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艺术(套装14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会做人

“做人”,其实是一种道德修养。平时我们经常听到“做人难,难做人”的感慨,说明做人不是个小问题,而是大问题。事实上,古人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伦理,将其赋予新的内涵,现在依然应该是我们遵行不渝的做人原则。

第一节 老实做人的智慧

巧诈处世不如拙诚做人

有不少人都相信,欺骗、说谎是一种占尽便宜的有利手段,受此观念的引诱而陷于种种误区之中。岂不知,天下没有一种广告,会比诚实不欺,言行可靠这种美誉更能赢得他人的信任。请看下面这样一段寓言故事。

一个工人把斧头掉进了河里,他坐在河边伤心地哭起来。财神便跳进水中帮他打捞,迅速拿出了一把金斧头,工人却摇头说:“这不是我的。”财神又拿出一把银斧头,工人还是摇头。最后,他拿出了一把铁斧头,工人说:“这才是我失去的斧头。”财神就把金斧头和银斧头一起送给了他。

一个贪心的家伙听说了这个故事,他故意也把斧头扔进河里。很快,财神拿出一把金斧头来,没等财神问他,他立即说:“这就是我丢失的那一把。”财神恨他欺骗人,就和金斧头一起消失了。这个人最终连自己的斧头也找不到了。

《说苑》中说“巧诈不如拙诚”,巧妙的假话一旦流入人的智慧里,是无法战胜天理的。所以胡林翼说:“诚信的最好道理,能够挽救人走出欺诈的极端。一个人能欺骗一件事,不能欺骗所有的事;能欺骗一人,不能欺骗所有的人;能欺骗一时,却不能欺骗万代。”说得真是透彻!

还有这样一则寓言:从前有一位贤明而受人爱戴的国王,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国王年纪逐渐大了,但膝下并无子女。最后他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一个孩子收为义子,培养成未来的国王。

国王选子的标准很独特,给孩子们每人发一些花种子,宣布谁如果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谁就成为他的义子。

孩子们领回种子后,开始精心地培育,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谁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幸运者。

有个叫雄日的男孩,也整天精心地培育花种。但是,10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连芽都没冒出来,更别说开花了。

国王决定观花的日子到了。无数个穿着漂亮的孩子涌上街头,他们各自捧着开满鲜花的花盆,用期盼的目光看着缓缓巡视的国王。国王环视着争奇斗艳的花朵与漂亮的孩子们,并没有像大家想象中那样高兴。

忽然,国王看见了端着空花盆的雄日。他无精打采地站在那里,国王把他叫到跟前,问他:“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

雄日抽咽着,他把自己如何精心侍弄,但花种怎么也不发芽的经过说了一遍。没想到国王的脸上却露出了最开心的笑容,他把雄日抱了起来,高声说:“孩子,我找的就是你!”

“为什么是这样?”大家不解地问国王。

国王说:“我发下去的花种全部是煮过的,根本就不可能发芽开花。”捧着鲜花的孩子们都低下了头——他们全部播下了另外的种子。

世界上假的东西很多,它们在一时间也确实蒙蔽了不少人,但假的终究是假的,经不起真实的考验。对此,我们在生性为人方面应秉持“巧诈不如拙诚”的信条。

不要让怒气冲昏头脑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在外面做生意失败了;回到家中突然遇到父母不幸去世;太太被老板炒了鱿鱼;孩子踢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邻居找上门来等等。

假使你遇到上述情况,你会有“发疯”的感觉吧。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和事,就是因为当事在突发情况下不理性,而使事情发生恶变,把自己变成了其中的受害者。

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大学生毕业后应聘于一家公司搞产品营销,公司提出试用三个月。三个月过去了,这位大学生没有接到正式聘用的通知,于是,他一怒之下愤然提出辞职。

公司的一位副经理请他再考虑一下,他越发火冒三丈,说了很多抱怨的话。于是对方也动了气,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其实公司不但已经决定正式聘用他,还准备提拔他为营销部的副主任。这么一闹,公司无论如何也不能再用他了。这位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因自己的不理性而白白地丧失了一个绝好的工作机会。

当一个人冲动时,其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导致他冲动的这一件事情上,对于其他的诸如后果之类的问题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空间去考虑。因此有人说“冲动是魔鬼”。无数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一再向众人诠释了这句话。包括我们,在自己的经历中也多少有些体会。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受到伤害时,愤怒是正常的反应。而第一个念头便是想攻击伤害自己的人,但在行动前最好先问问自己:这样做能否达到目的?对解决事情有无帮助?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临近高考还有23天的那天早上,在一个时常洋溢着欢乐笑声的班集体里,同学们正在全神贯注地填着志愿表。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谁也不敢相信一场流血事件即将发生……小全,全级师生公认的一名高才生,拥有无限的前程。但他做事很冲动,只要情绪一来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冷静,什么是君子动口不动手。

其实他并不想伤害别人,更不想毁了自己的前途。那是理智与他无缘呢,还是他自己放弃了对理智的索求?事情的起因很简单,一位同学从小全身边走过时,不小心碰了他一下,小全不高兴地说:“走路看着点!”那位同学不以为意地说:“怕碰就别在这里坐着。”小全的火“腾”的一下窜了上来,对着那个同学的面门就是一拳……待他冷静下来后,他才发现不应该发生的一切已成了现实。他把那位同学的双眼给打瞎了,年满18岁的他将要面临严峻的刑事处罚。

冲动,让一个前程似锦的少年走向了囹圄,知道此事的人无不唏嘘。因为冲动而使自己受伤害的例子举不胜举。譬如:自己向来尊敬的人,如果做出令我们伤心的事情,我们很可能立即讽刺回去;受了陌生人的气,恨不得用原子弹炸他等等。

办公室是最容易滋生怒火的场所,当我们看到能力平平的同事晋升,而自己却备受冷落时,便会怒火中烧;天天为公司卖命,偶尔早点下班,主管就语带讥讽地说:“今天才上半天班就自动下班了呀!”便一怒之下跑到老板面前拍桌子,把辞呈往老板面前重重一摔,然后自以为很帅地说:“我不干了!”等等。这些做法,在当时可能是出了一口气,但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

现实生活中,人总是很容易产生冲动的。在一种氛围中、在一种情景下,冲动的情绪会急速冲破理性的防线,使人的情绪、思维和行为出现非常规的反应。

专家证实,人在冲动时,大脑就容易短路。人在短路大脑的控制下,要对棘手问题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几乎是不可能的。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信息:某人跳楼自杀后,其朋友都说他平时是很平静、很容易沟通的,没听说过他和谁有积怨,甚至都不知道他会有什么想不开的地方;或者某人动刀砍人犯罪之后,说自己之前从未想过要砍人,和被砍的人也只是因为小事而起冲突的。

那为什么这样的信息我们会经常听到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人在冲动的时候容易做出一些平时连想都不会去想的事情,从而造成对自己或是对他人的伤害。

在生活当中,理性地面对社会百态,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提高品位。理性处世,是为人的高素质的体现,也是情感睿智的反映。就像韩信肯受胯下之辱,非但不是因为怯懦,恰恰体现了他过人的理性。而刘邦与项羽决战在即,要韩信出兵相助之时,韩信提出要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刘邦勃然大怒,大骂韩信不该在这个时候要求封为假齐王。

然而经张良提醒,刘邦马上恢复冷静,转而向韩信骂道:“大丈夫要当王须当个真王,怎么可以要求封为假齐王?”随后,立即封韩信为齐王,从而使韩信能出奇兵,最终打败了强敌项羽,夺得了天下。如果当时刘邦不能理性地分析局势,那天下最终归谁所有,便不是个定数了。

生气的人是世界上最傻的人,人只要生气了,其所说的话必是傻话,所做的事必是傻事。人只要生气了,对自己好的话偏不说,对自己不好的话却偏要说,人只要生气了对自己好的事偏不做,对自己坏的事却偏要做。

小事不妨糊涂一下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乍听起来,似乎太“世故”了,然而,在为人处世时许多事情往往都坏在“认真”二字上。有些人对别人要求得过于严格以至近于苛刻,他们希望自己所处的社会一尘不染,事事随心,不允许有任何一件鸡毛蒜皮的事不符合自己的设想。

一旦发现这种问题,他们就怒气冲天,大动肝火,怨天尤人,摆出一种势不两立的架势。尤其是知识分子,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往往过于天真,过于理想化,过于清高。总觉得世界之上,众人皆浊,唯己独清,众人皆醉,唯己独醒。用这种天真的眼光去看社会,许多人往往会变得愤世嫉俗,牢骚满腹。

我们说“水至清则无鱼”,主要强调的是在待人或处世时不能太“认真”,该糊涂时就糊涂,只要不是原则问题,糊涂也未尝不可。所谓“水至清则无鱼”谈论的不是一般的清,而是“至清”。

所谓“至清”者,一点杂质都没有,这岂不是异想天开?然而,现实中更多的人往往是大事糊涂,小事反而不糊涂,特别注意小事,斤斤计较,哪怕是芥蒂之疾,蝇屎之污,也偏要用显微镜去观察,用放大尺去丈量。于是,在他们的眼里,社会总是一团漆黑,这实际上是一种病态。

为人处世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是说可以随波逐流,不讲原则,而是说,对于那些无关大局、枝枝蔓蔓的小事,不应当过于认真,而对那些事关重大、原则性的是非问题,切不可也随便套用这一原则。

汉代政治家贾谊说:“大人物都不拘细节,才能成就大事业。”这里的“不拘小节”,就包括了该糊涂时别精明的待人处世之道。《菜根谭》上说:“人有顽固,要善化为海,如愤而疾之,是以顽济顽。”对于别人顽固的行为,应善加开导,而不是愤而疾之,试想,两块顽石相撞,怎么会撞出友情?至察其实并不错,错在于至察之后,不懂怎样待人。人们往往能够将别人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却常常忽视自己的缺点。看清别人的缺点并不是坏事,若能分别对待,有益无害。“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不责人小过,就是不要责难别人轻微的过错。人不可能无过,不是原则问题不妨大而化之。“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不可太严厉,一定要考虑到对方能否承受。

在现实中,有的人责备别人的过失唯恐不全,抓住别人的缺点,便当把柄,处理起来,不讲方法,只图泄一时之愤。几个人同室而居,其中一个常常不打扫卫生,常常不提水,另一个人就常在别人面前说那人的坏处,牢骚满腹。久之,传入那人的耳朵中,室中的气氛越变越坏,两个开始冷战,一屋子人都不得安宁。

不揭人隐私,就是不要随便揭发个人生活中的隐私。人都有自己不愿为人所知的东西,总爱探求别人的隐私,关心别人的秘密,让人讨厌,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别人人格的不尊重,也可能给他人惹来意外的祸灾。

人与人之间,不能太过亲密,亲密易生侮慢之心,对于别人的隐私,他放在心里不愿与你分享,就该放下好奇心。何况自己一定也有隐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假如别人告诉你他心之所思,你更该为其保密,他既然这么相信你,那么你一定要学会珍惜这份友情,对于别人的秘密,三缄其口并非难事,就像朋友的东西寄放在你处,你不可以将它视为你的,想用就用。《菜根谭》中说: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一块堆满腐草和粪便的土地,才能长出许多茂盛的植物,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常常不会有鱼来此繁殖。君子应该有容忍世俗的气度,以及宽恕他人的雅量,绝对不可自命清高,不与任何人来往而陷于孤独。

人往往缺乏容忍别人缺点的雅量,其实世间正邪善恶交错,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所以待人处世须有清浊并容的思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个人若想创造一番事业,必须有恢宏的气度和容人的雅量。

有些人离得越远越好

能够发现自己和别人的才能,并能为我所用的人,就等于找到了成功的支点。聪明的人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智慧的营养补充自己,从别人那里借用智慧,比从别人那里获得金钱更为划算。

读过《圣经》的人都知道,摩西要算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导者之一了。他懂得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得到其他人的帮助,就可以做成更多的事情。

当摩西带领以色列子孙们前往卜帝许诺给他们的领地时,他的岳父杰塞罗发现摩西的工作实在过度,如果他一直这样下去的话,人们很快就会吃苦头了。

于是杰塞罗想法帮助摩西解决了问题。他告诉摩西将这群人分成几个大组。每组一千人,然后再将每个大组分成十个小组,每组一百人,再将一百人分成两组,每组各五十人。最后,再将五十人分成五组,每组各十人。

然后杰塞罗又教导摩西,要他让每一组选出一位首领,而且这位首领必须负责解决本组成员所遇到的任何问题。摩西接受了建议,并吩咐那些负责一千人的首领,分别找到知己胜任的伙伴。

用心去倾听每个人对你的构想计划的看法,是一种美德,它是一种虚怀若谷的表现,他们的意见,你不见得都赞同,但有些看法和心得,一定是你不曾想过、考虑过的。广纳意见,将有助于你迈向成功之路。

但是,如果你万一碰上向你浇冷水的人,就算你不打算与他们再有牵扯,还是不妨想想他们不赞同你的原因是否很有道理,他们是否看见了你看不见的盲点,他们的理由和观点是否与你相左,他们是不是以偏见审视你的构想。问他们深入一点的问题,请他们解释反对你的原因,请他们给你一点建议,并中肯地接受。

另外还有一种人,他们无论对谁的梦想都会大肆批评,认为天下所有人的智商都不及他们。其实他们根本不了解你想做什么,只是一味认为你的构想一文不值,注定失败,连试都不用试。这种人为了夸大自己的能力,不惜把别人打入地狱。

要是碰上这种人,别再浪费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苦苦向他们解释你的理想一定办得到。他们不值你一顾,还是去寻找能够与你一同分享梦想的人吧!

