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学而第一

所谓“学而”是该篇的篇名。古书通常是取全篇第一章开头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但这种篇名并不是对该篇内容的概括。《论语》全书二十篇,每篇的篇名都是用这种方法来命名的。而所谓“第一”,意思是《学而》篇是《论语》二十篇中的第一篇。后面的各篇大体都依此原则起名和标序。

此篇位列《论语》第一篇,乃二十篇之首。全篇的大意是希望让有志为学之人专心于最基本的修行。本篇乃是进入圣人之道的门户,也是累积自身德行的基础,讲的都是向学之士应当首先勤勉从事的事情。1按,这句话大概是作者对朱熹《论语集注》相关语意的引用,《论语集注》卷一的原文是:“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朱子对本篇的评价是:“如果能弄明白这一篇,剩下的篇章就自然容易理解了。”2可能引自《朱子语类》卷二十:“若明得一篇,其余自然易晓。”本篇凡十六章。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解】

跟随先觉者学习圣贤之道,通过不断地复习以期娴熟通达。那样的话,自然会心智开通、明白道理,这就好比是一直以来连在水中漂浮都不会的人,有一天突然学会了游泳,这难道不正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吗?

一旦自己学有所成,那么和你志同道合的人,不管是近在身边的,还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都会前来拜访你,把你尊为他们的老师,向你请教问题。如此一来,就能够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分享给别人,可以与大家一同臻于至善,这难道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情吗?

学问最终的目的就是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所以即使旁人不知道我在学问上已经有所成就,我却泰然处之,不去计较,不发牢骚。像这样一心乐道,无论境遇如何,都平心静气地对待,这难道不就是我们所期待的理想型的人格吗?

【注释】

◎子:男子的通称,此处是孔子的门人对孔子的专用尊称。其他人,例如有子、曾子等,“子”字之前都冠以姓氏,而只有孔子在私下的场合被称呼时,在“子”之前不用加上姓氏。所谓“子曰”意思就是“老师所说的”。 ◎学:本意是掌握尚不知晓的东西。 ◎时:时时刻刻,没有片刻的间断。 ◎说:同“悦”。内心感觉喜悦。 ◎之:代指学习。 ◎习:由“羽”和“白”组成的汉字3按,“习”的繁体字为“習”,是由“羽”和“白”组成的上下结构的汉字。,意思是“鸟数飞也”4参见《论语集注》卷一:“习,鸟数飞也。”。雏鹰羽翼渐丰之后,为了能展翅高飞,每天要不停地反复练习飞行。 ◎不亦……乎:意思是“岂不是……吗”。“乎”是表示感叹的词。 ◎朋:和自己志同道合之人。 ◎乐:与“悦”字相对,此处是指喜悦充盈于内而后发之于外。 ◎愠:心怀愤怒。

【解说】

本章阐述了做学问的门道。古代的学问是以完善人格为目的的,兼有知和行两方面的内涵。本章由三节构成,第一节讲的是学问必须靠自己领悟,第二节讲的是学问应当由自己推广到他人,第三节讲的是学问是用来完善自己的人格的。

本章被认为是孔子对自身的描述,也被称为是一部“小《论语》”,《论语》的编纂者将此章置于《论语》全书的开篇应该说用意是颇深的。

本章以“学”贯穿全章。第一节是领悟“学”,第二节是推广“学”,第三节是完成“学”。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解】

作为晚辈、下级,如果与生俱来的品性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但是在对待自己的长辈、上级时却喜欢违背情理做事,这样的情况大概是不存在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与长辈、上级悖逆争斗,这样的人也是绝对不会有的。立志于学业的人,无论遇上什么事,都只会把精力用在根本上。根本确立了,“道”自然就产生了。上述“孝”“弟”两种品德乃是“行仁”的基础吧!

【注释】

◎其:指作为子弟者。 ◎为人:意为做人的品质。 ◎也:同“者”字之意,用法相似。 ◎孝:善事父母。 ◎弟:善事兄长。 ◎犯上:指在长者跟前快速跑过之类背理的小错。 ◎鲜:少。 ◎矣:加在一段话结尾,语气助词。 ◎作乱:指悖逆争斗之类背理的大错。 ◎君子:指有志于学的人。◎与:疑问词。不愿肯确而言的谦词。

【解说】

本章谈到在修行孔子理想化的德——“仁”的问题上,像孝、悌这些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无论谁都能够做到的事就是修行仁德的根本了,人们应该尽心用力于此。本章分为两节,上节讲的是人如果能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不会有不仁之举;下节极言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重要性。

