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救灾之法

会稽城,太守府,后堂。

谢文和刘先生已经在客室等待了大半个时辰,还没有见到郗愔的踪影。

刘先生虽然还一脸淡定地坐在榻上,时不时抿一口茶,但他的眉宇之间,不经意间已多了一丝不悦之色。

只不过因为他在路上夸下了海口,不想在谢文的面前失了颜面,所以一直强忍着追问郗愔怎么还不来。

谢文倒似乎终于沉不住气了,叹息道:“恐怕郗太守今日不会来见我们了。”

“他若是不来,以后就别想看我的好脸色!”

刘先生被谢文这句话一激,本来还掩藏的情绪一下子迸射了出来,神情变得无比的难看且严肃。

“哈哈哈……”

然而刘先生的话音刚刚落下,门外便传来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紧随笑声而至的,是一个须发斑白,身穿青色布衣,看起来比刘先生小不了几岁的老年人。

只见他拱手致歉道:“操之兄何出此言,愔公务缠身,方才实在脱不开身,让操之兄久等了,恕罪!恕罪!”

闻言,谢文心头一惊,连忙站起身向其行礼。

若不是亲眼所见,他着实不敢相信,郗愔作为一郡太守,竟然穿着如此朴素。

“这位俊后生,想必就是谢家麒麟儿谢文度了,今日一见,果然仪表堂堂,有安石之风。”郗愔看向谢文,礼貌性地赞扬道。

“晚辈才疏学浅,如何当得明公如此赞誉。”谢文再次拱手道。

“年轻人莫要过于自谦,你既有安石亲身教导,又有操之兄授业,假以时日,天下复有谁人可与你相比。”郗愔正色道。

“呃……”

谢文顿觉尴尬,不知该不该继续谦虚地应承下去。

好在刘操之出声道:“方回就莫要再夸他了,若是他志得意满,以后如何还肯潜心学习!”

“哈哈哈……操之兄怎么现在就护起弟子来了!”郗愔大笑一声,又道:“也罢,那我就不多说了,请坐,咱们也该说说正事了。”

“安石书信之中,已将此事言明,方回之意,以为如何?”刘操之满脸期待地问道。

“拯救黎民,本乃我分内之事,但如今灾情严重,又遇去年山阴仓失火,损失数百万斛仓储,一时之间,要想调配赈灾粮,恐怕难以办到。”

郗愔一脸为难地看向刘操之和谢文。

“那依方回的意思,这灾情就不救了?!”

刘操之期待的神情瞬间变为满心地失望,一脸不敢置信地看向郗愔。

郗愔见状,也不在意,微微一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轻抚着胡须道:“灾情自然要救,但得换一个救法。”

“换什么救法?”刘操之连忙问道。

“既然安石信中说先从粮仓借粮赈灾,事后他再予以偿还,不如换成他先将粮食借给郡衙,赈灾过后,等仓储丰实,再由郡里偿还,如此则名正言顺,亦可成其救灾之名!”郗愔正色道。

“……”

闻言,刘操之像是陷入了沉思,并没有急着说话。

良久,他才一脸严肃地问道:“方回之意,可是怀疑安石有公帑私用之嫌?”

此言一出,谢文登时一惊,暗道:“坏了,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光想着占便宜了!”

郗愔笑道:“操之兄何出此言,安石心系天下苍生,有借有还,如何能说得上是公帑私用?只是山阴仓中所剩之粮,我早已调给了吴郡救灾,现在实在没有余粮可用了!”

“这可如何是好?”

刘操之闻言,不禁泄了气。

按理说,发生如此灾情,朝廷赈灾,实在情理之中。

可是如今朝廷连年用兵,国库早已空虚,已经是自顾不暇,只能任灾民自生自灭,祈求灾情尽快过去。

谢安正是明白这个情况,所以才同意谢文向郡里借粮赈灾,然后再分几年偿还借粮,这样一来可以快速控制住灾情,二来有借有还,朝廷也不会加以深究,三来由谢家出面借粮,对谢家声望提升也有莫大的好处。

但如今山阴仓无粮可用,谢文的设想自然就成了空话。

而郗愔的提议,对于谢家来说,又根本不可能实现。

毕竟谢家虽说近年来积累了家产,但就算是全部拿出来,也不足以赈济涌入会稽郡的灾民。

“若是安石拿不出来那么多粮食,郗某就算有心相帮,看来也是无能为力了。”郗愔忽然叹息道。

“这……”

刘操之望着郗愔,嘴里似乎有什么话想说,但却不知为什么,始终没有说出来。

“嗯……”谢文摆出一副沉思已久的样子,正色道:“晚辈有一个不成熟的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到了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你尽管讲就是。”刘操之抢在郗愔前面说道。

谢文故作整理了下思绪的样子,才缓缓道:“方才郗公所言另一种救法,其实未必不可行!只是要做一个小小的调整。借粮若只从谢家去借,那自然是杯水车薪,难以成功,但若是将借粮的对象变成会稽郡里的所有名家大族,甚至连三吴之地的名家大族都包括在内,那要想救这一个小小的灾情,还不是易如反掌之事!”

“……”

郗愔闻言,不禁和刘操之面面相觑,从不敢置信,到相视一笑。

那笑并不是认可的笑,而是笑谢文太过年轻,想法太过稚嫩。

“文度可知要向那些名家大族借粮,何其难哉?”刘操之率先出言提醒道。

谢文闻言,倒也不急着反驳,看向郗愔,一脸好奇地问道:“郗公也作如此想?”

“操之兄所言甚是,郗某亦以为此事难以完成。”

说罢,注意到谢文神情有些不同,郗愔又试探性地问道:“莫非文度有什么办法可以从那些名家大族手里筹措到粮草?”

按照常理来说,捐粮赈灾,富户们倒并不是不愿意做,只不过他们能做的程度有限。

拿他们家财的九牛一毛去施舍些小恩小惠,还可以博一个心系黎民的善名,他们自然乐于去做。

但要借粮给官府去赈灾,所需钱粮何止千万,纵然是积富之家也承受不起,况且借粮之后,后事难知,他们怎么会没有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