情感是沟通的桥梁

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乃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离不开情感的伴随,情感是沟通的桥梁。

人都是有感情的,也许他会拒绝你的钱,不接受你的礼,但他却不能抗拒你对他的好。特别是那些有才能的人往往自傲,对那些小恩小惠是不屑一顾的。

此时,如果你能够巧妙利用感情作杠杆,让他觉得你是真心对他好,你收获的必然是部下的忠心相报。信陵君由于卑身虚心待士,真正的贤者都倾心归顺。

在尊士待士中,信陵君卑身虚心待士最脍炙人口的故事,是他和隐士侯嬴的结交。侯嬴是大梁夷门的一个普通看门人,他年已七十岁了,是个隐居的贤士,所以很少有人知道。

信陵君听说他是个贤才,便前往拜访他,并送给他厚礼。侯嬴不肯受礼说:“我修身洁行数十年了。绝不会因为穷困而受公子之财。”信陵君特意为侯嬴摆了丰盛酒宴,并请了许多宾客作陪。同时,他空着车上左边尊贵的座位,自己亲自赶车前往迎接侯嬴。

令人想不到的是,穿着破衣烂衫的侯嬴上了车,毫不谦让地坐在左边的上座,想以此试试公子的态度。对于侯嬴的“犯上”举动,信陵君不仅脸上没有丝毫表现,反而赶车更恭敬了。

车骑经过一个路口时,侯嬴对公子说:“我有一位朋友在前面不远处的市场里,我想顺道去看看他。”

于是,信陵君二话没说,赶着车便进入了闹市,侯嬴下车去会见他的朋友朱亥,故意长时间地跟对方谈话,眼睛却斜看着信陵君的表情,而信陵君却依然和颜悦色地在等着。

这时,魏国的将相宗室宾客已坐满堂,都在等着信陵君来举酒。市人也都观看公子为侯嬴执辔赶车。随从人员都在暗中骂侯嬴不是东西。侯嬴见公子脸色始终不变,才慢腾腾地向朱亥告辞上车。

等到了家里,信陵君态度恭敬地把侯嬴请到上坐,并介绍给宾客,宾客都很惊讶。酒过三巡,公子起身向侯嬴祝寿。

侯嬴对公子说:“今天我太烦劳公子了。我不过是夷门的看门老儿,而公子亲自为我赶车迎接,不该停留公子也停留了。可是,我却是想给公子带来一个好名声,所以让公子长时间站在市中。人们都把我当作小人,而认为公子个礼贤下士的明主。”又说,“我所访的朱亥也是个贤者,他隐居于民间,他人不知道。”

侯嬴这样做,不仅是试探公子能否尊士,也是为宣传公子尊士的声誉。而途中访朱亥也使公子能与贤者结交。如果信陵君不具备精深的厚黑功夫,见侯嬴如此“不识抬举”不杀了他就算不错了,哪里还会低声下气地以礼相待呢?当然,真那样的话,也就不可能有后来声名显赫、威震强秦的魏公子。后来,侯嬴与朱亥在公子“窃符救赵”中都为之出了大力。

上官婉儿是李唐五言诗“上官体”的鼻祖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是唐初重臣,曾一度官任宰相。高宗李治懦弱,后期又不满武则天独断专行,便密令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不料被武则天发觉,便以“大逆之罪”使上官仪惨死狱中,同时抄家灭籍。

时年一岁的婉儿及其生母充为宫婢,被发配东京洛阳宫廷为奴。婉儿14岁那年,太子李贤与大臣裴炎、骆宾王等策划倒武政变,婉儿为了报仇也积极参与。

但事情败露,太子被废,裴炎被斩,骆宾王死里逃生。上官婉儿本来也将被处死,但结果完全相反,竟被武则天破例收为机要秘书。原因何在?主要是上官婉儿有才,而武则天又尤为爱才。

上官婉儿14岁时曾作了一首《彩书怨》的诗,被武则天无意中发现。武则天不相信这么好的诗竟会出自一位女孩之手,便以室内剪彩花为题,让她即席做出一首五律来,同时要用《彩书怨》同样的韵。婉儿略加凝思,就很快写出:

密叶因栽吐,新花逐剪舒。

攀条虽不廖,摘蕊讵知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武则天看后,连声称好,并夸她是一位才女。但对“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装作不解,问婉儿是什么意思。婉儿答道:“是说假的花,是以假乱真”。“你是不是在有意含沙射影?”武则天突然问道。婉儿十分镇静地回答:“天后陛下,我听说诗是没有一定的解释的,要看解释的人的心境如何。陛下如果说我在含沙射影,奴婢也不敢狡辩。”

“答得好!”武则天不但没生气,还微笑着说,“我喜欢你这个倔强的性格。”并将她14岁入宫时制服烈马狮子骢的故事,讲给婉儿听。接着又问婉儿:“我杀了你祖父,也杀了你父亲,你对我应有不共戴天之仇吧?”

婉儿依旧平静地说:“如果陛下以为是,奴婢也不敢说不是。”武则天又夸她答得好,还表示正期待着这样的回答。接着,赞扬了她祖父上官仪的文才,揭出了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的罪恶,期望婉儿能够理解她、效忠她!

然而,婉儿不但没有效忠武则天,却出于为家人报仇的目的,参与了政变,成了罪人。这对高宗来说,应是充满同情和设法庇护的。但他惧怕武则天,只能借口有病,“不能多动心思”,而让武则天决定。

这对司法大臣来说,只能提出按律“应处以绞刑”,若念其年幼,也可施以流刑,即发配岭南充军。而武则天则认为:据其罪行,应判绞刑,但念她才十几岁,若再受些教育,是可以变好的。所以,不宜处死。而发配岭南,山高路远,又环境恶劣,对一个少女来说,也等于要了她的命。所以,也太重些。尤其是她很有天资,若用心培养,一定会成为非常出色的人才。

鉴此,武则天决定对婉儿处以黥刑,即在她的额上刺一朵梅花,把朱砂涂进去。并把婉儿留在自己身边,“用我的力量来感化她”。还表示:如果我连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都不能感化,又怎么能够“以道德化天下”呢?

结果,武则天确实把婉儿感化了。该杀而不杀,反而留在自己身边,这已使婉儿感激涕零。此后,武则天又一直对婉儿悉心指导,从多方面去感化她、培养她、重用她。

婉儿从武则天的言行举止中,了解了她的治国天才、博大胸怀和驭人艺术,对她彻底消除了积怨和误解,代之以敬服、尊重和爱戴,并以其聪明才智,替她分忧解难,为她尽心尽力,成了她最得力的心腹人物。甚至婉儿的生母也曾对人私下议论:婉儿的心完全被武后迷住了!

学会多听不同的声音

世界上只有狂妄的人,或者是愚蠢的人,才会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认识、了解一个事物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去收集有关的信息。

听是接受的前提,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得听,这样才能给我们的赞美对象作出合乎实际的、恰当的评价。“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是唐朝名臣魏征的名言。本是用来形容封建帝王集思广益,听取各种意见,才能辨别是非曲直,治理好国家。但是,在我们赞美别人的时候,同样应该采取“兼听”的态度,“偏听”是不可能对一个人做出合理的赞美的。

赵括长平之战折损赵兵40万,这个典故几乎是无人不晓。后人多半都将罪责归咎于赵括的纸上谈兵,实际真正的债主应该是赵王,确切地说,应该是赵王的“偏听”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别有用心的大臣向赵王推荐赵括,称赞他是将门之后,熟读兵书、精通兵法,定能不负迎击秦兵的重任。随即又是赵括自己一番口若悬河的“纸上谈兵”,使得赵王对这个年轻后生也大为赞赏,听不进“知子莫如父”的赵奢的劝说,最终换下老将廉颇,派赵括带了40万赵兵去跟秦人抗击。

40万赵兵被坑杀,惨绝人寰。如果赵王能够“兼听”的话,把对赵括的各种评价综合起来,做出正确的决断,那么战国争霸,鹿死于谁手,还未可得知。赵王听信一面之词,轻下决断,最终换来了长平之败。

“兼听”能让我们辨别出一些虚假的赞美。因为赞美能给人带来好处,有许多人便会翻动三寸之舌,千方百计地制造和利用虚假的赞美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我们如赵王一样,“偏听”这种赞美,就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虚假的赞美可以使听者受到蒙蔽,无法真正看清被赞扬者的优点和缺点。比如,某厂正准备任命一个科长。

在一次回家的路上,张三在和厂长的闲聊中对李四大加赞美,说他办事如何认真,尊重上司,厂里的许多人都希望他能够当上科长。过了几天,王二又对着厂长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遍。

这时,你若是厂长,该怎么办呢?因为平时李四在你眼中也表现得非常出色,是个做科长的料。如果这时轻下结论,那你就错了。原来这个李四在厂内表现得如谦谦君子,却常在家里聚众赌博,张三、王二都是他的赌友。

尽管有很多人舌绽莲花,善于言辞,常用精美的包装,掩藏虚假的实质,给听者一种逼真的假象,但只要我们采取“兼听”的态度,便能看清其庐山真面目。

“兼听”除了能让我们揭穿虚假赞美的同时,也能让我们识破小人的谗言,给当事者以应得的赞美。据说魏王派乐羊带兵攻打中山国,竟然久攻不下。

平时跟乐羊有嫌之人乘机大进谗言,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乐大将军必有异心,因为中山国有他的儿子作人质,他很有可能会率军投降中山国。

一年之后,乐羊灭了中山,班师回朝。论功行赏时,魏王给了乐羊一只精美的大箱子。乐羊还以为是金银珠宝,待回家打开一看,才发现竟是一箱大臣们诋毁攻击他的奏章。

魏王如果“偏听”一班朝臣的谗言,降罪于乐羊,就有可能酿成大错。可贵的是他在听了谗言的同时,也听了为乐羊辩护之言,两相参照,做出明断。那一箱奏章,可以说是他给乐羊的最高奖赏。

礼贤下士才能得到人才

齐桓公是春秋初期齐国国君,军事统帅。姜姓,名小白。春秋时,齐国的国君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纠,一个叫小白。齐桓公就是公子小白。当时,管仲跟随公子纠,而他的朋友鲍叔牙则跟随公子小白。当齐国发生内乱时,纠与小白分别逃到邻国。

后来,齐国君齐襄公被杀,公子小白率鲍叔牙等人,公子纠率管仲等人,分别向齐国进发,争夺王位。两股队伍在山东路上相遇。管仲为把公子纠扶上王位,对准公子小白射了一箭,而且正好射中。

管仲等人都以为公子小白已死,便带着公子纠慢悠悠地向齐国前进。然而,公子小白并没有死,那一箭只射在了衣钩上。他带领人马加紧前进步伐,抢先回到了齐国,于是登上了王位,当上了齐国的国君,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为了感谢鲍叔牙,决定任用鲍叔牙为相,并下令捉拿杀死管仲。鲍叔牙却推荐自己的好朋友管仲为相,自己情愿当副手。齐桓公很是想不通,但鲍叔牙却说:

那时我与管仲都是各为其主,管仲在射您的时候,他心中只有公子纠。我们二人相比,管仲要强我千万倍。如果您想富国强兵,成就霸业,非得用管仲为相不可。您要是重用他,他将为您射得天下,哪里只射得衣带钩呢?

