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与开花:中国当代诗歌现代性重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为什么是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概念的来源是拉丁语中的“nihil”,意为“什么都没有”。“虚无主义”是关涉价值观的理论概念,与本体论意义上的“虚无”概念有区别。本体论上的“虚无”,是人生的情绪体验。作为价值观理论的虚无主义是一种现代情绪和特殊文化体验,是一种体现现代性风险的文化危机。尼采最早系统研究虚无主义,认为这是人们意识到“上帝死了”导致的。尼采之后,在现代性理论框架中,几乎每一个重要的哲学理论及社会理论都身陷其中。丹尼尔·贝尔在他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开篇就提到了尼采的预见,表明了贝尔对虚无主义的担忧。贝尔认为,价值虚无成为时代特色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性本身出了问题,价值虚无是经济高速发展中文化裂变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经济、政治、文化相互脱节断裂的结果。在现代社会,虚无主义体现为价值体系崩溃、信仰丧失,否定人生意义。这种文化危机随全球化的现代性已经普及为人类文化现象,在中国当下社会,则表现为历史虚无主义、道德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等。

对虚无主义的研究及克服途径的寻找,是西方社会自启蒙运动以来的重要题阈,也是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及其余各主流学派的主要课题之一。但以现代化为特征的中国社会进程尚未引起对虚无主义的警惕,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然而,深受现代主义影响的中国当代诗歌,由于其先锋性及艺术敏感性,显现了今日中国在社会转型中虚无主义的存在和蔓延。因为对现代化的渴望及参与,中国当代诗歌自20世纪80年代起,对虚无主义是持抵制和解构姿态的,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精神,属于审美现代性的重要艺术特征。当代中国由于现代化进程的需求,还没有形成对现代性风险的高度重视及批判,因而,对种种社会问题背后的虚无主义根源也未有总体性的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对策,这已经显现出对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危害。从这一角度展开中国当代诗歌审美精神分析研究,可以体现中国当代诗歌的时代性及诗艺的救赎功能,也可以找到中国当代诗歌因此而形成的审美自律性和个性化的审美张力。这一研究成果既可以成为中国当代诗歌与现代性关系的文化史,也可以成为中国当代诗歌写作者的文本史及精神史;实际上,也能成为当代中国现代社会转型中的知识分子精神史。

最后,与日渐衰落的西方现代主义不同,由于中国当代诗歌生成于中国现代化蓬勃发展的时期,通过对虚无主义的显现与抵抗,中国当代诗歌的文本具有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文本性和审美自律特征。

从本体论上讲,“虚无”是人生的情绪体验。海德格尔将其与“存在”相对。他指出:虚无产生于一种普遍厌烦的时刻,一种差别消失的时刻。海德格尔研究虚无的目的是要寻找人的存在,有积极的意向。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体系性的虚无理论,如老庄的“无”,佛教的“空”,都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成为源流性的传统文化资产。在艺术体现中,对生命的痛苦追问,对命运的迷茫倾诉,都是能起到心灵净化作用的审美活动,这也是中国当代诗歌审美精神的重要表现。优秀诗人及典范文本中的“乌托邦”倾向因而具有积极面向未来的审美特征,体现了面对世俗社会的艺术救赎功能。

总体上,围绕着虚无主义题阈,我们可以找到研究中国当代诗歌生成的新通道,可以确定中国当代诗歌的时代性、审美自律性及由此而确立的合理性和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