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董子记
京杭大运河之滨,景州舍利塔下,有一个公园,叫董子公园,园里有一个巨大的铜像,就是董子像。董子何许人也?他是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现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生于惠帝四年,即公元前191年(《汉书.匈奴传.赞》说:“仲舒亲见四世之事......“这四世就是惠帝及吕太后世、文帝世、景帝世、武帝世,再考证其它因素,可推断董仲舒大概生于公元前191年)。我在编写景县教育志的时候,HEB省教育志让我们编写,并给以出版过一本《董仲舒研究资料》,那时我就读过大量关于董子的书,并进行过认真研究,也对董子的古迹文物进行过考察。
说起董子,人们可能首先想到他“三年不窥园”的故事吧。那时董家是有钱的大户人家,藏书甚多。他从小就酷爱读书,年轻时研究《春秋》,常常废寝忘食。他父亲说:这样用功,会不会变傻呀。就在宅后修建了一个大花园,想让他散散心。园里有假山、池沼,各种奇异的花,阳光明媚、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蜂飞蝶舞。姐姐拉着他的手叫他到花园中玩,他手捧竹简,只是摇头。姐姐只得抱抱他,蹦蹦跳跳,自己去玩。中秋节的夜晚,一家人在花园中,吃月饼,赏月圆,呼吸着温馨的空气,听着虫儿的鸣叫。说笑声,带着一家人的温情,塞了满满一园,特别是姐姐那动听甜美的笑声,勾引得那些虫儿,也从泥土里跳出来。却不见董仲舒的踪影。有一天,一位朋友来家做客,问到董仲舒。他的父亲回答说:在后院读书了。朋友道:你后院和花园相邻,每日花香鸟语,景致迷人,不分散精力吗?董父说:这个孩子呀,连隔窗看一眼也不看!朋友觉得好奇,便单独去后院看看,来到书房窗下,见董子正在桌前专心读书,故意来回走动,且脚步很重,董子却无动于衷。他又故意大声咳嗽,董子充耳不闻。后来他经常到董家来,从来也没有看到过董子,一晃三年过去,朋友再次来到董家,对董父说:今天我可要见见仲舒了。董父便和他径直来到董仲舒的书房,对儿子说:仲舒,休息会儿吧,快来见过叔叔!仲舒闻言,慌忙见礼。朋友笑道:贤侄,你几年没见到我了?仲舒答道:您大概三年没来了吧。他说:这三年我不知道来过多少次,也常到你家的花园去玩。仲舒道:小侄只知道有书,不知道外有花园。这以后,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故事便成了美谈。
就这样,他读遍了儒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派书籍,尤其喜爱和精通儒学。他读过的文章,几乎都能倒背如流。三十岁的时候,他开始招收学生,传授《春秋》。董仲舒研究传授经书太专一,有一次,外出讲学,牵过一匹马,骑上就走。走在街上,引得满街的人哈哈大笑。原来他错骑了一匹母马。那个时候,上街骑马都是有讲究的,只能骑公马,不能骑母马。所以他骑着母马,就闹了大笑话。他因为读了很多内容丰富的书,知道许多奇异的事,讲起课,旁征博引,有理有据,又形象生动。讲到细微处,又像小河流水,潺潺悠悠,流如心田。与那些浅薄之士相比,他真是鹤立鸡群,形若天仙,无愧“通才”“鸿儒”的名声。特别有意思的是:他讲课,总是在课堂上挂幅帷幔。他在里面讲,学生坐在外面听,看不到他的真容。很多学生,跟他学了多年,竟然不知道他是何等模样。叫人觉得很神秘,好像他就是上帝派来的哪方神仙。他的学生太多,无法一一亲传面授,只有资性优异,学问不错的学生才能够登堂入室,得其亲传。再通过他们传给其它的学生。所以培养了大批学生,有的做了朝廷长史,有的当了诸侯国的国相。有一位名叫司马迁,撰写《史记》,被称为“史圣”的人,就是他的学生。后来他被称为儒学大师,汉景帝仰慕他的名声,就召他入宫,当了一名博士。
汉朝文帝、景帝以来,一直推行黄老学说,讲究无为而治。这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治国理念。就是对事物不做过多的干预,任其自然发展,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有点像对待地里的庄稼,对待草原的绿草,给它丰厚的土壤,给足水,给足肥,任其自然地生长。从而实现了历史上的“文景之治”:仓禀丰实,府库饶财,黎民淳厚,百姓安康,从经济到治安都达到了农业社会美好的极点。但由于朝廷的无为放任,诸侯骄恣,豪强坐大,割据势力业已形成;再加上,四夷侵临,匈奴寇边,在社会富强的表面现象下,西汉社会已潜藏着严重的危机。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最终暴发了吴楚七国叛乱。尽管平定了叛乱,但从此朝政不稳,国家政权岌岌可危。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下令在全国各地召集“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问国家安邦治国之策,向董仲舒连续三次策问。