于是,齐桓公便不计前嫌谦恭地拜管仲为相。齐国在今山东省的北部,是东方一个大国。它地处海滨,拥有丰富的鱼盐和矿藏,从太公开始,就“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到了春秋年间,农业、手工业,特别是冶铸、纺织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当管仲被拜为相后,他心里万分感激,衷心效主。为相后果真不同凡响,对内积极地推行一系列富国强兵之策,实行经济、政治、军事诸多方面的整顿改革,使齐国国力骤增;对外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组织齐、鲁等八国,讨伐不向周王进贡的蔡、楚两国,另一方面又帮助燕、卫等国反击少数民族的进攻,终于使齐国成为众诸侯国的领袖,齐国也由乱而治,称雄于诸侯,并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除了齐桓公谦恭得管仲,齐桓公还谦恭礼待下士深得人心,为他的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吕氏春秋·下贤》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为请教霸业之事,齐桓公去拜见小臣稷,他一日之内去拜访了三次,都没有能见到稷,跟随齐桓公的侍从们都不耐烦了。侍从们说道:“尊敬的万乘之君,您去见这么一个小小的官吏,一天之内来了三趟都还没见到,就此作罢,别再去了吧。”

齐桓公回答道:“那怎么能行?蔑视权贵的臣子,固然会轻视他的主人;而蔑视霸业的主人也会轻视他的臣子。纵然你蔑视权贵,我哪敢轻视霸业呢?”

侍从们听后都暗自佩服齐桓公的宽阔胸襟和谦恭待士的高贵品格,都不再多说什么了。于是,齐桓公锲而不舍连续五次拜访后最终见到了稷,虚心向他请教霸业的事情。稷得知齐桓公已五次来访的事后很受感动,与齐桓公促膝长谈。

齐桓公受益匪浅。这件事很快就传为了佳话。大家都说:“桓公都能礼贤下士,何愁国家不兴?”于是,众士归之。桓公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遇士于是也。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齐桓公就是最好的例子。

躬身待人,是对人的尊重,而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就是如此。有大才之士不会屈膝求人,居高位的人要向他请教,就要恭身以待,他才会因为感激而尽力相助。

齐桓公身为一国之君主,为求教霸业之士,不计身份五次拜见布衣之士,不厌其烦,最终得见。足见其为实现称雄诸侯的千秋伟业的气魄,也有礼贤下士、谦恭待士的心胸气度。

即便你有雄才大略、足智多谋,但一个人的力量有时往往是单薄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身居高位的人要有礼贤下士的胸怀,谦恭地对待属下,集众人的力量为己所用,以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在一个团队中,领导者特别要注意运用这种智谋。

没有人不喜欢被赞美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给“享受”做了不同程度的定义,但是,人生真正的一种享受是什么呢?那就是能够与熟练掌握说话艺术的人交谈。

那具备这样的说话艺术需要些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只要能够清晰地表达、简洁用词,再加上抑扬顿挫、恰当的语调,就可以吸引你的听众,甚至是打动别人。

在现代社会上,似乎会说奉承话的人比较容易生存,任何一个人听到别人称赞自己时,都是非常高兴,即使过后他明知对方说的是奉承话,但心里还是会美滋滋的。所以学会称赞别人成了人际交往所必备的一种技巧。但前提是,称赞别人的话必须得真诚、得体。

表面看来称赞别人,使对方高兴,事实上,受益的却是你自己。在你称赞别人的同时,别人会觉得你是一个容易接近的人,为此,你会得到很多朋友,在你遇到困难或需要帮助时,他们会很乐意来替你解决,助你走向成功之路。生活在这个高科技时代,人与人的接触越来越少,身边的朋友也随之减少,只有学会称赞别人才会让你得到更多的朋友,使你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平坦。

三国时期的关羽因为人正直,最厌恶在别人面前说奉承话的小人。当他听人说有一个人特别会说恭维别人的话,只凭着一张嘴就可以生活无忧,根本不用去谋生路后,关羽很是生气,一怒之下便去找到那个人,并且气势汹汹地说道:“听别人说你衣食无忧,仅凭一张会说话的嘴,那么现在你来恭维一下我吧!”

那人听完以后,马上满脸堆笑口中说道:“小民的确是会恭维,可恭维大人您我可不会,因为我恭维的都是那些小人,大人您为人正直,天下无人不知,况且您是最不爱听恭维之话的人,最厌恶那些拍马屁的人,我怎么敢恭维您呢?”

听完此番话的关羽道:“我谅你也不敢恭维,不过我今天就要宰了你这个尖嘴小人,为民除害。”那人听说关羽要杀他,立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关羽的膝下说:“小民谢恩!”

此时的关羽听到他还说要谢恩,便把已经挥起的大刀又收了回来,问他:“你谢的是什么恩呢?”

那人答道:“天下人都知道关爷您过五关斩六将,杀的也都是天下有名望的大将军。小民只是一个无名无分的平民,今天能死在您的刀下,小民可是烧香拜佛也求不来的呀!如果关爷都不怕弄脏自己的宝刀,小民也就死而无憾了,您就快快成全小民吧!”关羽听了他的话之后,就再也没有话说了,只是“哼”了一声,扭头走了。

有一次,诸葛亮和刘备在巴蜀前线征战的途中,接到了关羽的来信,关羽听说归顺于刘备的马超武艺高强,不顾自己在荆州的任务,提出要从荆州到四川与马超一决胜负。对此刘备很是着急,二人武艺相当,如二人相斗,其中必有一伤,诸葛亮胸有成竹地对刘备说:“不用着急,让我写封信来劝说他。”于是,诸葛亮在给关羽的信中写道:“我听说关将军欲与马超比武区分高低。以我看来,马超的确是英勇过人,但也只能与翼德同等并驱争先,他怎么能与你‘关将军’相提并论呢?再说关将军现在担当镇守荆州的重任,如果你此时离开荆州必定会受到损失的,那样的话,罪过可就大了啊!”

关羽看完诸葛亮的信后,笑着说:“还是孔明知道我的心啊。”诸葛亮的赞美使关羽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并且他还将书信给宾客们传看了,从而打消了去四川与马超比武的念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什么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顺耳的话。就连那位“为人正直”的关将军也不例外。

“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莎士比亚的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在关羽身上使这句话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些故事中,当关羽听完他们对自己的一番称赞后,既没有杀人也没有前去四川与马超比武。

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喜欢被赞扬,得到别人的赞扬就是得到了对自己的肯定。受到别人的称赞会让你产生自信,知道自己是一个很有用的人。

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曾说:“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

丘吉尔曾经说过:“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怎样地去赞美他。”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任何人,能够恰当地赞美他人一定会使你们的相处更加和谐;同时也肯定了你自己的价值,使你得到一种成就感。不过要注意的是,在赞美的同时,应实事求是,不能无止境地去扩大他,只有真诚的赞美才会使对方提高对自己的看法及好感。当然,他为了你的赞美,也会尽全力去规范自己。赞美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真诚的赞美更加会推动他人的前进步伐。

那么,我们应如何去赞美别人呢?首先,我们必须把称赞与奉承区分开来;称赞别人是智者所为,是走向成功的通行证。而后者则是小人所为,为了牟取私利,去奉承他人,这样的人在社会中既不可能帮助他人也不可能会奉献自己。

想要通向成功就必须学会称赞,现实中有很多人都不能够很好地把握它,现在我们列举一下应怎么去称赞他人。

第一,当你对他人的发言或建议表示赞同时,你一定要说出来,仅凭暗示是不行的。

第二,当你不赞同时,切记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指出来,这样是很容易伤人的,如果你能把握好这点,今后他会成为你的一个好朋友、好帮手也说不定。

第三,要敢于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别人会因为你的这种勇气而对你的行为谅解。

第四,尽量不要与别人发生口角方面的争执。在争论中是不会赢得朋友的,即使你持的是正确意见,因为没有人想让自己的意见是错误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作为一个管理者,更应该去称赞你的员工,对员工的进步与业绩给予肯定,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之言,一句赞扬的话语,可以使员工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有时候,一句赞扬的话语远远超过了物质上给予的满足;同时,还会使员工更加敬重你。语言的“巧”,前提就在于是否用得恰到好处。如果可以很好地把握这一点,那么你的成功之路一定是平坦的。

第二节 包容退让的智慧

做一个能包容他人的人

包容是为人处世中应该具备的必备个性,它既是一个人素质的反映,也是一个人获得快乐的良方。

就实际来说,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是正常的,受到别人的伤害有时也是会有的,但是怎么办呢?是包容忍让还是以牙还牙呢?对此,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一般来说,非原则的事情,我们应该以良好的包容之心来对待与感化,而没必要据理力争、针锋相对。因为包容忍让不仅是一种智慧,更能彰显一个人的气度与风范。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一是能对人对物做到无尽的奉献;二是有广博的胸怀,能容天下难容之物和事。孔子无疑是儒家心目中的大圣人。《论语》中记载了孔圣人有大海般胸怀的种种言行。他说自己“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由于孔子年轻时家庭贫苦,所以各种低贱的事都能干。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但说自己“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的这种包容万能的好学精神是无所不在的。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有一次,楚国大臣叶公问他的学生子路,你的老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子路一时难以说清,只好回去请教孔子,孔子便说:“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其意是说,你何不说:我的老师热衷于学问,有时连饭都忘了吃;如果对一件事感兴趣,就会不知厌倦,而忘掉了一切烦恼忧愁;并且从来不感到自己渐渐老了。如此等等。

孔子待人,更是具有标准的忠恕精神。他的学生说,老师温和中又有严厉,相貌威严但不猛烈,恭敬又不使人受拘束。他自己的观点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说从不主观处理任何事情。对于世人梦寐以求的富贵,他却有自己独特的观念:“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由此可见,孔子称之为圣人,真是受之无愧。

在为人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由于认识水平不同,有时造成误解经常会产生矛盾。如果我们能有较大的度量,以谅解的态度去对待别人,这样就会赢得时间,矛盾得到缓和。相反,如果度量不大,即使丁点大的小事,相互之间也会争争吵吵,斤斤计较,最终伤害了感情,也影响了友谊。

古人常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可撑船。”佛界也有一名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些名句、名联无非是告诫人们,为人处世要豁达大度。

豁达大度说起来容易,实则做起来很难。它要求人们在社交场上,必须抑制个人的私欲,不为一己之利去争、去斗,也不能为了炫耀自己而贬低他人。偏见往往会使一方伤害另一方。如果另一方耿耿于怀,那关系就无法融洽。反之,受害的一方具有很大的度量,能从大局出发,这样就会使原先持偏见者,在感情上受到震动,导致他转变偏见,正确待人。

历览古今中外,大凡胸怀大志,目光高远的仁人志士,无不大度为怀;反之,鼠肚鸡肠、竞小争微、片言只语也耿耿于怀的人,没有一个成就了大事业,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人。

郭沫若是一个大度之人。他虽与鲁迅之间“曾用笔墨相讥”,但他在鲁迅逝世后,没有趁“公已无言”时前来“鞭尸”,而是挺身站出来捍卫鲁迅精神,同时对以前“偶尔闹孩子气和拌嘴”,还“深深地自责”,诚恳地表示:

“鲁迅先生生前骂了我一辈子,先生死后,我却要恭维他一辈子。”其情多么可敬,其辞多么可感。

只要有一种看透一切的胸怀,就能做到豁达大度。把一切都看作“没什么”,才能在慌乱时从容自如;忧愁时增添几许欢乐;艰难时顽强拼搏;得意时言行如常;胜利时不醉不昏,有新的突破。只有如此放得开的人,才能算得上豁达大度的人,才能尽显气度与风范,并更好地赢得他人的尊敬。

学会原谅你的“敌人”

传说中因误解或种种原因,而出现“敌手”的事情是时而有之的,有“敌手”必然会引起心情的不快,并在诸多方面形成障碍。那么,懂得如何化解,便是十分宝贵的。

唐朝宰相陆贽,有职有权时,曾偏听偏信,认为太常博士李吉甫结党营私,便将其贬到明州做长史。不久,陆贽被罢相,贬到了明州附近的忠州当别驾。继任宰相明知李、陆有私怨,便玩弄权术,特意提拔李吉甫为忠州刺史,让他去当陆贽的顶头上司,意在借刀杀人,通过李吉甫之手把陆贽除掉。不想李吉甫不记旧怨,上任伊始,便主动与陆贽把酒结欢。使那位现任宰相借刀杀人之计成了泡影。对此,陆贽自然深受感动。他积极出点子,协助李吉甫把忠州治理得一天比一天好。

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敌人多一堵墙。

我们都知道这句话,也明白这个理。但是,一旦知道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仍免不了耿耿于怀。看到这个人时,轻则如陌路相逢,视若无睹;重则似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有多少人能像李吉甫那样,不计旧怨与仇人把酒结欢呢?其实,冤冤相报,未必有什么好处:他损害我在先,我怀恨于心在后,于是便费心费神地盯着他,一心想寻个机会,以牙还牙。

但静下心来想一想,报复之后又得到了什么呢?而为一时意气之争,图片刻之快,又会失去多少本该属于自己的快乐和轻松啊!费尽心机去精谋细划,绞尽脑汁来苦苦算计,最终换来的仅仅是别人的敌视与更深的怨恨,实在划不来了。

倘若是国恨家仇,非报不可,那是另说。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碰上这种人,平素与我们结怨的,多半是为利益冲突而起,或是为意气之争。为小利而结仇,可能损大利;为一时意气而结仇,可能惹大祸,都是得不偿失的事。

在不违反做人原则的前提下,以德报怨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处世之道:即使他与我们曾有过节,我们也应尽力做到不计前嫌;他大红大紫春风满面时,我们不妨去锦上添花;他落拓困窘、山穷水尽时,我们不妨雪中送炭,用我们真挚的热情,融化冰封的情感,脱去彼此面容上冷漠的伪装;用我们的大度与宽容,擦去恩怨的污浊,让纯洁的灵魂更加透明。

这样,我们就无须绞尽脑汁劳心伤神算计别人,也不需紧绷神经,警惕一切动静,防人算计;我们可以不再担心自己得胜之时无人喝彩,也不用害怕陷入危难之际孤立无援,这样处世岂不堂堂正正?这样做人岂不轻轻松松?

