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全球智慧城市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跨平台技术,以及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Smart City)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与城市转型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包括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共用平台,以及面向政府、企业和市民的智慧应用系统,涵盖了轨道交通、公共设施、垃圾污水处理、能源、水利、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养老、教育、文化、旅游等众多领域。
自我国确立智慧城市发展战略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部分别于2013年1月、2013年8月、2015年4月联合公布了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详见附录A)。在试点城市的示范作用下,全国智慧城市实践渐次展开。各地方政府纷纷响应国家战略,出台了智慧城市的相关政策法规,积极落实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甚至不少西部城市也在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据统计,我国95%的副省级城市、76%的地级城市,总计超过500个城市,均在政府工作报告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99年提出“数字北京”建设目标,“十二五”期间实现了从“数字北京”向“智慧北京”全面跃升,2012年3月发布《智慧北京行动纲要》,北京市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进入了智慧发展新阶段,到2025年北京将建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标杆城市。在实践层面,北京市承担了11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对全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现阶段,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也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发展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和智慧社会号召的响应。“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建设数字中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各产业的深度融合。
在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引导下,智慧城市建设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许多城市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给予了丰厚的经费支持。从投资规模看,我国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将建设3600多个项目,总投资预算约为1.3万亿元[1],已投入资金1145亿元。根据“十三五”规划,我国对智慧城市的投资总规模将逾5000亿元。据IDC预测,2023年全球与智慧城市技术相关的投资将达到1894.6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389.23亿美元,如图1.1所示。
2)PPP模式创新智慧城市投融资机制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庞大、繁杂、涉及面广、投入资源大、科技含量高和时间跨度长的系统工程,所需的资金极为庞大。事实上,智慧城市从提出以来就一直存在建设模式、资金投入、运营方式等难题。智慧城市投资巨大的特点与政府财政预算有限的冲突,促使公共部门鼓励采用公私合作的模式,引导私营企业参与智慧城市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通过使用者付费、必要的政府付费或可行性缺口补助等方式获得收益,从而以有限的财政满足社会需要,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与效率。因此,公私合作被看成破解智慧城市建设资金困局的一剂良药,成为新时期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
图1.1 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测(资料来源:IDC中国,2019年)
当前阶段,通过公私合作模式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广泛采用的方法。根据世界银行私人参与基础设施(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Infrastructure,PPI)数据库,2011—2020年全球PPI投资规模和项目数量如图1.2所示。其中,2020年全球PPI项目总投资额约为457亿美元,PPI项目数量共252个。其中,中国仍是PPI投资额较高的国家,主要涉及能源、交通、供水和水处理、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和ICT等领域。
图1.2 2011—2020年全球PPI投资规模(资料来源:世界银行PPI数据库,2021年)
我国正在积极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在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社会投资,大力推广运用PPP模式,以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根据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统计,截至2020年12月,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共有9935个项目,总投资额约152557亿元,涵盖能源、交通运输、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市政工程、政府基础设施、城镇综合开发、旅游、社会保障及其他行业。其中,智慧城市隶属于科技领域,入库的智慧城市PPP项目共87个,计划总投资约552亿万元。除此之外,全国各地众多未列入财政部PPP示范项目的智慧城市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作为一种更具吸引力的项目建设和投融资模式,PPP模式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盘活社会存量资本,从而有效缓解政府预算压力,降低财政风险。同时,PPP模式也是一次财政和投融资体制的变革,有利于完善财政投入和管理方式,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推动政府从公共产品的直接提供者转变为社会资本的合作者,以及PPP项目的监管者,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尝试采用PPP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各种社会资本也在积极探索参与PPP之路,不仅包含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还吸引了很多民营企业。此外,银行、保险企业、信托机构、资产管理机构等,有建设资质和行业运营资质的企业,以及具有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的企业都在积极参与PPP项目。
3)风险管理攸关智慧城市PPP项目的成败
为了满足持续增长的智慧城市建设需求,世界各地主要城市的政府均致力于和学术界、产业界的合作,通过PPP模式引导并协助私营企业提供智慧城市产品和服务。除了可以解决财政资金限制的问题,PPP模式还有助于发掘学术界的创造力和卓越研究,并可鼓励工商界在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上创新和投资。然而,实践中不乏失败的PPP项目案例,大都可归因于风险管理缺失或风险管理不当,面临的风险可能有法律变更、审批延误、政策失误/亢长、政府信用、不可抗力、融资风险、市场收益不足、项目唯一性风险、配套设备服务提供风险、市场需求变化、收费变更、腐败风险等。
智慧城市是PPP模式应用的新领域,相较于PPP模式应用广泛且历史久远的铁路、桥梁、收费公路、供电、供水和污水处理、医院等传统领域,智慧城市PPP项目在我国方兴未艾。虽然政府部门鼓励采用BT、BOT等模式,引导多方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但运行机制尚不完善,建设运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潜在风险。就项目实施而言,智慧城市PPP项目通常投资金额大、周期长,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多,相应的风险也大。由于合作的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所要实现的目标各有不同,PPP 模式组织结构又具有复杂性,在整体的操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风险,由公共部门或私营企业任何一方单独承担,都不利于PPP项目的顺利推进。如果合作方对风险没有清醒的认识,将会影响利益相关主体的关系,损害参与方的积极性,或者使政府处于被动尴尬的局面,甚至直接导致PPP项目失败。
在实践中,一些智慧城市PPP项目因未完成社会资本采购、项目实施发生重大变化、运作模式不规范、采购程序不严谨、签约主体存在瑕疵等问题,被清退出财政部PPP中心项目管理库,不再采用PPP模式实施和管理,不得再按PPP政策和制度安排财政支出。智慧城市PPP项目退库清单如表1.1所示。
表1.1 智慧城市PPP项目退库清单
那么,与一般公共基础设施类的PPP项目相比,智慧城市可以提供哪些公共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是否具有可经营性?适宜采用何种PPP运作方式?如何识别、评估和应对智慧城市PPP项目中的风险?这些都是PPP项目各参与方普遍关注和亟待厘清的问题,也是成功实施智慧城市PPP项目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