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一统青州
易飞在营帐之中盯着地图,为接下来的战略该怎么安排泛起难来。
因为随着接下来军队占据整个青州,大同军已经完成实质上的割据一州之地。
这跟以前占据几个郡是不一样的,对于大汉朝廷来说。只是占据几个郡,那只是芥藓之疾,甚至都不能被朝廷上的诸公放在心上。可现在已经完成事实上的割据一州,大汉总共才13个州。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在无视的问题了。
这意义上是完全不一样的,相当于列土封疆,所以接下来必定会迎来大汉朝廷的大军进攻围剿。
所以易飞为接下来的战略犯愁,接下来该怎么做战略调整。
现在青州被冀州、徐州、兖州三州包围围堵住。如果等待大汉派兵来攻,兵少还好,若是兵多在三州多面进攻,以现在大同军的兵力和将领人才储备等,根本无法抵挡大汉的正规军。
虽然大同军士兵精锐,但将领上战斗力上要低很多,尤其是在智谋、辅助等方面,除了易飞之外,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
如此一来,面对大汉的军队胜算太少,所以固守青州等大汉军队来攻是下下之策。
可如果主动进攻,那大同军刚刚占据了青州,别看易飞一直在进行扫盲运动,可相应的储备人才还是太少,大多只能管个一村一县之地,就已经算是能力出众者了,至于更高的人才基本没有。
所以易飞对此很发愁,如果再主动进攻,扩大地盘。来应对汉军。那人才储备稀缺就是最大的问题。
粮食物资还好一点儿,反正可以去继续打土豪分田地。
基本的粮食问题就能解决了,实在不行,易飞自己带着亲卫,往冀州那些世家大族溜达一圈儿,靠着它的空间能力,足以悄无声息的借来足够多的粮草,暂缓一时之急。
随后易飞给内阁发去信件,询问有多少人才储备能够胜任县令之职,能统领一县就可以,更高的官职暂且也不怎么需要。
除此之外,还要给军阁发去命令,征募士兵,把原来的三万正规军增加至10万正规军队。
军队倒是可以很快的选拔完成,因为有80万民兵打底,选出来七八万人非常容易,而且还都是精益求精,优中选优,需要的只是时间进行磨合就是了。
既然军队的问题不需要担心,而易飞看着地图,大致上已经有了思路。
绝对不能固守青州,等待大汉军队来攻,因为青州多面面临大汉军的进攻,以大同军的情况,根本防守不了,所以只能以攻代守,攻敌所必救。
不能让大汉牵着鼻子走,反而要牵着大汉走,把战争推到青州之外,在青州留下足够安稳的发展空间和时间。
所以目标其实已经只有一个,冀州。
因为进攻兖州,虽然同样是敌军所必救,因为兖州靠近司隶,可同样的,也可能使围剿的汉军发动更多的兵力,这对易飞来说,利弊各半,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而徐州虽然富庶,但徐州根本不是大汉军队必救之地,引不动大汉军队,所以剩下的选择就只有冀州。
因为冀州多门阀士族,属于平原地区。多门阀士族,一旦进攻冀州、冀州大小门阀士族,在朝廷上的人一定会想办法让大汉军队在冀州阻拦大同军。
其次冀州生产粮食,其中的粮食是大汉朝廷重要的粮草来源之一,所以这也是大汉军队的必救之所。
而且即便此次出征,大概率也是要在冀州征兵,征缴粮草,所以攻打冀州能不能占下地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让汉军跟大同军的战场放在冀州,而不是青州。
根据易飞的推测,大汉朝要想动兵进攻青州,估摸着能有两三个月的时间给易飞准备。
因为接下来两三个月想要战争,需要等到春耕完成之后,才符合大汉朝动兵的规律,而且刚刚结束的青州战争,从消息传到大汉朝,再做出决定,组织兵马等。也需要时间,所以两三个月的时间还是足够的。
不过这也不可能真正等到两三个月时间,他这里虽然也需要春耕,但肯定是要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样的道理易飞是懂的,所以现在开始征募军队。
至于征募军队造成的劳动力减少,倒也不必担心。现在主要是把军队集中起来进行训练,但春耕时部队仍然可以下乡支援农村进行春耕。
果然,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不过半个多月,整个青州便已经完全占据,随着各地县城换上易飞的培养的人之后,纷纷开始公审、分地等活动。
各地军队也并未撤回,而是配合着当地的村长县令进行剿匪等活动,靠着政策吸引,对顽固分子进行军事打击等方式方法。在未来的一个月,使青州大部分地区恢复安定,各种盗匪做乱等事件大大减少。
只有零星的一些顽固恶匪,在青州大同军这里不可能被赦免的,仍然顽固的窝在山中,但也要面对随时可能被属下割了脑袋邀功的危险,所以一个月之后,青州基本上被平定。
各地驻守的主力部队开始向着青冀边境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