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后,他对政敌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官员的不满。这位官员批评林肯说:“你为什么试图跟那些敌人做朋友?你应该想办法去打击他们,去消灭他们才对。”林肯平静而温和地说:“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时,就没有敌人存在了。”

面对“敌人”,大多数人的看法是毫不留情地把他消灭掉,因为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事实并非绝对如此,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我们的成功,也是我们的竞争对手造成的。”所以在一定的情况下要像林肯那样,用宽容的眼光去对待“敌人”,用宽容来“消灭”他。

在怎样消灭敌人这件事情上,还有一个人的做法与林肯较为相似,这个人就是拿破仑。拿破仑对面前的任何障碍都狂怒异常,对待任何胆敢抗拒他的意志的人都严厉无情,可当他获胜时这种态度就全然改变了。他对败军极为仁慈,他真诚地怜悯他们:他经常对手下的人说:“一个将领在打了败仗那天是多么可怜!”

以下是一则拿破仑宽容敌人的故事。

有两名英军将领从凡尔登战俘营逃出,来到布伦。因为身无分文,只好在布伦停留了数日。这时布伦港对各种船只看管甚严,他们简直没有乘船逃脱的希望。

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促使这两名俘虏想了一个大胆而冒险的办法,他们用小块木板制成一只小船,准备用这只随时都可能散架的小船横渡英吉利海峡。这实际上是一次冒死的航行。当他们在海岸上看到一艘英国快艇,便迅速推出小船,竭力追赶。他们离岸没多久,就被法军抓获。

这一消息传遍整个军营,大家都在谈论这两名英国人的非凡勇气。拿破仑获悉后,极感兴趣,命人将这两名英军将领和那只小船一起带到他面前。他对于这么大胆的计划竟用这么脆弱的工具去执行感到非常惊异,他问道:“你们真的想用这个渡海吗?”“是的,陛下。如果您不信,放我们走,您将看到我们是怎么离开的。”

“我放你们走,你们是勇敢而大胆的人。无论在哪里,我见到有勇气的人就钦佩:但是你们不应用性命去冒险。你们已经获释,而且,我们还要把你们送上英国船。你们回到伦敦,要告诉别人我如何敬重勇敢的人,哪怕他们是我的敌人。”

拿破仑赏给这两个英军将领一些金币,放他们回国了。

许多在场的人都被拿破仑的宽宏大量惊呆了。只有拿破仑知道,他的士兵们将从这番话中受到怎样的鼓舞,他的人民将如何赞扬他的宽容无私。他似乎已经听到了士兵们震天的呼声以及巴黎激动的口号。

哲学家卡莱尔说:“伟人往往是从对待别人的失败中显示其伟大的。”用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你的“敌人”,这样就会表现你的与众不同之处,也正因为你闪光的人性,使你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敌人的佩服,这样你就既赢得了他们的心,也取得了最高层次的胜利。

宽容的人会更快乐

世界上有许多悲剧,许多恐怖,都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不能容忍所造成的。然而,忍让和宽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非容易的。当我们受到无辜的伤害时,总是会有一颗报复心的。但是,报复却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这一点从印度大文学家泰戈尔的《画家的报复》一文中可以得到答案。

一位画家在集市上卖画,不远处,前呼后拥地走来了一位大臣的孩子。这位大臣在年轻的时候曾经把画家的父亲欺诈得心碎而死。这孩子在画家的作品前流连忘返,并且选中了一幅,画家却匆匆地用一块布把它遮盖住,并声称这幅画不卖。

从此以后,这孩子因为心病而变得憔悴,最后,他父亲出面了,表示愿意付出一笔高价。可是,画家宁愿把这幅画挂在自己画室的墙上,也不愿意出售。他阴沉着脸坐在画前,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我的报复。”

每天早晨,画家都要画一幅他信奉的神像,这是他表示信仰的唯一方式。可是现在,他觉得这些神像与他以前画的神像日渐相异。

这使他苦恼不已,他不停地找原因。然而有一天,他惊恐地丢下手中的画,跳了起来:他刚画好的神像的眼睛,竟然是那大臣的眼睛,而嘴唇也是那么酷似!

他把画撕碎,并且高喊着:“我的报复已经回报到我的头上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若是存心报复,自己所受的伤害会比对方更大。一个心中充满怨恨的人是永远无法快乐的。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没有大到“不共戴天”的地步,只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不同罢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既是魔鬼又是天使,优点与缺点共存,美丽与丑陋俱在。与人相处时,要尽量看好的方面,至于一些不同之处,一些不必要的摩擦,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古时候有个叫陈嚣的人,与一个叫纪伯的人做邻居。有一天夜里,纪伯偷偷地把陈嚣家的篱笆拔起来,往后挪了挪。这事被陈嚣发现后,并没有大吵大闹,而是等纪伯走后,又把篱笆往后挪了一丈。天亮后,纪伯发现自家的地又宽出了许多,知道是陈嚣在让着他。他心中很是惭愧,主动找上陈家,把多侵占的地通通还给了陈家。

学会宽容,学会大度,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整天被不满、怨恨心理所控制的人是最痛苦的人,学会了宽容,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中会多出许多快乐。

与人方便才能自己方便

说到底,人与人之间最高的境界应该是相互理解,俗话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无论任何人际交往的技能,都是殊途同归,为了获得理解与支持。

理解他人能化干戈为玉帛,变仇敌为朋友,最终在融融为乐的人际关系中达到成功,像欧文一样,利用“不可思议的关怀,和与公司中任何人都相互透彻地理解”来达到事业的顺畅。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解是赞美的终极,理解是赞美的超级形态,你在给予同事理解时,他们已经感受到了赞美的阳光,用阳光中最虔诚的一个“笑脸”给予你应有的回报。

俗话说:“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赞美他人也必须遵循同样的道理,即“不以事小而不赞”。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人杰英雄,更多的是凡夫俗子,即使是伟人、名人也不一定天天都有惊天动地的举动可供你赞扬。

在赞美他人时一定要慷慨大方,不要等别人干了大事才去赞美他,要善于从小的事情着手去赞美他人。

在现实生活中,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就会发现有许许多多的小事值得我们去赞美,鲁迅先生曾因为一件小事所带来的心灵的震撼,而感到自己的渺小。

如果某天早晨,你的丈夫偶然一次早起为你准备好了早餐,你不妨大大赞美他一番,那他今后起床做早餐的频率将会更高。

如果你家的小孩子,有一天非常小心地在家做好了晚饭等你回家,当你回到家中,先不要吃惊孩子脸上的污渍,也不要惋惜已经摔碎的碗碟,先将孩子赞美一番,即使孩子所炒的菜让人难以下咽。

因为你的赞美可以让孩子下顿或者是下下顿饭变成美味。在公司,如果某位职员,记述你口述的信件,速度比你想象的要快,不妨表扬他或她一下,今后他或她的工作就一定会更加卖力。如某人帮了你一个小忙不妨告诉他,你心里的感谢,这样,他才会乐意为你做更多的事。

要从一件小事上去赞美他人道德必须注重细节,不要对他人在细节上所花费的时间和心血视而不见,而要特别地对他人的这番煞费苦心表示肯定和感谢。因为对方所做的一些小事,既说明对方对此的偏爱,也说明他渴望得到应有的肯定与赞扬。

法国总统戴高乐在1960年访问美国时,在一次尼克松为他举行的宴会上,尼克松夫人费了很大的心思,布置了一个美丽的鲜花展台,在一张马蹄形的桌子中央,鲜艳夺目的热带鲜花衬托着一个精致的喷泉。

精明的戴高乐将军一眼就看出这是主人为了欢迎他而精心设计制作的,不禁脱口赞道:“女主人为举行一次正式的宴会要花很多时间来进行漂亮、雅致的计划与布置。”

尼克松夫人听了,十分高兴。事后她说:“大多数来访的大人物要么不加注意,要么不屑于向女主人道谢,而他总是想到和讲到别人。”

也许在别的大人物看来,尼克松夫人所布置的鲜花展台,只不过是她作为一位总统夫人的分内之事,没什么值得称道的。而戴高乐将军却领悟到了其中的苦心,并因此向尼克松夫人表示了特别的肯定与感谢。从而也使得尼克松夫人异常感动。

每天,在我们身边都发生着许许多多的或大或小的事情,并不是每一件小事都值得赞美。从小事上赞美他人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要善于发现小事所具有的重大意义。要坚信一个道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件小事往往可以从中发掘出重大的意义来。

一日,作家贾平凹和许多文坛知名人士到一个朋友家中去做客,在这个朋友的客厅里,挂了一幅很大的女性裸体画,在座的知名人士个个要么装作没有看见,却又趁人不经意瞟上几眼。

这时,有个人忍不住了,指着那画上女子的乳房问那家五岁的小主人说:“这是什么?”

小孩子一本正经地说:“妈妈的奶。”众人一阵哄笑。而贾平凹却深有体会地说,这个小孩子胸怀坦荡,堪称是他的老师。并写了一篇题为《我的老师》的文章予以抒发他的赞赏之意。

在这里,我们且不说贾平凹先生是如何谦逊,单说他这双慧眼已足以让我们称道了。在别人看来,这也许只是一件不足挂齿的笑话,而贾平凹却能将成人与小孩进行比较,从而极力赞美了小孩子们纯洁、天真的一面,而抨击了许多成人虚伪肮脏的一面。这和鲁迅发生的《一件小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善于从小事上赞美别人,不仅可以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而且可以让你树立一个细心体贴、善解人意的形象。因为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人虽然没有做出什么大事,却默默无闻地为家庭、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也需要他人的肯定与赞赏。

哪怕她只是一位整日围着灶台打转的家庭主妇,或者是一位已经离开工作岗位的老人,我们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面对一位家庭主妇你可以夸她的厨艺已经和专业厨师相媲美了;面对一位老人,你可以夸奖他为你们家付出了很多很多。

退一步海阔天空

法国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胸怀。”以肚量襟怀比喻人的宽容,歌颂人的气度,中外尽然。

宋真宗时,有个以度量闻名的宰相王旦。王旦十分爱清洁。有一次家人烹调的羹汤中有不干净的东西,王旦也没有指责,只吃饭,不喝汤。家人奇怪地问他为什么不喝汤,他说,今天只喜欢吃饭,不想喝汤。还有一次饭里有不干净的东西,王旦也只是放下筷子说,今天不想吃饭,叫家人另外准备稀饭。

如果说忍耐多少掺杂了无可奈何的作料,那么宽容则是发自内心的襟怀坦白。人的成熟表现在性情上的温厚平和,岁月的烘烤不知不觉地蒸发了心灵中多余的水分,使虚涵的胸怀不至于动辄滥觞,而外面投来的石子也难以激起太大的水花和波纹。宽容别人也就是宽容自己,不苛求别人也就是不苛求自己。在这个过于拥挤的地球上,在情感的润滑剂日见减少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联络需要通过宽容的方便之门。

人难免会犯些小错误,或个人能力有限,或因一时粗心,或因现实错综复杂,对你产生误会让你难堪,这些事情在我们的交往中很常见。这时我们不要抓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或者找机会让对方下不了台,恨不得让那人万劫不复。交际中难得的是谅解和宽容,能够原谅别人的过失,理解别人的痛处、难处,宽容几分、忍让几次,那么心胸最狭窄的人也会对你“开阔”的。

