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内经》(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切诊

(一)脉诊和望诊的结合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素问·脉要精微论》)

这段文字主要是讲脉色合参的重要性。“切脉动静”是说感受脉象的变化,“动静”是泛指脉象的变化。“视精明”是观察两目之神采精气。黄元御注:“视精明,察五色,观目中五色也。”(《素问悬解》)“察五色”,或解为察目中五色,或解为察面上五色,实质都是一样的,强调要仔细地望诊,以知五色之变。通过切脉、观色这些手段,医者就可以推知五脏六腑的虚实状态。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进而综合判断,就可以了解病情本质,“决死生之分”。

诊法的目的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到疾病的本质是什么,然后就可以据此判断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应当如何拟定,患者将会出现怎样的治疗反应,以及预后如何。想要做到这一点,从诊法上说,必须要注重四诊合参。而本段经文即是强调切诊和望诊的合参。

四诊之中,切诊和望诊主要是依靠医者的感知,所以古人尤其重视对这两种诊法的联合应用和综合分析。比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有“能合脉色,可以万全”之语。

从现在中医临床上看,四诊之中,最易被忽视的恰好是望、闻、切三诊。所以这里重点强调切、望二诊,是有一定针对性的。另一方面,当然也不是只要望、切就够了。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一点呢?因为直到现在,仍然有一部分医生,是以不开口问症为荣。舍问诊而独取切脉,和舍切脉而独取问诊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都是没有全面获取临床资料,都是片面的。我想这个才是本段经文想要表达的重点。

最后,我建议把这段经文背诵下来。理由很简单,这段文字读起来真的很舒服。这样的文字在《内经》中有很多,即使只从文学角度看,也是很值得一读的。

(二)诊法常以平旦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素问·脉要精微论》)

古人根据天色变化,把夜半以后分为鸡鸣、昧旦、平旦三个时段。鸡鸣就是鸡刚叫的时候,昧旦是天将亮未亮的时候,平旦就是天刚亮的时候。平旦这个时间点,正是古人早上刚起来,但还没有吃早饭这么一个时段,最适合诊脉。“诊法常以平旦”的意思就是说诊脉的时间,最好是在平旦,比较容易发现病情真相。为什么呢?下面就列举了理由:“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平旦时分,正是一日之内阴阳转化之际,是由阴转阳的时间点,此时天地阴阳之气都比较平和。而人与天地相应,也刚从睡梦中醒来,受到的干扰也比较少。所以说“阴气未动,阳气未散”。《读素问钞》注曰:“平旦未劳于事,是以阴气未扰动,阳气未耗散。”这是最清楚明白的注解了,所以这个注解也是被引用最多的。但是也有局限。如果仅仅是因为未劳于事,所以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那么任何时候刚睡醒都符合这个要求,不一定是在平旦啊。万一想睡个懒觉呢?“诊法常以平旦”的理由,除了人身阴阳之气未曾扰动以外,也与此时天地之气较为平和有关。

平旦之时,尚未进食,所以“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吃饭会对气血有很大的影响吗?是的,这是因为饮食入胃,则游溢精气,精气注于经脉,周行全身,则脉气必盛,而掩盖其原貌。经脉盛则络脉虚,亦掩盖其原貌。气血既已扰动,就难免影响诊脉结果。所以一定是在饮食未进的时候诊脉最好。

我们也要知道,所谓“诊法常以平旦”,是说平旦诊脉最能获取真相,是较好的诊脉时机。但并非必须在平旦时分诊脉。一日之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诊脉,但是要注意两点。

第一点,是诊脉必须先让病人气血平和。病人的身体要端正,心情要平静,气息要平和,这样才能诊得真相。如果病人情绪激动,或是刚刚运动过,就应该让病人先休息片刻,安定一下,待气血调匀,再行诊脉。

其次,是要知道一日分为四时,人与天地相应的道理。在不同的时候诊脉,脉象会受到包括天、地、人等因素在内的当时多种因素的影响。诊脉之时,要把这些影响因素充分考虑进去。

