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版序言

像《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这样的书,它绝不可能被真正写完;它的观点或多或少就是准备让人们来评读的。在一些批评者和读者的强烈督促下,有时候,我试图通过填补一些讨厌的理论空白、提供一些偶然的证明并以其他方式来巩固那些已经显得不太成熟的观点,目的是提高它的完备性。

不管赞成与否,针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一书所提出的大多数批评性评论都不得不认真对待我对马克思的内在关系哲学所进行的研究以及我由此得出的结论。这些评价我已经预见到了,这在本书第一版的附录Ⅰ中得到了证实,面对这些事实,我在附录Ⅰ中对这些预料之中的批评进行了答复。这显然还不够,因为我仍然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同样的和类似的反对意见,其中包括一些对本书给予了褒奖的读者。我想充分利用第二版的机会回过头来再为自己申辩几句,为我的解释提供更为广泛的辩护。尤其是,我不仅仅是在本书中,而且在我正在撰写的关于马克思方法论的一本书中也认为,我所提出的观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我对那些关于内在关系问题而提出来的批评意见所作的回应可以在这个版本的附录Ⅱ中看到。

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一书所作的另外两个非常重要的补充是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讨论(本书的第32章),但关于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的讨论已经散见于全书;而且它们试图在马克思广泛意义上的国家理论中处理政治异化问题(目前在本书第三部分第30章)。后者是作为这样一种模式提供给大家的,即以内在关系为基础的方法如何协调对马克思的观点所作的明显前后矛盾的解释。

最后,我还想对第一版差别不大的章节予以关注——毕竟对这些章节的评论促使我对它们进行修改,努力澄清这些问题,即马克思是否有伦理学的观点,他对“阶级”概念使用前后不一致的基础是什么,人们在什么意义上才能谈论“共产主义”国家中异化问题(或许这是所有问题中最经常被提及的),以及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具有什么样的理论地位和判断共产主义的方法和标准是什么,等等,并说明所有这些问题的政治含义是什么。尽管所有这些增加的章节、观点的改变以及很多细微之处的修订并没有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这本书变成一本新书,但是我毫不怀疑这确实让它成了一本更好的专著。

法国巴黎

1976年5月

伯特尔·奥尔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