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依恋安全的需要
在稳定的基础之上开始一系列勇敢的冒险,人生的最好安排莫过于此。
——约翰·鲍比
婴儿在生命之初完全是个无助的生命体,完全依赖其照料者来使自身的基本生理需要得到满足。照料者的回应和可靠使得婴儿逐渐产生一种需要会得到满足的安全感,与此同时,婴儿会对照料者产生情感依恋。这种纽带给不断成长的婴儿一个牢固的基础和安全的港湾,让他可以生存、调动好奇心并去探索外界环境。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比将弗洛伊德的理论同新兴动物行为学(以进化的视角研究动物行为的学科)、控制论、控制系统理论,以及发展心理学整合起来,提出了“依恋行为系统”。该系统产生于人类历史的更迭,旨在激发一种增进照料者同脆弱的婴儿、孩童、成人之间亲近程度的欲望。依约翰·鲍比来看,寻求亲近的行为起到了减少恐惧感与焦虑感的作用,当婴儿受到惊吓或是感到脆弱无助时,这种行为就会被激活。
在搭建这个系统的框架时,约翰·鲍比借鉴了很多控制理论的核心原则,这些核心原则十分依赖“如果/那么”程序。事实上,很多无意识的驱动力都会以“如果/那么”的形式写入我们的大脑系统,而且正如后面的内容中讲到的,洞察(insight)能够让我们有意识地推翻自动化的系统,进而控制无意识的习惯。可是,作为儿童,我们尚不具备这种认知控制功能,让自己的依恋行为系统停下来。
鲍比认为,依恋系统会经历一系列的“如果/那么”式的提问,最初的问题是:“照料者是否在你附近,他在关注你并做出回应吗?”如果孩子觉察到答案是“是”,她(他)会感到他人的关爱,感到安全和信心,更愿意去探索、玩耍和与人交往。如果这个孩子感受到的答案是“否”,她(他)就会感到焦虑,且往往会刻意做出一些能够将照料者拉近的行为,包括提升警觉心及将苦恼用声音发泄出来(哭喊)。(见图1–1)鲍比推断,此类行为将会继续,直至孩子能够同被依恋者建立一种舒适的亲密度。如果被依恋者未能做出反应,孩子就会彻底地退缩,正如长期的分离或是缺失造成的后果一样。
图1–1 婴儿的依恋系统
针对压力状态下被依恋者对待我们的不同方式,依恋系统做出了巧妙的调整,它会跟踪记录从被依恋者那里成功获取的亲近与舒适体验——最初的被依恋者为父母,最终会延展至朋友和伴侣身上。鲍比认为,由实际存在的照料者,我们逐渐发展出他人和自我的心理表征,也可以称作“内部工作模型”,这让我们能够依照以往的经验预测他人的行为。通过在生活中不断地同不同依恋对象交往,我们会在他人能否满足我们的需要、在多大程度上对我们的需要保持敏感上形成一些认知模式,也会在自身的优点、自身是否值得被爱或被支持上形成自己的看法。这些内部工作模型会在更为广泛的层面上影响我们对于各种关系所持的、常常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期待和信念。
美裔加拿大发展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对鲍比的想法加以检验,她发现婴儿会以一种可以预测的方式表现出某种类型的“依恋模式”。在她设计的“陌生情境测验”中,一个9~12个月大的婴儿被带入实验室,在安顿下来以后,婴儿需同其父母短暂分离,单独留下来同一位陌生人相处,之后再与父母团聚。
实验证明,鲍比的假设是正确的:陌生人的在场引发了婴儿的焦虑,他们会尝试向父母寻求安慰,确保一切正常。当父亲或母亲将孩子留下与陌生人单独相处时,受试的孩子会显得格外忧虑:他们要么会在玩玩具时走神,要么会用声音将苦恼表达出来。当妈妈回到身边时,大部分孩子(大约62%)会爬向妈妈,希望再次同照料者建立起舒适的亲密关系。
大部分孩子都会如此,但也有其他情况。爱因斯沃斯注意到,有些婴儿(大约15%)对于这种分离倍感忧虑,但是当照料者返回时,孩子虽然会爬向她,却拒绝同她接触——他们要么拱起脊背,拍打扭动,要么以其他方式来显示自己在被抛弃时感受到的不适。爱因斯沃斯将其视为不安全依恋的一种体现。在被弃之不顾之后,孩子没有办法彻底地调节和恢复情感上的平衡。爱因斯沃斯将之称为“焦虑—反抗型依恋”。