初学脉诊的时候,我总觉得病人的脉是不会变化的,主要是因为脉象细小的变化我当时还感觉不出来。后来就慢慢发现,在诊脉的那么一小会儿时间,脉象也是会发生变化的。在不同的时间点,病人的脉象也有所变化,仔细体会,不但别有一番意趣,更能获取不少有用的信息。

比如心情的微小变化也能影响到脉象。一边诊脉,一边问诊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讲到一些特定问题的时候,病人的脉象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我们就可以推知这些问题对患者的意义,以及患者的一些体质特点和心理特点。

总之,平旦诊脉是基本原则,但基本原则背后隐藏的规则是,在诊脉之时务必清静平和。所谓“持脉有道,虚静为保”(《素问·脉要精微论》),就是这个道理了。

(三)为什么独取气口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素问·五脏别论》)

《黄帝内经太素》注:“谓九候各候五脏之气,何因气口独主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等气也。”所以这段经文主要就是讲为什么气口脉可以主五脏之气的。

“气口”在这里就是指寸口脉。《类经》对“气口”的含义做了辨析,蛮清楚的。“气口之义,其名有三:手太阴肺经脉也,肺主诸气,气之盛衰见于此,故曰气口;肺朝百脉,脉之大会聚于此,故曰脉口;脉出太渊,其长一寸九分,故曰寸口。是名虽三而实则一耳。”可见“气口”的含义虽多,但落实到本段经文,意思还是很明确的,就是指腕上的寸口脉。

为什么气口脉可以主五脏气?因为五脏都有赖于胃中水谷所养。但是胃要靠脾的运化功能才可以把水谷精微输布五脏。脾为太阴(足太阴),气口脉也是太阴,它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所以五脏六腑的精气变化,都可以在气口脉上表现出来。

独取寸口的原因,在《素问·经脉别论》中也有论述。基本上与本段经文的思想是一致的,只不过更强调肺经自身在水谷精气输布中的重要作用。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素问·经脉别论》)

这两段经文除了告诉我们独取寸口脉以候脏腑之气的原因,还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胃气在脉诊中的重要性。如何判断脉有胃气呢?脉来从容和缓,这就是脉有胃气的特征。如果脉无胃气了,往往就是急危重症,比如后面要讲的真脏脉。

(四)脉象及主病

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素问·脉要精微论》)

这段文字有两个地方要校正一下。“浑浑革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据《脉经》可以改作“浑浑革革,至如涌泉,病进而危”。

“……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据《脉经》及《黄帝内经太素》,可改作“弊弊绰绰,其去如弦绝者,死”。

1.脉者血之府

《灵枢·决气》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脉是血气通行之处,血皆行于脉内,所以原文说:“夫脉者,血之府也。”王冰注:“府,聚也。言血之多少,皆聚见于经脉之中也。”这个“脉”的概念,系指血脉,所以讲脉为血府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是如果讲切脉能候五脏之气,就有些问题了。脉为血府,为什么可以候气呢?《内经知要》说:“营行脉中,故为血府。然行是血者,是气为之司也。《逆顺》篇曰‘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则知此举一血而气在其中,即下文‘气治’‘气病’,义益见矣。”认为虽说脉为血府,但是血能通行脉中,靠的是气的推动,所以切脉不但能诊血,也能辨气。费伯雄在《医醇賸义》中将李中梓的这个解释改编成歌诀,就更容易理解了:“脉乃命脉,气血统宗。气能率血,气行血从。”

2.九种病脉

(1)长则气治,短则气病

所谓长脉,是指脉体长度超过本位。《濒湖脉学》长脉的体状诗曰:“过于本位脉名长。”脉是连续的,所谓“过于本位”,只能在上之寸脉,或在下之尺脉发生,或者兼而有之也可以。所以李时珍说:“长,有三部之长、一部之长,在时为春,在人为肝。心脉长,神强气壮;肾脉长,蒂固根深。”

“长则气治”,是说长脉主气足而治,是常人之脉。但长脉也有病脉,这种情况下,往往是在脉位过长的基础上,还兼有其他的脉象特点。《濒湖脉学》长脉的主病诗说:“长脉迢迢大小匀,反常为病似牵绳。若非阳毒癫痫病,即是阳明热势深。”认为长脉之病脉的特点是绷紧如绳,主阳热之证。

