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漪园望蟾阁的兴衰变迁
夏成钢
清漪园时期,昆明湖中最引人注目的景物非“望蟾阁”莫属,它矗立在今天龙王岛涵虚堂的位置,被乾隆皇帝比拟为月宫琼楼,成为湖山之间引人注目的景观中心。遗憾的是,望蟾阁只存在59年便拆改为一层的涵虚堂。梳理它的兴衰变迁也是对昆明湖风景发展史的一个补缺。
一、补景之作 湖山核心
望蟾阁所在的龙王岛是清漪园中最先建成的景区,全园建设高潮是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底,而在这年年初,岛上就早已建成广润祠、月波楼、鉴远堂、澹会轩等建筑,但其中并无望蟾阁。乾隆皇帝于次年正月钦定全园72处景点,其中也无望蟾阁。实际上,它的兴建是随着岛上工程渐次完成、发现缺陷后的补景之作。
这一“缺陷”今天仍可看到,如若站在万寿山前岸边南望:湖面上最为夺目的是十七孔桥,150米长的桥体以汉白玉装饰,气势非凡,而它所连接的龙王岛——湖中主角,在视觉上反而不抵桥长,在构图上产生桥大岛小——“压不住阵”的感觉,上岛通道成了景观主角(图1)。
图1 龙王岛与十七孔桥现状
如果在岛上堆起山丘,突出高度;竖立楼阁,配以丰富的轮廓线,无疑可以弥补上述缺陷、加重龙王岛的“分量”,“竖”阁对比“横”桥还可以组成一幅顿挫有力、主次分明的画面(图2)。
图2 龙王岛与十七孔桥—原景示意图
恰好,乾隆十七年(1752年)初,刚刚结束的万寿庆典剩有三层楼阁,此时清漪园建设尚在继续,于是龙王岛补景工程即刻展开。乾隆十八年(1753年)八月主体建筑完成,乾隆亲题金匾“望蟾阁”“渊精金碧”以及洞额“岚翠间”。乾隆十九年(1754年)春,望蟾阁全面竣工,乾隆皇帝在初游诗中记述道:
凤池春水碧溶溶,雁已回翔鱼未喁。却见湖心望蟾阁,晶盘擎出玉芙蓉。
显然新建楼阁成为昆明湖上控制性景观,完善了先前的不足。这一标志景观即使在10里外的静宜园也可望见,乾隆皇帝曾在香山上兴奋地吟咏道:
静室香山据最高,每来得句兴因豪。昆明湖上望蟾阁,疑是蓬莱驾海涛。
远眺望蟾阁恍若海中蓬莱仙岛,昆明湖有了明确的聚焦核心。而站在阁中向外眺望又是别样感受:向东可欣赏畅春、圆明诸园景色;向西可眺望香山、玉泉山;向南俯览平湖绣野;向北尤为重要,与万寿山佛香阁建筑群气脉相应,形成贯穿湖与山的轴线,使全园形散而神不散。为此,乾隆皇帝写下多首诗文:
畅春东望神仙区,西山真是西竺如。北屏万寿南明湖,就中最胜耕织图。
九霄飒爽座间披,四面画图镜中斗。水田绿云既迭鳞,荷浦红霞复错绣。
阁中360°视野收尽三山五园精华,其寥廓大观颇有万顷洞庭之意,因此乾隆皇帝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再题匾文“洞庭留赏”,并先后留下长短诗文1800余字。
二、望蟾阁的形制
关于望蟾阁的渊源,乾隆皇帝解释说:“是阁结构三层,盖仿武昌黄鹤楼之制。”(图3)这座与岳阳楼、滕王阁并列的湘楚名楼,始建于三国,以飞仙光临而闻名,历史上屡毁屡建。明清时期的黄鹤楼高三层,建筑平面为四边套八边形,坐落在城台上,乾隆元年(1736年)重建,建筑雄浑而不失精巧,这一形制在清代皇家御苑中尚无先例(图4)。
图3 现代黄鹤楼,重建于1981年10月
图4 同治七年(1868年)所建的黄鹤楼
图5 清《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中的望蟾阁
仿建工程并未全盘照抄,而是略有增减,神似为上。望蟾阁也为三层,每层四面探出一个歇山顶小抱厦,绿瓦黄剪边、十二角攒尖顶(图5)。
