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营养实践版: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孤独症孩子的治疗案例

冯丽平

孤独症谱系障碍、自闭、只会说单音字、走路不稳、抱妈妈鞋子睡觉、不愿互动、重新养育、给予关爱和鼓励、培养安全感、爷爷有精神病史

小明在一个有严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成长到3岁。

因父母条件所限,小明在3岁前,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患有精神分裂症,未入院治疗,一直在家,时常犯病,打骂家人。

父母在小明4岁时,接他来到身边,送他到幼儿园,才知道孩子有问题,后来小明被医院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以前通称为自闭症)。

小明4岁来到康复中心时,只会说单音字,比如,想吃东西他只会说“吃”,想要东西只会说“要”等,生活不能自理,走路不稳,每天晚上睡觉时必须抱着妈妈的鞋子。只有别人拿他的东西时,他才会喊叫、攻击。父母为了能让他有反应,只有不停地假装拿他东西,进行互动。如果没有以上行为,孩子会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很久不动。

我们在治疗前,从家庭获得的信息比较全面,因此大胆采用倒养的方式来重新养育小明。也就是,父母要将这个如白纸一样的孩子重新养育一次。这对父母比较难,因为时间比较长,所以最先采用的是林文采博士的心理营养的理念。

从父母提供的信息看,小明是在有精神分裂症的爷爷身边成长到3岁的。每个月爸爸妈妈会回去看小明一次。我们看到,小明是一个心理营养匮乏的孩子,所以我们采用林文采博士的心理营养的方法,作为治疗的第一个手段。

在林文采博士提出的心理营养理念里,第一个要做的心理营养是:对孩子无条件地接纳,也就是对孩子不讲任何条件,即使出问题了,我也全身心地接纳你。

第二个要做的心理营养是:此时此刻,在我的生命中,你最重要。

第三个心理营养是: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第四个心理营养是:在生活中,给孩子大量的肯定、赞美、认同。

第五个心理营养是:当孩子的模范,让孩子从我们身上学习如何处理问题、情绪、人际关系,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在对小明的治疗中,首先做的是心理营养里面的给孩子安全感。小明每天晚上都会抱着妈妈的拖鞋睡觉。这说明,他虽然是一个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孩子,但他并不是没有情感需要的。抱妈妈拖鞋睡觉的举动,表明他的内心需要妈妈在身边,他只是将拖鞋想象成了妈妈。但当真实的妈妈来到他身边的时候,他反而是拒绝的。那妈妈在小明心中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们先从小明和妈妈的互动开始,让妈妈给予小明温暖、关爱,让妈妈尝试每天给小明做身体按摩。刚开始的时候,妈妈触碰他,他非常抵触。小明会打妈妈,咬妈妈,这时妈妈会一直告诉小明:“我是妈妈,我是爱你的,我不会伤害你。”

经过7次尝试之后,小明就接受了妈妈给他做身体按摩,而且非常开心。这样的互动持续了4个月之后,小明就不再抱着妈妈的拖鞋睡觉了,有时他还会模仿,给妈妈做按摩。

爸爸参与的部分是,我们会让爸爸每天背他、抱他,或者让小明骑在爸爸的肩上玩耍,比如举高高,或者是爸爸扮演马,让小明骑在爸爸的身上。

刚开始举高高的时候,小明非常非常害怕,不停地喊叫。当他喊叫的时候,爸爸会停下来,然后亲亲他。之后,爸爸会假装拿起一个玩偶来举高高。小明看到爸爸举玩偶的时候,会拉爸爸的衣角,拽爸爸,会把玩偶扔到一边,举起小手让爸爸抱。这时爸爸再来举小明。这样重复几次,小明就不再恐惧了,反而非常开心。

所有的这些,在小明和爸爸妈妈最初互动时,他都会表现出明显的恐惧、害怕,还会不停地叫喊。这时父母需要不断地重复,不断地让小明相信爸爸妈妈不会伤害他,是爱他的,想和他一起玩耍,想带给他快乐。这种信任需要时间去一再重复,一再保证,直到小明能战胜恐惧,战胜害怕,他才能有足够的安全感,才能重新去认识这个世界。

对于小明的肯定、赞美、认同,是如何去做的呢?