“短则气病”,正与长脉相对应,是指脉体短而不及本位。若以长脉为阳,则短脉为阴。阳脉主阳病,所以长脉主阳热之病;阴脉主阴病,可以推知短脉主诸不足、闭塞不通之证。张介宾注:“气不足也。”马莳注:“以气滞,故应手而短。”一说主不足,一说主气滞,与理论推断是完全相符的。《濒湖脉学》短脉的主病诗曰:“短脉惟于尺寸寻,短而滑数酒伤神。浮为血涩沉为痞,寸主头疼尺腹疼。”

(2)数则烦心,大则病进

“数则烦心。”数脉是指脉来一息六至以上。王冰注:“数急为热,故烦心。”动为阳,数为动之太过,是典型的阳脉,故主阳热之证。热盛于内,则扰动心神,故见烦心。热证是数脉最常见的主病。除此之外,数脉还主虚证、主正邪相争等。如《医原》辨析说,疟病脉数,但恶寒、发热交替而作。热时脉数,当然好说,可是恶寒时也是脉数,说明数脉是营卫与邪气交争的结果。更举“阳虚者,数而缓大;阴虚者,数而弦涩”的例子来说明不能一见数脉,就以为主热。

小儿为纯阳之体,故其脉常数,所以《濒湖脉学》数脉主病诗有“惟有儿童作吉看”之语。而《三指禅》则专门有一篇“室女脉数反吉论”,认为未嫁少女之脉亦多见数脉,不能视为病脉。

“大则病进。”王冰注:“大为邪盛,故病进也。”《黄帝内经太素》注曰:“洪盛曰大。”则此大脉可作洪脉解。洪脉主邪盛,亦主正气大虚。《濒湖脉学》曰:“洪主阳盛阴虚之病。”无论是邪盛,还是正气大虚,都是疾病进展之象,所以说“大则病进”。当脉证不符而见大脉时,尤其危险。《素问·三部六候论》说“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就是个典型的例证。

要注意的是,“大脉”主要以脉形宽大为特征,大而有力为洪,大而无力则相当于现在说的虚脉。《痰火点雪》解析大脉曰:“大则病进,为元气之贼,浮大表病,沉大里病,惟缓而大,则为正脉也。”是得其要者。

(3)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

“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丹波元简注:“此言上、下者,指上部、下部之诸脉,详见《三部九候论》。”若依此论,则上盛是指上部人迎、寸口等脉洪盛有力;下盛是指下部趺阳、太溪等脉洪盛有力。《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并没有特别指出是论何种脉法。依《内经》脉法,以三部九候之全身遍诊法为主。所以,丹波元简的这个解释是合理的,也很好理解。但从《难经》以降,都是独取寸口的脉法用得多。那么这句经文还有用武之地吗?

当然有。如果是诊寸口脉,则上为寸,下为尺。上盛是寸脉洪大,下盛则是尺脉洪大。比如《类经》就说:“寸为上,上盛者,邪壅于上也,气高者,喘满之谓。关尺为下,下盛者,邪滞于下,故腹为胀满。”

(4)代则气衰

“代则气衰。”《黄帝内经太素》曰:“久而一至为代。”王冰注曰:“代脉者,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为本脏之气衰,故而脉止不能自还,则他脏之气代之,故曰代脉。如《濒湖脉学》所云:“脉一息五至,肺、心、脾、肝、肾五脏之气皆足五十动而一息,合大衍之数,谓之平脉。反此则止乃见焉,肾气不能至,则四十动一止;肝气不能至,则三十动一止。盖一脏之气衰,而他脏之气代至也。”

如果五脏因病而气不能至,则此代脉为病脉。代则气衰,说明五脏之气虚已经比较严重了,多半要重用补益之剂。比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所说:“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如果五脏没有明显疾病,仍然见到代脉,反而更为危险。如滑寿所说:“若无病,羸瘦脉代者,危脉也。”

(5)细则气少

“细”是指脉形细小,马莳注:“脉来细细如丝者曰细。”脉为气血所充,血虚气少,脉道不充,就会表现为脉形变细,所以说“细则气少”。与“代则气衰”相比,细脉的气血虚弱程度要轻一些。因为下文有“涩则心痛”,可主血少之证,所以,可能会有人将“细则气少”与“涩则心痛”对应起来,认为细是气不足,涩是血不足。这个想法是不合适的。细主气少,其实也包含了血少的意思。