爱因斯沃斯在另外的25%的孩子中留意到另一种不安全依恋,她称之为“回避型依恋”。这些婴儿因为被分离明显地感到忧虑,但当母亲回来时,他们表现得仿佛不再需要母亲的安慰、接触和支持。他们那个样子仿佛在说:“无所谓,反正我再不需要你了。”
爱因斯沃斯对婴儿的依恋心理所做的开创性研究被拓展到了成人关系的研究中。以下是在成人中发现的四种依恋类型:
• 安全型依恋:在情感上接近他人,对我来说很容易。依赖他人也让他人依赖我,对我而言很舒服。无论是独处还是不被他人接受,我都不会担心。
• 恐惧型/恐惧——回避型依恋:我对接近他人感到不安。我需要情感上的亲密关系,但我发现自己很难彻底地信任和依赖他人。我担心如果自己同他人走得太近,我会受到伤害。
• 痴迷型依恋:我想在情感上同他人亲密无间,但我常常发现对方对此持迟疑态度;如果没有亲密关系,我会感到不舒服,但我担心别人并不像我珍惜他们一样珍惜我。
• 疏离型/疏离——回避型依恋:尽管没有亲密的情感关系,我也同样自在。对我而言,独立和自我满足非常重要,而且我更倾向于不去依赖他人,或是不让他人依赖我。
你是否对这些简要描述中的某一种深感认同?如果确实如此,那就太棒了!你已开启自我意识的过程,它对于你的关系大有帮助。可是,大多数人不只属于某个单独的类别,或许他们认为自己还属于一个以上的类别。结果证明,依恋模式的类型划分可能太过简单、太静态化了。R.克里斯·弗雷利及其同事发现,人们彼此间的差异实际上更多是动态的,而不是绝对的。我们都处在依恋模式各个维度的某个位置上——从“根本不是我”到“完全是我”,大部分人在这两极中间的某个位置上。
事实证明,依恋模式的这四种类别——安全型、恐惧型、痴迷型、疏离型可以视作两种维度的组合再现:焦虑与回避(见图1–2)。焦虑型依恋维度反映的是对于被拒绝和抛弃的忧虑,它产生于你对他人能否在你患难之际挺身而出的信念。回避型依恋维度同安全感的关系不大,与其更为相关的是你在压力之下如何调节自身的情绪——你是将他人看作一个稳固的基石,还是抽身离去。
图1–2 依恋模式
没有哪个人的依恋模式是彻头彻尾的安全型依恋。当压力出现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之中时,所有人都会有那么一点儿焦虑和回避。
研究表明,这两种维度仅有微弱的关联,这就使得人们可能在两个维度上都得到高分。这也进一步说明,“安全型依恋”作为一个单独的类别并不存在,安全型依恋仅是低焦虑和低回避的组合。当代研究表明,没有哪个人的依恋模式是彻底的安全型依恋。(你见过任何这样的人吗?)当压力出现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之中时,所有人都会有那么一点儿焦虑和回避。
尽管如此,你在焦虑和回避维度上的特定位置仍有着重要的含义。在这两个维度得分低的人往往有更多应对和调节情绪、想法、行为的建设性方法,他们比那些安全感匮乏的依恋者显露出更高的关系满意度、更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更健康的自尊,甚至还表现出更强的利他精神、志愿精神、共情能力,对不同社会群体中的人持更包容的态度。显然,令人感到安全的依恋关系不仅为满意度更高的关系打下了基础,也为成长的其他方面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同安全匮乏型依恋(尤其是焦虑型依恋)联系在一起的是抑郁、焦虑、孤独、神经质、冲动、人格障碍、完美主义、强迫症倾向、药物滥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以及在应对压力事件与挑战时怀疑自身能力的一般倾向。就身体健康而言,安全匮乏型依恋与心血管疾病、炎症、免疫功能不良及压力作用下的神经内分泌激活相关。既然安全型依恋同生活这么多方面相关,接下来就让我们更为仔细地看下那些更有安全感的依恋者究竟是怎样同世界互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