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动机——思维的内动力
思维的开关:动机
人们都知道思维无比重要,但有多少人懂得思维需要一个开关?又有多少人明白这个开关几乎决定了一个人思维90%的部分?
在讨论逻辑思维时,我们无法回避“动机”。它是一个大麻烦,因为任何人的思维模式总是抹不掉动机的影子。没错,“我想干什么”以及“我想怎么干”是如此的重要,它是大脑中的一段初始代码,决定了后面的所有工作。
在心理学上,动机一般被认为是行为的发端、方向,并且决定了行为的强度和持续性。隐藏在行为后面的,就是围绕动机展开的一系列思维工作。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我们要设计方案,制订计划。这时,高级思维就开始了。
聪明的管理者也喜欢而且非常擅长使用动机来激励员工——这在组织行为学中特别明显,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我们给予他们一定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在诱惑面前,他们产生更强的内在驱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在实现他个人动机的同时,也满足了管理者的需求,实现了团队的目标。
这很好理解,也是如此的常见。动机决定了思维的内在过程,并促发行为。这么一说你就更明白了——就像犯罪犯子杰克在打劫运钞车时大脑内所想的那样——我想发财,而且是发一笔横财,用一次冒险改变一生的命运。这个动机决定了他接下来的残暴行为:开枪打死押钞员,在抢劫失败时与增援而来的警察发生枪战,最后横尸街头。
假如他当初的动机稍有偏差,不是“发一笔横财”,而是“通过努力赚一笔大钱”呢?注意,在动机中加入了“努力”二字,思维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绝对不会想到要成为抢劫运钞车的歹徒,也不会蠢到当街与全副武装的警察发生枪战。他的命运将会是另一种走向:找一份正经工作,拼命努力工作,通过几年的奋斗晋升到一个不错的位置,有可能拿到百万美元的年薪。
由此可见,引发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引发动机的外在条件则是“诱因”。内在的“我需要”加上外界的“你可以”,就可激活一个人的思维过程,最终将目标付诸行动。
上面我们已经讲到了“需要”,那么“诱因”又具体指什么呢?
驱使一个人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因素就是诱因。诱因包括各个方面,只要能够激起人的某种欲望、冲动、决心,让他做出定向的行为,采取明确的策略,这种外部条件或刺激因素就是诱因。
正诱因:使人趋向于接受它并且从中获得满足,这种诱因就是正诱因。
负诱因:使人趋向于逃避它并且从逃避中获得满足,这种诱因就是负诱因。
恐怖分子的动机:杀人、破坏、爆炸,让社会对他产生恐惧感。
——逃避社会:负诱因。
医生的动机:救死扶伤。
——拯救生命:正诱因。
教师的动机:传道授业,帮助学生成长。
——传授知识:正诱因。
金融家的动机:追逐财富。
——赚钱:正诱因。
政客的动机:获取权力。
——追逐权力:正诱因。
普通人的动机:平安、健康。
——躲避疾病:负诱因。
它们就像形形色色的开关。只要按下它,动机就产生了。思维的分野在这时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也在这时形成。我们说人和人的不同,首先就是他动机的不同——你想做什么,他想做什么?你们走的是不是同一条轨道,是否拥有同样的动机?