(6)涩则心痛

“涩”是指脉来艰涩。吴崑注:“脉往来艰难曰涩。”《濒湖脉学》言其如“病蚕食叶慢而艰”。涩脉主血气衰少或血气瘀滞之病。这两种病机都可见心痛之症,所以说“涩则心痛”。这里主要就是要注意“涩则心痛”并非单指心血瘀阻而言,而是包括了虚、实两方面的病机。现在一谈到涩脉,或是一见到心痛,我们就容易首先想到瘀证,就有点过于标签化了。

3.两种危脉

接下来讲了两种危脉。如果不校勘的话,这句经文确实很难搞懂。但是我们按《脉经》《备急千金要方》和《黄帝内经太素》校勘过以后,就会发现,这句经文其实很工整。“浑浑革革,至如涌泉,病进而危;弊弊绰绰,其去如弦绝者,死。”

“浑浑”是形容水流盛大的样子,“浑”要读成“滚”音。《荀子》有句话,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是这么说的:“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这个“浑浑”和我们这儿的是一个意思,形容水势浩大。“革革”要读成“急急”,是形容水流疾急的样子。“浑浑革革”是用来形容“至如涌泉”的,指脉来势急,就像喷涌的泉水一样。这其实就是“大则病进”的极端表现形式,所以说主“病进而危”。

也有注家不做这种校勘的。比如《类经》就认为,“浑浑”是浊乱不明的意思,“革至”是像皮革一样坚硬,“涌泉”是说脉来“汩汩无序,但出不返”。如果脉象浊乱而硬,来而无序,出而不返,则是病进之貌。其实这样的脉象何止是病进,简直就是典型的死脉了,所以后文说“绵绵其去如弦绝,死”。算是从另一个角度的解读吧。

“弊弊绰绰,其去如弦绝者,死。”“弊弊绰绰”是指脉隐隐约约,来而迟滞的样子。“其去如弦绝”,是指脉去而不来,就像弦断了一样。王冰注:“如弦绝者,言脉卒断,如弦之绝去也。”这样的脉象,反映脏气已经衰竭,生机已断,所以是死脉。

本段经文一共讲了九种病脉和两种危脉,成为后世脉学的基础。下一段经文就是专讲危脉了,那就是赫赫有名的“真脏脉”。

(五)真脏脉

黄帝曰:见真脏曰死,何也?岐伯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素问·玉机真脏论》)

这段经文的文义还是好懂的。“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这个“自致”按“自至”理解就可以了。手太阴是指手太阴肺经,因为寸口脉在肺经上,所以有五脏之气要至于手太阴肺这个说法。

真脏脉是中医脉诊的重要概念,最早就出现在《素问·玉机真脏论》中。在这段经文前面,已经描写了真脏脉的具体表现: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素问·玉机真脏论》)

这些真脏脉的共同特点是胃气不至,脏真之气独见,因此都是危险脉象。为什么称为真脏脉呢?《黄帝内经太素》注:“无余物和杂,故名真也。五脏之气皆胃气和之,不得独用。如至刚不得独用,独用即折,和柔用之即固也。五脏之气,和于胃气,即得长生;若真独见,无和胃气,必死期也。欲知五脏真见为死、和胃为生者,于寸口诊手太阴,即可知之也。见者如弦是肝脉也,微弦为平好也。微弦,谓弦之少也,三分有一分为微,二分胃气与一分弦气俱动,为微弦也。三分并是弦气,竟无胃气,为见真脏也。”明确指出所谓“真脏”,是“无余物和杂,故名真也”,而此处之“余物”者,当然是指“胃气”了。后世像王冰、张介宾等《内经》注家都持此观点。《类经》即云:“无胃气者即名真脏,皆为不治之脉。”所以“无胃气”是真脏脉的第一个特点。

对于无胃气之脉,除了真脏脉之外,《素问》经文还有他解。《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以肝、肾二脉为例,说明“不弦”“不石”亦为不得胃气之脉。这与真脏脉之“但弦不胃”“但石不胃”恰好相反。

