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
2017年8月,我开始写《邻人之爱》,这是我的第八部小说。当时,我人在加利福尼亚,在一个名为杰拉西基金会的地方待了一个月;这是一个艺术家的度假村,位于圣克鲁斯山北部。我的上一部书《我的朋友阿波罗》当时尚未出版,虽然2016年秋河源出版社就买下版权,却要到2018年2月才会安排出版。当然,我并没有指望当年晚些时候这部书会赢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奖。《我的朋友阿波罗》后来成了我在中国出版的第三部书,之前译成中文出版的有我的第一部小说《上帝吹飘的羽毛》和我的唯一一部非虚构作品《永远的苏珊:回忆苏珊·桑塔格》。
到了2017年夏天,我清楚自己想要动笔写一部新的小说了,但我不能肯定自己要写什么。然而,我多年前看过的一篇文章给了我灵感;这篇文章是法国哲学家西蒙娜·韦伊写的,后收入集子《等待上帝》(1942)。西蒙娜·韦伊在文章中写道:“我们对邻居的爱,充其量就是能够对他说一句:‘你在经历什么?’”我最终会把这整句引言作为我的小说的题词,还会把韦伊提出的这个问题用作我的书名。(1)
我决定写这样一部小说,它由几个不同的人的故事构成,故事会讲述给其中一个人物听:各种声音构成的合唱,由一个第一人称的叙述者精心安排,每个人讲一个他或她在生活中遇到的麻烦事,他或她当时经历的一些困难。
这样,我对这部书有了某种总体思路,但我还不能肯定如何开头。后来有天早上,我在杰拉西基金会会所散步,这里原先是一个面积大约600英亩的大牧场,超漂亮;就在这时,小说的第一句话似乎突然就冒了出来:“我去听一个人的讲座。”
于是,我就有了一个人物,一个叙述者,一个“我”;然后我就有了第二个人物:“一个人”;接着,我就有了一个事件:“一场讲座”。那么,这个“我”是谁,这个人是谁,这个讲座的主题是什么?讲座在哪里做?叙述者又为什么要去听?
散完步,我回到工作室,写下了这句话,然后往下写。正是通过回答第一个句子引出的一个个问题,小说才开始成型。
接下来,我把我在杰拉西剩下的所有时间都用来写这部书,等到我回家的时候,小说已取得相当可观的进展。不过,我又花了两年时间才完稿。我很快就意识到,《邻人之爱》和上一部小说《我的朋友阿波罗》颇多相似之处。首先,两部小说中,叙述者都是女性,年龄相仿,都已年过花甲;她们都是作家兼教师,都是独自生活在纽约城的单身、没有子女的女性。
然而,更重要的是,两位女性有着同样的叙事声音和感受力。换句话说,她们的世界观、她们对人生阅历的看法极为相似。现在,我认为,《邻人之爱》很自然地脱胎于《我的朋友阿波罗》,尽管它并非《我的朋友阿波罗》续篇,但两书可谓是相互在进行交谈。
我还想说,我也发现,这两部小说和我的第一部《上帝吹飘的羽毛》之间也有一种紧密的联系。事实上,这三位叙述者可能都是同一个女性人物,尽管第一部小说和后两部中发生的事情时间相隔了多年。
同时,在这部新的小说里,我回到了对《我的朋友阿波罗》来说非常重要的主题:死亡与丧亲之痛,真正的友谊的本质,做一个作家意味着什么,即使在面临死亡时,人生喜剧依然存在。在这部新的小说里,没有一条可爱的大狗来担当一个大角色,但有一只小猫要扮演一个小角色。正如我在美国版和其他国家的译本中所发现的那样,这只猫是很多读者最喜爱的角色之一。
也许,这只猫到时候也会成为中国读者最喜欢的一个角色。
当然,我又有一本书要出中文版了,我十分激动,也深感荣幸。非常感谢上海译文出版社,非常感谢姚君伟,让我又有了一次绝佳的机会和中国读者分享我更多的作品。衷心希望这些读者会发现,遇见《邻人之爱》是一次愉快而有意义的文学体验。
2021年6月16日于纽约
(1) 西格丽德·努涅斯的这部小说原标题为:What Are You Going Through,直译为《你在经历什么》。鉴于作品主题和作者的创作意图,现译为《邻人之爱》,参见本书“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