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文学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论 “六经”与“轴心时代”的思想和文学突破

“国学”乃一国固有之学术。而马一浮(1883—1967)在谈到“国学”概念时认为,国学虽然涵盖广大,却以“六经”为根柢,国学是以“六经”为基础的中国古典学术。其谓“今先楷定国学名义。举此一名,该摄诸学,唯六艺足以当之。六艺者,即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也”[1]。在马一浮看来,“六经”是中国古典学术的本源,无论是哲学、历史,还是文学、艺术,虽分门别类、形态各异,但根本却是由“六经”为代表的中国学术精神演变而来,以“六经”为统摄。因此他强调:

吾国二千余年来普遍承认一切学术之原皆出于此,其余都是六艺之支流。故六艺可以该摄诸学,诸学不能该摄六艺。今楷定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学术,广大精微,无所不备。[2]

马一浮牢牢抓住“六经”的主线,将“六经”作为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锁钥,使得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了清晰的脉络和理路,这是颇有启发意义的。语言的生疏和时代的久远,使“六经”给人留下了威严神圣却板重凝滞的印象。其实,“六经”成熟于世界文化的“轴心时代”,呈现一派烂漫天真自由流畅的青春气象。“六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仅是政治的、思想的、历史的,也是文学的、艺术的、审美的;“六经”是中国文化的思想武库,也是中国文学的艺术土壤。而从汉代经学开始,人们对“六经”的解释,往往侧重于政治和伦理的阐发,而忽略了其深刻的文学和审美意蕴。回到“六经”产生的经典时代,我们会领略到经典建立时期的勃勃生机,因此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六经皆史”“六经皆文”,也应该认识到“六经皆诗”,认识“六经”的文学意义,对“六经”进行文学的、艺术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