董仲舒连上三篇策论作答,因首篇专谈“天人关系”,故史称“天人三策”。在儒学理论上,他第一次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天下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立太学,置明师,选贤才,举孝廉”的主张。他要一改汉家以前的崇尚黄老无为之治,开启崇尚儒学汉代文治灿烂的先河。他要以德治国,教化百姓,懂信,知礼,行义,守德,让儒学思想,成为巩固封建皇帝中央统治和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他的主张,深得汉武帝欢心。汉武帝又得到了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等人的支持,再加上丞相窦婴和太尉田蚡的鼎力相助,他决定放手一搏,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就依董仲舒之言,推行新政。但遭到喜欢黄老学的窦太后反对。
这位窦太后,连个真实的名字也没有,小时候,早早就没了娘。她爹在钓鱼的时候,掉到河里淹死了。她趴在河边哇哇地哭,心想:爹死了,我一个人也活不了啦,就往河里跳。有个人拉住了她,看她长得秀气,就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别死呀。朝廷在招宫女,想不想去试试?她想:这也算是一条活路吧,便前去应聘,竟然被选拔入宫,做了一个普通宫女。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嫁给了一个不得宠的王爷刘恒做妾。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因为母亲不得宠,在刘邦的几个儿子当中,他也算是最不得宠的一个。所以,刘恒八岁的时候,就被刘邦远远打发到了山西这边,做了代王。正因为不得宠,他就像群狼中一只懦弱的小羊。吕后掌权之后,对刘邦的几个儿子痛下杀手,生怕他们威胁汉惠帝的皇帝宝座。刘邦那么多聪明又强大的子孙,一个个被残忍地杀害了。而对于这只小羊,吕后认为永远成不了气候,就高抬贵手,放了他一马,这才导致刘恒侥幸活了下来。幸运的是,公元前180年,执掌大汉王朝的吕后,忽然去世。吕后去世之后,西汉的那些开国功臣们,联手发动了政变,废掉了吕后之前拥立的小皇帝,打算拥立刘邦的其他儿子为皇帝。这个皇帝的妻子,要是低微的,不会再出现吕后这样外戚掌权的局面。刘恒之前的那位正妻早逝,正妻的几个儿子也无一人活下来。这个妾就相当于妻,出身又是那么卑贱。正合这些功臣们的意思。这个时候,刘邦的几个儿子当中,就只剩下两个还活着,刘恒又是年长的。所以最终,大臣们拥刘恒入宫。刚刚进宫,刘恒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吓得瑟瑟发抖。他是这样像做梦一样被推举做了皇帝。这就是历史上的汉文帝。汉文帝登基之后,按照以往的传统,需要马上册立太子。汉文帝就只能挑选庶子当中,年龄最大的刘启,做了新的太子。而刘启被立为太子之后,这个老太太也瞬间母以子贵,直接被立为皇后。再后来,文帝去世,她的儿子登基,就是景帝,她自然就成了太后。儿子景帝在位16年之后,因病去世,皇帝换成了窦太后的孙子。而这个新登基的小皇帝,就是汉武帝。在汉武帝即位之初,窦太后便成了太皇太后,她又是一个瞎了眼的老太婆,却以太皇太后的身份,把持朝政,俨然成了整个汉朝的无冕女帝。
因为窦太后的反对,汉武帝无法立即重用董仲舒,就派董仲舒去了江都,做易王的国相。在这样复杂的政治环境下,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能让他去做国相,也是一件非常幸运又荣耀的事。
董父摆了几十桌酒席,招待所有的亲朋好友和众乡亲。一些地方高官和董仲舒的学生,也前来祝贺。第二天,董仲舒穿上朝廷送的官服,向爹娘和众乡亲们磕了几个头,就奔江都国去了。
这江都国是汉朝最大的封国,在今扬州,南临大江,北近淮河,东望于海,靠近运河,颇得水陆鱼盐之利,水陆交通极为方便。其地原为吴王刘濞所有,刘濞曾依靠这强大的经济实力,发动叛乱。国君是汉武帝的哥哥刘非。这刘非与汉武帝刘彻为同父异母的兄弟,比汉武帝大12岁,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立为汝南王。七国之乱的时候,他才十五岁,却勇猛善战,竟然主动上书父皇汉景帝说:愿肝脑涂地,攻打吴军。汉景帝觉得儿子是好样的,赐他将军印。一个十五岁的孩子,率兵攻吴竟然不要命,带头持刀厮杀,士兵们哪还会惜命?所以势如破竹,大获全胜。七国之乱结束后,汉景帝改封他为江都王,并且因战功还获得了天子赐予的旌旗。这江都,所拥有的城市达到五十三座,比他们兄弟们的封国大多了。用“地方千里,连城数十座”来形容他的江都王国,是一点都不夸张的。他就更加狂傲。因为狂傲,才瞧不起那些比他狂的人。