因此,动机相同的人,思维方式也大体趋同;反之,动机有较大的差异,思维也会表现出巨大的差别。重要的是他们的方向和目标,也会由此发生偏差。
人的动机不是恒定不变的,它要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同一种动机驱动一个人数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思考;但也可能频繁地变化,几天一变,乃至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摇摆,比如全世界的“键盘政治家”们,他们吃早餐的时候还觉得某人是一个令人作呕的总统,半小时后在卫生间又有可能认为“他非常伟大”了。戏剧性逆转的背后是思维的改变,而让思维发生改变的则是他又有了新的动机——
他们的立场变了,思考的角度、追求的东西也就不一样了。
动机形成的过程
动机从来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而是与诱因共同组成。两者在不同的环境中结合,产生特定的动机,传达到人的大脑,再由大脑做出决定。因此,动机的类型和方向,抑或它的强度与力量,既取决于这个人需要什么,也取决于诱因的大小和环境的影响。
换句话说,它们都不是孤立的因素。就像每年年底都有很多人从公司离职,他们的薪水千差万别,工作环境也不同,但他们都选择了同一种行为。促成这一动机的原因很复杂,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算盘——许许多多微妙的因素使这些人最后产生了同一种动机。
调查研究表明,动机的大小还取决于达到目标的距离。如果距离太大,难度太高,动机就会比较微弱;如果距离很近,难度不大,动机就会比较强烈。前者难以实现,后者则可以轻而易举地变成现实。这反映了动机对于行动的激发作用,人们的理想与抱负都有赖于动机的支持,近期目标总是容易实现,远期目标则需要靠更强的意志力来维持自己的动机。
人们天生对成就感的需求注定会产生形形色色的动机,进而影响思维。这就告诉我们,除了目标的价值以外,人们对于实现目标的概率的估计和期待的大小也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什么两个人有相同的目标,自身的条件也在同一起跑线上,最后的成就却有天壤之别?除了运气的因素之外,动机的强弱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受影响的不仅是思维,还有价值观
1.动机最终会形成一个人的价值观。正面的动机形成的是积极的价值观;负面的动机形成的则是消极的价值观。
2.价值观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一旦形成,就会相当稳定。因此,人们这一生的价值观往往在十几岁产生以后就稳固下来了,此时为自己培养正面动机是相当重要的。
立场引发的逻辑战
你的立场往往决定了你的思维,而你的动机又决定了你的立场。这个理论一点也不复杂。我们可以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在进行自我定位时
1.身份定位
“我是A的朋友,所以一定要支持A!”
“我不是A的朋友,所以一定要反对A!”
2.立场定位
“我是受益一方,所以一定要支持这项政策!”
“我不是受益一方,所以一定要反对这项政策!”
在判断一个人的观点对错时
“你从中得到了好处,当然会这么认为了!”
“你没有从中得到好处,当然会反对了!”
所以,要求我们的老板“站在员工立场”总是很难
这实际上要解决的是以什么标准来分析问题、要求别人的问题。你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要求,还是适当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很多老板习惯于按照管理者的标准或者优秀员工的标准去要求员工,而员工却没有站在老板的立场上,双方因此就会发生激烈的冲突。当然,这两种针锋相对的立场本来就是一种极大的误区。
1.老板对员工的要求总是很高。因此多数下属是难以达到管理者的标准和公司最高要求的,否则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提拔和奖励。事实上,这个结果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2.多数员工也不会站在老板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是由双方的身份定位决定的。员工的立场是:“我要赚钱养家,你要发钱给我;其次我才会考虑付出多少努力。”老板的立场是:“我要让公司赚钱,你要为公司做好工作;最后我视你的努力程度给你薪水。”
尖锐对立的立场,使矛盾经常不可调和。双方的逻辑冲突看起来没有一点交集,也找不到融合的路径。但是,只要是不那么顽固地坚持自己的立场就可以了。对每个人而言——我们都处在管理与被管理的角色循环中,如果你能理解这种角色与分工,就能够尝试着去理解对立角色的立场。这也是我们必须尝试的。
因此,对老板而言,你一定要把员工当作普通人来管理,而不是只视他为“自己的下属”。后者会让你对员工提出种种苛刻的要求,前者却能带来人性化的思维。把员工当普通人管理,意味着我们对下属的要求应该适当地降低,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一下:提高工作能力是不是需要一个过程呢?太心急的话是不是会让员工承受巨大的压力呢?