宋代的王安石对苏东坡的态度,应当说也是有那么一点“恶”行的。他当宰相“变法”那阵子,因为苏东坡与他政见不同,便借故将苏东坡降职减薪,贬官至黄州,搞得苏好不凄惨。然而,苏东坡胸怀大度,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更不念旧恶。王安石从宰相的位子上下台后,苏东坡不断写信给隐居金陵的王安石,或共叙友情、互相勉励,或讨论学问,十分投机,两人的关系反倒好了起来。苏东坡由黄州调往汝州时,还特意到南京看望王安石,受到了热情接待,两人结伴同游,促膝谈心。临别时,王安石嘱咐苏东坡:将来告退时,要来金陵买一处田宅,好与他永做睦邻。苏东坡也满怀深情地感慨道:“劝我试求三亩田,从公已觉十年迟。”两人一扫往日嫌隙,成了知心朋友。

“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总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实际上最受其害的是自己的心灵。这样的人,轻则自我折磨,重则失去理智,疯狂报复,往往搞得自己痛苦不堪,这又何必呢?乐于忘记是交际成功者的一个特征。忘记前嫌是一种心理平衡。既往不咎的人,才可甩掉沉重的包袱,坦荡地行事,快乐地生活。

又如华盛顿忍让大度,赢得忠实的追随者也是极好的例子。1754年,华盛顿还是一名血气方刚的上校军官。有一年,弗吉尼亚州的议员选举战正打得硝烟弥漫,华盛顿也很狂热地投入了这场选举,为他所支持的候选人助威。有个名叫威廉·佩恩的人,是华盛顿的坚决反对者,他到处发表演说,批评华盛顿所支持的候选人。为此,华盛顿极为生气。

有一天,两人在一间小餐馆里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威廉·佩恩觉得自己受了侮辱,不由火冒三丈,抢上前一步,将华盛顿打倒在地。华盛顿忍痛站了起来,却没有反击,命令部下跟他返回营地,一场流血冲突就这样烟消云散。

第二天,华盛顿写了一张便条,派人送给威廉·佩恩,约他到一家酒馆见面,说是要解决昨天两人结下的隔阂。威廉·佩恩看过便条后心想,华盛顿肯定是约他进行决斗。于是在家里找出手枪,做好准备以后,便去酒馆赴约。可他来到后一看华盛顿就傻眼了,华盛顿没有带一兵一卒,也没有佩带手枪,而是西装革履,一副绅士模样的打扮。

见威廉·佩恩进来,华盛顿端着酒杯微笑着站了起来,握住对方的手,很真诚地说:“人不是上帝,不可能不犯错误。昨天的事情是我不对,不该说那些话,不过,你的行动已让我的错误遭受了惩罚。如果你认为可以的话,我们把昨天的不愉快通通忘掉,彼此握手,我相信你是不会反对的。”

威廉·佩恩被深深感动了,紧紧握住华盛顿的手,热泪盈眶地说:“华盛顿先生,你是一个高尚的人,如果你将来成了伟人,我将会成为你永久的追随者和崇拜者。”就这样,一对完全有可能成为仇敌的人做了朋友。后来,华盛顿果然成为美国人民世代敬仰的伟人。威廉·佩恩没有食言,他始终是华盛顿忠实的追随者和狂热的崇拜者。

华盛顿杯酒言和,真实质就是“以退为进”,表面上是退却了,但他的人格却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凝聚力也必然增强了许多。

忍让是免灾去祸的良方

忍让不仅是人生的美德,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尚书》中说:“必须有忍,才能成事。”陶觉说:“大凡是英雄豪杰,必然有很大的气度。张良圯上进履,韩信市中钻胯,都是一个忍字,不是平常的人能做到的。”

明朝苏州城里有位尤老翁,开了间典当铺。一年年关前夕,尤翁在里间盘账,忽然听见外面柜台处有争吵声,就赶忙走了出来。原来是一个附近的穷邻居赵老头正在与伙计争吵。尤翁一向谨守“和气生财”的信条,先将伙计训斥一通,然后再好言向赵老头赔不是。

可是赵老头板着的面孔不见一丝和缓之声,靠在一边柜台上一句话也不说。挨了骂的伙计悄声对老板诉苦:“老爷,这个赵老头蛮不讲理。他前些日子当了衣服,现在,他说过年要穿,一定要取回去,可是他又不还当衣服的钱。我刚一解释,他就破口大骂,这事不能怪我呀。”

尤翁点点头,打发这个伙计去照料别的生意,自己过去请赵老头到桌边坐下,语气恳切地对他说:“老人家,我知道你的来意,过年了,总想有身儿体面点儿的衣服穿。这是小事一桩,大家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什么事都好商量,何必与伙计一般见识呢?你老就消消气吧。”

尤翁不等赵老头开口辩解,马上吩咐另一个伙计查一下账,从赵老头典当的衣物中找四五件冬衣来。尤翁指着这几件衣服说:“这件棉袍是你冬天里不可缺少的衣服,这件罩袍你拜年时用得着,这三件棉衣孩子们也是要穿的。这些你先拿回去吧,其余的衣物不是急用的,可以先放在这里。”赵老头似乎一点儿也不领情,拿起衣服,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急匆匆地走了。尤翁并不在意,仍然含笑拱手将赵老头送出大门。

没想到,当天夜里赵老头竟然死在另一位开店的街坊家中。赵老头的亲属乘机控告那位街坊逼死了赵老头,与他打了好几年官司。最后,那位街坊被拖得精疲力竭,花了一大笔银子才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事情真相很快透露了,原来赵老头因为负债累累,家产典当一空后走投无路,就预先服了毒,来到尤翁的当铺吵闹寻事,想以死来为亲属敲诈点儿钱财。没想到尤翁一味忍让,他只好赶快撤走,在毒性发作之前又选择了另外一家。事后,有人问尤翁凭什么料到赵老头会有以死来作讹这一手,从而忍耐让步,避开了这一灾祸。

尤翁说:“我并没想到赵老头会走到这条绝路上去。我只是根据常理推测,若是有人无理取闹,那他必然会有所倚仗。如果我们在小事情上不忍让,那么很可能就会变成大的灾祸。”

可见,忍让是换来平安的法宝,是免去灾祸的良方。忍让绝不是胆怯、懦弱,而是具有丰富积淀的大智慧。

谦让是化解矛盾的好方法

谦让会让你赢得他人的尊重,提高你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汉文帝是汉高祖的庶子,被封为代王。他为人仁慈宽厚,当残暴篡权的吕后死后,朝中拥戴文帝继位。一天,汉文帝升殿,发现丞相陈平没上朝,他问道:“丞相陈平为何不来?”

站在下面的太尉周勃站出来说道:“丞相陈平正在生病,体力不支,不能叩见皇上,请皇上原谅。”

汉文帝心里纳闷,昨日还见他身体好好的,怎么今天就病了?不过他不动声色,只是说:“好,知道了,退下。”

退朝后,汉文帝想派人去请陈平,但又一想,陈平是开国老臣,自己应当把他当作父亲一样对待。于是文帝便到后宫换上平日穿的家常便服,到陈平家去探视。陈平在家躺着看书,见汉文帝来慌忙起身行礼。汉文帝急忙把他扶起,说:“不敢,朕视卿为父亲,以后除了在朝廷上,其他场合一律免除君臣之礼。”

汉文帝扫视一下屋里的陈设,又说:“今天听太尉说您病了,特地前来探望,不知是否请过御医诊视?你年岁大了,有病可不要耽搁呀!”

文帝如此关怀,使陈平非常感动。他觉得不能再隐瞒下去了,对文帝讲了心里话:“皇上太仁慈了,可我对不起皇上的一片爱臣之心,我犯了欺君之罪呀!”并借此机会欲把相位让给周勃的想法说了出来。

汉文帝问:“为什么?”陈平就把他让相的理由说出来了。吕后死后,诸吕结党,欲谋叛乱,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共商大计,终于灭掉诸吕夺取政权。陈平认为新帝继位,应记功晋爵。周勃消灭吕氏集团,功劳比自己大,自己应该把丞相的位子让给周勃。陈平把这一切都对文帝说清之后,又诚恳地说:“高祖在时,周勃的功劳不如我;诛灭诸吕时,我的功劳不如太尉。所以我愿意把相位让给他,请皇上恩准。”

文帝本来不知消灭诸吕的细节,他是在诸吕倒台后,才被陈平和周勃接到长安的。听了陈平的解释,才知周勃立下了大功,便同意了陈平的请求,任命周勃为右丞相,位居第一,任陈平为左丞相,位居第二。

一天上朝时,文帝问右丞相周勃:“现在一天的时间里,全国被判刑的有多少人?”周勃说不知道。文帝又问:“全国一年的钱粮有多少?收入有多少?支出有多少?”周勃还是回答不上来,感到惭愧至极,无地自容。

文帝看周勃答不出来,就问左丞相陈平:“陈丞相,那你说呢?”

陈平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您要想了解这些情况,我可以给您找来掌管这些事的人。”

文帝问:“那么谁负责管理这些事呢?”

陈平回答:“陛下要问被判刑的人数,我可以去找廷尉;要问钱粮的出入,我可以找治粟内史,他们会告诉您详细的数字。”

文帝有些不高兴,脸色沉下来说道:“既然什么事都各有主管,那么丞相应该管什么呢?”

陈平毫不犹豫地回答:“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事无巨细,每事躬亲。丞相的职责,上能辅佐皇帝,下能调理万事;对外能镇抚四夷、诸侯,对内能安定百姓。丞相还要管理大臣,使每个大臣能尽到自己的责任。”陈平回答得有条不紊,文帝听了觉得有道理,连连点头,露出满意的笑容。

站在一旁的周勃如释重负,十分佩服陈平能言善辩,辅政有方,深感自己是个武夫,才干在陈平之下。他想,自己虽说平定诸吕有功,但是辅佐皇帝、处理国政方面的才能比起陈平差远了,为了国家百姓着想,还是应该让陈平做丞相。于是周勃也假称有病,向文帝提出辞呈。

汉文帝非常理解周勃的心情,批准周勃的辞呈,任命陈平为丞相。陈平辅佐文帝,励精图治,促成了汉朝中兴。陈平和周勃两位老臣,都是汉朝开国元老,却“虚己盈人”,互让相位,光彩照人。他们不为己利,从国家社稷着想,谦虚相让,很值得今人学习。

做人境界之高低,往往体现在处理矛盾的不同方法上,有人善于化解矛盾;有人善于激化矛盾。大家同在一片蓝天下,难免时有矛盾发生。而矛盾最多也是最激烈的,往往是争利夺位,有时甚至是争得势不两立、不共戴天。

其实这种人实在是钻了牛角尖,人生短短几十年,能够在一起也是一种缘分,何必争来争去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呢?即使要为合理的东西去争夺,也必须讲究策略。也许有人会说:“你是站着说话腰不疼,碰到难受的事,你来试一试?”其实,有些东西即使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你也争夺不来的;反而两败俱伤,最重要的是误了你的“下一步”。

有心机者做人总以自己的能力为基础,懂得“力所不及”和“过极”的辩证法则。有些事情,你以谦让为做人之本,才能保全自己、成全自己。否则你非要与强手较劲,只能兵败如山倒。有心机的人一定懂得谦让,他们知道这也许会换来另外的成功资本。

危机面前学会主动和解

与人造成冲突和矛盾,要弄清楚是不是一场误会,如果是被别人误会了,要以坦然心面对;如果误会是自己造成的,要主动与人和解。

被人误解,不要太委屈,错的是别人,不是自己,相信事情终会真相大白。用谩骂的方式处理别人对自己的误解,不如宽容地一笑了之。拿破仑·希尔幽默地讲述过一件他个人在容忍方面的经历,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天,拿破仑和办公室大楼的管理员发生了一次误会。这场误会导致他们两人之间彼此憎恨,甚至演变成一种激烈的敌对情形。这位管理员为了显示他对拿破仑的不悦,当他知道整栋大楼里只有拿破仑一个人在办公室中工作时,他立刻把大楼的电灯全部关掉。

这种情形一连发生了几次,最后,拿破仑决定进行“反击”。某个星期天,机会来了,拿破仑到书房准备一篇预备在第二天晚上发表的演讲稿。拿破仑刚刚在书桌前坐好,电灯熄灭了。