有子是孔子的弟子,名若。据说他博学强识,雅好古道。有子能说出上面这番话,体现的也就是所谓的“下学而上达”了。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解】

花言巧语,粉饰外表,企图凭借这些手段取悦于人的话,这种人的内心中也就不会有什么仁德可言了。

【注释】

◎巧言:花言巧语,取悦于人。 ◎令色:让面容好看。意思是虽然并不好笑,却谄媚地欢笑以奉承别人。 ◎鲜:意思是少,这是说话留有余地的用字,据说将其解读为“绝无”(绝对没有)之意更好。

【解说】

本章告诫人不要徒有其表。

程子说:“若知道巧言令色不是仁,那就知道什么是仁了。”5这句话为程颐所言,可能引自《论语集注》卷一:“程子曰:‘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又见于《河南程氏经说》卷六。这是从反面解释了孔子的这句话。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解】

我每天都对照以下三条原则来反躬自省:第一,我帮他人谋划事情时,有没有真心实意地谋划;第二,我同朋友交往时,有没有不诚实的言行;第三,老师教给我的东西,我有没有好好地温习。

【注释】

◎日:每日的意思。 ◎谋:意为事先与人商量,或者谋划事情。 ◎忠:尽心诚意地像为自己做事一般为别人做事。 ◎信:诚实无欺。 ◎传:老师传授的东西。 ◎习:熟练掌握。

【解说】

本章是曾子谈论如何才能做到不欺骗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以下的三句话,是反省的原则。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名参,字子舆。他被认为是传承了孔子衣钵的人。《孝经》这部书记录的就是孔子为曾子讲授的为孝之道。

每天像这样按照这三条原则进行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曾子以此诚心恳切笃实地约束自己,他领悟到的正是以完善人格为目标的学问之本。由此看来,曾子成为孔子衣钵的继承者并非偶然。

“三省”,一说是“多次反省”之意。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解】

治理能派出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大国时,需要态度谨慎地对待国事;命令赏罚等要始终如一,不可朝令夕改;在财政上要省去无用的开支;对国人要施加恩惠;因国事而役使百姓时,不要选择在农忙时节,以免妨碍他们进行农业生产。这五条乃是治国之大本。

【注释】

◎道:治理。 ◎千乘之国:“千乘”意为兵车一千辆。兵车一乘,要包括车上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此外再加上为之配备的牛马、兵器、粮秣等,需要八百户百姓的供给才能完成一辆兵车的配备。所谓“千乘之国”就是能出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在诸侯国之中这就算是比较大的国家了。 ◎敬:慎重地行事。 ◎事:国事。 ◎信:言行一致,不会朝令夕改。 ◎用:费用。 ◎使民:指古代役使百姓去服兵役,或是去完成土木工程。 ◎时:农闲时节。农业是关系民生的主要产业,如果在春、夏、秋等农忙时节役使百姓,百姓就没法从事正常的农业生产,进而衣食堪忧,因此要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解说】

本章讲述了在治理国家方面,人君应该懂得的五个必要原则。

这里谈的还是务本的问题。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解】

为人子弟者,在家里要好好地侍奉父母以尽孝;出门在外则要好好地侍奉前辈以尽悌;行事谨慎,不越法度,讲话守信,勿行欺骗;无私地去爱人而不要无端地去憎恨别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追求修养上的提升。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若还有余暇的话,才可以再去学习《诗》《书》六艺之文。

【注释】

◎弟子:为人子弟者,年轻人。 ◎入:进入家里的意思,指在父母膝下。 ◎则: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词。 ◎出:离开家,和亲戚、邻里的人们往来。 ◎仁:仁者。 ◎余力:指余暇。 ◎文:指《诗》《书》六艺之文等古代的文化产物。

【解说】

本章讨论了有关为人子弟者学习的话题,指明了文艺与德行二者孰轻孰重的问题。

孝、悌、谨、信、爱、亲,这些都是为人子弟者的本分。程子说:“做学问不先去钻研本分的东西而是将文艺放在首位的话,那种学问做出来的目的是给别人看的,而不是真正为了提高自己的人格而进行的修行。”6可能引自《论语集注》卷一:“不修其职而先文,非为己之学也。”又见于《河南程氏经说》卷六。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解】

现在有这样的一个人,他用尊重仰慕贤人之心替换了爱好美色之心;他侍奉父母竭尽全力;侍奉君主鞠躬尽瘁,不爱其身;同朋友交往,不说欺骗的话。如果能做到以上这些,他可谓是明白人伦常理并能够诚心诚意地做到,向学者所追求的也不过如此了。因此,假如有人说他就算做到这些但还不能算是有学问的人,我却要说这种人恰恰是很有学问的了。

