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分析框架的实际性
经济分析框架的重要意义之二在于实际性。我在研究工作中有一个体会,也是我一直努力遵循的原则:经济研究应该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和改革的实际需要,而不能照搬国外的理论和经验。早期我国经济学的概念几乎都是从国外引入的,但引入以后往往“变异”,所以很多概念的内涵,甚至有些统计指标的范围也与西方国家不完全一致。因此,倘若直接将这些概念和指标运用到对中国经济的分析实践中,往往会造成很多解读偏差。例如,有学者引用国际著名的不可能三角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推演出我国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市场开放必须遵循“先内后外”的次序。事实上,这两个理论具有局限性,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情况,我国的金融改革并不存在严格的时间先后,而是成熟一项、推进一项。
现已成为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两大指标之一的社会融资规模(另一个指标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我国的独创,是一项从0到1的工作。在我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的6年时间里,组织全司同志创设、编制、改进并积极宣传推广社会融资规模指标,是领导交代给我最为重要、费时最多,也是感受最深的工作之一。10多年来,社会融资规模能成为国家重要的指标,并且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自有其内在逻辑和原因,主要就在于它不仅从各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整体流动性,而且体现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及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后者恰恰是我国体制下金融的使命所在。因此,社会融资规模是符合我国实际需要的宏观金融监测和调控指标。
高瑞东博士在写作此书的时候,既有对海外经济和市场的借鉴,但更多是立足于中国实际情况的剖析。例如,在宏观篇中,在搭建GDP(国内生产总值)预测模型时,除了简易支出法框架,他还搭建了更符合中国实际的生产法GDP预测框架,从而与国家统计局核算GDP的主要方法保持一致,提高了预测精准度;在政策篇中,他搭建了更加符合中国财政特色的广义财政支出框架,从而可以深刻把握财政和基建的联结关系;在实体篇中,结合“十四五”稳住制造业占比的背景,深入剖析了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投资中枢不断下滑的原因,并根据国内投入产出的实际情况,构造了中国产业链全景图;在未来篇中,立足中国未来直面的三大命题——人口结构、共同富裕与能源革命,为读者提供更具前瞻性的宏观经济研判。
总之,这本书兼顾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外、当前与未来,思维视角独特,分析方法缜密,语言叙述清晰,对于公共部门决策者、经济金融领域研究者,以及宏观经济的初学者,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我向高瑞东博士表示祝贺,并希望他持之以恒,做出更加出色的研究成果。
盛松成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