拿破仑立刻跳了起来,奔向大楼地下室,拿破仑知道可以在哪儿找到这位管理员。当拿破仑到达那儿时,发现管理员正忙得很,管理员把煤炭一铲一铲地送进锅炉内,同时一面吹着口哨,仿佛什么事都未发生似的。拿破仑立刻对管理员破口大骂,用的是比那个锅炉内的火更热辣辣的词句,长达5分钟之久。最后,拿破仑实在想不出什么骂人的词句,只好放慢了速度。

这时候,管理员站直了身体,转过头来,脸上露出开朗的微笑,并以一种充满镇静及自制的柔和声调说道:“呀,你今天早上有点激动吧,不是吗?”管理员的这句话就像一把锐利的短剑,一下子刺进拿破仑的体内。想想看,拿破仑那时候会是什么感觉。站在拿破仑面前的是一位文盲,管理员既不会写也不会读,但虽然有这些弱点,管理员却在这场战斗中打败了他,更何况这场战斗的场合以及武器都是拿破仑自己所挑选的。

拿破仑暗自想着:我的良心以谴责的手指对准了我。我知道,我不仅被打败了,而且更糟糕的是,我是主动的,而且是错误的一方,这一切只会更增加我的羞辱。

我的良心不仅在指责我,更在我脑海中安置了一些十分令我难堪的念头,它嘲笑我。我站在那儿发呆。我自夸是个高深心理学的学者,是“黄金定律”哲学的创始人,精通莎士比亚、苏格拉底、柏拉图、爱默生等人的作品,还有圣经;而站在我对面的这个人对文学及哲学一无所知,而他虽然缺乏这些知识,却在这一次的口语之中把我打得惨败。

拿破仑转过身子,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办公室。他再也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了。当他把这件事反思一遍之后,即刻看出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坦白来说,拿破仑却很不愿意采取行动来化解自己的错误。

拿破仑知道,他必须向那个人道歉,内心才能平静。最后,拿破仑下定了决心,决定到地下室去,忍受必须忍受的这个羞辱。这个决心并不是很容易下的,拿破仑更是费了很久的时间才达成决定。

拿破仑开始往地下室走去,但这一次比上次走得慢了很多。拿破仑不断地在思考,应该如何进行这第二次的行动,以便把羞辱减到最低程度。

拿破仑来到地下室后,把那位管理员叫到门边。管理员以平静、温和的声调问道:“你这一次想要干什么?”拿破仑告诉他:“我是回来为我的行为道歉的,如果你愿意接受的话。”

管理员脸上又露出了那种微笑,他说:“凭着上帝的爱心,你用不着向我道歉。除了这四堵墙壁,以及你和我之外,并没有人听见你刚才所说的话。我不会把它说出去的,因此,我们不如就把此事忘了吧。”

这段话对拿破仑所造成的羞辱更甚于他第一次所说的话,因为管理员不仅表示愿意原谅拿破仑,实际上更表示愿意帮助他隐瞒此事,不使它宣扬出去,以对他造成伤害。

拿破仑向管理员走过去,抓住他的手,和他握一握;拿破仑不仅是用手和那人握手,更用自己的心和他握手。在走回办公室的途中,拿破仑感到心情十分愉快,因为他终于鼓起勇气,化解了自己所做错的事,这样的处世无不恰到好处。暂时的容忍让步,往往是淡化对手的敌意,最后不断走向强盛,再反过来使对手屈节的一条有用之计,这就是容忍的智慧。在社会交往处世中,这样的事例不少。

198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执行经理史密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重大决策,将公司属下坐落在加利福尼亚州费门托市的一家工厂,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合并,生产丰田牌小轿车。

当时日本丰田汽车早已以其质优价廉的声誉进入美国市场,驰骋于美洲大陆。能将汽车工厂打入美国本土,自然是雄心勃勃的丰田公司求之不得的好事,因此美方建议一经提出,日方的人员、设备便跨洋过海来美国安家了。

美国人早就对日本汽车“侵入”美洲大陆、抢占美国汽车王国地位反感至极,史密斯竟公然把日本公司明目张胆地请到国内生产汽车,这不是“丧权辱国”的屈节投降,也至少是“引狼入室”的高度让步。为此,美国上下,尤其是汽车界纷纷向史密斯提出谴责和非议。

他的朋友打电话说:“史密斯,这样做,你为了什么呀?我听到了不少对你的批评。这两天,你看过报纸吗?”

史密斯笑着回答:“听到了也看到了,别人有批评的理由,我也有自己的认识,他们不能忍受,但我能忍受。”

“你最好妥协,改变自己的做法,众怒难犯啊!” “谢谢您的好意,不过我还不想改变自己的计划,我已做好了忍受一切谴责与谩骂的精神准备。”

到底是引狼入室,纯粹的屈节让步,还是另有一番苦心?史密斯自有他的打算和想法。他深切了解到,美国汽车界之所以在日本汽车大举进攻之下束手无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过去太轻敌了。

当初日本汽车刚刚打入美洲之时,几乎所有美国汽车商都认为日本不过是初学者的小玩意儿,是低廉产品。对日本汽车售价低、性能好、省燃料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等到日本汽车在美国越来越畅销时,美国同行便一筹莫展了。到了现在,日本汽车在各方面都有优势,不承认这一点只能说明是狂妄自大。争取日本技术的帮助,增强自己产品的竞争力,才是争回面子、争回利润的唯一正确出路。所以,史密斯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合并之举,表面上似是引狼入室的大让步,实际上则是把“老师”请到家里的一大进步;似乎是向日本俯首称臣,实际上了解对方,向对方学习,然后赶超对方。他成功了。

忍受各方面的打击,等待事情的结果来证明自己没有错。如果忍不住气,别人一反对就放弃,说明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虚心向强者学习,甘当小学生,这样对方就不会视你为强大的对手。利用对方的优势,降低自己的风险。

第三节 笑对人生的智慧

要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

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这样的论断似乎不够科学和理性。但是这未尝不可作为一种人生的信条存在着,你这么去想,然后这么去做,你可能就会将很多以前认为很难办到的事情做得很圆满、很漂亮。

这是发生在澳大利亚的真实的故事,有一位青年,他家世代以养羊为生,到了他这一代,经过努力,羊群数量逐年递增,已经发展到10万只的规模。

为此,他感到十分自豪,但又有些迷茫,因为尽管他一再努力,羊群的数量却只维持在10万只上下,不再增长,他非常困惑。有一天,他的爷爷来到他放牧的农场,见爷爷来了,他就用手指着漫山遍野的羊群,很有成就感地炫耀。哪知爷爷一脸不屑地说:“我也一样。”年轻人大为不解,正要细问缘故,爷爷却一声不响地走了。

夜色降临,四散的羊群逐渐安静下来。近一段时间,年轻人总是每到半夜时分就听到羊群里发出哀号,第二天,他就发现至少有50只羊被咬死,肚子被撕开,被咬死的羊羔数量更是无以计数。

有一次,一个动物学家经过牧场,年轻人便求教于这位专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原来在澳大利亚境内有一种野狗,是澳洲的头号食肉兽,估计整个澳洲约有100万只,正是这种动物的存在,才使他的羊群数量不再递增。

他忽然想起爷爷说过的“我也一样”,原来,早在爷爷放牧的时代,就存在这种情况,只不过,谁也没有办法解决而已。既然问题已经找到,能不能彻底解决呢?善于思考的年轻人决心在全澳大利亚建一道防护墙。哪知话一出口,就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几千千米的围墙,不但耗资巨大,而且极难维护。

但是年轻人一点儿也不退缩。一开始,他一个人在自家的牧场周围用铁丝网筑起了一道防护墙,后来,他就沿着自家牧场往四周扩展,防护墙一点一点延伸着。

他的这种做法感染了周围的其他人,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筑墙的行列,以至于政府也开始关心和资助由他发起的这项筑墙运动。一年以后,一道从南澳洲大海湾,经新南威尔士,穿过昆士兰东部,抵达太平洋沿岸的高1.8米、下部由小眼铁丝网、上部由菱形铁丝网、顶部由带刺铁丝构成的世界上最长的防护墙建成了。

由于它的建成,澳大利亚的羊群数量猛增,它像一条河在澳洲大陆上蜿蜒着,保护着越来越多的羊群。许多年以后,这道防护墙已经成为澳洲人为之自豪的一处旅游景点,前来旅游的人们善意地称它为“爱心墙”。

同样的问题,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困惑,只因为想法变了,一切就都变了。生活中,之所以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我们,是因为我们没有改变原有的想法和思维方式,致使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只要思路是对的,并且下定决心做下去,任何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但是生活中,我们往往在问题面前手足无措,一想到解决方法的烦琐,我们就退而不前了。事情还没等做,我们想到的就是解决的办法行不通,我们总是对一些难题没有信心,宁愿让那问题一直在那儿放着,却期待别人去解决它,然后我们从中受益。如果人人都抱着这个想法,问题将永远都是问题。

其实,任何问题都有它的解决办法,就看你是否愿意去寻找,找到后又是否愿意花费心思去做。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人生就没有什么问题值得我们害怕了。

危机之前学会缓一缓

人生在世,肯定会有一筹莫展的时候,事实上,这种一筹莫展就是因为没有寻找到合理的策略。对于博弈者来说,当面临强势对手的时候,采用缓兵之策不失为一个快速突破困境、改变局面的合理策略。

在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时,辽东太守公孙渊称雄一方,自立为燕王,改年号绍汉,联络东吴,侵扰北方。边官报知魏主曹睿,曹睿决计派司马懿率马步军4万前去平定辽东。

司马懿统帅魏军取得初战胜利后,很快把公孙渊困在襄平城里。这时已是秋季了,秋雨连绵,一月不止,平地水深三尺,魏军的运粮船从辽河口出发可直接开到襄平城下。

由于魏军都泡在雨水之中,行坐不安。左都督裴景见状就向司马懿建议说:“雨水不住,整个军营中泥泞不堪,军营应当移到前面的山上。”

司马懿听后怒道:“擒获公孙渊只在旦夕,怎么可以移营?如果再有人说移营立斩不赦!”裴景诺诺而退。过了一阵,右都督仇连又来告诉说:“军士泡在水中苦不堪言,请太尉移营高处。”

司马懿听罢大怒,厉声说道:“我军令已发,你胆敢故意违抗!”即令推出斩首,把首级悬于辕门之外,三军军心为之震慑。

司马懿又令南寨人马暂退20里,纵城内军民出城樵采柴薪,放牧牛马。部将陈群疑惑不解地向司马懿问道:“从前太尉您攻打叛将孟达时,兵分八路,八日赶到上庸城下,很快生擒孟达而成大功;今带甲4万,数千里而来,不令攻打城池,却使久居泥泞之中,又纵贼众樵牧,我真不知太尉打的是什么主意?”

司马懿笑着说道:“您是不知兵法。从前孟达粮多兵少,我粮少兵多,所以不可不速战;出其不意,突然攻之,方可取胜。今辽兵多,我兵少,贼饥我饱,何必力攻?正当任彼自走,然后乘机击之。我今放开一条路,不绝彼之樵牧,是容彼自走也。”陈群拜服。

后来,公孙渊果然率残兵败将突围,被司马懿生擒了。不难看出,司马懿在速战破孟达和缓战平辽东这两次军事行动中运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战法。

事实上,对于战争来讲,无论哪种策略,其目的都在于取胜,根据实际情况,不为局部或一时的小利所动。在准备未充分,处于弱者地位之时,为争取更大的胜利,最好的策略就是以缓战计策来牵制对手,以弱制强,一旦时机成熟了,当机立断速战速决。

打圆场的技巧原则

需要打圆场的事总是很多,有时要为自己的过失找圆场,有时要为别人的争执吵闹当“裁判”,如果弄得不好,只会火上浇油,不仅不会息事宁人,还会扩大事态。两个朋友争执,非要你裁决不可,如果逃避,反而会同时得罪两个人。那么在劝架时,怎样做才有效呢?有三条原则:

原则一:不盲目劝架。讲不到点子上,非但无效,还会引起当事人的反感。要从正面、侧面尽可能详尽地把情况摸清,力求把劝架的话讲到当事人的心坎上。

原则二:要分清主次。吵架双方有主次之分,劝架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对言语激烈、吵得过分的一方要重点做工作,这样才比较容易平息纠纷。

原则三:要客观公正。劝架要分清是非,不能无原则地“和稀泥”。不分是非各打五十大板,笼统地对双方都作批评,这不能使人心服。

一般来说,不能“和稀泥”,但对无关大是大非的小争执,作为第三者,就应该“和稀泥”。“和稀泥”有三种技巧:

技巧一:支离拆分。如果双方火气正旺,大有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势,这时,第三者即可当机立断,借口有什么急事,如有人找,或有急电,把其中一人调走支开,让他们脱离接触,等他们消了火气,头脑冷静下来了,争端也就趋于平息了。

技巧二:“欺骗蒙混”。太真了反而误事,碰到这种情况,第三者就应随机应变,以假掩真,然后顺水推舟,变难堪的场合为活跃、融洽的场面。

技巧三:以情制胜。第三者可以拿双方过去的情分来打动他们,使他们主动“退却”。或者以自己与他们每个人之间的情谊作筹码,说:“你们都是我的好朋友,你们闹僵了,让我也很难过,就看在我的面子上,握手言和吧。”一般说来,双方都会领第三者的这个面子的,顺梯就下了。

有时双方处于尴尬的境地时,第三者若是以巧妙的角度为双方打个圆场,可以变凝滞的气氛为轻松活泼。中国的一位老诗人严阵和一位青年女作家访问美国,在一所博物馆广场上散步时,恰巧有两位美国老人在旁休息,看见中国人来,他们很热情地迎上来交谈。

其中一位老人为表达对中国人的感情,热烈地拥抱那位女作家,并亲吻了一下。女作家十分尴尬,不知所措。另一位老人也抱怨那老人说,中国人不习惯这样。那拥抱过女作家的老人,像犯了错误似的呆立一旁。

老诗人赶忙上前微笑着说:“呵,尊敬的老先生,你刚才吻的不是这位女士,而是中国,对吧?”那老人马上笑道:“对,对!我吻的既是这位女士,也是中国!”尴尬的气氛在笑声中烟消云散了。

为自己打圆场最主要的是不刻意回避掩饰。如果是细枝末节的问题,不妨用转移目标或话题的办法,岔开别人的注意力。如果别人已有所觉察而问题并不严重,就稍作解释。

如果性质较严重而且引起了别人的不快甚至反感,就要立即诚恳地致歉,然后较为郑重地做些解释,当场予以解决,拖得越久,后果越不好。

面对两难不妨糊涂一下

说话本应准确、清楚。但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许多话是具有模糊性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有些话不必要也不便于说得太实太死。面对别人的刁难,面对两难问题,不必去苦思冥想,只要使点“心眼”,反其之道治其身,用似是而非的语言去解脱,让对手去承受自己设计的圈套。

王元泽是宋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儿子,在他刚几岁时,有一个客人把一头獐和一头鹿放在一个笼子里,问王元泽哪一头是獐,哪一头是鹿。王元泽回答说:“獐旁边的那头是鹿,鹿旁边的那头是獐。”王元泽的回答固然没有错。但是,王元泽的回答是含糊其辞的,因为他没有确切地指明哪头是獐,哪头是鹿。然而妙就妙在这“含糊其辞”上,王元泽如果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那就显示不出他的聪颖和机智,也不可能引起客人对他的才华的赞赏了。

法国著名的革命家、空想共产主义者弗朗斯瓦·诺埃尔·巴贝夫,1797年在凡多姆高等法院法庭上受审时辩护说:“当我第一次受审时,我曾隆重地提出保证,我要伟大的、庄严地来维护我们的事业,这样,我才对得起法国的真诚朋友,我才对得起自己。我一定会遵守我的诺言……”

“自由的精神,我是多么感激你!因为你使我处于比所有其他的人更为自由的地位。我所以是更为自由,正是因为我身上背着铁链。我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多么美好!我所维护的事业是多么崇高!它只许我说出真理,这也正是我要的。即使我的内心感觉没有对我指点出真理,这项事业会迫使我说纯粹的真理。正是因为我身上背着铁链,我在无数被压迫者和受难者之前有发表自由意见的优先权……”

“我们虽然关在人笼里,并受残酷的折磨,但只要我们还能得到那崇高的事业的支持,我们便有责任公开宣布我们所热爱的真理……”

巴贝夫就这样在法庭宣扬了革命理想,这种充满战斗激情的语言,人人都知所讲内容,但也没有明说,却又不失雄辩的力量,非常值得学习。

以德报怨化解人际危机

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们相交相处,都要以诚心待人,以善意待人,以和气待人,以礼貌待人。不管对师对友,对上对下,总要以诚实相处。也就是古代的哲人所说的“诚可格天,诚可感人”,以及“给人以诚实,虽疏远也亲密;给人以虚伪,虽亲密也疏远”。

人的品格总是参差不齐的,对待人的方法,也要因人而异。遇到欺诈的人,以诚心感动他;遇到残暴的人,用和气熏陶他;遇到贪得无厌的人,把廉耻送给他;遇到倾邪私曲的人,以仁义气节激励他。这样,天下全在我的陶冶之中了。

对刚毅的人附以柔和,柔和的人振兴他的刚强,懦弱的人激励他坚强,怨恨的人解散他,暴怒的人平静他,恐惧的人安定他,畏惧的人怀柔他,亲近的人正视他,疏远的人亲近他,危险的人解救他,困难的人扶植他,钻营奔竞的人遣散他,恬淡无为的人督促他,有道德的人确立他,有欲望的人驱逐他,在贫贱中的人提拔他,在患难中的人周济他,这样没有人不服从的。

“以德报怨”是人们的口头禅。人如果以怨报怨,就会冤冤相报,永无了期。陶觉说:凡是待人接物,必须是自己做主,千万不可因人起见。如果他人薄待我,我也薄待他;他人怠慢我,我也怠慢他;甚至他人诽谤我,我也诽谤他,这就是与他一般见识了。最好是他薄我就厚,他傲慢我就恭敬,他诽谤我就称誉。这样才能扭转人,而不被人扭转。

《宋史》中记载:王旦经常荐举寇准,而寇准数次说王旦的错处,真字告诉了他,王旦反而称赞寇准是忠臣。几次以后,寇准也自叹不如了。这就是以德报怨的实例。

圣人对待人,经常能在有罪中求出无罪,在有过中寻出无过,在不可宽恕中寻出宽恕,在不可原谅中寻出原谅。恪尽他的忠诚,容纳他的婉曲,小错予以包涵,并使他受感化而无怨恨,使他改过而从善,这就是敦厚之心,盛德之事。所以李西沤说:攻击人的过错不要过于严厉,要考虑到他能否接受;教育人从善不能要求过高,要使他能做到。称赞人的善,应当根据他的事迹,不应该苛求他的心;攻击人的过失,应当原谅他的心,不应当拘泥于他的劣迹。这都是留有余地的方法。关于对待人的方法,有人认为“对待君子容易,对待小人困难,对待有才能的小人更难,对待有功劳的小人就相当难”,这就只好以宽大浑厚来处置了。对待君子要这样,对待小人更加如此。无论对待任何人,总要为他留有余地,使他存有顾惜。佛家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的人也会早晨做小人,晚上转念成为君子了。

吕坤曾经说:“人到了无所顾忌时,君父之尊,不能使他严肃;惨烈的酷刑,不能使他害怕;千言万语,不能使他明白。到了这个地步,就是圣人也无可奈何了。圣人知道他是这样的,每次就会保留他的面子,体恤他的私情,而不致使他无所顾忌。”

巧妙迂回解脱眼前困境

领导与下属,一般就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但如果是自己能力所不能达到的,有损自己利益的,或是领导没有发现危害性的要求,做下属的就要勇于说“不”。如果碰到的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上司,说“不”比一味地顺从、恭维奉承更能赢得上司的尊重、好感和信任。

上司拒绝下属容易,下属拒绝上司就很难。因为拒绝有可能使上司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挑战,威严受到质疑。当上司提出要求,而我们又没有直接拒绝的话,我们可以委婉地陈述一些理由,否定支持他要求成立的依据,明理的上司自然会放弃自己的要求。

某公司的经理召开了一个确定新商标的讨论会,这个新商标由经理一手策划。本已经决定了,现在开个会,只是走一下形式,以示民主。

“先生们,今天就新商标的事向大家征询意见,请大家踊跃发言。我这里选了一个,大家面前的就是。”经理说着从桌子上抓起一张纸扬了扬,说:“这个旭日商标,大家应该没有什么异议吧?迈克尔先生,你认为如何?”

“很好!”营业部主任迈克尔笑着答道。经理接着又问了其他几个部的主任,大家都表示赞同。

“经理先生,我想谈一点自己的看法。”有一个年轻人站了起来说。他是出口部的职员,叫史密斯,因出口部经理正在国外谈生意便由他替上。

“这个商标很不错,充分重视了我们的贸易伙伴日本,但是却忽视了亚洲最大的我们正努力开拓的中国市场。由于中日特殊的历史关系,中国人怎么能够容忍一个像日本国徽似的商标在国内出现呢?所以,这个商标考虑得不太周到。你认为呢,经理先生?”

经理愣了一下,沉思片刻以后,微笑着说:“这个商标有欠妥的地方,商标得重新设计,就交给你们出口部负责吧,你们比较了解国际市场。”

在这一次说“不”中,史密斯利用了迂回战术,欲擒故纵。先称赞商标做得好,下了经理心理戒备的武装,接着巧妙地摆出确凿的事实,权衡这个商标的利弊,不动声色地否定了它。这样,既充分维护了经理的自尊心,又从大局出发,指出该商标的害处,使经理心甘情愿地接受手下的意见,放弃自己的观点。

丰臣秀吉,是日本幕府时代权倾朝野的摄政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没有人敢对他说个“不”字。有一次,丰臣秀吉突然命令下属准备一下,次日随他上山采蘑菇。这可让他的一帮部下急坏了。如今已过了采蘑菇的时节,山上的蘑菇早没了。但是采不到,老虎一发威,可不是闹着玩的。

下属们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他们到附近村落里紧急收购了一批蘑菇,并把它插到了丰臣秀吉要来的地方。第二天一大早,丰臣秀吉便带着下属们来采蘑菇了。“啊呀!这蘑菇真好,没想到现在还有这么好的蘑菇!”丰臣秀吉赞叹道。

“其实这蘑菇是他们怕大王您采不到而降罪,昨晚连夜插上去的。”其中一个下属乘机“告密”。

丰臣秀吉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说:“农民出身的我,怎么会看不出其中的蹊跷。大家为了我而辛苦了一夜,这份苦心,我又怎么会怪罪呢?为了感谢大家,这些蘑菇就分给你们去品尝吧!”

面对这个没人敢说“不”字的人物,聪明的下属们巧用心机,让他自动放弃了自己不切实际的需要。属下的行为,使丰臣秀吉明白了属下的一片苦心。这份苦心又是对丰臣秀吉无声的赞美,赞美他拥有的权力和地位。他有支配下属生死的地位,他们不择手段地来满足自己的愿意。想到这些,丰臣秀吉自然会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那些下属拒绝的行为,也达到了赞美的效果。

当你的上司向你提出了你不可能做到的要求,只要你做出竭尽全力为他的要求忙碌的样子,领导一般都会发现自己的要求过分了,而主动放弃他的要求。虽然你拒绝了上司的要求,但同样会博得他的好感。

沉着冷静才能转危为安

清康熙年间,有一个同时活跃于政界和学术界的人物,叫李光地,他为清廷出谋划策,平定耿精忠叛乱,收复台湾,是一个杰出的谋略家。李光地早熟早慧,好学深思,聪慧过人。9岁那年,曾不幸落入绿林大盗之手,可是他既能机智应变,又不屈不挠,最终竟说服对手,安全地返回家中。

当时,李氏一门聚族而居,人丁兴旺,家族中在外为官者不少,人们都说:李家“风水”好。周围山里有一个姓李的绿林首领,绰号“李大头”,手下聚有百把人。他看中了李家这块“风水宝地”,一心想侵占。

一天清晨,人们还在睡梦中,李大头率一批喽啰杀气腾腾地占领了李氏祠堂。李氏一族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蒙了,一时不知怎么办。族长召集族中的成年人在祠堂外的空地上讨论对策,李光地跟随父亲也来到了这里。

李大头一眼看到了眉清目秀、资质聪颖的李光地,突然想:自己的儿子已经8岁了,总不能接自己的班做强盗啊,应该让他去读书。若是能让眼前这个孩子去与自己的儿子做伴读书,该有多好啊!于是,他头脑一转,起了要把李光地收为养子的念头。李大头打开祠堂大门,指着李光地大声喊道:“喂,你过来!”

李氏一族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出,李父紧紧搂着儿子。李光地推开父亲的手,镇定自如地走进祠堂。

李大头见他来了,心里一阵高兴,马上派人传出话说:“一笔难写两个李字,你们若是同意把小孩送给我做儿子,我带着他远走高飞,从今后,我们井水不犯河水。若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就莫怪我李某人不客气了。”

李父抬起头,目光中带着爱怜与无奈,说:“问问孩子吧!”