【注释】

◎贤贤:第一个贤是动词。尊重仰慕有贤德之人的意思。 ◎竭:竭尽全力地侍奉。 ◎致其身:不顾自己的得失,为侍奉君主而忠心耿耿、倾其所能。 ◎虽曰:假如说。

【解说】

本章讲述了学问的目的说到底不外乎是弄懂人伦常理。

子夏是孔子的弟子,姓卜,名商,以文学著名。

甚至连以文学著称的子夏都能说出这样一番有关人伦的道理,就此看来,在古代所谓的“学问”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东西,便不言自明了。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解】

位在人上之人,倘若言谈举止不严肃庄重,就没有威严可言,其所学也就不扎实。平常行事,勿失忠信;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往然后洋洋自得是不可以的。假如有了错,不要考虑面子什么的,最好立刻改正。

【注释】

◎君子:这里解读为位在人上之人比较好。 ◎主:意为经常保持。 ◎无、勿:这两个字都是作为禁止的意思来用。

【解说】

本章看起来好像谈论的是在上者的行为准则,但也可以说是向学者在修养上的行为准则。

在上者会有缺少诚意、花言巧语的行为,会和没用的人共事显得自己很了不起,会为了面子挖空心思掩饰自己犯下的过错。这些事好像无论在哪一个时代都会有。

另外,“学则不固”也可以训读为“学则不会固陋”7按,“学则不会固陋”日文训读原文为“学べば則固ならず”,这种训读中将“学”理解为动词“学习”,将“固”理解为名词“固陋”,意思是不会融通。,意思是“如果博学事理,则可以避免孤陋寡闻”。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解】

如果在上者对于亲人的丧事能够尽其礼数,在祭祀故去的父母时能够尽其诚意,那么人民受到在上者淳朴厚道的道德情操的感化,自然也会成为道德上淳朴厚道的人。

【注释】

◎终:指亲人故去。死亡是人生的终点。 ◎追远:远,指的是对父母的祭祀。进行祭祀的时间与亡者故去的时间相隔较长,所以说是“远”。追,是追溯既往的意思。“追远”就是子女追思亲人并对他们进行祭祀。 ◎归:向往。 ◎厚:不轻薄。

【解说】

本章谈论的是用至孝的行为感化人民。

在曾子所处的时代,从君主到大臣既不重视丧葬、祭祀,也不端正风化之本,大概有鉴于此,曾子才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解】

子禽问子贡道:“老师到访别国,必然会进行与政治有关的讨论,这是老师主动求得的呢?还是该国国君将政事告知老师的呢?”

子贡回答道:“那是因为老师具备了温厚、善良、恭敬、节俭、谦让这五种美德,国君感佩于此,于是主动向老师讨教国政,是自然而然的讨论。虽说并不是老师要求的,但就算说是老师求得的,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老师所求的与他人所求的相比还是有所不同的。”

【注释】

◎夫子:指老师、长者。这里说的是孔子。 ◎是邦:并非表示一个国家,而是指所到访的国家。 ◎至……也:在到访的时候。 ◎闻:评是非,论得失,参与讨论。 ◎与:表示疑而未决的语气词。 ◎温:温和,不刻薄。 ◎良:平静而淳朴。 ◎恭:内心谨慎且外貌庄严。 ◎俭:节制。 ◎让:谦逊。 ◎得之:得闻政事。 ◎人:他人。

【解说】

本章谈论的是,子禽因为不知道孔子到访别国时参与政治议题讨论的原因,于是询问子贡,子贡对此问题进行了解释说明。子贡解释的后半段是对子禽提出的“求之与”这个问题的回答,从其回答可知孔子从未去乞求讨论政治话题。

子禽,姓陈,名亢。子贡,姓端木,名赐,是一位善于雄辩的著名人物。这两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虽然二人同为孔子的嫡传弟子,但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如果不是像子贡那样才智聪颖的人,是无法理解孔子之所以被称为伟大先贤的原因的。

关于本章,宋代的谢良佐8谢良佐(1050—1103),蔡州上蔡(今河南驻马店)人,北宋官员、学者,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说道:“向学者在观察圣人的威仪之间,也能够进取德。像子贡,既可谓是善于观察圣人,也可谓是善于谈论德行的。现在距离孔圣人在世时已经过去一千五百年了,凭借这五种德尚且能想见圣人的容貌,可鼓动起人们的向上之心,而亲身接受圣人教诲的人又会是什么样的呢?”9可能引自《论语集注》卷一:“谢氏曰:‘学者观于圣人威仪之间,亦可以进德矣。若子贡亦可谓善观圣人矣,亦可谓善言德行矣。今去圣人千五百年,以此五者想见其形容,尚能使人兴起,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解】