站在员工的立场上想一想,你就会明白,如果一件事情普通人都做不好,那么最有效的办法不是去强迫他们提升工作能力,而是应该降低自己的标准,将工作设计得更加简单一点。比如为何不开发优化工作流程,尽可能地让每个环节变得“傻瓜”化呢?假如公司有这样的需求,这将是双赢的结果。管理者的标准得以执行,员工的工作与管理都可以变得简单。
这些年我常去不同的企业,我经常听到管理者斥责部下“很笨”,痛骂他们是笨蛋,是蠢货;甚至有的老板三句就有一句脏话,员工在他面前很痛苦。我就对这样的老板说:“你在思想上把员工当阶级敌人了,那么他们也会把你视为阶级敌人的。你的公司怎么能做好呢?”双方的思维要统一,立场就必须先统一;即便不能真正地统一起来,你也要为彼此建立一个交集。
那些忙着去责骂下属的管理者,他们没有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一想,也没有能力让员工理解自己作为管理者的立场,因此双方的逻辑冲突是激烈的,也是难以挽救的。
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去做事
我向参加培训的国内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建议,在制定公司的管理原则时,不妨先对他手下的中层干部进行教导,让这些处于金字塔中间的人去“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站在员工立场做事”。这样一来,他们就真正地成了老板和员工之间的桥梁,使公司的思维通畅起来,实现一个上通下达的目标。
为什么要教导中层干部呢?因为他们在一个大团队的思维路径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他们要向下传达管理层的命令、颁布新规,向上递送基层员工的想法和思路,维护员工利益。这些人如果能拥有两种不同立场互相转换的能力,就等于一个团队具备了让不同角色实现双赢的能力,也使上面的老板和下面的员工不再时时刻刻发生立场上的冲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和磨合,整个团队就能用同一种逻辑进行思考,战斗力和凝聚力也将大大提高。
这既是我们作为管理者的新的思考方式,而且对基层员工也是十分有益的。毕竟,多数人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的。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立场就是极度封闭的,也是极为短视的。
如何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
要求每一名员工或者每一名中层干部“站在老板或上司的角度思考”的确是很难的一件事,因为他们没有达到老板或者上司的高度。这些人虽对公司忠心耿耿,也有很出色的工作能力,但毕竟不在其位,很难充分地体会与琢磨老板的立场,于是也就很难从他们的角度思考。
那么,能不能换一种折中的方式——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但行动时却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我认为这是可行的。这要求你具备双重思维——考虑自己的利益,同时也用行动为别人创造利益。
只要你照这种方式去做了,总比什么都不考虑、什么行动都不采取效果要好。对此,我并不主张人们都去揣摩他人的心思,而是让你明白如何在行动之前洞察别人的立场,并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发现一个最有利于你的思维角度。
如何站在别人的立场做事
这一条更加困难。没有人愿意真心实意地站在别人的立场去做事,是不是?即便你精于此道,恐怕也是口是心非,不会那么心甘情愿。
最好的方法是为自己树立“工作简单化”的思维,明确这么做的原则,然后毫不犹豫地去执行。不要想得太多,因为越复杂就越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也就越让人怀疑你的真实用意。行动越简单,立场越清晰,你就越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并用肢体语言客观地表现出来。
在说什么不重要,想要什么很重要
我们去看一个人,他说什么不重要,做什么也不重要,他想要什么是重要的。“想要什么”决定了他的动机和立场,表现出的是他的真实想法。
对一个聪明的人来说,首先应该做到的一点是独立的思考;另外也要了解世界其他的地方所发生的事情,不能孤陋寡闻。这个道理每个人都知道,不是吗?但除此之外呢?你了解了全世界,那么了解你自己吗?
就拿我自己来说,这20年来,我从中国到新加坡,又到美国。有幸进入了联邦调查局,认识了哈罗德这样的上司,学到了这个世界上最高级的智慧。我几乎总能在第一时间——比多数人更快地弄清别人在想什么,懂得别人想要什么。同行都为我退出联邦调查局感到惋惜,认为我应该继续从事情报分析和审讯工作。
这是一个理想的职业。我一度也是这么认为的。但直到最近几年,我才突然意识到:原来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做的事情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我了解了世界,能够预测人的行为,但我对自己的内心却缺乏体察。
独立思考的本质就是了解动机。任何一件事情的动机,包括自己的心理动机。成功实际上没有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不过有一条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学会分辨现象和本质上的差别。曾经有人问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所有的诺贝尔获奖得者有什么样的共同点?”他的回答是:“什么共同点都没有,连智力上都没有共同点。”
如何理解这句话?