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江都王刘非进京朝见汉武帝。有诏令让他跟随皇上到上林苑打猎。皇上的车驾还未出发,刘彻就先派韩嫣乘坐副车奔驰向前,后面跟随上百个骑兵,去观察兽类的情况。这韩嫣是韩信的曾孙,汉武帝宫中受宠的臣子,汉武帝做胶东王时,韩嫣与他一同学习,一同吃饭,一同睡觉。汉武帝当了太子时,越发亲近韩嫣,两个人就像亲兄弟一样。汉武帝即位,想讨伐匈奴,韩嫣就首先学习胡人的兵器,骑马射箭的本领,无人能比,又会献媚,哄得汉武帝成天美滋滋的。他也就越来越尊贵,官职升为上大夫。这会儿,韩嫣的车,就像皇帝一样威风,唬得江都王远远望见,就以为是皇上前来,急忙让随从者躲避起来,自己虔诚地趴伏在路旁拜见。韩嫣却打马急驰而过,不见江都王。江都王知道是韩嫣的车,怒从胸起,骂道:狗日的韩嫣,看老子会不会弄死你。他猎也不打了,奔向皇太后的宫殿,向皇太后王娡哭着说:请允许我把封国归还朝廷,回到皇宫当个值勤的警卫,和韩嫣一样吧!太后问:这是怎么了?江都王告诉缘由,太后说:韩嫣这小子,太狂了,等着吧,我会给你一个交代。后来,韩嫣侍奉皇上,出入永巷不受禁止,与永巷宫女有了奸情,被太后知道。皇太后王娡大怒,就派使者命令韩嫣自杀。汉武帝替他向太后谢罪,终于没被接受,韩嫣自杀了。
刘非是这样一个人。董仲舒做他的国相,谈何容易。但董仲舒当时声望很高,是举国知名的大儒,刘非以厚重的礼节欢迎他。作为一个中央派来的诸侯相,董仲舒既要维护中央王朝的利益,又不能开罪于自己的主子,实是左右为难,进退维谷。但他正心正己,威望自然而生,又以礼义匡正,刘非从内心里敬重他。但刘非意高气盛,有一天,他和董仲舒喝酒,在月光下,拉着董仲舒的手,说:越王勾践依靠文种、泄庸、范蠡之谋,灭掉了不可一世的吴王夫差,三子称得上“吴之三仁”。又说:齐桓公决疑于管仲,吾将决疑于君。齐桓公、越王是春秋二霸。这是明明白白地告诉董仲舒了,我要靠你谋取东南霸业。谋取霸业干什么呀,帮我篡夺皇权哇。这还真把董仲舒吓住了。董仲舒一时也没有说出一句话来。过了好一会儿,董仲舒才缓过神来。他也握着刘非的手,站起来,笑了笑,委婉地说:“臣很愚昧,不足以奉对这么大的问题。我听说过当年鲁公问柳下惠:‘我想要讨伐齐国,你看怎么样呢?’柳下惠说:‘不可以。’可柳下惠回去后,对别人说道:‘我听说讨伐他国不能询问仁人,鲁公为什么拿这种问题来询问我呢!’他只是被询问了一句,却仍然感觉羞耻,何况是使用诈谋,去讨伐吴国呢?从这些来看,越国原本没有一点仁。仁人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所以在孔子的门前,连五尺高的小孩也羞于谈论五霸,那是因为五霸先行诈力,而后才施行仁义。所以不值得孔子的门徒谈论。五霸比起其他诸侯算得上贤良,但比起三王,就是石头和美玉相比。”刘非深感佩服,说:讲得太好了。从此刘非就再也没有了造反的念头。后来这“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对当时的江都国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让这座文化古城留下了时光冲刷不去的印记,无论是董子祠,还是正谊书院、正谊巷等,都已成为后人追思的凭借,而董子的信念,也成为了历代儒生自我修炼的最高标准与最高境界。连他的家族堂号也取名正谊堂,族人家中的农具如水车、风车、犁、斗、斛,甚至盛粮食的大小笆斗、避雨用的小斗篷、油布雨伞等,都写着“正谊堂”三个大字,一时江都上下,人心向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随着当地百姓文化素质提高,文贤辈出,社会安定,江都国成为汉武帝时期发展最快的封国。直到现在,扬州的百姓和前来游历的人们,在董子祠前,见了正谊两个字,都是虔诚地止步。
如今,董仲舒在江都的治迹已不可详考,现在记载较多的是祈雨止雨的事。董仲舒到江都国任国相这一年,正赶上江都国一带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董仲舒心想:这正是教育刘非的极好时机,就对刘非说:这次久旱不雨,是上天的惩戒,必须举行祈天求雨的仪式,以求五谷丰登。刘非问:怎么求?董仲舒说:“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就是关闭所有含有“阳”的东西、开启所有含有“阴”的东西。反之,则可以止雨。第二天,董仲舒就令江都国内,所有的南门都关上,所有火的东西都关了,又令江都国内,所有的北门都打开,在祭坛前摆放清酒、猪肉、公鸡、盐巴等供品,用干净的泥土,在祭坛前的中央空旷地带,堆成一条长八丈的大苍龙、七条长四丈的小土龙,又在祭坛之前,挖八尺见方、一尺深的水池,里面放上五只活蹦乱跳的瘌蛤蟆。在祭坛前,八个身穿青衣的男女儿童,随乐起舞,口中念念有词。几个巫祝卜师,不停地向上天祈祷。所有参加祭祀的人,也把水撒在身上。这个时候,人们的神情极为专注,现场的气氛极为严肃,祭祀的场面极为壮观。刘非、董仲舒等大小官员,都长跪在设好的祭天坛下,求老天爷快快下雨。事实上,这就像后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一样。董仲舒因为懂天文、知风象,得知近日要下大雨,才要求刘非这样设坛求雨的。也正像董仲舒预计的那样,在他设坛求雨不久,天上果真下起了瓢泼大雨。这雨一下就是整整好几天,地浇透了,沟里的水满了,小河的水也满了,庄稼绿了,噌噌地往上长。江都国的旱情得到了彻底的解除。以后,每次求雨、止雨,都如期达到这样的效果。刘非和那些官员和百姓,就都把董仲舒当做神仙一样敬重,更相信儒学思想的神秘和神圣。