要考察一个做儿子的孝与不孝,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法:父亲在世的时候,儿子还不敢肆意妄为,所以主要是观察其志向的善恶;父亲过世后,儿子没有了父亲的约束,理论上可以任意而为了,那么这时要观察其行为的得失。仅仅如此,还不能看出这个人是否真的孝顺,接下来还要观察他在父亲去世后三年,的确没有打算改变父亲生前的行事之道。即便可以为所欲为,却还是经常忍不住想念故去的亲人,到了这时才可以说他真的做到了孝。

【注释】

◎其志:子女的志向。 ◎其行:子女的行为。 ◎道:类似事情的意思。

【解说】

本章谈论了考察为人子女者的人品的方法。起首两句说的是了解其志向、行为的大概则可知其人之善恶;后面两句说的是就行为而言,仔细地观察其用心之厚薄。此处语气相近、彼此衔接,着重于不忍忘记亲人。

尹焞10尹焞(1071—1142),字彦明,一字德充,洛阳人。早年曾师从程颐。说:“父亲做的事合乎于道的话,其子一生都可以不去改变。但假如有悖于道,那么立刻可以改变。所谓‘三年无改’,那是因为孝子之心不忍于亲人离世。”11可能引自《论语集注》卷一:“尹氏曰:‘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则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解】

礼确定了贵贱长幼之序,虽然其本质属性是严谨、庄重的,但都源于自然之理,践行起来,从容不迫,极为和顺,这也是其可贵之处。先王之道,以礼为美的原因正在于此,天下后世小事大事无不从礼发端。虽然这样做也有不可行之处,那就是仅仅知道“和”的可贵而一味追求“和”,却忘记用礼来适当地予以节制,这样的话则会丢失礼本来的意义,反而会扰乱秩序,以至于无论小事大事也都不可行了。

【注释】

◎和:本章上半段的“和”是无心之和、礼中之和,下半段的“和”是有心之和、礼外之和。

【解说】

本章谈论了“和”虽是行礼之时的一种重要的德,但是如果求取的方法不得当,也会有其弊端。

本章另一种训读方式为:“礼,用此和以为贵。先王之道,此为美。小大由之,则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则亦不可行也。”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解】

与人订立约定的时候,要考虑自己是否能够信守承诺。只要以符合正道的方式去实现,就永远不会后悔,也必然能够履行诺言。向人致敬的时候,要考虑自己的态度是否傲慢不逊?还是有些卑躬屈膝呢?只要以符合礼节的方式进行,就不会遭到羞辱。需要投靠别人的时候,首先观察你要投靠的人,如果是可以亲近之人,则可终身敬重此人并以之为榜样。

【注释】

◎信:约定。 ◎义:实现事物的道义。 ◎复:践行。 ◎耻辱:被说成是傲慢的人或卑屈的人而丢了脸面。 ◎因:一时间投靠别人。 ◎宗:尊敬。

【解说】

本章就言行交际问题,论述了应当虑其所终,谨之于始。

本章讲到了人的言行、交际在开始时就要谨慎地对待,并且考虑到其结果。不这样的话,在因循姑息之间,将至于自失而后悔。(朱子)12可能引自《论语集注》卷一:“此言人之言行交际,皆当谨之于始而虑其所终,不然,则因仍苟且之间,将有不胜其自失之悔者矣。”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解】

志学之士,既没工夫去追求饱食,也没工夫去追求安乐的居所,只是一心向学,对于知识、行为方面常有的不足之处,总是赶紧黾勉努力,以求克服;对于容易说错的话,总是好好思量之后才说出口。即便如此,仍认为自己会考虑得不够周到,还打算向知识、行为和言语方面的有道之士请教,以正是非,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好学之人了。

【注释】

◎无求:此处的“无”解释为“无暇”之意。 ◎敏:敏捷。 ◎事:求道之事,指知行等。 ◎就:亲近之意。 ◎有道:有道德的人。 ◎也已:“已”解读为“而已”,此处与“也”相接,表示文句结束。

【解说】

本章谈论了君子的好学之心,希望以此勉励人们。虽文势三转,文意却一以贯之。不求饱食、安居,是因为心思专务于“敏于事而慎于言”上,就算做到了敏于事、慎于言,却并不觉得自己做得已经不错了,还一定会向得道之人请教,纠正自己的不足。这都是好学不倦之心。