他想告诉人们的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智力也是不均等的,他们也不都是很聪明。事实恰恰相反,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还有智力低下的缺点。但为什么这些人能够成功呢?因为他们善于独立思考。很多因素共同作用让一个人获得了成功,其中有一个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你必须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当然了,如果你不光善于独立思考同时还富有智慧,那就更好了。这说明你懂得如何分析世间人情,能看到一些言行的本质,知道别人在说什么的同时又在想什么,也知道怎样才能为自己找到一条正确而有效的思考方式。
对“自我动机”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
即便对自己的动机,有时我们也难以在第一时间清楚地判断。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之所以工作六七年了,仍然不确定这是不是他喜欢的工作;有的人结婚十几年了,仍然不敢肯定自己是否找到了一生最爱。
我在国内读中学时,算不上一个好学生。中学毕业成绩很差,勉强考上了大学,而且差几分就名落孙山。后来我分析原因:“我是一个聪明人,至少智商不是太低,和那些学习很棒的人比起来,我看不出哪些地方落于人后。可是为什么我的成绩这么差呢?因为我学习了太多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这不是我的动机,却耽误了我太多时间,比如我的数学成绩很差,是因为我完全不喜欢数学;我的化学也一般,是因为我一听到‘化学’这两个字就头疼。和我比起来,那些成绩很好的同学没有决定性的智商优势,但与我最大的区别是,他们对这几科很感兴趣。”
事实难道不是如此吗?真相正是这样的。当你不能独立思考与判断“自我动机”时,就像学习一样,你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尝试那些模棱两可的东西。短时间内,还会产生一种假象,就好像它们是你想要的。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你才恍然大悟,发现自己居然走了这么长的弯路。
爱因斯坦在自己刚到美国时,很多好奇的美国人都向他提问题:
先生,你知道声音的速度是多少吗?
你如何做才让自己记下了这么多的知识?
你的方法是什么,是将所有的东西都记在笔记本上并且随身带着它吗?
你是不是经常查阅自己的笔记本,以便随时回答人们的问题?
美国人对爱因斯坦有如此强大的思维和智能感到好奇,以为他有什么独特的方法。但爱因斯坦却笑着回答道:“我从来不带笔记本,也不带其他什么东西,我的方法就是经常使自己的头脑轻松,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到我所要研究的问题上。至于你们问我,声音的速度是多少?我倒是很难马上就回答你们,必须查一下资料才知道具体的数字。因为我从来不记这些资料上已经有的东西。另外我告诉你们,宝贵的记忆力应该用来记那些资料中没有的知识,这才算把我们的智慧用到了正确的地方。”
这使美国人感到十分惊奇,同时也大受启发。这恰恰就是爱因斯坦成功的重要原因——他不但有非凡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且非常重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可以明白自己的所想,清醒地支配自己的“所行”,不会像普通人那样言行不一致,在动机与行动之间方寸大乱。
想得明白,你才能“做得明白”
这是我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喜欢在培训中不断地告诉学员:“先想明白,再采取行动,以免付出不可承受的代价。”
如果你连“想”都想不明白,又如何保证自己行动的正确呢?那么你的做也一定是错误的,或者与动机有偏差。往往做到最后,走到了终点,才突然发觉自己根本就没有做对过一件事。
1.你要先思考如何细致地规划好自己的未来。
2.你要先确定自己未来的角色,在这一点上绝不要含糊,必须在开始时就把它搞清楚。
3.你要先明确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4.你要先确定大的方向和目标,然后再把目标缩小,逐步地制订阶段性的计划,思考每一个行动步骤。
5.你要将比较大的目标放到最后,想清楚一个最终的计划再采取明确的行动。
让你的头脑思维和人生逻辑就这样保持下去,我们大的人生方向和工作目标不会改变,但与思维有关的部分却会变得清晰精确起来。得到提升的是思维细节,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度的调整。重要的是,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动机,然后再去决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并坚定地走下去。
在实现的道路上,你会遇到很多问题。一定是这样的,没有什么重大的目标是一帆风顺的,但只要有信念,我们就一定可以创造思维的奇迹。
发现原始动机
你要明白每个人行为背后的原始动机,以及他们的真实“需要”。它们经常藏在厚厚的云雾之中,或者被包裹在面纱之内,不会被你轻易看见。
你也要重新认识和找到自己的原始动机,找到自己的真实需求。这种向内的审视比向外更加重要,因为这可以帮助你理清自己的方向,回答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之前我做的事情有意义吗?”