望蟾阁一层北侧是凸出的敞厅,其中摆放“楠木藤屉”皇帝宝椅,透过檐柱挂落对望佛香阁,如面画屏。敞厅外檐题匾“渊精金碧”,比喻这座建筑美如西王母的神居“渊精之阙、金碧之堂”。内檐题“洞庭留赏”,意为在此可以赏到洞庭湖风情,也呼应着西堤景明楼,以及十七孔桥“烟雨学潇湘”的寓意。内檐金柱题联:“忘机鱼鸟情何限;倒映楼台影几层”。
图6 望蟾阁月色意象
望蟾阁的二层,四面各悬二字匾:东“流蝀”、西“偃虹”、南“海涌”、北“天游”,分别点明四个方向的景色意趣。向南室内摆放“紫檀三屏”皇帝宝座,背后是紫檀五屏照背,宝座前为紫檀书案,上有各类文房古玩,是皇帝书写诗文的主要场所。阁中恭敬摆放着乾隆御笔墨刻《南巡记》以及《圣驾东巡恭纪》、一部四套的《万寿盛典》等典籍。
第三层悬挂题名匾:“望蟾阁”。蟾,即蟾蜍,传说月宫中住着三腿蟾蜍,所以月亮又称“蟾宫”,望蟾即赏月之意。将黄鹤楼飞仙的原意替换为月宫主题,与早已建成的“月波楼”“灵鼍偃月”意境保持一致(图6)。乾隆皇帝还在诗中反复渲染点题:
霄映漪光碧,波含倒影红。隔湖飞睇者,望此作蟾宫。
试看镜里广寒界,七宝团栾不藉修。
为强化望蟾阁的中心地位,乾隆皇帝补建“云香阁”与西侧已有的澹会轩等距对称。不过这也使得岛上空间略显局促。
三、朝鲜使臣的记述与观感
关于望蟾阁的细节,国内文献大都过于简略,倒是朝鲜使臣的记述详多。当年万寿山上下为宫禁区,即使王公大臣也难能一览全貌,更别提藩属使臣。不过,文昌阁以南的东堤却是开放的公众区,龙王岛管控松懈,朝鲜使臣常常通过小费、礼品得以上岛观光,也因此留下大量记录,体现出很高的汉语水准与艺术感悟力。这些记述有30余篇,例举如下。
(广润)寺后望蟾阁高压岛山,画栋之辉辉,水波之渺渺,一望佳境。……
“高压岛山”点出了湖中主角所在:是岛而不是桥。境外游者也能一目了然,可见补景之作的成功。再如这篇:
(龙王岛)中央有三层八面阁,高为数十丈,金碧璀璨,四面有匾……楼北有一高阁,扁曰“渊精金碧”,亦皆乾隆笔也。阁内铺以碔石,皓皓如玉,无一点尘埃,结构极侈,不觉心神恍惚,未知天上瑶宫比此果何如也?
使臣们还留有许多诗篇,不惜笔墨,精描细绘。这些文字可以弥补国内史料的缺失,如朝鲜使臣对望蟾阁周边山洞石窟的记述,不仅有助于还原当年景象,还可推测出清漪园其他失存的山石景观。
龙王岛本是湖堤平地,为增加中心感,阁址筑起土山以抬升建筑,山内叠石窟以营造仙境氛围。登阁前需经过幽暗的山道,形成登顶后的豁然大观。从阁中还可降至岩洞、向北到达水边,朝鲜使臣详述云:
(岚翠间)门内二路,乃入石假山洞天也。架以石栈,盘回层折其上,阁道随山之势,斫若鬼斧,夹槛罘罳如隔纱窗,石上置两石鼓,松影参差,起小亭于石门之上……假山之嵌峙尽是太湖之石。亭阁之清绝若入君山岛,便无一点尘埃矣。
山洞并非一贯到底,而是忽明忽暗,时断时续。其间夹杂着松影枫姿、奇花异卉:
(望蟾)阁前方石小坛,周以石栏,阁下洞穴幽窅可隐憩。环其旁峭者、为峦隆者、为阜散者、为矶蹬道,可左右下上,夹以红绿小栏干,杂卉垂藤,蒙茸侧生,细枫聂聂,罥人衣裾。
叠山技艺之妙,使人游其中如入仙境。这与传统画家表现黄鹤楼的手法异脉同源,即竭力营造“仙”的意境,着重写意而非写实(图7)。
图7 (明)安正文绘《黄鹤楼图轴》(上海博物馆藏)
从使臣记述中还可以看到,古人的景观设计并非仅仅是建筑个体,而是将建筑与山丘、石窟、桥梁通盘考虑,从而产生浑然一体的艺术感染力,如下篇游览心得:
方其渡十七(孔)桥时,侧见西山宫殿才露一半,驻桥上不忍移步,后者促之始能前。及登洞庭之阁,平立正视,湖势平圆,玻璃万顷,彩霞霱云,隔水翔空,是为西山一副全本也!
