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直播自证翻浪起,老匠怒斥野狐禅
祠堂屋檐下的铜铃在风中叮当作响。
乔夏盯着手机屏幕上的倒计时——00:03:21——距离直播开始还有三分多钟,但直播间已经涌入了两万多人。弹幕密密麻麻地刷过:
[听说今天要翻车?]
[坐等打脸!]
[这年头连非遗都有人造假?]
她深吸一口气,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外婆给她的那根湘妃竹竿。竿身上深浅不一的斑点像是一串密码,记录着无数个清晨与黄昏的练习。
“别理那些键盘侠。“易天蹲在河滩上调试无人机,镜头反射的阳光刺得人眼睛发疼,“你只管漂你的。“
“他们说我奶奶的功夫是杂耍。“乔夏的声音很低,但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易天抬头看她,突然笑了:“那你更应该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野路子’。“
乔夏没接话。她望向河面——今天的水流比往常急,浑浊的浪花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沉闷的撞击声。这不是个适合表演的日子,但严松龄的《非遗协会公函》就摆在直播架旁边,白纸黑字地写着「请于三日内自证技艺真实性」。
倒计时归零。
乔夏按下「开始直播」。
镜头里的少女一脚踏上竹竿。
这次她没穿那件飘逸的绿衣,而是套了件皱巴巴的「乡村振兴」文化衫,裤脚还沾着早上喂鸡时蹭上的谷壳。弹幕立刻炸了:
[就这?村姑摆拍吧?]
[竹漂传承人穿文化衫?太不专业了!]
乔夏没看屏幕。她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足底——竹竿入水的瞬间,她就察觉到了异样。水下有什么东西缠住了竿身,像是无数细密的丝线。
渔网。
有人在上游放了渔网。
竹竿猛地一沉,乔夏的膝盖不受控制地弯了下去。直播画面剧烈摇晃,弹幕瞬间刷爆:
[要摔了!]
[果然是假的!]
“乔夏!“易天的喊声被风声撕碎。
千钧一发之际,乔夏突然腾空跃起。她的足尖在竹竿末端重重一踏,整个人如鹞子翻身,竟踩着浮出水面的渔网纵身一跃——
“啪!“
水花四溅。
她稳稳落在三米外的备用竹竿上,衣摆甚至没沾到一滴水。
直播间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五秒后,弹幕爆炸:
[轻功???]
[刚才那招是《水浒传》里的浪里白跳!]
“这叫‘青萍点水’。“乔夏对着镜头喘气,胸口剧烈起伏,“不是什么轻功。“
她弯腰捞起水中的渔网——尼龙绳上还挂着新鲜的鱼饵,明显是有人故意为之。
“现在,谁还想说我造假?“
没人回答。弹幕疯狂滚动,礼物特效炸满屏幕。乔夏却突然僵住了——她的余光瞥见岸边柳树下站着个穿中山装的老者。老人手中的罗盘「咔」地裂了条缝。
“丫头。“他的声音不大,却压住了所有嘈杂,“你这招跟谁学的?“
直播间的标题自动更新了:#非遗协会副会长严松龄现场打假#
祠堂里烟雾缭绕。
严松龄的拐杖「咚」地戳在地砖上,震得供桌上的蜡烛一阵摇晃。“竹漂申遗时定下的十四式,你一招都没用!“
乔夏没说话。她的目光扫过八仙桌上摊开的视频截图——每一张都被红笔圈出「违规动作」:双脚离竿过高、转身角度超出标准、甚至握竿的姿势都「不符合规范」。
“您说的规范,“乔夏突然开口,“是哪一年的?“
严松龄眯起眼睛。
乔夏抓起供桌上的毛笔,蘸墨挥毫——
**「1957年《民族体育志》载:黔北独竹漂分文漂、武漂二脉。武漂者,可踏竿飞渡,竿如青萍,人似惊鸿。」**
最后一笔几乎划破宣纸。那是爷爷教她书法时最讨厌的「杀伐气」。
严松龄盯着那行字看了足足一分钟。祠堂外传来无人机嗡嗡声,易天正躲在窗下偷拍。老人突然冷笑,从公文包里抽出一张泛黄的照片。
“就算你说的是真的——“他缓缓推过照片,“这个怎么解释?“
照片上的年轻女子站在竹竿上,手中红缨枪如蛟龙出海。背景横幅赫然写着「1974年全国武术汇演」。
乔夏的呼吸停滞了。
那是奶奶。
“你们乔家,“严松龄的声音像刀,“根本是武术世家冒充非遗传承人!“
深夜,外婆的烟锅在黑暗中明明灭灭。
“你奶奶确实拿过武术冠军。“老人吐出一口烟圈,脸上的皱纹在烟雾中显得更深,“后来......出了些事。“
乔夏捏着那张照片,月光照亮背面褪色的钢笔字:
**「玉竹枪挑七星后,永不得持械」**
河对岸突然亮起车灯,有人用喇叭喊话:
**「乔夏同志!央视《非遗中国》栏目组想约您明天专访!」**
外婆的烟锅「啪嗒」掉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