“我现在做的,仍然符合我的初衷吗?”
今天,很多人的内心都充满了挫折感,他们妄自菲薄。尽管仍在扮演一个努力奋战的角色,就像机器一样不放过每一分钟。但事实上,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无力感,也找不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感觉。具体来说,这些人觉得自己的潜能已经用尽了,勇气也在逐渐消耗干净。
1.心中困扰,因为没有适当地表达自己的生活,也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实现自己的计划;
2.与外界的冲突很多,这源于他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尊重,处处都是不合乎他心意的事情,充满矛盾的关系,使他无法自然地流露情感,只能发泄内心的不良情绪;
3.在层层的面具之下,充塞在他胸中的是不被了解、寂寞、受挫感、愤怒、愧疚、焦虑、自怜等感受,他发现自己完全背离了当初的想法,人生的初衷没有一个实现。现在,他只好把自己真正的愿望埋在心底,过着自我压抑的生活,消极地应付工作,因此对人生充满了强烈的失望;
4.他还可能逐渐失去了信心,思维的活跃度消逝了,乃至人性都开始扭曲。他不再保有童真,也不再像当初那般善良、热情和充满斗志。他失去了信心,也开始推卸本该担负的责任。
什么时候我们产生过上述想法与感受呢?我相信在不同的年龄段,人们都有类似的体验,进而有头脑乏力与思维匮乏之感。面对这种困局,我们该如何思考,怎样找回当初的动机,点燃当初的激情?
你要先了解自己及他人的个性,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人们的倾向、偏好。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明白每一个人的一切行为背后的原始动机和他们的真实需求,以及为什么一个人的动机会发生变化。这会让你知道人最真实的智能源头和思维的动力。
人们的想象经常与现实混淆
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青春期及30岁之前的人身上。他们经常会将自己的想象与身边的现实混淆在一起,有的甚至早就遗忘了自己的原始动机:“我想做什么来着?已经想不起来了!”或者类似的感叹:“我早就迷失自己了,忘了当初的美好愿望。”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开始夸大并形象化自己的内心愿望,然后将它们中的一部分过渡到现实之中,就好像自己已经实现了愿望一样。
有的人看到竞争对手实现了工作目标时也很高兴,常会产生一种“我的目标已实现”的心理体验。这并不是他在欺骗自己,而是真的有这样的感觉。通过这种方式,他们的潜意识向自己的动机做出交代。
他在取悦你
有的人在做事时不仅想做好——他有这样强烈的愿望,但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他只是想让你高兴,从而得到你更多的奖励或者给他创造更好的生存空间。这就是为什么只要老板亲自交代的工作,员工做起来会更加卖力的缘故。
他们真的是想做好吗?未必。只是由于你希望看到一个好的结果罢了。这种微妙的心理差异,暴露了员工的原始动机——讨好与取悦老板是员工的天性,你不必对此感到意外。就像孩子在考试结果不理想时,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会用“考得还可以”这样的话语来取悦家长一样。双方的心理是共通的。
引起人们对他的关注
还有一些人不会表达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也不清楚自己的动机,于是就可能会用一些“谎言”来尝试表达:“亲爱的,我一个人很怕黑!”——其实她只是想让你陪着她。“亲爱的,我这里疼,你摸摸看!”——其实她是想和你亲近一下。通过一些行为来引发关注,这是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的动机,由此产生思考和各种各样的行为。
他想逃避惩罚
这是人们最真实而且比较天真的想法:“如果不做点什么,我的错误就被发现了。”动机是让自己躲过“一劫”,在此基础上去欺上瞒下,造假说谎,让别人以为他没有犯错。
摆脱控制
人们都有摆脱别人控制的本能,比如小孩看电视正在兴头上,听到父母催促自己写作业时,张口就说自己写完了,而不是诚实地告诉家长自己不想写。因为后者往往不被接受,所以为了摆脱控制,只能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谎话,做一些更加错误的事情。
虚荣心的动机
人们之间的攀比——比如闺密之间的购物大赛,原始动机并非由于她们真的需要这么多衣服或者需要那些名贵的鞋子、项链,而是虚荣心在作祟:
“我一定要比她强!”
