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数字化转型:迎接全行业的数字未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需求是第一位的,打蛇打七寸

数字化的起点是业务需求,有需求才有改变的动力。那么这个需求是谁提出来的呢?有人说,是领导提出来的。但是领导的需求不是需求,那只是要求!需求应该是由用户提出来的,也就是服务或产品面向的最终用户,换句话说,需求应该是由最后“掏钱买单”的人提出来的。

用户会说他要什么吗?通常情况下不会,多数用户比较低调。当碰到了问题时,用户大多会含含糊糊地抱怨,不会告诉你应该怎样解决问题,而且大多数情况下,用户什么也不说,只是轻轻走开,“不带走一片云彩”。

因此,数字化难就难在不知道用户需要什么,也就是“迈出脚”的第一步最难,这需要仔细思考和调研,也就是做深入的用户需求分析。用户需求分析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件十分头疼的事,所以我们会看到产品经理们每天变着法地折腾,琢磨着怎么把用户脑子里的想法“撬”出来。

有了需求,就有了机会,然后才能进行数字化。如果一切安好,就不需要变化。有人说:“不对啊,我的企业做的业务都非常好,产品也受欢迎,市场利润都还不错,为什么还要改变呢?”

这个说法没问题,但是经营企业这件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或许现在你们公司的业务在某个垂直领域已经做到了No.1,但是阻止不了别的企业不断成长进步。如果有一天别的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和产品,同样也会把宝贵的用户流量带走,让你们公司随时失去领先的市场地位!要记住,“真正的竞争者可能在你根本看不到的地方”。

所以说,企业的经营者要比用户更了解用户,对市场的判断要有前瞻性,对业务的理解要更专业、更深入。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组织数字化项目的核心人员,一定得是一个非常非常懂业务的人,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团队做事“靠谱”。

需求不应该是被发现的,而应该是被创造的!需求应该是厘清了业务本身的逻辑和现状之后被设计出来的,这可能是先挖坑再填坑的过程。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填完坑之后路比之前更好走!

例如,你可能发现在公园门口排队买票这件事儿特别的麻烦,排队过程枯燥无聊,影响游园心情,而且疫情防控期间聚集扎堆特别不安全。于是,你在公园自营的微信公众号入口处添加了在线预约买票功能。游客在去公园游览之前只要在网上简单输入一下个人身份证信息,选好入园时间,在自动跳转到的支付页面付款,就可以直接刷身份证入园了。这件事对公园、游客来说,都非常方便。游客一天能多玩两个项目,公园管理部门也能有余力安排两个员工售卖“网红冰棍”哄小朋友了。

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应该没有哪个游客主动要求这么做。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大家就一定会“机械式”地直奔售票处排队,低头玩手机等待。在某个现实的业务被数字化之后,除在业务环节中多了“信息系统”(比如微信的购票公众号)这个要素外,原本的业务流程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因为整个底层的业务逻辑变了。现实中“矛盾”的是,用户实际上是不会超出原有的业务逻辑提出需求的,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老”模式,改变“游戏规则”那是商家需要认真考虑的事。

业务需求明确了,我们就可以回答“数字化项目最后应该实现什么目标”“数字化过程执行后会产生什么影响”“转型最后会发挥什么市场作用”这些关键问题了。这个需求能够指引着实施数字化项目的团队不走弯路,相当于有个“监督”的标尺来衡量大家是否已经做好了该做的。

“不忘初心”很重要。明确需求,并且决定数字化项目执行的负责人,脑子里要一直记着这个需求并朝着这个需求做,才能“方得始终”。业务需求的指定是目标层的事,方向大于努力!

有了业务需求之后,才是产品需求,这一层面的需求更多关注的是执行层的任务。例如,我可能想采取一个方式让用户在线预约入园,那么产品需求就需要回答下面这些问题。

入园预约系统是放在微信服务号里还是放在小程序里?如果确定了放在服务号里,那么服务号应该进行什么改造?是在服务号里面设置一个快速购票的链接,还是在“入园服务”栏里添加一个预约购票的按钮?预约购票需要让用户填写哪些信息?用户的个人信息会自动填写吗?购票时要不要发送验证码验证?系统支持购买多个人的门票吗?等等。

从业务需求到产品需求的转型环节,技术人员逐渐开始参与。基于产品需求,技术人员会根据开发经验、成本、设计理念、产品理念来对数字化项目中的系统开发工作内容进行综合评估,并进行技术系统的具体设计。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化项目可不仅仅是开发一个系统这么简单,系统只是一个载体,所有的一切都要围绕业务开展。业务变了,任何事都会跟着变。

在实施了某个业务的数字化之后,用户会感觉不一样,而实际上,公司内部的员工会感受到更多的变化。数字化转型通常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动作稍微大一些的数字化变革,都会对公司里不同职能、不同层级、不同环节的人和部门产生巨大的影响。

业务规则本身可能需要重新设计,组织架构可能也会调整,公司内部的配套资源可能会有新的侧重,业务人员的考核方式可能会有变化,或许有些人、有些部门的人力组织构成也要变一变。很多传统企业几十年如一日死气沉沉,一个数字化项目下来,也许就全“焕然一新”。这也给很多新生代的职场新人带来更多发挥自己特长并担当重任的机会。

开展数字化项目切记“不要跟风”。不要因为别的企业推数字化项目自己也盲目开始,在做事情之前,要明确目标,数字化不是面子工程。

数字化是要花钱的,一般的中型企业如果要进行彻底的数字化转型,则投入一两千万都是少的。更何况,这里面所有因为数字化导致的业务变化,意味着抛弃了原有的可能已经比较顺手的业务模式,那么公司就要面对非常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数字化有好处,但是远离舒适区,就必须承担风险!

特别地,对于影响比较大的数字化转型工作,需要将其当成公司的发展战略问题来对待,而一旦升级到战略层面,就不是小事了。任何做这个执行决定的负责人都得做到足够谨慎和理智,保持一个科学对待的做事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