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因为他发现王素所写的行文之中与《四书文府》中的一篇行文也是有所重合的,当然也是有可能他是运气好考前押题正好与今日的考题重合。
可是当太多的偶然集中在了一起那就不正常了,理性告诉他王素作弊的嫌疑很大,可是内心却又不敢相信这个勤勉认真的学生会做出这种事情。
而就在众人在商议的时候,外面有人道:“诸位先生,外面有一位外舍的弟子求见言有重要的事情要与各位先生说!”
如今考卷都已经批改完毕,众人在眼神的交流之下都微微颔首,便听见有一位讲书道:“让他进来吧!”
来人正是冯安,他身着青色直掇这是书院弟子的衣裳,所有的弟子都是统一服饰。
他进门后,还是十分知礼的向各位先生行礼:“外舍弟子冯安,见过各位先生!”
刚刚出声让他进来的那位讲书,这个时候笑吟吟的开口道:“我知道你行文写的不错,不过墨义处有几处错误,不够用心如果能够改正浮躁学业也会有所精进!”
冯安不敢反驳,作揖行礼:“多谢先生指教,弟子一定铭记于心!”
说完后起身,脸上露出义愤填膺的表情:“我怀疑外舍弟子王素有作弊之嫌,还请各位先生明鉴!”
刚刚还出声提点他的那位讲书,此刻微微眯了眯眼神看着他没有言语。
为人太过急躁了,他刚刚指点过如今又显露出了浮躁的性子来。
在书屋之中的其他讲书,这个时候开口道:“你可知道诬陷同窗是何等罪责?如果你无凭无据可是要被赶出紫阳书院的!”
冯安连忙说道:“好让先生知晓,王素在初入书院之中根本没有制艺的经验,毫无根底五经不通,此人能够位列弟子之上,除去作弊我想不出其他的可能!”
说话之人也是刚刚最早提出质疑的人,他同张经本就有间隙,看不惯对方清高自傲,而他听闻这位王素也是经常受到他的照料。
将对方看重的弟子定为作弊品行不端之人想来没有比这更打击的事情了,而且此事是由外舍的弟子挑起与他无关。
无论结果如何都与他并没有干系,所以说他也自然是愿意促成此事的人。
于是众人各自讨论之后,决定此事便由山长亲自定夺。
涉嫌作弊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情,而且王素还是通过山长的缘故才能进入书院。
对此张经也没有任何的异议,如果王素当真作弊了他也只当是自己眼拙看错了人。
......
“要我说这个书疯子这一次恐怕要完了,冯安去寻先生告状了!”
“如果是我也不会全部抄下来,直接抄成了榜首这可也不是一般的本事,还需要有运气的因素在其中!”
“是极,押题能够这么准如果在科举中有这般的运气在那可就飞黄腾达了!”
王素对于这些议论声并不在意恍若未闻,还是自顾自的一人翻阅着书本。
他不可能为了防止对方的猜疑就去刻意的藏拙,向来就是光明正大如果觉得不相信那他也不吝啬自证清白。
毕竟这种事情是存在证明清白的办法,不会是让你证明自己吃了几碗粉那种无理的事情。
自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这种事情也不是见不得人这天下有如此之多的天才,自己的存在也不会表现的多么惊世骇俗。
当朝首辅张阁老可是十二岁就声名显现,比起他而言王素算是仅仅有些天资而已。
毕竟科举一事不是通过死读书就能够高中,所以过目不忘虽然少见但也不是特别值得称道的事情。
因为此事也不是立刻就会被召见,所以这夏日里不仅仅蝉鸣觉得聒噪,冯安在王素的耳边也同样聒噪不停。
俨然是胜券在握的模样,而讲堂中的其他弟子也是看好戏的模样,原本甚至多于王素有些同情的人此刻也觉得对方活该。
毕竟虽然事情还没有结果,可在大家的心中却是敲定的事实了。
而此事也终究到了揭晓的时候了,吴浦对于王素这个名字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个说出“数性质朴,从不虚饰”颇有急智印象之上。
后来进入书院之后便没有多加关注了,随手而为之。
可是没有想到如今竟然置身在了作弊的舆论风波之中,他见过那篇行文。
百姓足,孰与不足。
“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
以此来解可谓是上佳,不过他乃是翰林学士乃是饱学鸿儒,什么名家篇作没有见过。
虽然没有办法如王素那样一字不落的通篇背下,但是却是一眼看去就知道是何人所作,有所印象。
不过既然大家心中都有所疑问,那便在众人面前进行自证便好,到底是私藏小抄还是背了下来。
那便由书院中各位进行辨证,众人聚集在圣谕亭前。
王素的身后便是朱子的刻像,而亭子两边有一副对联:
上联:杏坛绛帐堪可继;下联:鹿洞鹅湖当并传。
可以说有朱子刻像在此,所有书院弟子说话之时都需要经过内心的那一关隘,面对圣贤亦是堂堂正正。
当王素站在了吴莆的面前的那一刻,他方才发现原来那一日遇见的老者,竟然会是紫阳书院的山长。
不过眼中的惊讶片刻就收敛了没有借此来拉近关系,吴莆见到王素的这幅做派也是抚须颔首。
还有书院的其他众人都看着他,有人呵斥道:“王素,有书院弟子怀疑你有作弊之嫌你可认!”
“若是此时承认尚可从轻发落!”
王素不卑不亢,在众人面前第一次展现出了一个与寻常那个书疯子截然不同的形象来。
一身青色直裰,就站在那里如清风霁月一般高洁。
他看着质问之人,神情淡然缓缓开口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是阳明先生的话,此话的释义是此生光明磊落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