“我必须压她一头!”
为了能赢,人们付出很多额外的代价,但还得装作无所谓的样子:“这没什么,我有的是钱。”别人有的东西,他们一定要有更好的;别人没有的东西,他们也要弄到手,才能使自己的内心感到满足。当一个人的动机被虚荣心捆住时,我们去探讨他的理性思维是否理性就失去了意义。
盲性思维——没有方向盘的人
我们知道有很多人患有一种叫作色盲的疾病。他们对某种或某一些颜色分辨不清,这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疾病。盲性思维就相当于色盲,它们在特征上有相当多的类似——那些对思维缺乏方向感的人,就是思维盲性的人。
思维盲性的人不善于讲道理。他们有的还喜欢用谩骂攻击别人,而不是平心静气地沟通或辩论。
他们经常表现得自相矛盾。问题稍一复杂,他们就逻辑混乱,毫无头绪可言,失去最基本的思考能力。
他们在行动时欠缺考虑。对行动他们没计划可言,冲动性强,不顾忌后果,某些时候甚至会歇斯底里,采取过激行为,丧失自制能力。
盲性思维是引起一些悲剧性事件的原因之一,比如凯茜,她是居住在洛杉矶的一个女孩,今年只有25岁。凯茜向来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她在大学谈了四次恋爱,每次都维持不到两个月。谈及爱情、婚姻或家庭这些问题时,她总是很茫然,不清楚自己到底要追求什么,也不知道未来何去何从。
工作后,她很快遭受到了沉重的一击。凯茜又交到了一个男友,爱得死去活来,很快就同居到了一起。她无比相信他,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她对他从来都是言听计从,没有丝毫怀疑这个男人的动机。这就是凯茜,她缺乏分辨能力,想问题和做事经常盲目行动,形同失去方向感的蚂蚁。
最后,她果然被这个男人欺骗,盲目地成为证券市场的投机客。他制订了一份投资计划,前景美好,收益很高,但却需要融资。凯茜成功地被欺骗了,四处为他借钱。最终这个男人卷款逃跑,两天内就跑到了南美洲,从此销声匿迹,只留下凯茜一个人痛哭流涕。在这场骗局中,她不但赔掉了全部家当,还欠下了约80万美元的债务。
凯茜觉得自己一生都还不上这些钱,于是就在一个雨夜自杀了。在自杀前,她写下了长达六千字的遗书,对自己口诛笔伐。她彻底放弃了自己,去了另一个不需要思考的世界。
实际上,州检察官说:“她的男友要负更大的法律和赔偿责任。”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凯茜其实是没有责任的。就连自己人生的最后时刻,凯茜仍然摆脱不了盲性思维的致命缺陷!
对思维的盲性,现实中很多人并不太了解,因为它不像一些疾病似的经常会表现出来,而是隐藏在我们的头脑内部;它也不像一些心理问题,只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就可以解决。相反,它既不易发现,又不易解决。除非我们可以使自己的头脑产生颠覆性的思维活动,在思维的拐角处突然发现那个打开百宝箱的钥匙。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有一次发现,航天飞机上的某个零件故障频出,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没有解决。怎么办呢?工程师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绝妙的办法。但有一个工程师最后站出来,提了一个新的想法:“我们能不能不要这个零件呢?”