也许我们会说,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孩子做肯定、赞美、认同太难了,陪伴他们是一个非常非常难的过程,这样什么都做不好的孩子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呢?对小明的肯定、赞美、认同,是从生活小事里找到的。

我们发现小明对拼图很感兴趣,所以就做了一些简单的拼图,让小明尝试拼。每次小明找出一块正确的拼图,爸爸妈妈就欢呼。我们教导爸爸妈妈给予他及时的肯定和欣赏,先用最简单的肯定、欣赏,就是鼓掌,还有竖起大拇指,然后再慢慢发展成语言上的欣赏。这样几次之后,小明竟然爱上了拼图,而且能够正确地将图拼起来。

经过一年的训练后,小明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还能简单地和父母互动。让爸爸妈妈最开心的是,小明能和爸爸妈妈分享食物了。

心理营养理念运用到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孩子身上,就是需要父母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它不是一个固定的顺序,而是随时随地地将心理营养运用到生活当中、细节当中。它不是一个短期见效的工具,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最需要的,是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去接纳你的孩子,他是上天送给你的一份特殊的礼物。他们闪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特殊光芒,来到人间,成为你的孩子。

对于父母来说,养育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孩子是极为艰难的,他们本身也是需要被看见、被懂得的。他们在尽自己所能,给予孩子他们所能付出的最好的,他们比普通的父母更尽心尽力,想将这个孩子养好。所以,我们在辅导每一位家长的时候,也要给予他们心理营养:接纳、理解、信任,欣赏他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

林文采老师点评:

一、先给大家科普一下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也称孤独症、自闭症,现在统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或自闭症谱系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被定性为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谱系是指症状的范围及其严重程度。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两大核心症状,即社会交流和社会交互方面的持续性缺损,以及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兴趣和活动。除这两大核心症状之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孩子,有相当部分会出现语言缺损和运动发展障碍。

本文作者冯老师,多年从事帮助自闭症儿童和偏差行为儿童的工作。本篇分享的是如何帮助自闭症孩子的过程。一般来说,孩子没法和人联结是因为安全感不够。在3岁之前,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安全感。安全感不足够的孩子没有办法和他的“重要他人”健康地分离,不能健康分离也就没法和其他人建立一个“独立自主,以情相系”的健康关系。因为害怕分离,孩子会选择自闭,用自我隔离来减少分离的痛苦。最明显的证明就是,孩子晚上睡觉时要抱着妈妈的拖鞋。这个拖鞋在心理专业上叫“过渡性重要他人”,因为孩子没法和他的重要他人有足够的时间在一起,在没有足够安全感时,就会找一个东西来代替重要他人。妈妈可以做的,就是像文中所说的,通过大量的身体触摸给孩子安全感,可以抱着孩子,有节奏地抚摸孩子的后背、身体和手脚,拿孩子的手抚摸妈妈的脸和手脚,或者玩一些身体碰撞的游戏,都很有效。这几乎是对所有自闭症孩子最起初的治疗方式:通过肢体接触给予孩子安全感。

二、妈妈对孩子的安全感是很重要的。作为自闭症孩子的妈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妈妈需要努力让自己情绪稳定,学习情绪管理。如果妈妈常常阴晴不定,对孩子吼叫,孩子就没有安全感。

2.爸爸妈妈的关系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爸爸妈妈如果非吵架不可,请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找个没人的地方去吵吧。

3.允许孩子做他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比如喝水、吃饭、洗手、拿衣服等等。

三、文章里面提到的一个重点是,心理营养不是按固定的顺序做的,而是可以随时随地地做,最考验父母的是耐心。一定要准备好一点一点地做,反复地做。当然,特殊教育里面的方法,也可以用来训练孩子做各种各样的活动。我建议用游戏的方法让孩子的感官得到训练,另外我大力推荐大家做心理营养,让孩子从内在获得力量,重新发展他本有的天性。目前关于自闭症的处理,我的学生都是教导父母做心理营养,效果非常好。

四、文中提到了如何赞美自闭症的孩子,这个对自闭症孩子非常重要。首先从兴趣开始入手,然后发展成一种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肯定会越来越熟练,越做越好,我们要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欢呼、鼓掌、拥抱、击掌等等,这些都是肯定、赞美、认同。这个心理营养常常能快速提高孩子的生命力,效果特别好。

五、在这里想提出的是,每个人的爸爸妈妈,很自然会成为孩子的重要他人,而人类的心理营养是重要他人才能给予的。父母亲在孩子3岁之前,最好自己养育孩子,或者至少把孩子带在身边养育比较好。因为有些孩子会接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自己的重要他人,而有些孩子只接纳自己的父母做重要他人。这也是现在有那么多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父母认为爷爷、奶奶对孩子很好啊,也照顾得很用心,却不明白孩子可能不接纳除父母以外的人做重要他人,没法获得足够的心理营养,就像植物没有阳光、空气和水,哪里能长得好呢?单靠教育孩子是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