此情此景被站在祠堂门口的李光地看得一清二楚。结果,他从容地高声对父亲说:“父亲,一切听天由命,您就答应了吧!”为了保全家族,李父权衡再三,只能点头答应。

这天,李大头对李光地说:“我们已是父子关系了,平常就要以父子相称。”他见李光地未答应,便狠狠地瞪了李光地一眼说,“你听到了没有?”

李光地撇撇嘴说:“你不是我的父亲,我怎么能喊你为父亲呢?”李大头勃然大怒:“在认养仪式上,不是已经行过大礼了吗?”李光地接口说:“那是我遵从父命,并不是出自本意。”

“我看你在耍滑头、嘴硬!”说着,李大头劈头就是重重的一巴掌,直打得李光地嘴鼻流血。李大头又把李光地关了两天,李光地还是不愿屈从。

盛怒之下的李大头,想了个坏主意。他命人把李光地关进一间空屋,把门窗关死,用烟向里熏,声称若是李光地不讨饶,就将他熏死。倔强的李光地始终不屈服,被烟熏了一天一夜。李大头估计李光地必死无疑,命人打开门看看。

谁知房门打开,浓烟散去之后,李光地揉了揉眼睛,却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这简直是奇迹!李大头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原来,精明的李光地发现靠门边的地面要低一些,门下也有缝隙,就趴在地上,用嘴巴靠着门边缝隙缓缓地呼吸。烟轻向上跑,地面烟雾浓度低,缝隙外又可以换气,因此,李光地能在满屋浓烟中幸存下来。

李大头心想:吉人自有天相,这小东西神态不凡,必定是有菩萨保佑,不知不觉中态度便软下来了。

李光地说话了:“上天保佑,我命不该绝!你懂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吗?”

“此话怎讲?”李大头心头一悸。“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朝廷的军队一定要对你们撒下天罗地网,我看你是‘秋后的蚱蜢,蹦不了几天了’。你想想,自古哪有不败的绿林人?”

李光地看了看陷入沉思的李大头,接着说:“官军要是抓住你,你全家人都得完蛋,你的儿子也不能幸免。我死了,我还有几个弟弟,我们李家还会代代相传。你的儿子一死,你家的后代就会断了,因而,我劝你要赶快另打主意!”

李光地一番话把李大头说动了心。李大头与妻子一商议,只听妻子说:

“这小孩命硬,将来必定会大富大贵。我们已是过了半辈子的人了,该为我们的儿子想想后路了。我们过了半辈子提心吊胆的日子,眼看儿子逐渐懂事了,难道还要让他继续过这种日子?我看不如把李光地送回去,把我们的儿子也托付给他家。保全了儿子,就延续了我们李家的香火,一旦我们有个不测,也不必担心什么。”

妻子的话正合了李大头的心意。于是,他派人请来李光地的父亲,将两个小孩都交给他带回。李光地依靠自己的机敏和倔强,奇迹般地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逃离虎口,平安地回到了家中。一个9岁的孩子,在大祸临头之际,竟能机智勇敢,化险为夷,真是不简单。

巧妙消除他人的嫉妒心

有竞争的地方就有嫉妒。嫉妒常常会给你带来危险,甚至可能是杀身之祸。因此,要想保证自己不受攻击,不成为阴谋诡计的针对对象,你就必须在春风得意时,最大限度地克制自己的表现欲,隐藏自己的锋芒,消除他人的嫉妒心。受嫉妒者必须谨防孤高自傲的外在印象。“嫉妒”之心,宜回避而不宜刺激。它像马蜂窝一样,一旦捅破,就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这样反而得不偿失,影响前途。

既然嫉妒常常不可理喻、难辨泾渭,那就实在不必去计较你长我短、你是我非,更不必针锋相对,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嫉妒,有时甚至会如毒蛇般残酷地吞噬人。

这里就有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秦始皇听说韩非有经天纬地之才,于是很想得到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有一次,韩王派韩非出使秦国。韩非到秦国后,自然受到了秦始皇的高度礼遇。秦始皇称赞韩非说:“公子真知灼见,旷世未有。”谁知韩非有些口吃,他断断续续地说道:“陛下……非欲……诚……笃……自见……”半天才吐出一句话,脸涨得通红。

秦始皇虽然有点遗憾,但仍对李斯、姚贾说:“韩非博学多才,朕观其书,知其人泱泱风范,深明举国之理,治民之法。朕赏其才,不知卿等意下如何?”

李斯等人本来就对韩非很是嫉妒,此时又见秦王对他赞不绝口,心中顿生不满。想想自己为秦国的发展殚精竭虑,也没有得到过秦王这样的厚遇,他们担心韩非会危及自己的地位。于是,李斯等人群起而攻之,将韩非说得一无是处,终于使秦始皇对韩非的印象开始动摇。

嫉妒及其消极作用是不可能彻底消灭的,但经过人为努力,可以使之降到比较微弱的程度,以便不至于阻碍事业成功。要减弱别人对你的嫉妒心,首先不要对嫉妒者反目而视,仇恨相加,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

比如,甲和你是大学同学,你晋升为处长,可他却在你手下当一名科长。其实,他的学识、能力、经验等等与你相比,并没有很大的距离,甚至假如没有你,肯定是他被提升。他之所以处在现在的地位,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你能这么想,就会同情他,理解他,即使他有些嫉妒,也不会怪罪他。在这一感情基础上,你再采取相应的办法,便可以减弱他的嫉妒心。

相反,如果一旦发现别人的嫉妒,便怒火中烧,形之于色,或扬扬得意,置若罔闻,便会使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最后引火烧身。在对嫉妒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应该采取具体的对待办法:第一,为人处世,故意示弱,以减弱嫉妒。帕金森说:

大多数组织在结构上像一座金字塔。当一个人向金字塔顶端爬去的时候,最重要的岗位越来越少。因此,一个新近被提升的管理者,一定要特别谨慎小心。首先,他从前的大多数同事深信自己应该得到这个职位,并且为自己没有得到它而不快。但特别重要的是:一个被提升的管理者必须想尽办法表现出谦逊和不气势凌人。他一定不要忘记他从前的共事者。

有一位大学副校长任职以后,因被嫉妒而生出闹剧。他原来是一名普通教师,在二十几年的教学、工作和生活中,结识了许多“难兄难弟”,往来甚密,不分彼此。后来,学校班子调整时,有关部门任命他做了副校长。上台以后,他对可能因此而来的嫉妒没有足够的认识,对过去的同事好友颐指气使,表现得得意忘形。没过多久,就招来一片责难。

一天,他正在召开学校中层干部会议,忽然,门被猛然推开,进来一位“难弟”大声喊道:“×××,你真够意思!刚扔下要饭棍,就打‘花子’!”该校长当即面红耳赤。

其实,尽管大家对他很嫉妒,但如果他能够谦虚和气,尊重下属,特别是尊重那些“老搭档”,让他们觉得他的想法是认为自己实在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偶然的机遇高升副校长,工作全仗各位支持,否则将一事无成,寸步难行。这样,谁会自讨没趣和他撕破脸皮?

要消除别人的嫉妒心,还必须对嫉妒自己的人关心体贴。对嫉妒自己的人不但不介意,反而为之排忧解难,铺路架桥,这是减弱嫉妒的妙法。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家致富的农民越来越多,有的农民一两年间一跃而为“首富”,这令人“眼红”和嫉妒的程度可想而知。为了减弱别人的嫉妒,他们为乡亲们办好事,出资办厂、办电、办学,抚恤老弱,救济贫困,结果,不仅没有让嫉妒加剧,反而赢得了乡亲们的爱戴。

相反,有些“万元户”因为不懂得这个道理,导致和乡亲们的关系过度紧张,甚至因此经常受到乡里乡亲的阴谋诡计的攻击。最后,要消除别人对你的嫉妒心还必须对小名小利退避三舍。

事业上获得成功,已经成为嫉妒的目标,如果在有关引人注意的小事上还要争先、“拔尖”,可谓火上浇油,实在是下策。此时若能够将更多的名利给予不太如意的人,便可以慰藉其焦急之情,减弱一点嫉妒。行政事业单位的干部,一遇评先进、选劳模的事儿,务必挺身而出,唯恐落人之后。殊不知,这会越来越加剧下属对自己的嫉妒,导致自己“后院起火”。

老子告诫我们:“不敢为天下先”,意思就是不要同下属争名逐利、凡事抢先。他认为这样必然会失去下属的支持,失去自己的地位,“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现代的人们,确实应该仔细玩味一下“不敢为天下先”的真谛。

微笑能够让人生圆满

现实的工作、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对你满面冰霜、横眉冷对,另一个人对你面带笑容、温暖如春,他们同时向你请教一个工作上的问题,你更欢迎哪一个?当然是后者。

一个真诚的人,他总是微笑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一个人的面部表情亲切、温和、充满喜气,远比他穿着一套高档、华丽的衣服更吸引人注意,也更容易受人欢迎。

有一位有名的公司总裁大卫·史汀生几乎具备了成功男人应该具备的所有优点,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有不断克服困难、超越自己和别人的毅力与信心;他大步流星、雷厉风行、办事干脆利索、从不拖沓;他的嗓音深沉圆润,讲话切中要害;他总是显得雄心勃勃,富于朝气;他对于生活的认真与投入是有口皆碑的,而且,他对同事也很真诚,讲求公平对待,每一个与之交往的人都乐意与之深交。

但初次见到他的人却对他少有好感。这令熟知他的人大为吃惊。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脸上一般少有微笑。

如果一个人深沉严峻的脸上永远是炯炯的目光、紧闭的嘴唇和紧咬的牙关,即使在轻松的社交场合也是如此,那么,即使他在舞池中优美的舞姿几乎令所有的女士动心,但却很少有人会同他跳舞。公司的女员工见了他更是畏如虎豹,男员工对他的支持与认同也不是很多。由此可知,没有微笑使他成了一个令人畏惧的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没有微笑就没有生机。

微笑是一种宽容、一种接纳,它缩短了彼此间的距离,使人与人之间心心相通。喜欢微笑着面对他人的人,往往更容易走入对方的天地。难怪学者们强调:“微笑是成功者的先锋。”

下面这个故事或许能够给那些不善微笑的人带去深刻地启发:

我为了替公司找一个电脑博士几乎伤透脑筋,最后,我找到一个非常好的人选,刚刚从名牌大学毕业。

几次电话交谈后,我知道还有几家公司也希望他去,而且都比我的公司大,比我的公司有名。当他表示愿意接受这份工作时,我真的是非常高兴也非常意外。

他开始上班后,我问他,为什么放弃其他更优厚的条件而选择我们公司?他停了一下,然后说:“我想是因为其他公司的经理的声音在电话里是冷冰冰的,商业味很重,那使我觉得好像只是另一次生意上的往来而已。但你的声音听起来似乎真的希望我能成为你们公司的一员。因为我似乎看到,在电话的那一边,你正在微笑着与我交谈。你可以相信,我在听电话的时候也是笑着的。”

的确,如果说行动比语言更具有力量,那么微笑就是无声的行动,它所表示的是:“我很满意你。”或“你使我快乐,我很高兴见到你。”笑容是结束说话的最佳“句号”,这话真是不假。

微笑是表达真诚、表达善意的高难度社交技巧之一,是一种文明的表现,它显示出一种力量、涵养和暗示。一个刚刚学会微笑的中年领导干部说:

自从我开始坚持对同事微笑之后,起初大家非常惊讶,后来就是欣喜、赞许。两个月来,我得到的快乐比过去一年中得到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还要多。现在,我已养成了微笑的习惯,而且我发现人人都对我微笑。过去冷若冰霜的人,现在也热情友好起来。上周单位搞民主评议,我几乎获得了全票,这是我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大喜事!

有着微笑面孔的人,一定是一个真诚的人,总会有希望。因为一个人的笑容就是他好意的信使,他的笑容可以照亮所有看到他的人。没有人喜欢帮助那些整天皱着眉头,愁容满面的人,更不会信任他们。

而对于那些受到上司、同事、客户或家庭的压力的人,一个笑容就能让他们觉得一切都是有希望的,世界是有欢乐的。用真诚的微笑去面对我们遇见的每个人、每件事吧!

只要你时时超越自我情绪的困惑,你就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你的面孔也会因此而涌起幸福的微笑,并感染他人,而且他人的微笑又会反过来强化你的愉悦和微笑,形成你与他人之间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这无疑会极大地促进你优美的个性和完美的形象,使你赢得更多人的支持和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