“洞庭之阁”是朝鲜使臣对望蟾阁的称谓,自廓如亭、十七孔桥起步,就开始了展读画卷、渐入佳境的过程,而望蟾阁则是卷中高潮。
四、祝寿献木阿里衮
望蟾阁补景如此成功,那么最初建议如何而来?又有哪些典故?
这就不得不提到阿里衮(图8)。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夏,乾隆皇帝登顶望蟾阁对景题诗,在诗注中首次提及湖广总督阿里衮祝寿献木一事:
图8 阿里衮像
是阁式肖黄鹤楼为之。盖圣母六旬万寿(1751年),阿里衮为湖广总督庆典所备,嫌其所费多,因赐以万金,而留材木构阁于此云。
其后在另一首望蟾阁诗中更注明这些木料有三层之多。这位出现在小字诗注中的阿里衮,其实足以大书一番,这里仅做简述。阿里衮祖上为清初五大臣额亦都,曾祖母为努尔哈赤之女。祖父遏必隆为康熙时辅政大臣。长兄策楞为西藏平叛功臣,二兄讷亲为金川平乱统帅,三兄则为云南巡抚爱必达,整个家族是典型的皇亲国戚。
阿里衮30岁左右就崭露头角,曾任职山西、山东巡抚。乾隆十五年(1750年)十一月,阿里衮就任湖广总督,正逢次年为皇太后祝寿的筹备活动,各地督抚争相进京祝寿,寿礼之一是分摊装饰从清漪园到紫禁城寿安宫的庆典廊道与景点。
阿里衮与两位兄长策楞、爱必达共同负责两段各长62丈5尺(约216米)的景观路:一段从西苑紫光阁门至吉德居;另一段为小马圈至丰泰当,位置都在金鳌玉蝀桥以西。阿里衮代表两位兄长设计图样,呈送皇帝审阅。
图样以辖区内的黄鹤楼为蓝本,它的仙意与形胜非常契合寿典主题,阿里衮奏文解释道,以此表达“冈陵川至”之意,这是出自《诗经·小雅·天保》的祝寿意象,即“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阿里衮准备在庆典前一个月进京,亲自指挥组装。显然木料都是预制好的,这也为后来的二次利用埋下伏笔。
庆典上的景观效果记载不多,好在时人赵翼两次亲游,在《檐曝杂记》中写有寥寥数语:
庆典皇太后寿辰在十一月二十五日,乾隆十六年(1751年)届六十慈寿,中外臣僚纷集京师,举行大庆。……楚省之黄鹤楼,重檐三层,墙壁皆用玻璃高七八尺者。
详尽描绘这一场景的《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因藏在深宫无从得识。有见过此图的刘潞描述道:“有十四角攒角顶的三层楼阁,每层檐下均挂满花灯”指的应是同一景物。
记述者在众多景点中选出黄鹤楼进行描述,可见特色鲜明。当然最满意的还是皇帝,因为乾隆也久慕这座名楼,他曾在明代仇英所绘的《黄鹤楼图》上题诗云:
两个地仙谁跨鹤,千秋佳话空传楼。高楼江夏今好在,我欲寻之叹路悠……。
阿里衮早年任内务府总管大臣,熟悉宫廷品位与苑囿事务,又与清漪园营建总管三和结为儿女亲家,对园中建设了如指掌,很有可能参与了昆明湖望蟾阁的筹划,庆典选用黄鹤楼或许就是预谋之作。总之,万寿庆典结束后,其他献礼景观装饰皆被拆撤,唯有金鳌玉蝀桥西的黄鹤楼被移植到昆明湖中,为此乾隆皇帝写诗云:“庆典本缘学武昌,构移湖上恰相当。”
建成的望瞻阁并未赶上皇太后的六十大寿,但还是被画进成稿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的《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中,证实补景“预谋”的推测,因为同步建设完成的惠山园就未纳入画卷之中,也说明望蟾阁在图与景中的重要地位。
与后来战功相比,阿里衮祝寿献木实在是小事一桩。他最辉煌的功绩是征战准噶尔,先是驰援定边将军兆惠于黑水河,后与富德合兵追敌至中亚,俘虏万人,多次以少胜多,因此图形紫光阁,排名前五十功臣。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征讨缅甸时,他背疮恶化仍坚持指挥,最终病逝军中。
五、望蟾阁遗址涵虚堂
