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断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文版序

在原岛春雄先生逝世25周年之际,喜闻在中国拥有众多学生和友人的原岛先生所著的《近代中国断章》中文版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对此,我表示由衷的祝贺,并向为本书的出版付出努力的诸位表达诚挚的敬意。

三年前,原岛兄(请允许我用这一带有亲密感的称呼)京都大学时代的好友印藤和宽和桥本恭子二位在日本编辑出版了《近代中国断章》,这于我是个巨大喜讯。然而,原岛兄早在病重住院期间便已构思好本书的框架,并把此事托付给夫人优子女士,得知此内情的我又十分诧异。因为,邀请原岛兄到学习院大学任教的高田淳先生在原岛兄去世后,曾一度筹划出版他的著作却最终放弃,这一事情的经过我是知道的。“为了原岛,此事先放一放吧”,高田淳先生的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心中。我一直认为这是高田先生对准备把研究领域扩展到明代的原岛兄的一种体谅。其实,这番话却是高田先生当时茫然心情的真实写照,他无法接受原岛兄已经离去的事实,高田先生曾把自己的身后之事托付给原岛兄。

原岛兄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五年间,与夫人一起先在广州外国语学院,后在中山大学教授日语和日本文化课程,培养了许多中国学生。可想而知,他在教学中讲述自己所熟悉的日本时是多么毫无保留。回到日本后,原岛兄前往学习院大学教授汉语、中国史等课程,也得到了许多日本学生的喜爱。因为给他们授课的是亲历中国社会的日本老师,他口中的中国是如此真实。

1981年,我与原岛兄初识,介绍人是原岛兄在广外的同事大理浩秋,他专攻中国文学。1984年,在吊唁西顺藏先生(高田先生敬重的中国思想研究学者)的那天,我与原岛兄深谈至拂晓,自此熟悉起来。

原岛兄参与的学习院大学的研究会,我也曾参加过一些。其中存续时间较长的当数高田先生卸任前一直在主持的《越缦堂日记》研读会,参加者有研究近代中国史的小岛晋治先生、研究中国文学的新岛淳良先生和来自北京的东洋文化研究所宋代史研究专家王瑞来先生等人。而原岛兄主持的《崇德老人自订年谱》研究会,虽然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武内房司先生和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的高柳信夫先生都曾参与,却早早解散了。另外,原岛兄担任主任研究员时主持的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项目“中国史上的‘民族’问题”,参加者有武内房司先生、王瑞来先生以及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市来弘志先生。后因原岛兄病倒的缘故,该项目仅翻译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便宣告结束。

因为参与上述研究会的机缘,我和原岛兄时常在会后进行交流,也许是因为相同的学生运动经历给了我们同道中人的亲密感吧。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原岛兄在京都大学时的故事,他的讲述里充满自己特有的幽默和腼腆:原岛兄上大学的初衷是专攻中国文学,却改学东洋史并投身学生运动;学生们不满足于只在日本抗争甚至跑到海外去参加运动的举动和情怀;在大学里熬夜查资料时,看到教授的研究室灯火通明,自己也越发充满干劲;他与岛田虔次先生、川胜义雄先生、狭间直树先生之间的往事。

原岛兄留下了关于中国历史、思想、社会等方面的论文,文中展现的独特见解是他回国后长达十五年思考研究的结晶。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近代中国,但研究范围却涉及从古代至现代的各个时代,除了齐周华、龚自珍、林则徐、章炳麟等人物外,他还研究了蚕丛这种神话传说人物乃至萨满教、辫发等中国传统习俗。可以说,本书是以整体中国作为考察对象的。他通过研究前近代与近代之间的延续和断层,以独特的视角来探索传统与近代的关系。传统与近代的关系既是原岛兄进行学术研究的切入点,也是战后日本研究中国的思路。原岛兄的研究背后不仅有其在京都大学和东北大学就读期间打下的日本学术基础,也汲取了王船山、章炳麟、鲁迅、王国维乃至陈寅恪、李泽厚等中国方面的学术精华。通过与这些思想家的“较量”,他打造出广阔的思想森林,并将我们读者带入其中。本书将原岛兄对中国历史、思想、社会的锐利分析以及从内部对中国进行探索研究的过程展现在读者面前。

原岛兄认为近代中国是“官”“民”“夷/洋”三者关系错综复杂的发展过程。因而,他着眼于作为“夷/洋”的基督教、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各自在太平天国、辛亥革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期发挥的作用。他认为要切断官与民的相生相容的关系,“杜绝阿Q的出现”,彻底否定皇帝与奴隶、买办与军阀,这样才能有中国近代化的可能性。在生命的尾声,他认为研究不能局限于近代,因此准备将范围上溯到明代,也是出于上述考虑。

我去医院看望他时,谈及病情,原岛兄说身为基督徒他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他不顾病情的恶化,抱病参加我们的研究会。与原岛兄一起共度他生命的最后时光,那段日子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

听说在原岛兄去世后,友人黄成武根据原岛兄的遗愿,将其藏书捐赠给了镇江市图书馆。而此次原岛兄的著作在他的中国学生们的多方努力下得以翻译出版,一定也是原岛兄对中国的那份深厚情谊结出的善果。

一般社团法人 中国研究所理事长 川上哲正

2022年4月21日于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