再说,汉武帝刘彻因急于推行董仲舒的治国理念,得不到执行,一直郁郁寡欢。他吃不下饭,经常失眠,动不动就向大臣发脾气。支持他的大臣们,一个个也心急如焚,如坐针毡。到了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御史大夫赵绾就向汉武帝建议:政令不要再向窦太皇后汇报,让年老的奶奶安享晚年吧。他本想,只要皇帝批了奏章,这位老态龙钟,又双目失明的老太太,会通情达理,乖乖地听话。可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窦太后得到消息,勃然大怒,瞎了的原本是闭着的眼睛,突然睁开了,对身边的人吼道:把皇帝给我叫过来。皇帝过来了,跪在她的面前。她把手里的一件宝器,摔在地上,说:请你下旨,立即给我罢免赵绾、王臧吧。赵绾、王臧罢免了,支持汉武帝的窦婴和田蚡受到牵连,也被免职。窦婴和田蚡他们俩毕竟一个是窦太皇太后的侄儿,一个是皇太后王娡同母异父的弟弟,真真的皇亲国戚,不过也就是保住脑袋,丢了官印,沦为白身,另外两个人赵绾、王臧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窦太后又找借口把他们打入监牢。这两个囚犯,可是精通权术,善于谋略的人,竟然把脑门快要想裂了,也没有好的计策,突见皇帝前来探望,大喜望外,看到身后的太监,手里提着饭盒,皇帝的脸上也没有一点表情,方知皇帝只是给他们送饭,并不是来放他们的。突然,牢门一声大响,大理寺卿过来给皇帝请安,道:太皇太后请皇帝立即下旨,让赵绾、王臧自杀。皇帝听完,一脸的苦闷。不等皇帝下旨,两个死囚,隔着牢门,一把鼻涕,一把泪,连连磕头谢恩。他们说:感谢皇帝的知遇之恩,感谢皇帝来送我们最后一程啊!皇帝也不想让他最亲近的大臣就这样死啊,但也只能仰天长叹,亲眼看着他们举起毒酒,一饮而尽,呜呼哀哉,直奔黄泉。汉武帝羽翼被剪,成了孤家寡人。可是眼泪还没擦干,紧接着,窦太后又硬塞给他喜好黄老之术的两个人,一个叫许昌的,成为丞相,一个叫庄青翟的,成为御史大夫。第二年,也就是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又迫使汉武帝免去董仲舒江都相,废为中大夫。汉武帝推行的新政一律作废。汉武帝和窦太后的矛盾,一触即发,危及皇位。这就是汉景帝的亲娘、汉武帝的亲奶奶做的事。多亏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从中调合,这个老太太和汉武帝的矛盾才没有激化。自此汉武帝很长一段时间形似傀儡,尴尬无比。
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二月和四月,辽东高庙和高园殿相继发生火灾。五月,窦太后死了,汉武帝终于摆脱了这个奶奶的控制,真正掌握了汉朝的大权。六月,朝廷又启用田蚡为丞相,罢黜黄老,儒学兴。
那年董仲舒贬为中大夫后,他的意志没有丝毫的消沉,忧国忧民之心却更加强烈了。他认真研究学问,写了许多传给后人的经典之作。窦太后去世后,董仲舒想到这几年各诸侯国的所见所闻,深感诸侯王的桀傲不驯,仍然是破坏“大一统”的潜在威胁。这一切若不引起皇帝的注意,汉朝就将重蹈亡秦的覆辙,就用他的“天人感应”说,把两处火灾的事归结为上天的警示,准备向汉武帝上书进言。他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一篇《灾异之记》的文章,借天人感应,大谈政治得失。他说:为什么高庙高园殿会被焚呢?是因“高庙不当居辽东,高园殿不当居陵旁”,位置不当,于礼不安。高庙居辽东,在外,象征在地方的诸侯;高园殿在关中,在内,象征在朝中的大臣。上天烧了高庙和高园殿,是在告诉皇帝剪除不法的诸侯,远离奸佞的大臣啊!自汉景帝时晁错建议削藩而遭杀身之祸以来,诸侯问题一直是一个既难办,又难言的棘手问题。他对诸侯王骄奢跋扈的揭露,并不是危言耸听。数年之后,胶西于王、赵敬肃王、常山宪王皆多次触犯刑法,滥行淫威,甚至杀人全家,毒死朝廷派去的官员;淮南王、衡山王竟然谋反,胶东王刘寄和江都王刘建,也私下打造兵器,准备起兵响应。事发之后,汉武帝想起当初董仲舒的忠言,派张汤等处理,张汤严刑峻法,处死者数万人,才稳定了局面。汉武帝这才知道,董仲舒《灾异之记》的预告,还是很准确的。他甘冒当年晁错杀身之祸,敬献忠言,体现了一代大儒勇于殉道,直道事人的儒者精神。
