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跟老爹算旧账
曹佺郑重的点点头道:“大哥这话说的对,这几年官家对皇城司懈怠了许多,不少该赏的都打了折扣,甚至被取消,的确人心浮动了不少。”
赵昉一听皱眉了:“赏罚不是规矩定好的吗?如何会取消了?”
“大哥不知,朝臣们一直对皇城司不满,官家又听他们的……”
就算曹佺是国舅爷,有些话也不敢说太透彻,正是赵祯的耳根子软,被文臣们经常劝谏后,渐渐对皇城司不再重视了。
这让赵昉有些急了,皇城司对皇帝的作用是任何帝皇都不应该忽视的,甚至还要再扩张才更好。
就算减少监视大臣,可作为密探那作用可大了,就连后世都极为重视,不然也不会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情报组织。
“十一舅这就去处理事务,昉儿去找爹爹,皇城司不能懈怠,此事一定要定下来,不容后世子孙更改。”
赵昉当机立断,曹佺神情一肃道:“臣谨遵大王令!”
两人当即分开,赵昉直奔崇政殿而去,见到赵祯后很严肃的开口道:“父皇可知皇城司的重要性?不仅是刺探监察官民作奸犯科者,更重要的是刺探军情,防患于未然,岂能疏远之。”
赵祯愕然一下问道:“大哥从何而知,疏远皇城司了?”
“此次内察,原有的多项奖赏制度被废止,权利亦被限制,还不是疏远吗?”
“这……”
赵祯迟疑了,看一眼在座的几位心腹大臣,范仲淹当即拱手道:“魏王所言的确如此,此事是经过朝臣们合议后决定的,有何不妥吗?”
“不妥!不妥极了。”
赵昉马上反应,转过身来看向在座的三位大臣,范仲淹、韩琦和富弼。
“小王明白众臣们的担忧,皇城司原身为后唐的武德司,监察百官,牵制宿卫和枢密院,但因所任皆皇帝腹心,多有不法之徒以此为权柄威服百官,故而诸公厌之。”
不等他们回应,赵昉接着说道:“然太祖为何要继承武德司诸公很清楚,不能因为其有弊端就废弃之,因噎废食智者不为,发现问题可以解决,而不是打压机构,让其废除。”
“魏王此言谬矣!朝臣们并未建议废除皇城司。”
富弼听到这接过话来,赵昉呵呵笑道:“诸公的确不曾建议废除,可压缩其经费,压制其行动,难道不是不废而废吗?久而久之,人心涣散,那皇城司真成了养老之所在,还何谈刺探监察。”
“刺探军情尚可,可监察百官难道是对的?”
开口的是韩琦,看着自己这位老丈人,赵昉立即回怼道:“身正不怕影子斜,若不作奸犯科,为何会怕监察?”
“君子岂能被宵小时刻监视!”
韩琦也怒了,可赵昉却一点不怂的冷笑道:“韩枢密觉的百官尽是君子乎?”
这话无人敢答,没那么不要脸,尽管在座的都是自诩君子,也都是经常用君子的言行来提醒自己的,但毕竟离君子还很远。
儒家的君子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就一个最简单的对事不对人,就有多少人做不到。
更别说暗室不欺这种高难度的,只要确定无人知晓、不用承担后果,多少人心中的邪恶会觉醒。
“魏王可知皇城司甚至干涉到百姓刑狱,侵夺衙门审案之权利了?”
富弼想了想,出言转圜一下这对翁婿僵持的局面。
赵昉一听认真点头道:“不错,富相公所说的确是皇城司的过错,但这可以改,甚至在制度上限制他们。”
“哦,魏王也支持限制他们权利?”
范仲淹开口,郑重的问道。
赵昉点头认同他,正色说道:“自古刑狱自有朝廷法度,任何人不得干涉律法公正,王子犯法尚且与民同罪,岂能有衙门可以凌驾其上。”
听到这话韩琦脸色也变缓和了,点点头问道:“那魏王的意思是,皇城司也要推行新政乎?”
“这老家伙还真是厉害呀,闻歌而知雅音。”
赵昉暗戳戳的腹诽一下自己老丈人,正经说道:“恢复太祖朝皇城司编制,职责限定监察百官、刺探军情,缉捕审问他国细作,护卫皇宫,废除其审问违法官员的权利,绝不容许参与地方刑狱。”
这话说的大家直皱眉头,连赵祯都摇头道:“大哥所说权责的确不错,可恢复太祖爷时的编制,这条不行呀!人员太多,财力如何保证啊!”
赵昉当即反驳道:“爹爹这话不通,太祖时百废待兴,都能做得到,现在反而做不到了?”
“那是太祖转化禁军为皇城司人员。”
“咱们一样啊,军饷还是那些,有何不行?”
“这……”
赵祯迟疑了,当年宋太祖赵匡胤组建武德司,直接把最精锐的军队四万多人就地转业。
也因此废去殿前司保护皇帝的责任,架空殿前司都检点的权利,不然石守信哪那么容易交权,因为威胁不到老赵同志了。
第一任武德使是赵匡胤的心腹王仁谵,这是老赵铁杆的心腹,而后的刘知信是老赵的表弟。
第三任王继恩就是太监了,也是从他开始武德司改名皇城司,太监接手大权,因为这家伙对赵光义继位出过大力。
但随着时间推移,原本五万多人的皇城司,到仁宗朝现在只剩下一万多,要想恢复以前的编制,就要增加三四万人。
“太祖时军队是三十八万,其中禁军近十九万三千,太宗时六十七万,禁军三十六万,祖父时九十一万,禁军四十三万,而现在是一百二十六万,禁军八十二万,翻了一倍禁军,爹爹难道不觉得不好意思吗?太祖太宗常年战争,现在除了西北,几乎没有战争危险,要那么多禁军干嘛?”
赵昉终于忍不住了,算起了旧账,连自己老爹都喷了。
赵祯被说的真不好意思了,可还是嘴硬道:“这两年不是分流了近二十万了吗?”
赵昉鄙视他道:“十七万八千人,几乎都是厢军,禁军仅仅去了两万人,还好意思说,两军的费用相差几倍,爹爹不会算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