望蟾阁为什么会被拆除?又何时改建为涵虚堂?因无明确记载,以致众说纷纭,但广搜史料还是能找出脉络。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望蟾阁进行了大修,工作集中于地基、阁顶以及周边山石。主因是湖中地质松软,加之冻胀使得地基沉降,建筑出现破损,岩洞山石酥散。阁体修复耗银一万六百余两、山石近八百两。这次整修并未得到根治,次年海堤土泊岸“膨裂”,“额驸福隆安遵旨,派工部员外郎泰宁、灵秀查看,查明是因上次修理时未能遵旨满铺石料,河边地势窄小,仅以灰土筑成,至今年春融冻化致泊岸膨裂。”于是又进行了补修,泊岸满铺石料“以期坚固”。
这次修整使望蟾阁又延续了38年。嘉庆元年(1796年),乾隆以太上皇身份进行了最后一次游览,写诗抒情。
最为重要的文献当属嘉庆十八年(1813年)的“望蟾阁陈设档”,详尽记录了阁中各类物件,其后的嘉庆十九年(1814年)陈设档中已无“望蟾阁”,而代之以“涵虚堂”,由此可确定改建工程完成于嘉庆十八年至十九年。嘉庆皇帝于嘉庆二十年首次游览涵虚堂,写诗《涵虚堂对雨》。
涵虚堂是在望蟾阁基址上兴建,保留了旧有的叠石山洞。随着建筑高度的降低,离月远了,离水近了,改名“涵虚”也算合宜,只是缺少了原有的高昂气势与中心感。不过有着原址土山台基的举衬,涵虚堂还算夺目,道光皇帝有诗云:
暄和景象一园中,万顷晶莹冰未融。入望涵虚堂远峙,雪晴松柏更葱茏。
从涵虚堂中外望,视野也由原来的高远变为平远,湖面更显辽阔。道光八年(1828年),朝鲜使臣李在洽来此游览,记文写得情景交融:
坐于涵虚堂北望,尽是无限瑰观,而北京之胜此可以第一矣。凡池外西北都是画中,临水者、依山者皆四五层,彩阁奇形诡制,无所不有。楼台亭榭不一,其规方者、圆者、半月形、磬曲状、尖者、圭者、长者、平者、三面八角之制,或藏于林曲出面岩侧。凡池西北十余里内外,隐隐入瞩,不知作何样,而水中照耀眩晃靡定,镜面澄碧,游鱼可数。一渔夫棹小艇垂竿而行,菡蓞盛开,香风津津。西南浦溆芦苇,极目如痴如醉,坐而忘起,恨不与东方诸益谈畅赋诗于此矣。“涵虚”所望不过豹文一斑,而犹且如是,其外未窥者,都在默会也。
使者笔下激情四溢,将此处列为京城第一胜景,大清国势虽趋衰弱,但美景还在延续。咸丰皇帝也有诗作:
平铺万顷碧波光,隐泛轻舲晓气凉。指点灵奇标胜处,涵虚堂峙水中央。
可惜不久,英法联军的战火就把满眼风光、灵奇标胜焚为残垣断壁,咸丰皇帝这首诗作也成为清漪园最后的绝唱(图9)。
图9 英法联军焚毁后的龙王岛
慈禧重建颐和园,涵虚堂又是较早恢复的建筑,除作为祭祀龙王之余的休息场所,还是水操检阅台,光绪帝有诗《昆明湖阅水操》:
鸾舆西出郭,桃李正芬芳。揽胜穷千里,涵虚有一堂。
风云腾虎旅,雷电助龙骧。阅武承前烈,雄图未敢忘。
作者努力想写出些气势,然而再也无法恢复从前的辉煌。倒是十七孔桥的美感凸显出来,成为主角,在绿岛陪衬下如诗如画,尤以月色为美。隔岸夕佳楼则是一处观赏点,楼联“风生阊阖春来早,月到蓬莱夜未中”,道出了其中意趣。
六 结语
回顾昆明湖望蟾阁的兴衰,使我们可以感知清漪园时期湖面景观的瑰丽与丰富,以及当年设计者整体布局的缜密思考。这一建筑成为营造湖上仙境氛围的景观要素。
地基缺陷是导致望蟾阁拆撤的主因,也为后来的水中建设提供了经验,其后建成的治镜阁地基即十分坚固,遗留至今。
清漪园时期昆明湖及周边相互关联的五座水阁消失殆尽,是湖区风景的一大缺憾。在未来,若能恢复治镜阁,或许是一个补偿。
参考文献
[1]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林基中.燕行录全集[M].首尔:韩国东国大学出版社,2001.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清宫颐和园档案[M].北京:中华书局,2014.
[4]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颐和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刘潞.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初探——内容与时间考释[J].故宫学刊,2014(2):15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