尹焞说:“君子之学,如果能做到这句话中开头的四项,那就可谓是笃志者、力行者了。但是不就有道者而规正自己,容易偏离正轨,主张利己主义的杨朱,主张兼爱主义的墨翟等人,学习了仁义而出现了偏差,结果变得无君无父。这样的就不能称之为好学了。”13可能引自《论语集注》卷一:“尹焞曰:‘君子之学,能是四者,可谓笃志力行者矣。然不取正于有道,未免有差,如杨墨学仁义而差者也,其流至于无父无君,谓之好学可乎?’”又见于《论语精义》卷一上。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如何?”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解】

子贡说:“人如果贫穷会变得卑屈,容易阿谀谄媚;如果富裕,仗着钱多,又容易傲慢自大。这虽是人之常情,但现在假如有这么一个人,虽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就算富有也不自高自大,这种人怎么样呢?”

孔子回答道:“这种人不因自身的贫穷或富裕而动摇自己的内心,这是有所坚守的人,比起世间的普罗大众来说要出色不少,总体上来说还算不错。然而,他仍未超脱贫富的藩篱,比不上另外一种人——这种人即使身处贫穷,也不在乎自己是贫穷的,而且泰然自得,乐而好道;即使很富有,也不在乎自己是富有的,而且处善循理,钟情于礼。”

子贡又说:“根据您的讲解,我明白了道是无穷无极的,学问是无止无尽的,虽有所得,也不应就此满足。诗里面写道:‘加工骨角的工匠,对骨角用刀切削完了还要再用锉刀打磨,加工玉石的工匠,对玉石雕琢完了还要再用砥石研磨,以期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完美。’这和您刚才讲的这番话,道理是相通的吧?”

子贡引用诗,把老师还没说到的东西引申了出来,孔子对此颇感欣慰,说道:“赐(子贡的名),你这个学生能像这样参悟诗,我可以开始同你一起讨论诗了。你是一个告诉你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便能够预见未来的人。”

【注释】

◎可:好,但还不是非常好。 ◎诗:指当时流行的诗,后收录在今天的《诗经》里。子贡引用的诗句见于《诗经·卫风·淇澳》。 ◎切:用刀锯切割。 ◎磋:用锉刀、鑢等工具打磨光滑。 ◎琢:用锤子、凿子敲打雕琢。 ◎磨:用金刚砂、砥石等研磨。 ◎诸:代表“之于”二字的意思。 ◎往:过去,孔子说过的东西。此处代指“贫而乐,富而好礼”这句话。 ◎来:未来,孔子尚未说到的东西,此处代指孔子未说但是子贡引用诗说到的“切磋琢磨”的事情。

【解说】

本章记述了子贡认为“无谄”“无骄”是在面对贫富问题时最好的品行,于是就此向孔子求教;但孔子告诉他其实还有比那更好的品行,子贡由此领悟到了道无穷极、学无止境的道理,便引用诗再次求教于老师,孔子对其悟性大加赞赏。

朱子说:“因为子贡以前贫困,后来富裕了,是曾经用力于守护自己的人,所以才会询问‘无谄’‘无骄’。孔子用‘乐’和‘好礼’来回答他,以此赞许子贡已经能做到的地方,同时又勉励他还没有做到的地方。”又说:“如果不先切削骨角,便不能打磨;如果不先雕琢玉石,便不能研磨。因此学习者不该安于小成而不去追求达到道的极致;另一方面,也不应该一味好高骛远,而不知道自身切实的弊病。”14可能引自《论语集注》卷一:“子贡货殖,盖先贫后富,而尝用力于自守者,故以此为问。而夫子答之如此,盖许其所已能,而勉其所未至也。”又曰:“然不切则磋无所施,不琢则磨无所措。故学者虽不可安于小成,而不求造道之极致;亦不可骛于虚远,而不察切己之实病也。”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解】

君子的学习,目的是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别人知不知道,对自己来说都无所损益。因此就算别人不了解你,也不用为此烦恼。但是如果你不了解别人,反而应该感到不安。因为不了解别人,就不能择善弃恶、从正远邪了。

【注释】

◎患:忧虑,担心。 ◎人:泛指他人。 ◎知人:了解别人的善恶邪正。

【解说】

本章向人们指明应该为了追求自身的修养而学习。

虽然世间有费心于沽名钓誉之徒,但这是君子为己之学所不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