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烤衣服
下雨的夜晚又湿又冷,虽然光着脚,但张建新一点也不敢怠慢,凭着经验一点一点的向大渠下面走去。
一股风吹来,将披在头上的雨披吹落在地上。
到现在,张建新清楚地记得那是一股风,不是一阵风。
这么大的雨,没有雨披怎么走路呢?
张建新俯下身子,将书本和鞋子夹在左胳膊下面,伸出右手打算将掉落在地上的雨披捡起来。
虽然天很黑,但是用白色化肥袋子做成的雨披还是很明显的,就掉落在距离他五六步远的地方。
张建新将身子趴的很低,手脚并用让自己尽可能的靠近雨披地方。
此时的雨越下越大,掉落在地上的雨披湿淋淋的贴在地面上。
张建新捡起地上的雨披,抖落抖上面的水,努力的将身子站直,准备将雨披披在身上。
就在此时,脚下一滑跌坐在地上,随后顺着光滑的渠岸滚落下去。
这个黑黢黢的雨夜里,张建新已经不太顾及个人形象了,他紧紧的用胳膊夹住书本和鞋子,另一只手紧紧的抓住雨披,一直滚落到大渠岸下面。
“啪~”的一声,又是一道闪电在距离自己不远的地方闪过。
不用看,张建新都知道此时的自己早就狼狈不堪了,浑身上下都是泥水,用他们老家的话说此时的他比“泥母猪”还要脏的多。
已经脏到了极点,浑身上下也湿透了,脏兮兮的雨披披在头顶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张建新索性把雨披夹在胳膊下面,任由倾盆大雨打落在自己身上,一路向前走去。
在这个大雨倾盆的秋天的夜里,浑身湿透的20岁的张建新正在经受着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次考验,孤独无助,又湿又冷又怕,就连心都冰冷到了极点。
此时的他想哭,但却哭不出声来;此时的他想喊,却不知道要喊什么。
当时的他也不敢喊,万一把鬼招来了,咋办?
就这样默默的走着,深一脚浅一脚,当走到村口的时候,身上的雨水犹如断线的珠子嘀嗒嘀嗒的打落在地上。
走进村子,张建新加快脚步向自己家走去,他不想让村里人看见自己狼狈的样子。
其实他的担心是多余的,试想一下在这么一个磅礴大雨的夜里,谁会冒着大雨闲逛。
除了一两家人没有关门之外,村里所有的人家早就关门了。
张建新快步来到自己家门口,门没关。
上学的这几年,每到礼拜六的下午,父母都会给他留着门,也相信他一定会在这天下午的某个时候回到家里,有时候早一点,有时候回来的晚一点。
张建新走进家门,下意识的叫了一声“妈~”。
听到叫声,他爹张振奎走了出来说道:“你妈带着老二去西安换衣裳了,临走的时候已经给你烙好了锅盔馍,看你浑身上下都湿透了,赶紧把衣服换了。”
换衣裳应该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从诞生到消亡不到20年的时间。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首先吹到了城里,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抓住机遇,抢先发展,有的摆地摊,有的开出租,有的开饭店等等,生活很快得到了改善。
相比之下,边远的农村就发展就慢多了,十几年过去城里人的生活很快就比农村人好了很多,吃穿用度根本不成问题。
用不完的东西,穿不烂的衣服扔了怪可惜的。
于是,个别头脑灵活的农村妇女很快就看到了商机,她们从小商品批发市场买来一些生活日用品用来换取城里人不穿的旧衣服。
然后再把这些换回来的旧衣裳拿到甘肃等地去卖,以此来赚差价。
张建新一家有五口人,为了三个儿子将来都能娶上媳妇,仅凭着张振奎一个人打工是远远不够的。
夫妻二人思考之后,马凤莲决定跟着村里的妇女一起去西安换衣裳,换够了衣裳之后,夫妻两个人一起去北边卖衣裳。
就在两天前,张建新的妈妈马凤莲和村里的几个妇女结伴去省城西安换衣服了。这一次,马凤莲还带上了她辍学在家的二儿子张建设。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干点事总比呆在家里强。
更何况,18岁的张建设是一个暴脾气,从小到大不知道跟爹娘闹了多少次矛盾。
小的时候,张振奎还能收拾住儿子张建设,现在18岁的张建设已经长的比他高多了。
打是打不过了,为了减少爷俩之间的冲突,张振奎就让马凤莲把张建设也带去换衣裳了。
张振奎虽然是读过书的人,但在处理家庭关系上却一直采取的是家长制,孩子们小的时候,这种方法很实用。但等孩子们长大之后,这种方法显然用不上了,还导致了孩子们和张振奎之间的关系紧张,几个孩子所有事情都喜欢跟他妈马凤莲说。
娘既然不在家,张建新也懒得跟他爹说话了,直接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张建新的小弟张建明比他整整小了十岁,妥妥的80后。
做家长的都喜欢儿女双全,上世纪尤其如此。已经有了两个儿子的张振奎为了实现儿女双全的美梦,决定再生一个孩子。
谁知道还是一个儿子。
有苗不愁长,一眨眼十年过去了,现在张建明也在他们村上的小学上三年级,见大哥回来高兴的跑过来问道:“大哥,今天的雨这么大,你一路走回来,浑身上下都是水。”
张建新没有理他,把压在胳膊下面的课本和板鞋放在房间的地上,随手将雨披扔在门外,然后从柜子里拿出换洗的衣服给自己换上。
上世纪90年代的农村,大多数家庭都没有取暖工具。
现在,张建新的板鞋、课本、身上的衣服都已经湿透了,如此凄冷的雨夜根本就没办法晾干。
湿漉漉的衣裳明天怎么穿呢?
要知道身上的这身衣服秋天最钟意的一身衣服,上身是一件七成新的蓝色中山装,下身是一条黑色的裤子。
这身衣裳是马凤莲从西安换回来的衣裳,张建新挑选了好久才找出来的。除了这身衣裳,张建新再也想不出来自己到底还有哪套衣服能够穿的出去。
张建新取出盆子从院子里接雨水的桶里倒出多半盆水,把自己的这身衣裳洗干净之后。决定烧炕取暖,除此,他也想不住其他办法取暖了。
放在后院的柴火早就湿透了,张建新费了好大的劲还把炕烧热了。
揭开了放在炕上的铺盖,把铺在炕上的席子亮出来,张建新把洗好的衣裳和书本平摊在席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