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世界贫困人口概况
世界性的贫困问题是当今全球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贫困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全球政治的稳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彻底消灭贫困是世界发展的最终目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减贫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至今全球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庞大,我们不能因贫困率有所下降就不再重视贫困。世界各地消除贫困的进展并不均衡。21世纪以来,全球极端贫困人口的减少主要来自东亚、太平洋地区、印度尼西亚与南亚,其中中国和印度表现突出,而占据全球一半以上贫困人口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减贫进展最慢,那里的贫困率极高。从城乡分布来看,全球绝大多数贫困人口生活在偏远、发展缓慢的农村地区,他们的生存环境一般比较恶劣,凭借传统农业生产维持生计,受教育程度低,健康水平低,面临饥饿、营养不良甚至死亡的风险。此外,刚刚脱离贫困(尤其是绝对贫困)群体的风险抵抗能力通常较弱,一旦遇到经济冲击、自然灾害、粮食不安全和气候变化等威胁,他们再次陷入贫困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贫困地区脱贫是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与全国一道进入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贫困人口再一次成为举国上下切实关注的对象,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应当认识到,消灭贫困从而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重而道远,不能一蹴而就。只有世界和各国人民团结协作,推进共享发展,才能彻底消灭贫困,真正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协调发展,以可持续的方式促进共同繁荣。基于此,我们应深刻了解贫困人口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制约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对症下药地消灭贫困,促进世界共同繁荣发展。
本章共包括五节的内容:第一节描述世界贫困人口概况,是对目前世界贫困人口状况和不同国家与地区贫困不均衡现象的总体概览;第二节描述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主要介绍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相对匮乏、自然灾害频发,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探讨生态环境脆弱和贫困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三节描述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介绍贫困地区的医疗健康、文化教育、通信及其他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并着重分析中国、撒哈拉以南非洲、重债穷国与最不发达国家的情况;第四节描述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探讨世界粮食危机与饥饿人口问题,并分析贫困地区单一产业结构受制约与抗风险能力弱的特征;第五节阐述贫困心理,简要陈述贫困心理的概念与表现,并分析贫困心理的形因与影响。
一、世界贫困人口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均参与到国际化的分工协作中,很多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改革发展进程中取得了瞩目成就。经济的迅猛发展显著地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促使很多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状态。然而,世界银行的贫困测度数据显示,处于贫困状态的人口数量依然占很大比例(见图1.1)。另外,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不同国家与地区间、不同社会群体间的贫富差距,收入不平等现象也愈发严重。全球化推动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跨国流动,使国与国之间的博弈更加激烈,强化了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同时造成了贫困国家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减弱,加剧了现有的贫富分化格局,尤其不利于穷国摆脱贫困。
图1.1 1990—2015年世界贫困人口数量的变化
注:这里的贫困人口是指生活在贫困线(1.90美元/天)以下的贫困人口,基于2011年购买力平价进行处理。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网站“贫困测度工具”PovCalNet。
数据显示,1990—2015年,伴随着世界总人口数量的逐年增加,贫困人口数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1990年,近2/5的人口生活在1.9美元/天的国际极贫线下,到2013年,这一比例已降至1/10。虽然世界人口不断增加、贫困人口逐渐减少,但全世界仍有超过7.67亿人生活在1.9美元/天的贫困线下,贫困人口数量仍然非常庞大,贫困状况依旧严峻。
贫困人口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分布并不均衡。欧洲与中亚地区、拉丁美洲与加勒比海地区、中东与北非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一直处于前列,大部分发达国家也分布在这些地区,贫困人口基数本来就不高,因此贫困人口占比下降不明显。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太平洋地区、南亚地区的大多数国家经济状况并不理想,人民生活水平不高,贫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左右。但是,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亚洲四小龙”等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瞩目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贫困人口数量也迅速下降。然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国家并没有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迟缓,大量人口长期处于贫困状态,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出现经济倒退现象。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我们得到1990—2015年全球分地区贫困人口占比变化趋势,如表1.1所示。可以看到,1990年,东亚与太平洋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贫困人口占比巨大,分别高达61.6%和54.3%,占全部人口的一大半。南亚地区的贫困人口占比接近一半,为47.6%。欧洲与中亚地区、拉丁美洲与加勒比海地区、中东与北非地区的贫困人口占比较小。2002年,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的贫困人口大幅削减,占比仅为29.9%,与1990年相比降低一半。南亚地区的贫困人口占比降幅明显,为38.6%。但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贫困人口占比不降反升,为56.4%。到2015年,除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南亚地区2015年数据缺失),其他地区贫困人口占比重在5%以下。南亚地区贫困人口占比从1990年的47.3%降至2013年的16.2%,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贫困人口占比仅从1990年的54.3%降至2015年的41.1%,降幅不大。值得注意的是,中东与北非地区的贫困人口占比在1990年到2013年不断下降,但在2013年到2015年却大幅度上升将近一倍。