不料文章尚未写好,一个叫主父偃的山东人来拜访他。这个人当年在齐地游学的时候,齐地的读书人都讨厌他,排挤他,他后来没办法跑到燕国、赵国、中山国去,到那儿后人家又讨厌他,又排挤他,就是说,他走到哪儿人家都烦他。他来拜访董仲舒,本来是想利用董仲舒和刘非的特殊关系,在江都国谋求一官半职。走进董子书房,董子不在,见到桌上董子写的文章,不经意地瞅了瞅。这一瞅,他大惊,也大喜:这不是自己做官的机会来了吗?董仲舒啊董仲舒,你小子敢把天上的灾异说成是人祸,最后让皇帝背锅。这不是反贼吗?老子举报了你,就能做官了。他抓起董子的文章,揣到怀里,离开董仲舒的书房,直奔朝庭,向汉武帝上书。这一来,董仲舒就惨了哇。
这个主父偃为什么能做出这等事?看下他后来的人生轨迹,就知道了。这次状告董仲舒,他自己并没有得到好处,心中憋闷,又做了一个重大决定,西入函谷关,他去找谁呢,找卫青。他觉得卫青是皇帝的小舅子,如果有机会的话,他可以通过卫青,得到重用。结果卫青多次向汉武帝进言,汉武帝不听。他又去京城,开始也不顺。最后他带来的钱也花完了,已经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最后只剩下一条路,铤而走险。他给汉武帝写了一道奏章,这个奏章非常奇特,按照《史记》的记载,是朝呈暮见,早上呈报上去,晚上汉武帝就召见他了。这就是主父偃的机遇了,这个奏章究竟是什么内容?《史记》记载得不详,说奏章一共写了九条,其中八条是关于法律的,其中有一条是关于对匈奴作战的。最主要内容就是他不同意对匈奴作战。而这个意见刚好和汉武帝的意见相反,但是汉武帝并没有因言废人啊,还是召见了他,同时被召见的还有两个上书的人,这两个人也是反对对匈奴作战的。汉武帝见到这三个人,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就是说你们这些人都跑到哪儿去了,为什么我和你们见面这么晚呢?这个话说明汉武帝对这几个人非常器重,当然,最受器重的是主父偃。这个主父偃是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人,能揣测到皇帝的心思,自从尝到上奏章的甜头,就隔几天一道奏章,这个奏章一上来就中汉武帝的心思,汉武帝一高兴就提拔他,一年之中提拔了四次,主父偃迅速地飞黄腾达了,很快升到了中大夫。他看汉武帝正为诸候势力太大而烦恼,就建议皇帝实行推恩令,把诸候的土地分割给子弟,封他们为侯,实际就是利用王子的贪欲,分割了诸侯王的国土,削弱了他们的势力。他又向皇帝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都被采纳。大臣们都害怕主父偃在汉武帝面前,说不利于自己的话,所以处处奉承巴结,还争相向他行贿。有人劝诫他:“你太横行无忌了啊!”主父偃说:“我从游学以来,四十多年,志向得不到实现,父母不拿我当儿子,兄弟姐妹瞧不起我,宾客抛弃我,穷困潦倒的时间太长了。况且大丈夫生前,如不能列五鼎而食,死后就受五鼎烹煮好了。我已年老,没有多少好日子了,所以要倒行逆施,横征暴敛。他又是那种为了个人的私利,不择手段,瑕疵必报的人。有一年,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打算把自己的外孙女许配给诸侯王刘次昌,有一个叫做徐甲的内官由于是齐国出身,就毛遂自荐到自己的家乡为齐王提亲。这个时候主父偃想到了自己的女儿,也让他把女儿介绍给齐王。结果齐王都没有同意。其实这也不算个什么事,儿女亲事有一方不愿意的也就算了,毕竟汉武帝的母亲也没有说什么。可是主父偃就不这样想了,他觉得齐王是看不上自己的女儿,也就是看不上自己,那就必须要报复他。于是主父偃主动上书汉武帝,说:齐地的主城临淄,人口实在太多了,而且商业十分发达,仅商贸这一块,一日就能有千金的收入,只可惜这些都入了王府的金库,不能成为国家的资产。他还造谣说齐王的人品很差,甚至做出了一些有悖人伦道德的事情。他把齐王的丑事,说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汉武帝听了,想吐,勃然大怒:朕任命你为齐国相,查清事实!主父偃手持皇帝令牌前去问罪齐王。齐王本来就是个没有本事的人,听说汉武帝来问罪,立刻吓破了胆,还没等主父偃到临淄,竟然选择服毒自尽了。但是在自尽前,他给赵王送去了一封遗书,陈述自己其实是清白的,什么违法和违背道德的事情都没做,完全是被主父偃冤枉的。赵王接到信,立刻联合很多诸侯王一同告到朝廷,说:主父偃贪赃枉法,还迫害齐王,应该被问罪。说白了,主父偃哪怕和齐王没什么,但他的推恩令已经和各地藩王形成了对立。最终汉武帝为了平息诸王的怒火,下令将主父偃抓起来。当然,这并不是什么真的下大狱,完全是演戏给诸侯王看。在汉武帝心中,主父偃还是十分重要的,只不过想要释放,也得找个理由,就征求了御史大夫公孙弘的建议。公孙弘却解释道:“齐王被主父偃逼死之后,由于他本人没有留下子嗣,所以封国已经不存在,如今被中央收回设置了郡县。可是主父偃作为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如果不进行判罚,就没办法向全天下人解释,大家都会认为是陛下贪图土地,逼着齐王自杀。”公孙弘的这番话,应该是汉武帝怎么也没想到的,等于直接给主父偃判了死刑,汉武帝就将主父偃下狱,并接受严格审查。这一来,昔日不敢说话的这些人,纷纷落井下石,拿出手中掌握的证据。