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疏远,又怎样亲近:成年子女与父母相处的难点及解决之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如何维护我们的关系

本章中所详述的两个案例反映了人们在讨论疏远问题时通常会想到的家庭关系的状态:有理由抱怨的成年子女之所以不再与父母来往,是因为这种关系让他们感到太过痛苦,太有破坏性。而且在这两个案例中,和解的可能性全都取决于父母是否有能力对孩子所感受到的被忽视、被伤害或者被虐待的情况进行深入挖掘、深入理解以及弥补过失。

然而,成年子女与父母的疏远也可以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而且这些原因与父母的虐待或者疏于照顾并无关系。无论原因为何,维护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的亲密关系要求双方都要有健康的心理,而且这种对心理健康程度的要求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代人,因为那时的人们并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望一种终生挚友一样的亲密关系,而且双方接触的规则并不是基于这样一种以心理因素为主的框架。从这个角度来看,维护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的亲密关系通常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对父母而言:

● 能够以一种非报复性的方式回应成年子女的消极情绪、抱怨、批评或排斥。

● 能够在不抨击对方的情况下对成年子女的价值观提出异议。

● 愿意看到成年子女有独立于父母的自己的生活。具体体现为成年子女不必花费超过其本人意愿的时间来陪伴父母。

● 父母一方有能力从自身的童年伤痛或其他生活创伤和失望中走出来,并且认识到:

 a)成年子女与影响父母成长的人不是同一个人;

 b)成年子女没有义务去补偿父母一生中未曾得到的东西。

● 能够以一种非批判性的、非内疚引导的、非羞辱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 发挥某种程度的自我反省的能力。

对成年子女而言:

● 能够与父母亲保持亲密关系而不必担心在这一关系中失去自己。这就要求他们有能力在了解父母的思想、情感或需求的同时,又不会感受到必须遵守父母意愿的过度压力。

● 能够向父母表达怨言或者意见,而不必担心遭受反击,即使父母有这种倾向。

● 能够接受作为一名父母和作为人的局限性。

● 要认识到父母之所以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或者需求,更多的是因为父母能力的不足,而不是因为父母天生就想要让孩子受苦。

● 要看到父母没有能力满足子女的需求,而这并不能反映子女内在价值或人生意义。

● 发挥某种程度的自我反省的能力。

★ ★ ★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回答以下问题:对于“父母虐待”一词,当今的成年子女和父母辈有时是否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离婚是否会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留下永久的裂痕?父母的精神疾病显然是促成问题的因素,然而成年子女或其配偶的精神疾病又有可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问题发生的几率呢?当今的个体治疗师是否强化了成年人抱怨的强度和权利,并且增加了疏远发生的可能性?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在价值观、个性或态度上是否存在无法调和的分歧?祖父母即使很称职,是否也会遭到疏远?是否存在解决兄弟姐妹之间疏远问题的方法?疏远会给父母带来怎样的心理与社会性创伤?实现和解就是万事大吉了吗?我们还有很多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