较著名的大反派,你往往在翻阅他的传记的时候都会被他早期的经历吓倒。董卓在初期的这个形象与他后来那个荒淫无道的形象相去甚远,这时候的董卓还是朝廷的一员干将,还是镇守一方的边镇英雄,可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保家护国的守边将领,最后竟然会成为臭名远扬万劫不复的“国贼”。历史有的时候就是这样让人唏嘘怅惋。

董卓在河东太守任上时,边章和韩遂在西凉起事,朝廷派了董卓出兵镇压,结果董卓大获全胜,韩遂等败走榆中。董卓觉得机会难得,必须追剿,因此领兵追到了榆中。而榆中在当时是羌人的势力范围,董卓深入西羌,最终被羌人团团包围,直至军粮殆尽,情势危急。此时的董卓并不慌张,他命令士兵在河中筑起了一个很高的堤坝,截断了上游的流水。羌人以为董卓没了军粮,因此捕鱼充饥,所以也不大在意。然而董卓此举不过是为了迷惑羌人,以此来作为掩护,另寻找时机偷偷撤退。等到敌人发现董卓军队不在时,被堤坝阻断的上游河水已深至人高,羌人无法渡河,董卓因此顺利退回。这场战斗中,朝廷派出六支军队,结果五支败回,只有董卓的兵马全军而退,因此官拜前将军,封侯,又领并州牧。

此时董卓已然称霸一方,屯兵河东,整个陇西都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羽翼日趋丰满,野心也就大了,英雄与奸雄的转变往往就在一瞬间,人一旦拥有了权力和地位,往往就会偏离原先的人生轨道,就像袁绍。按照他的资质,如果生在一个普通人家,经过风雨的磨砺,绝对不会变成那么一个昏庸无能的庸才,就是因为他家门过高,反而害了他。而董卓,原本只想当一个安守本分的守边将领,老老实实地给大汉的皇帝看家护院,可是谁想到事与愿违,偏偏有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放在了董卓面前,他又有实力去摘那会导致罪恶的“胜利果实”,他自然不想放弃。

当时的汉朝之乱,有心人都看得出来,董卓不傻,他也明白。因此他于西凉一带拥兵自重,像一只奸诈的野狼般,流着口水,贪婪地望着汉朝,静静地等待着。而汉朝那边也有人看出了董卓的等待,因此灵帝两次下诏,说是给董卓另行安排官职。先是,灵帝征董卓为少府,直属皇甫嵩。然而董卓回他:“凉州扰乱,鲸鲵未灭,此臣奋发效命之秋。吏士踊跃,恋恩念报,各遮臣车,辞声恳恻,未得即路也。辄且行前将军事,尽心慰恤,效力行陈。”(《灵帝纪》)说是凉州未定,不宜奉调离开。而后,灵帝再次下诏征董卓为并州牧,将他的兵拨给皇甫嵩,董卓又找了个借口婉拒了灵帝。后来得知灵帝驾崩,朝廷内乱,董卓于心中暗暗窃喜。董卓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但他从没想过竟然会来得如此之快。何进的密诏远在他的计划之外,然而它却像神仙一般降临了。当董卓收到何进的诏令时,大喜过望,立即召集人马,马不停蹄地往京城奔去。

只是在董卓前往京城时,汉朝这边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何进已经制定了诛杀宦官的计划,然而却迟迟不能实行。这一方面源于张让、赵忠等宦官势力太大,一时不好下手,另一方面也来自何太后的从中阻拦。何太后和宦官们是有些交情的,所以她并不赞成何进诛杀张让等人。另外,何进也是比较容易犹豫的人,当时袁绍一直劝说何进应该尽早下手,不然计划泄露可能会令宦官们先下手为强。然而何进还是一直在准备中,迟迟不动手。

这边张让等十常侍已经知道了何进的计划,因此集结众宦官进行了紧急的讨论。他们决定,与其等人来灭自己,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强。于是张让便让段珪矫太后诏令,唤何进进宫。当时袁绍在旁,认为这是张让等人的计谋,劝何进不要上当。然而何进不听,竟大大方方地往宫里走去,也不知道是对自己过自信,还是对自己的妹妹过于信任。

张让等人在何进进宫之前便做好了准备,个个兵器在身,并安排了刀斧手埋伏于宫中。何进一踏入嘉德殿,只见尚方监渠穆对面迎来,何进正待打个招呼,渠穆便二话不说亮出了兵器,手起刀落,何进的头便落到了地上。

但是这又能有什么作用呢?朝内之中已经是人心惶惶,谁都知道这次外戚和宦官还有好一阵需要纠缠,谁都不想蹚这浑水。朝外更是一团混乱,黄巾军余党在到处活动,更重要的是西凉的董卓正在气势汹汹地拿着所谓的“檄文”奔赴京城而来。所有的一切都表明,无论是外戚还是宦官,都无法成为这场旷日持久的争斗的最终胜利者。

何进的部下袁绍等人在宫外等候,却迟迟不见何进出来,因此在外面大喊:“请大将军出共议。”里面张让听了,大声回应:“何进谋反,已伏诛矣。”(《后汉书·何进传》)随后拿起何进的头颅,往墙外一甩,何进的头颅被扔到了宫外。在宫外等待何进的部下吴匡、张彰等人一看,知道事情败露,因此厉声大骂宦官,带兵冲进皇宫。

何进死了,何进的部下就闹起来了。整个汉宫经过何进部下的清洗,彻底垮了。而压倒大汉朝这个垂死的巨型骆驼的最后一根大稻草无疑是何进,可以说他耽误了整个汉朝的命运,成了黄巾军大锤之后的那个清理战场的小锉刀。

何进本来是想利用他外戚的身份,再加上大将军的官位来匡扶寰宇而定乾坤,这想法本来无可厚非。我们可以想见,即便是再来一次外戚与宦官的恶性循环,最起码汉朝要比以后的献帝被当作一个工具一样被人控制要强得多。前面何进犯的所有错都可以避之不提,因为他还在外戚宦官争权的这个死循环的历史悖论之中,但是他的最后一个决定可是引爆了当时的政坛,让这个本来是一个死循环的问题突然变成了外地太守进京勤王的事件,这样一来,宫廷政变行动就成了一个不在皇家控制之下的外来入侵事件。把朝廷置于外来割据军阀的手中,更何况还是彪悍的西凉董卓的部队。这样的主意是打着拯救汉室的旗号而发出的,但是它却在根本上压倒了大汉朝廷。所以,何进主导的这个事件成了以后史书当中最为诟病的一点。

关于何进召进董卓一事,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借曹操之口说:“乱天下者,必何进也。”而历史上的曹操在他的诗作《薤露行》也说何进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另三国时吴人谢承也有评价:“何进借元舅之资,据辅政之权,内倚太后临朝之威,外迎群英乘风之势,卒而事败阉竖,身死功颓,为世所悲,岂智不足而权有余乎?”(《匈奴汉国书》)从谢承的话中可知,权力和能力的协调也是一门学问。再看后来汉朝的整个走向,对何进的指责想来也不为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