表1.1 全球分地区贫困人口占比变化趋势 单位:%
注:贫困人口占比是指生活在1.90美元/天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基于2011年购买力平价进行处理。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集团发展研究局。基于政府统计机构和世界银行各国别局提供的初级住户调查数据计算而得。高收入经济体的数据来自卢森堡“收入研究数据库”。
从地理和区域分布上看,世界上大多数贫困国家和地区集中分布在热带荒漠、热带雨林、温带荒漠、极地和高山、高原地区,其中尤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最为典型。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较恶劣,干旱、高寒、酷热等气候状态导致生态环境不适合人类生存,再加上环境承载能力不断下降,造成区域性普遍贫困。事实上,造成一个国家和地区普遍贫困的原因是多样的,除了自然的生存环境,一国和地区的政治稳定、文化信仰、外交状况等都可能成为影响贫困的因素。人们生存在哪些自然环境中很多时候是无法选择的,而其他因素则通常是可人为控制的。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贫困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发展问题。长期以来,如何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一直是个两难问题。经济发展和国民普遍富裕并不等同,很多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发展却并未跟上,甚至出现滞后,20世纪80年代的拉丁美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拉丁美洲的大多数国家在20世纪50—70年代保持了三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但贫困问题很严重。到了20世纪80年代,全地区家庭总数的40%位于贫困线以下,极端贫困家庭占家庭总数的比例高达19%,这表明拉丁美洲社会的发展滞后问题已经相当严重。拉丁美洲在经历了80年代“失去的十年”后,贫困状况空前加剧,1990年贫困人口占比高达48.3%,极端贫困人口占比高达22.5%。在宏观经济失衡、财政政策失效的背景下,拉丁美洲开始进行改革,推行单边贸易自由化、私有化,使得原有的进口替代战略得以修正。1991—1997年,拉丁美洲经济开始复苏,贫困率也开始下降。21世纪初期,伴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拉丁美洲的贫困人口占比和极端贫困人口占比都有所下降,但是贫困人口数依然上升,比1990年还要高。可以看到,不解决社会贫困问题而单纯发展经济是不可取的。
二、中国贫困人口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实现了质的跨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贫困问题依然严峻。党和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各界密切关注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状况,消除农村贫困已成为我国“十三五”期间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包括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国1978年贫困人口数量为77 0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0.7%。为了消灭贫困,全国上下都在努力。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摆脱了贫困,但贫困并没有完全消除。近年来,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发生率都不断下降。按照2010年标准计算,2017年全国贫困人口数量共计3 046万人,比上年减少1 289万人,下降29.7%;贫困发生率为3.1%,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见图1.2)。
图1.2 1978—201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8。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改革开放约四十年(1978—2017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累计减少了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近92个百分点。其中,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减少了4.1亿人。然而,我国贫困人口的区域分布并不均衡,80%以上的贫困人口生活在中西部地区。2015年,东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为653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8%,占全国贫困人口的占比为11.7%;中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为2 007万人,贫困发生率为6.2%,占全国贫困人口占比为36%;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为2 914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0%,占全国贫困人口占比为52.3%。值得注意的是,全国有8个省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达3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从高到低分别为贵州、云南、河南、广西、湖南、四川、甘肃和安徽。2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等)也日益凸显。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经济发展,也要社会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此,我们必须重点关注贫困问题,了解贫困人口的生存环境,探究其对贫困地区可持续性发展的制约,只有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消灭贫困。消灭贫困要求各国为公民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即保证所有社会成员至少能享有最低生活水平。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功能,也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增进社会整体福利。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不能等同,增长仅仅意味着数字增加,只有经济增长而没有社会进步是不长久的,经济增长必须有社会进步相伴随。
1 本章相关数据未特别指明出处,均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2 国家统计局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