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互联网:数据其实最懂你
消费服务业中的互联网,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那个互联网,是直接面向C端消费者提供数字服务的,也就是面向你、我、他这些直接买东西的人。经过40多年的发展,互联网已经从1.0时代发展到了3.0时代。在这个过程中,网页的特效做得更加“酷炫”了,比如上网时经常不经意弹出来撩你一下的小广告!网站上播放的内容更加丰富了,从网剧到全球赛事直播应有尽有。在线应用的呈现形态也越来越新鲜了,以前只有“枯燥”的电话黄页,现在出现了公众号和小程序,想想Candy Crush里剥糖纸的“诱人”声音,还有那个容易使人上瘾的赢积分转盘游戏。
技术的进步不仅改变了广大网民的应用体验,更重要的是重塑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连接”方式。
在互联网1.0时代,信息是单向传播的。
在互联网上,几乎所有信息的传播都是网站的运营者进行编辑发布的。谁发明了这个网站,谁就得“马不停蹄”地发布各种有趣的故事、新闻、图片、游戏和电影,变着花样地把网上“游荡”的用户都吸引过来。例如,在黄页网站,所有信息都是由内容发布者辛辛苦苦地码字录入的,而用户唯一的参与方式,就是从黄页里把电话号码抄录下来。可想而知,在那个“淳朴”的年代,互联网上可以产生的数据量是非常有限的。
在互联网2.0时代,信息是双向传播的。
信息的创作、发布和分享变得更加容易,除了网站的运营者,网站面向的所有用户都是重要的信息传播者。这时候,任何网民都可以随意地基于兴趣或需求发布自己的个人观点。只要对某个主题感兴趣,人们就可以发微博,上传有趣的图片和视频,还可以回答别人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现在,我们到了互联网3.0时代,即移动互联网时代。
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抱着一部手机开心上网的“美好”时代。此时互联网上的用户几乎都处于持续在线的状态,而且由于可以做到每人单独享用一部手机,甚至多部手机,于是就可以实现所谓的“人机合一”。只要分析某部手机在网络上的行为,就能了解到某个具体的人在网络上的活动特征。互联网甚至比你的亲戚朋友更了解你是谁!例如,我今天拿着手机在“小红书”上搜索“埃菲尔铁塔”,明天“小红书”就可能给我推送“巴黎美食”“巴黎攻略”“巴黎街拍”的相关信息。
在互联网2.0时代,上网主要靠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因此叫作“PC互联网”时代。而在互联网3.0时代,上网则更多的是靠手机或iPad等移动终端,于是就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时,以各种App或浏览器作为入口,大量的移动终端被接入互联网环境中,于是我们从互联网中能够获得的信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扩展。
在互联网3.0时代,随着用户在线时间的不断增加,在线应用的不断丰富,以及手机用户普及率的持续升高,数据的“维度”增加了!
数据“维度”,代表数据本身涉及的方面和角度,也就是我们通过数据看到世界的完整度或多元化程度。例如,一条商品交易数据记录,原先只有姓名和价格,而现在,一条数据记录还会包含交易时间、交易金额、交易产品类别、交易地点、交易人、交易方式等维度。
移动互联网时代引入了更多的数据维度,比如时间、空间和人。这让我们能从数据中“提炼”出更多有趣的故事,然后得到用来优化业务的重要知识。例如,我仅仅知道一个养狗的人需要买狗粮,这件事并不稀奇。可是如果我能知道一个住在上海的养狗人,不仅需要狗粮,还需要有机狗粮,那么这个信息对于卖狗粮的商家来说就更有价值,这会影响到商家的产品销售地点,以及产品销售品类。
在PC互联网时代,数据是“平面”的,我们只能看到数据本身,但不知道数据产生的具体场景化信息。例如,我在网上买了一支笔,我们既不知道是谁发布了这条数据信息,也不知道是在什么地方发布的这条数据信息,甚至数据本身产生的时间信息也会弱化。
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是“立体”的,数据天然地携带着时间、空间、人物的标签,通过分析移动端产生的数据,可以更加清楚数据产生的场景,线上的内容也能更好地对应到现实的世界中。
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上产生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某个持有北京号码手机的青年在上海出差,刷二维码乘坐地铁在南京路下车,在地铁口的便利店通过小程序买了一杯热豆浆当作早餐,用了刚刚领取的电子优惠券,最后又自拍了一张照片发在微信朋友圈,背景是外滩……
移动互联网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产生数据的手机端用户正在经历着什么。以前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在PC互联网时代,你根本不知道网络的另一端究竟是人还是狗,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仅知道网络的另一端到底是谁,还知道他此时此刻的心情,甚至知道他想要什么。可以说,移动互联网很好地支撑了“数字化”业务活动的开展,让数字化服务能够轻易地触及任何我们获得的目标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