人们目瞪口呆。因为他说得很对,事实证明这个零件确实是多余的,把它拿下来对航天飞机没什么不良的影响。
这就表明,在我们的思维中——哪怕是那些智商很高的人,也会经常出现一些盲点,属于思维的盲性区域。这导致人们不仅没有思考的方向感,也经常陷入钻牛角尖的困境之中。而创造性思维就是专门来消灭这些盲点的。
杜绝思维盲性的黄金钥匙,就是打造创造性的思维。所谓创造性,有时并不一定是必须想到多么高明的主意、突破多么坚固的思维关卡。在很多时候,创造性思维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人们已经知道和了解的,但问题在于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些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就像一条小路是登山的捷径,就在我们面前摆放着,但却没有人注意到。
打个比方说,你大学毕业,现在手里有一百万元存款。当然,这个钱可能是你凭借自己的能力做了一些项目、策划或者做其他生意赚到的,也可能是父母给你的“基金”。钱到手后,你就有两种选择。也可以说,你的脑海中会闪出两种念头:
第一,把一百万元拿来开公司,将生意做大。10年后你的身价达到了一千万元,那时你可以买一栋别墅。房子的梦想就圆了,同时你的财富达到了以前的10倍。
第二,把一百万元拿来买房,不去管什么生意。买了房子以后,就找一份工作当上班族。10年后你除了有一套升值后约一百二十万元的房子和二十万元存款,再也没有别的。
你会怎么选择呢?
遗憾的是,现实中超过99%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二条道路。他们对买房的冲动超过了一切,会不顾一切地先把房子买到手,然后再谈别的。他们可能认为这才是人生的圆满。至于第一条道路指出的辉煌前景,因为不是现实存在的,或者说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他们并不是很感兴趣。
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盲性思维的表现。思维决定命运,但选择又体现我们的思维。选择是思维的结果,也是一念之间的意识倾向决定的。这恰恰说明人的命运是动态的,也是在不同的一闪念之间由我们的头脑所决定的。
那么,为什么现实世界中的多数人时常处在“盲性思维”状态呢?
1.思维盲点总是存在
我们在思维的过程中,经常会无意识地踏入一些陷阱。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的意识早就挖下的,结果就是用一个坚固的思维的笼子困住了我们自己。我们走进去,就很难再走出来,比如你只要打定了主意——第一个闪出来的念头就会像一个开关,只要打开了,它就形成了一个意识指向和思维的路径,让你冲动地一直走下去。除了这条路径外的所有区域,就成了一片盲区。无论那里面有多么精彩的美好事物,你都很难正视它。
思维盲点在我们的头脑中总是存在的,难以彻底消除。你只有一个正确的选择:及时发现它,然后绕开它。
2.思维惯性不断地形成
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无数的习惯的集合体。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习惯,这其中包括思维的习惯。过去我们思考问题的程序假如成功了,就会被大脑注意并且记忆下来,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大脑就会在第一时间调用这些用过的程序,而不是开发新的思考工具。这就是思维习惯的形成过程。
习惯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对每一个人都是如此,习惯可能是最好的仆人,帮我们达到新的高度,推动我们不停前进;但同样,习惯也可能成为我们最大的敌人,把我们的思维僵化、凝固乃至锁在最深处,使我们失去分辨与创造的能力。
盲性思维显然就是指这种惯性思维的消极性,它是大脑偷懒的一种表现。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才会遇到阻碍,在拓展新领域时才会止步不前。有时,我们不但会受困于陈旧的思维模式,迟迟找不到创新的灵感,甚至连自己最初的动机也失去了,甚至忘记了本来的方向,最终迷失了自己。
这时,就不只是思维的停顿,而是人生的停滞不前。因此,想摆脱盲性思维,就得为自己的思考安装方向盘,让方向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战胜对思维惯性的“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是一条不归路,人们一旦选择了某条道路,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此时惯性的力量就会使他们“一条道跑到黑”。对此,我们需要尽量避免。
统一立场:集体思维的前提
群体的动机决定了群体的行动,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立场的统一(管理学上称之为凝聚力)。形形色色的组织都在强调团队协作,没有一家公司会拒绝“协作”这个词。但是,你明白它们为何会这么做吗?