其实在主父偃去齐国担任国相之前,就做出过众叛亲离的事。他在家乡的哥哥、弟弟以及原来的亲戚朋友,知道他混好了,有很多人主动不远万里来看他,主父偃却说:“当年你们都不拿着我当人看,现在觉得我发达了,就开始低三下四地来迎奉了。看在以前都相识相知的份上,今天就赏赐给你们五百金吧。“说着就把钱撒了一地,他自己则转身离开,这就是著名的散金断交。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最终汉武帝还是斩杀了主父偃,并且株连了他的全家。主父偃受宠显贵时,宾客数以千计,等到他被灭族而死,没人为他收尸,唯独洨县人孔车为他收尸并埋葬了他。按董仲舒天人感应的理论,他这样的死,应该也是一种报应吧。这样一个为了实现个人目的和政治欲望,而不择手段,又心胸狭窄的人,状告董仲舒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再说,汉武帝看到董仲舒的《灾异之记》,又气又怒。心想:自朕登基以来,的确灾异不断,民间也传说,是朕得罪了老天,逼得朕穿了五天素服,表示敬畏,可你这个董仲舒哇,在朕最难的时候,不为朕解忧,却写文章来诋毁朕。汉武帝愤怒了,把文稿摔在地上,召集了群臣来议。群臣不知文章是谁写的,见汉武帝生气,便纷纷诋毁此文。汉武帝专门把文章拿给吕步舒看。这吕步舒,年轻时,从河南跑到河北,拜董仲舒为师求学。他原本有自己的名字,为了表示自己求学的决心,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步舒,就是步董仲舒后尘,紧跟老师的脚步走。后来他也代老师讲学,那讲课的声音,讲课的气势,和董仲舒如出一辙,他又和董仲舒一样在帷幔里讲,不太熟悉这俩人的,一般学生还真分不清里面到底是谁在讲课。他简直可以称为“董仲舒第二”了。这时,吕步舒已经是御史大夫长史。汉武帝知道他是董仲舒的学生,是故意把书拿给他看的。吕步舒看完,非常激愤,说:这是狗屁不通的东西,纯属胡言乱语、丧心病狂、荒谬绝伦、妖言惑众,这个作者下等、愚蠢,按照法律,应该杀头。汉武帝听后更加愤怒,就说,这个写文章的人就是董仲舒,将他处死吧!
此话一出,朝中的官员,都吓坏了。他们大多是儒生,呼啦啦,跪了一地,求情道:董子大儒,誉满天下,不可杀也。吕步舒一脸尴尬,跪在地下,鸡啄米似的连连向皇帝磕头,说:臣瞎了眼,说错了话,我的老师,是出于好心,本意是想让皇帝的天下太平哇,不要杀我的老师呀!
皇帝的话哪是说改就改的?董仲舒就下了大狱。
吕步舒又到监狱探望老师,打开监牢的铁门,董仲舒坐在铺满干草的地上,还在看书呀。吕步舒羞愧地跪行到老师的跟前,泪流满面,说:学生丢人,无脸见老师了。董仲舒紧紧搂着学生,抚摸着吕步舒的头,说:老师知道,你是无意的,不会有意害我。不要哭了,大丈夫,死当死之,没有什么。吕步舒说:我要救你,如果你死了,我会和你一起死。董仲舒说:不要说傻话,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效忠国家,尽忠朝廷,才是你应当做的。
吕步舒和朝廷的大臣又一次次地谏言,汉武帝的心软了。他也舍不得这个人才呀,就又下旨,赦免了他,恢复了他的中大夫官职。第二年(汉武帝元光元年,即公元前134年),又恢复他的江都相职务。
这次大难不死的董仲舒,虽不敢再言灾异,却没有过分在意这事,反而更加发奋研究儒学,常以儒家的大礼匡正刘非的过错。刘非对董仲舒更加敬重,采纳董仲舒提出的治国方略,尽守臣职,忠君效祖,于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病故,最终成为西汉少数得以善终的诸侯。刘非死后,儿子刘建继任江都国王。董仲舒还是江都相,帮助刘建,把江都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董仲舒的人生又出现了新的危机。
这年,汉武帝要选一个人任胶西相。这胶西王刘端,是汉景帝第八子,母亲程姬,在汉景帝的后宫也属于默默无闻型的。早早就失去了继承权,与兄弟们关系都还算友好。刘端自小身体就有难以说出口的那种病,不管是父亲还是兄弟们都对他颇有照顾。初到胶西的刘端还算正常,也就偶尔捉弄一下胶西国相以及皇帝派去的官员,毕竟他是十二三岁的半大孩子,大家也都没当回事。随着刘端长大,他身上的担子也重起来了,毕竟作为西汉诸侯王,还得肩负为刘氏开枝散叶的重任嘛,于是胶西国的官员们又得忙着给他找女人。谁曾想,他居然不举,而且一接触女人就得病上几个月。这对他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一个男人在女人面前抬不起头,即使在现代也是非常没面子的事情,更何况在古代呢!于是他开始讨厌女人,同时也讨厌给他找女人的那些官员。心理就开始变态:他妈的,女人不行,男人总可以吧。于是他选了一个看着最顺眼的美少年做了自己的郎官,结果这位郎官太过热心肠,不仅“照顾“刘端,连同刘端后宫的妻妾也一并“照顾“了。那些妻妾没有见过这么帅,这么美的少年男子,经常和他如胶似漆,寻欢作乐。这位美少年,也享尽了几辈子从来没有过的,男女之间的那种激情和快乐。