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幽赏录(逸致文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孤山月下看梅花

孤山[1]旧址,逋老[2]种梅三百六十。已废。继种者,今又寥寥尽矣。孙中贵[3]公补植原数。春初玉树参差,冰花错落,琼台[4]倚望,恍坐玄圃[5]罗浮[6]。若非黄昏月下,携尊[7]吟赏,则暗香浮动、疏影[8]横斜之趣,何能真见实际?

西湖苏堤跨虹桥下东数步,曾有一座楼名“山满楼”,那是高深甫先生的藏书楼,亦是他悠游湖上居住歇息的地方。孤山就在苏堤的东面,深甫先生常去。湖山冬寂,一里外的孤山梅花恰是湖上春信,若北宋和靖先生尚在,定会让白鹤翔于湖上,邀约高子同赏。深甫先生对这一带太过熟稔。他的“山满楼”所藏之书多宋版,握卷在手,见字如晤。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淡雅娴静的美,须得一颗居闲趣寂的心来深味。深甫先生常去孤山怀想五百年前的先贤。他姓林,名逋,字君复,后人称之为“和靖先生”(967—1028)。书载,和靖先生孤高自好,为人恬静,淡泊荣利,曾漫游江淮,不惑之年隐居西湖,结庐孤山。他喜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人们愿意接受这样的隐士形象,以至于他亦有家室,也被后人“隐”去了。孤山上曾有林逋手植的梅树,或称有三百六十株,早已尽数荒废。后来,总有人慕先生之名节,踵先生之旧业。梅树屡种屡毁,屡毁屡种,孤山竟也成了湖上赏梅胜地。每每春寒料峭的夜晚,深甫先生会携酒樽从苏堤山满楼踱步到孤山,在高低参差的梅树间看玉树琼花错落有致。倚花深处亭台,恍惚玄圃罗浮神仙居处。月上西湖,深甫先生想来亦是有了诗兴,不在梅下饮琼浆,又岂得体会和靖先生“暗香浮动、疏影横斜”之幽趣哉?醉眼蒙眬,仿佛淡妆人在罗浮,翠袖翩翩起舞,婉转清丽,不胜遐思……

清 钱杜《孤山梅隐图卷》 杭州西湖博物馆藏

孤山放鹤亭(老照片)

暗香浮动

月下看梅,酒意阑珊,前尘梦影历历。和靖先生殁后留葬孤山北麓。临终绝句:“湖外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林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传说他养的鹤在墓前悲鸣而死,人们将鹤葬于墓侧,取名“鹤冢”。元代郡人陈子安在林和靖隐居地“巢居阁”旧址上所建的放鹤亭想必深甫先生到过。现在人们看到的这座亭子是1915年重建的。平台开阔,栏杆上有石狮憨态可掬。楹联清嘉,有“水清石出鱼可数,人去山空鹤不归”“山外斜阳湖外雪,窗前流水枕前书”。和靖先生是有后人的。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进士、《山家清供》的作者林洪常自称是林逋七世孙。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林则徐(1785—1850)任浙江杭嘉湖道时曾发现一块碑记,记载林逋归隐之前确有后裔。林则徐仰慕这位本家先人,主持重修林和靖墓及放鹤亭、巢居阁等古迹。他那句“世无遗草真能隐,山有名花转不孤”含义深幽,想必也是某年月下寻梅至此所得。当然,这些后事,深甫先生未可得知,被清道光至咸丰年间在福建为幕僚的钱塘人施鸿保(?—1871)记录在了《闽杂记》里。

然,孤山探梅却是风雅人士每年早春的一桩心事。古剑陶庵老人张岱(1597—1680)趁着月夜来拜谒和靖先生墓,有《林和靖先生墓柱铭》:“云出无心,谁放林间双鹤。月明有意,即思冢上孤梅。”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帝(1654—1722)南巡杭州至孤山行宫,临摹明代董其昌(1555—1636)手迹书写南朝鲍照(416?—466)《舞鹤赋》,字迹圆劲秀逸,布局疏朗匀称。上钤“康熙御笔之宝”“万几余暇”等三印,碑文四周阴刻云、龙、火焰、宝珠等纹饰,皇家气派烘染清野之地,却不知和靖先生认可否。

康熙帝临书《舞鹤赋》碑拓

放鹤亭一带一直是孤山赏梅最胜处。林逋墓庐有梅花拥卫,放鹤亭左右亦广植蜡梅,开时清香四溢,这一片香雪海在清代亦是“西湖十八景”之一。

和靖先生或无心将这片洁寂之地为外人道,深甫先生却高朗其怀,旷达其意,愿人不负真境,有生之年携樽前来,就着月下清影,但看檀香性急,宫粉俏丽,朱砂浓艳,洒金妖娆,那一枝绿萼洁白素雅天宠幸。

怪我来何晚,一别千年。

[1] 在西湖“西泠桥”与“平湖秋月”之间,界里外二湖,碧波环绕,山上树木葱茏,其间楼阁参差,胜绝诸山。林处士隐居孤山北麓,墓亦在焉。

[2] 逋老即林逋,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3] 孙隆,嘉靖年间生人,万历初为司礼监太监,曾两度受命提督苏杭织造,后又兼任苏、松、常、镇四府税监,对西湖景观修复颇有贡献。宦官受皇帝宠信而富贵,被称为中贵。

[4] 夏帝癸之玉台,此处指望梅之所。

[5] 传为仙人所居之地,在昆仑山上。

[6] 在广东省增城县东博罗县界,传为东晋葛洪得仙术处。

[7] “尊”,同“樽”,酒具。

[8] “暗香”“疏影”出自林逋《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