尽管一支团队会容忍和发挥成员的个性,但集体思维的本质早就决定了,统一立场才是凝聚力的基础,也是决定团队绩效的重要因素。就像一位老总向我形容的:“我可以原谅一个下属经常迟到,但绝不能容忍他在工作中出卖公司的利益。”这就是老板的心思,也是组织的基本动机——每个成员的利益都基于公司,这一立场不容侵犯。
为此,组织不遗余力地增强和捍卫群体思维,使每一名成员都建立和拥有同质性的思维方式,达成近乎完全一致的共识。在管理中,群体思维现象是十分普遍的,这也是企业的追求。不管是负责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的高层管理团队,还是负责执行具体项目与任务的基层工作小组,群体思维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当然,群体的立场也是统一的。
群体立场是如何统一的
第一,强势成员的思维主导组织:一种群体思维在公司的出现,它的起源是什么?有时(多数情况是这样)来自老板本人;有时则很可能是董事会(团队或部门)中占有强势地位的成员将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偏好和个人见解强加给了整个团队,让多数成员接受了他的思维方式,顺带也形成了共同的立场。这种情况大多在团队刚成立时就由强势者的特点注定了,很难再发生改变,除非有新的强势者加入进来,双方进行博弈。博弈的胜方将成为团队中的新的强势思维的主导一方。
第二,立场的统一代表着共识:就算有些共识是虚假的,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谬误和扭曲,使那些与主流意见相左的团队成员感到来自集体的压力,主动的自我调整以避免言行过激和被群体孤立。但从长远来看,立场的统一对团队的成长仍然是有益的。
不管是一个很小的团队还是很大的大企业,如果群体思维的内容可以随时更新,那么占据主导地位的总是一些精英成员。他们的远见和远景可以迅速得到有效的实施与执行,在灌输的过程中成为全公司的共同立场,甚至形成公司的主流价值观。
比如,比尔·盖茨在1996年将微软的群体思维从原先的“稳做PC王国的老大”在短期内调转为“争当网络时代的技术与产业核心”。与此类似的还有国内的华为,喊出了“让听到炮声的人来决策”的口号,成为它的群体思维升级的体现。根据这一理念,所有的员工都会努力让自己听到“炮声”,否则就很难与公司的发展保持同步,结果就是被淘汰。
个体的动机会被压制
集体思维绝不容许“个体动机”过分壮大。因此,在一个组织中,个体的力量再强,也无法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团体之上——如果这么做了,团队将面临危机,个体也会遇到不可预料的结局。
群体思维的壮大,一定会导致团队忽略某些重要的外部刺激与不利信息,并且压制某些成员的独特见解和不同声音——不管这种见解是不是有益的,都会本能地打击他。同时,也掩盖了成员间实际存在的利益冲突与意见分歧。它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消弭多样性的思考,使组织的思维越来越缺乏新意。
结果就是,群体中的共识一旦达成,那些被集体否定过的东西即使在后来逐渐被证明是正确的,也很难重新成为组织讨论的议题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优秀的雇员提出的建议在被否决后,尽管公司后来发现了这一点,也继续对他保持不理不睬态度的原因。
任何挑战公司共同动机的人,其下场都不会太好。甚至可以说,他将被当作团队的叛徒清除出去,其本人也将被抹上“个人英雄主义”的污点,很难再融入团队。
你和某一公司的追求是一致的,就很容易融为一体;反之,你的动机与公司发生了偏差,就会分道扬镳,各走各的道了。这一点在面试时就能分辨出来。即便你在面试中蒙混过关,还有一段相当漫长的实习期和考核期,你也很难在追求不一致的情况下长久地立足于公司之中,总会有人把你揪出来,踢出队伍。这也是由团队中的办公室政治和复杂的博弈决定的。
当你无法避免为集体统一立场、凝聚所有人的动机时,就注定了你必须包容上述所有的现象,并且制定防范群体思维产生偏差的办法。最大的误区在于,很多公司只注重集体动机,维护集体利益,对雇员的个性过度压制,结果杀死了公司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