刘端气得嗷嗷乱叫,毫不留情地杀了这个郎官,还诛灭了他的九族。这件事让刘端的心理发生了极大的扭曲:苍天啊,你让我生在了帝王家,但又给了我这样一个身体,是戏谑我吗?是叫这个世界的人都看我的笑话吗?我恨,恨这个世界,恨所有的人,更恨那些让我出丑的人哇。于是因恨生怨,因怨做出许多触犯律法底线的事来。胶西国的官员并没有权力处罚他,于是上报汉武帝。而汉武帝对于自己这个兄弟太过同情,也就更加容忍。这也让刘端的行为变得更加出格。于是汉武帝削减了胶西国大半封地。刘端心怀恼怒,就对朝庭给以报复。朝廷派来的国相,奉行汉朝法律帮他治理,他就千方百计搜寻罪状来告发国相,实在找不出罪名的,就设计陷害,最后杀掉。别看他心理变态,但心智极高。他构陷的方法又千变万化。他顽固到拒绝任何劝谏。他的狡诈,又足以使他文过饰非。国相如果照他的办法来治国,又将要绳之以法。所以胶西这个小小的诸侯国,被它杀死的官员很多。他手下几任国相,都被他治罪或杀害了,无一幸免。朝中再无人愿意去胶西国任职。
这样,选派胶西相,就成了一大难题。汉武帝问在位的丞相公孙弘。公孙弘就向汉武帝进言:“唯独董仲舒可以去做胶西相。如果让他去刘端那里做国相,好好辅佐胶西王,胶西国一定能太平。这样陛下兄弟之情保全了,祸患也化解了,不是两全其美吗?“
公孙弘这个人和董仲舒一样,也是学《春秋经》的,且和董仲舒同样属于公羊一派。他是公元前130年,汉武帝召贤良,进入朝庭的。那年他已经70岁。汉武帝是26岁,问公孙弘治国之道,公孙弘说:治理天下,只要推广仁、义、理、智就好。至于我们今天遇到的各种灾害和困难,主要是前朝乱世留下的祸根,不能怪罪本朝的天子。公孙弘是第一个在灾异方面为汉武帝说话的人,汉武帝心里高兴,将公孙弘的文章选为这次对策的第一名,又将他留自己身边,遇事就和他商量。公孙弘自此平步青云,一年后便做到左内史(首都行政长官)。再三年做到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再两年做到丞相,封平津侯,权倾天下。公孙弘创造的升迁奇迹,史上无双。之前,因为家贫,公孙弘以养猪为生,直到四十岁才从猪圈里洗干净手,回家读书。六十岁第一次入朝为官,到匈奴出了一趟差,事情办得让汉武帝不满意,自觉辞官回家。七十岁第二次入朝做官,用了六年时间,从一名白丁,蹿升至丞相宝座。丞相们在这个位置上,大都像坐在火山上一样难受,公孙弘却做得有滋有味。凶巴巴的汉武帝一反常态,对公孙弘无比厚待。有一次公孙弘病了几个月,想要辞职,汉武帝坚决不许,给他一笔赏赐,静等他病好了继续上班。可惜公孙弘入仕时岁数太老了,只当了三年丞相,就以七十九岁高龄,病逝于任上。公孙弘一个垂垂老人,凭什么六年就从白丁到丞相?《史记》给公孙弘总结了三点:伪诈、媚上、阴毒。看一下《史记·平津侯列传》中记载的这样一个故事,就明白了。某次上朝,公孙弘事先与汲黯等大臣商定了上报皇帝的意见。可见汉武帝时,才知道汉武帝流露出相反的意见。见势不妙的公孙弘,马上背弃了汲黯等同僚,表示赞同汉武帝的意思。汲黯的刚肠嫉恶,在朝廷内外那是出了名的,讲话一向放言无忌。看公孙弘胆敢临事反水,汲黯哪里饶得过他?当场便发作了起来,带头斥责公孙弘:你这个奸臣。其它大臣也就跟着指责:故意逢迎皇帝,是不忠。这是一场对公孙弘的信任危机。汉武帝听完也十分惊讶。面对同事的质问,汉武帝的怀疑,公孙弘却表现得异常冷静,没有对自己进行任何辩解,只是简简单单说了一句:“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这么简简单单一句话,就摆平了汉武帝。他确实是一个老狐狸。
公孙弘平步青云的这几年,董仲舒做江都相,尽管政绩突出,却一直得不到重用。不过,他的名气倒是越来越大了。当时另一位《春秋经》专家胡毋生已死,天下公认的《春秋经》专家只剩他一个人。公孙弘的名气远远不如他,却得到重用,这让董仲舒和他的弟子们都感到十分不平。董仲舒虽胸藏万卷书,但不知人言可畏,人心难测,就在私下里跟弟子们说,公孙弘之所以能封侯拜相,靠的不是能力,而是拍马屁。这话很快就传到了公孙弘的耳朵里。
公孙弘本来就对董仲舒在社会的声望和儒学地位,非常嫉妒,听到此言,气得咬牙瞪眼,就想报复董仲舒。这下公孙弘看到报复的机会来了,才使出了这招“借刀杀人”计。汉武帝听了,不知道公孙弘心怀鬼胎,就答应下来。这样董仲舒的江都相,就成了胶西相。
董仲舒接到圣旨,知道自己的人生又面临着一次重大遭遇,但圣旨难违呀,只能上路。他想想这一生,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发奋苦读,研究学问,报效国家,尽忠朝廷,得不到重用,又有这么多的坎,也是满眼热泪啊。可是,前面的路,不管是死是活也得要走哇。刀已经架到脖子上了,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死就死吧。没有想到,到了胶西国后,刘端知道董仲舒名气很大,博学多识,又看他容止有礼,敬而善待。而董仲舒秉持正道,数次直言相谏,自知身在险地,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又怕时间长了会出事,四年之后,终于借生病为由,辞去国相的官职,回了长安。
