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黄山轩辕峰遗迹
林石打开梦幻青春机器人手机说:“荆山以‘荆’而名,这是指长江以南的‘荆蛮’之地,也可看作是古时的黄山。黄山自古以来就有‘吴头楚尾’之说。战国晚期,楚国统一了整个长江流域以及以南大部分地区。中原人有可能称‘大楚’之奇山黄山为“荆山”。可以有把握地讲,黄帝是在南方某地采集铜矿时逝世的。因此,我们从司马迁论黄帝的言语中可得出一个结论:黄帝逝世的地方不在北方或中原,北方只有黄帝的衣冠冢。”
神话博士说,从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黄帝的家系包含了西北和东南两大族群,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不同的政治族群都是与黄帝有关的亲缘氏族。周族的一支“吴泰伯“就是从西北来到长江流域,并长期居住在南方荆蛮地区的一个大部族,最后形成了古吴国。我们知道古吴的核心基地主要是在南陵县大工山一带。这里有数千年以前的铜矿遗址。黄山恰好是古吴发源地青弋江流域的源头。因此黄帝到黄山无论是逻辑上,还是史实上应该说都是可以成立的。
考古教授说:“我们以前很少思考黄帝文化为什么会出现于黄山。为什么轩辕黄帝要来黄山?庞大的华夏民族之所以可以形成,上古时期,存在着部落战争和文化征服战争。因为不停的战争与媾和,形成了多民族的融合,以至于形成了占据幅员辽阔的国土面积的华夏古族。炎黄时期,两个大族轮番做主。《史记》曰:‘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黄帝与炎帝打了三场战争,并建立了征服天下的信心。黄帝来黄山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征服蚩尤和炎帝的部落。”
一直听人们议论的机器人手机说话了:“轩辕黄帝所处的是青铜时代,尤其是与蚩尤大战后对铜资源的需求显得格外强烈。我们知道史书记载了蚩尤当年铜头铁身的传说,实际上,是蚩尤部落已经使用了金属兵器和金属盔甲。黄帝战蚩尤,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因此,黄帝南征江南目的是寻找铜矿和冶炼铜的技术。我们知道黄帝在黄山的民间传说讲的是在黄山随浮丘翁学习‘炼丹术’的故事。道家所讲的炼丹术实际上就是古代的金属冶炼技术。”
黎萍导游来过黄山两次,她介绍说:“黄帝祭祀由来已久。在黄山的七十二峰中,东方第一大峰——轩辕峰有关轩辕黄帝的历史遗迹和传说随处可见。如,始建于晋代的‘黄帝宫’和唐代天宝年间的‘轩辕古刹’、传说的黄帝炼丹台和修炼用的‘神仙洞’、黄帝洗药的‘鼎湖’、黄帝居住的‘黄帝宫’以及祭祀黄帝的‘黄帝坑’。在这些石刻中‘黄帝天位’头像牌位式石刻显然是祭祀黄帝的牌位。在黄山西北麓的郭村乡一直流传着祭祀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大型祭祀活动。”
神话博士说:“我们面前的刻有‘巢居屋’的鱼形石刻,具有明显的鱼图腾崇拜的意味。但更多的是没有文字的图腾石刻如‘鱼鸟’图腾,‘太阳鸟’图腾,‘太阳神’图腾。这些图腾,实际上反映了远古时期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与《山海经》中记述很近似。如,‘人面鸟神’陶图腾、‘人面兽身’陶图腾。这两个图腾反映了人类进入‘人’社会的神人合一的初级阶段。此外还有两个女祖神的石刻雕像:‘母祖氏’石刻和神兽佑护的裸体女神。这两个石刻反映了祭祀黄帝的时代仍然保留了母系崇拜的习俗。”
神话博士知道,黄山轩辕峰下面的夫子山一带,早在商周时期或更早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而且从已知的出土物件来看,那里的文化品位是很高的,类似黄山北大门“蒋家山遗址”的良渚文化(5000年左右)。在三口夫子山的黄帝坑、新民樵山神仙洞、黄山轩辕峰上的神仙洞,陆续出现了与黄帝祭祀、商代、西周王系的石刻。文字大多介乎甲骨文和青铜铭文之间。部分文字明显不同与现已收入《甲金篆隶大字典》,具有地方特色。
考古教授判断:根据以上黄帝文化的遗物分析,黄山的黄帝文化历史应该发生在3500年--2500年左右的时间,即商代初到西周末或春秋初。《山海经》记载,上古时期黄山名叫“三天子都”。这三天子相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伏羲氏、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另一种说法是浮丘翁、容成公和黄帝。在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里就有“螺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降居江水。”
由此可见,黄帝的一族支系——青阳在上古时期就散居在长江流域。而在以黄山为源头的长江支流——青弋江中游就有一个“故青阳城”(在南陵县大工山西周古铜矿遗址周边)。那里曾经是西周的“泰伯奔荆蛮”后居住的故城。泰伯是勾吴的始祖,也就是吴人的一世祖。周人居西方一直以“黄帝嫡系”自称。因此,在西周灭商后,就开始了以“周公旦”和召伯为首的“伐淮夷”和“伐楚蛮”的“布道宣德”之战。黄帝及其大公至德的思想,则是周族人高举的精神旗帜。
沈教授说:“在我国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几乎所有的山岳都有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作解释或说明。那些山岳的自然美景与动人的故事相结合,构成了十分厚实的风物传说文化版模。这种由民族风物传说圈形成的山岳文化版模在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
神话博士说:“我在海南考察,像黎族的《黎母山传说》,正是以信奉本民族祖先神黎母为主要内容的。传说雷公经过海南岛带来了一颗蛇卵,壳破以后,从中跳出一个女孩,靠吃野果长大,与大陆来岛上采沉香的一个青年成婚,繁衍了子孙后代,进行捕捞、种植山兰旱稻。这女子被尊称为黎母,子孙后代成为黎人。这则风物传说的地理分布应当在海南岛思河的峒一带;但是,由于黎族对民族祖先神黎母的信奉有普遍性,所以由这则风物传说引导出的黎族民间信仰文化圈已经远远超越了该峒范围。黎族关于五指山的传说有几种异文,但也都紧紧地围绕着对雷神或大力神的信仰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