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思考,快成交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站在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的中间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

主要是怕忘记,尤其是怕自己忘了曾经对财富管理的思考和一点儿所谓的经验。事实上,随着我在公募领域从业时间越来越长,近几年受机构邀请讲财富管理时感觉越来越生疏,许多案例都快忘了。所以,我想还是静下心来写一写吧。

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是对资产配置的理解,核心其实就是一句话:资产配置的起点是理解资产,在这个基础上再谈配置。下半部分是对财富管理的认知,核心也是一句话:财富管理的初心是从客户利益出发,为客户创造价值。这两句话其实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但是面对琳琅满目的金融产品和压力很大的日常工作,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波动和起伏不定的客户情绪,我们往往会摇摆、怀疑和迷惘。强调起点与初心,我更多地是想提醒自己,不要因为走了太远,而忘了因何出发。

我的从业经历比较简单。从公募基金到银行再到公募基金。我曾经是这么“包装”自己的:从乙方到甲方再到乙方,从资产管理到财富管理,从产品经理到投资顾问,从私人银行到公募基金。如果非要精确一点,我应该是一直站在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的中间,一边向财富管理的终端,用化繁为简的方式“翻译”专业;一边把客户“朴素”的投资需求,转化成策略和产品向资产管理端反馈。财富管理教给我的是,如何理解客户;资产管理教给我的是,如何理解投资。两边一起教给我的是,要学会敬畏,敬畏客户的信任,敬畏市场的常识。

本书的书名“慢思考,快成交”,脱胎于我自己信奉的理念:慢,就是快。我始终认为,“行”并不难,成交有时候只需要按一下鼠标或点一下手机屏幕;难的是想明白业务的本质,构建可迭代的成长机制,突破实践中的各种关隘,提升有效的专业能力。这个“知”的过程可能很慢,甚至可能伴随着自我否定的考验与折磨,但也只有通过升维思考的“慢”,才能做到降维成交的“快”,才能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成为让客户信任的理财经理。

这本书会有什么独特之处?

首先,可能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相对贯通的、独特的视角。

其次,本书并没有面面俱到,比如在资产部分我只写了债券和股票,在大财富管理中只聊了资产管理而没有涉及保险和家族信托。严格来说,我并没有想搭建一个完整的业务框架,也没有想教别人怎么做。本书更像朋友之间的交流和分享,直白地展示了我自己遇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书中,我既给出了我的结论,也把形成这个结论的由来都尽量讲清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背景和认知体系,对于同一件事的理解自然不尽相同。我所理解的财富管理,可能只是窥豹一斑,未必一定正确,但一定会务求真实。总之,我认为逻辑比结论更重要。

最后,本书应该不会让大家读起来无趣,一方面我尽力保留了自己的写作风格和一些“任性”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我一直在一线干活儿,相信书中涉及的许多问题应该都是大家平时遇到、想过或者没想明白的事儿。希望它能够帮助大家捅破那最后一层窗户纸,让大家看完能够感慨一句,“原来有人跟我想的一样”。

感谢汇安基金董事长何斌先生,他对中国公募事业的热爱和为人处世的格局都对我影响颇深。感谢仇秉则、刘田、刘汝斐、李扬对本书的支持。

写这本书,我的心态变化很有意思。写之前,豪情万丈;写的时候,行云流水;写完了,战战兢兢。毕竟要见人了,总觉得好像还没准备好。不过,既然成长之路没有尽头,那就让我们一起,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持续进步。

感谢所有朋友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