但他的晚年,仍尽心竭力,著书立说。尽管他不在朝中为官,但如果遇到难以决断的事,汉武帝仍会派使者及廷尉张汤,前去他家,向他请教,董仲舒也会一一回答。
一些小的案件,张汤也向董仲舒请教。有一天,他遇到一个极小的案子:小王的父亲与老张吵架,相互斗殴。老张拔刀,刺伤小王的父亲。小王见状急忙抄起一根木棍,回击老张,在相互厮打的过程中,小王误伤了自己的父亲。根据汉朝法律的明文规定:殴打父母,要判处死刑。廷尉张汤审理这一案子时,左右为难,不知如何裁断,于是亲自到董仲舒家中,向董仲舒请教。董仲舒回答说:父子血脉相连,儿子见到自己的父亲被人殴打,挺身而出,解救危难,实在情理之中。在混战中误伤到自己的父亲,不存在主观故意的可能。他又说:《春秋》记载了一则故事,可以作为参照。这个故事是:有一个年轻人叫许止,他的父亲身染重病。许止熬好药之后,没有先尝尝,就喂给他父亲喝。结果导致他的父亲,吃错了药而病故。当时的法官,鉴于许止不存在杀父的动机,所以没有追究他的刑事责任。小王误伤自己的父亲,和许止喂药一样,不存在杀父的动机。所以不应该处以死刑。张汤称是,没有追究小王的责任。董仲舒从这一判例中,总结出一条审判原则---“原心论罪”。就是在定罪量刑的时候,应分析行为人的动机、目的。如果他的动机是好的,那么一般要从轻处理,甚至可以免罪。如果动机邪恶,即使有好的结果,也要受到严厉的惩罚,首犯更要从重从严处罚。张汤佩服。不久,廷尉张汤又一次登门拜访,为两件疑案向董仲舒请教:第一个案件,涉及藏匿罪。有一位老人,一直没有孩子,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路边捡到一个弃儿。老人抱回家后,尽心尽责,抚育小孩。几年之后,小孩长大成人。在一次斗殴事件中,这个养子刺死了对方。养子逃回家后,把事件经过,详详细细告诉了他的养父。养父连忙把养子藏匿起来。最终这一血案,被当地司法官吏侦破,父子俩人都被逮捕归案。董仲舒看完案件材料,回答说:根据《诗经》、《春秋》大义,养父如同亲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古代已有的法律条款。这位老人虽然窝藏了养子,根据法理和伦理,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张汤点头称是,没有追究这位老人的刑事责任。第二件案子,和婚姻有关。一位女子的丈夫,出海打鱼,遭遇大风大浪。船只被海浪打翻,渔民都葬身大海。这位女子,听到这一噩耗,整天以泪洗脸,痛不欲生。不到三个月,婆婆自作主张,把儿媳嫁给他人。邻居听说后,纷纷议论说:这位女子的丈夫遭遇海难,这么短的时间,就匆匆忙忙嫁人。对于这种伤天害理的女人,理应杀一儆百!(那时女子地位低,丈夫刚死就出嫁,是要判刑的。)董仲舒说:这位女子再嫁,并没有征求她本人的意愿,而是由她婆婆一手操办。因此,这位苦命的女子无罪,应免除对当事人的处罚。张汤又称是,判这个女子无罪。后来“春秋决狱”成了古代司法领域的重大事件,儒家思想开始影响司法领域,至今,儒家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法律,更有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汉武帝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按《汉书.夏候始昌传》记载“自董仲舒、韩婴死后......始昌明于阴阳,先言柏梁台灾日,至期日果灾.....“柏梁台火灾发生在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11月22日,这就可断定董仲舒在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11月22日已经不在人世,再把董仲舒卒年的有关因素考虑进去,基本上可以推定董仲舒卒于元封六年,即公元前105年)董仲舒在家中病逝,终年86岁。闭眼前的几分钟,他还在写书。他死后,城里的汉儒及他的弟子们,云集身边,为他治丧。汉武帝得知此事,想到董仲舒一生没有得到重用,但他的儒学思想和治国理念,为汉家江山永固,立下了汗马功劳,亲自选定长安胭脂坡,做为董仲舒的墓地,并为董仲舒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又依汉家江山的祖治,修建了董子祠,诏告天下,董仲舒享百代香火。
一天,汉武帝出城狩猎,路经董仲舒墓园,又想起自己这一生,尊儒术,推举制,选人才,建太学,兴国学,出西域,开丝路,重商贸,建水利、兴农业,击匈奴,征南越,拓疆域,建立了一个强大统一的威振八方的东方帝国,都仰仗于董仲舒的大儒智慧和治国方略,胸中涌出对一代鸿儒的爱戴与尊敬之情,在离墓园还有三十丈时,就翻身下马,仰视董墓,步履而过。随行的大臣和护驾,也都跟着汉武帝步行而过。从此,董仲舒墓园周围的这块土地,就被人们称作“下马陵”(俗称虾蟆陵)。以后凡过往的官员、儒生,一律在三十丈之外,下马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