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其实很有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我与西戎有个约会

从秦非子得到秦地以后,到五代之后的秦襄公之时,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秦人在秦地勤勤恳恳地致力于农牧生产,力争使秦地富饶。然而秦亭地处华夏边缘,资源有限,生产力自然不高,因此非子前几代人的经营可谓惨淡。当然,这都是小事,最令秦人感到困扰的还是与秦相邻的西戎民族。

西戎,即犬戎,也叫猃狁,是周朝时华夏人对于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当时周人自称华夏,因此便把华夏四方的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华夏民族之所以排斥这些“野蛮人”,是因为他们对于周王室的权威认可始终处于徘徊的地步,因此在周朝统治时,这四个方向始终都是周朝政权的外患。

《说文解字》里有:“戎,兵也。”兵即是武器。《风俗通义》里有更明显的说法:“戎者,凶也。”可见戎这个概念对于古人来说有凶残的意义。事实也是如此,西戎族自黄帝时便成了炎黄族的劲敌,时刻与地处中央的炎黄一族针锋相对。后来周朝新立,西戎为避其锋芒只好暂时休息。再到了周穆王时,与西戎相安共处的局面已经难以为继,有谓“戎狄不贡”。为解决这个问题,周穆王亲征西戎,结果大胜。西戎一族的性子就如同他们崇拜的图腾——狼犬一般,因此他们虽然战败,但并没有乖乖地臣服。在周穆王之后,西周逐日见衰,最后在周幽王时闹成了西戎之乱。

西戎如此活跃,西周王朝的西边自然经常受到其不请自来的侵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周朝的众附庸国,谁处于周朝的西边,谁就倒霉。很不幸的,非子的秦亭就属于这个倒霉的行列。其实当初周孝王封非子秦地,也是有着这样的政治考虑,即秦人长期混杂于西戎民族,与西戎较有来往,令秦人镇守秦地,一来可以防守西戎,二来或许可以因秦人与西戎之间的亲密关系而令西戎降服。只是周孝王这个计划想得太远了,因为西戎根本不买秦人的账,因此秦人对于在旁狼视的西戎,还是得做好万全准备。

到了公元前878年,周厉王接了周夷王的位子,开始了他的统治历史。周厉王是个残暴昏庸之王,受到了群众的批判,他非但不悔改,还用恐吓的方式来堵住人们的嘴。这样的君王自然得不到民心,因此他的治理引起了众多诸侯的反叛。西戎看着中原大乱,趁这个时机开始了又一次的反对王权之路。

西戎趁着西周内乱之时袭击处于犬丘的大骆族人,大骆族人防不胜防,也无力抵抗,便在西戎入侵之际灭亡了。这是大骆的大儿子成的一支,幸好小儿子非子一支还在秦亭诚恳经营,族分两家,才避免了灭族的大祸。

这时非子一支已经经过秦侯、秦公伯而传到了秦仲这一代。当时周宣王替下了无道的周厉王,上位之际便开始了仿效先祖走上了东征西讨的道路。在对付西戎的战线上,周宣王选择了秦公伯的儿子秦仲,任命其为大夫,令其进攻西戎。

秦仲明白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要使秦跻身大诸侯国的行列,就必须得先走好这一步,于是秦仲于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带领周朝兵马往西戎进发。

在一次和西戎的厮杀中,秦仲不幸战败,被西戎所杀。秦仲虽死,但其死在战场的消息也振奋了他的后代。其后代纷纷拿起武器,英勇地杀上战场,为其报仇。

秦仲有五个儿子,长子名其。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秦仲死于战场,其继任其位,是为秦庄公。秦庄公继位的首要任务当然是困扰已久的西戎问题,所以秦庄公继位不久后也开始了他的征讨西戎之路。

在秦庄公准备出发之时,他的四个兄弟纷纷站出来支持他。就这样,五个兄弟带领着七千兵马,满溢出一股为家复仇的气概。这次他们誓要西戎败亡,像当初西戎灭掉大骆族人以及杀死秦仲一样。

秦庄公大军来到西戎所在地,一阵厮杀过后,西戎的野蛮也战胜不了秦人此时的愤怒,因此西戎战士纷纷落败,一个接着一个逃亡。秦庄公在对抗西戎上取得巨大的胜利,不仅为秦人争回了颜面,也为周宣王的历史功绩贡献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周宣王因此大喜,封秦庄公为西垂大夫,并将原来大骆一支所居的犬丘之地赐给了他。秦人所领之地便有所增大,为日后的开疆拓土开始了一个小小的起步。

秦庄公此次胜利,当然不代表着一劳永逸。西戎人反复无常,这次秦庄公给他们的打击充其量不过是一场小风暴而已,因此秦庄公的这场胜利非但没有令西戎惧而退缩,相反,更激起了他们心里的血性,他们一定要和周王朝拼一死战。面对西戎越战越勇的蛮力,周宣王只好亲征。西戎虽勇,但在周王朝大军的压迫下也不得不战败而走。

西戎在与中原大国的争夺中虽然始终无法居于赢面,但其如狼般的野性以及如蟑螂般顽强的生命力使其成为历代中央王朝的隐患。因此,秦庄公几乎将他的一生献在了驱逐西戎上。所幸虎父无犬子,秦庄公长子世父,曾经因为这份仇恨而放弃了他的继承人身份。当时,在秦庄公将逝时,世父厉声说道:“戎杀我大父仲,我非杀戎王则不敢入邑。”世父从此投身于对抗西戎的漫长道路,将继承人的位子让给了他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