历代医家对此语的理解分歧颇大。《新校注》曰:“不弦不石,皆谓不微似也。”这是承经文“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长夏胃微软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素问·平人气象论》)而来,将“不弦”解为“不微弦”,于理可通,亦能自圆其说,后人多从之。比如《黄帝素问直解》就完全引用了王冰的意见:“至春而肝不微弦,至冬而肾不微石也。”

李杲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提出了不同意见:“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非肝不弦、肾不石也。”加一个“非”字,直接就把文义给反转了。那就是说无胃气之脉,还是只见弦、石,而无胃气和缓之象。姚止庵说得可能更直白一些:“若但弦、石而无和缓之,则是真脏,而并不得谓之弦、石矣,故云不弦、不石。”(《素问经注节解》)他将“不弦”“不石”直接解为“但弦、石而无和缓”,还是李杲“非肝不弦、肾不石”的意思,且与“真脏脉”之象更加吻合,似乎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

不过我们知道,《素问》行文一向简约清晰。以上这些注家要不加上一个“非”字以曲其意,要不就是把“弦石而无和缓”理解为“不弦”,总是让人感觉有点不妥。

那么还是要在原文中找出路。“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说明五脏之气必因于胃气,乃可至于手太阴而得其脉。如果胃气衰败,那么脏气不得至于手太阴。在这种情况下,太阴寸口脉不要说“微弦”脉,就连“但弦无胃”的脏气独见之脉象也看不到,只有病气之脉独见,所以称为“不弦”。这种情况应该说比真脏脉更严重、更危险。可见脉无胃气,可以表现为真脏脉,也可以表现为“不弦”“不石”之死脉。

况且所谓胃气,乃和缓之意。《三指禅》曰:“四时之脉,和缓为宗,缓即为有胃气也。万物皆生于土,久病而稍带一缓字,是为有胃气,其生可预卜耳。”《脉义简摩》释缓脉,“然缓有二,此乃有胃气,雍容和缓之缓也”,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其实这个说法,还是从《素问》来的。《素问·玉机真脏论》有“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脉实以坚,谓之益甚”之语。这个“弱”字,就是讲脉要和缓。若“脉实以坚”,则失和缓之意,故曰“益甚”。所以无胃气之脉,以失其和缓之象为特点;诸真脏脉以“真脏之气独见”为特点,失于和缓并非其唯一特点。因此,只以“无胃气”解释“真脏脉”似乎尚嫌不足。

真脏脉的第二个重要特点也藏在原文里。“真脏之气独见”,说明真脏之气本当藏而不露,只是表现为“微弦”“微石”的脏脉。如果不再潜藏于内了,而是显露于外,这也是危象之一。

精气宜藏而不露是中医诊法的重要观点,不光是指切诊,四诊都遵循这个规律。

以望诊而言,《素问·五脏生成》篇曰:“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五脏所生,外荣而显现五色,必须如以缟裹之,此即藏而不露之意,否则“五色精微之象,俱见于外,是露而不藏……其寿不久也”。(《黄帝素问直解》)

以问诊而言,《素问·三部九候论》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张介宾注为“外有余而中不足,枝叶盛而根本虚也,故危亡近矣”,即是根本虚而精华不藏于内,反显于外而见形盛,是为危象。其所以危者,乃形、气不能相得之故,而精气不藏,则为形、气不能相得之因,是为病之本也。其余如真阴枯竭,龙火不制之阳强;虚阳浮越,面如敷脂之戴阳;胃气已绝,残灯复明之除中,皆是作为精气之根本的真阴、真阳、胃气等,衰竭而不能藏,反出于外所造成的危证。

所以真脏脉之“真脏之气独见”,不但是因为胃气衰败,更是因为五脏之气衰而不藏,独露于外,故为危证,此即《素问·脉要精微论》所云“五脏者,中之守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之意。

《内经》言真脏脉,并非只是简单列出此五种脉象,更是示人以规矩。一则以从容、和缓判断胃气之有无,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二则以含蓄、内藏判断脏气之盛衰,真脏之气得藏则生,失藏则死。正是“从容含蓄方为平,不可只执一端论”。我们只要抓住“无胃气”和“脏气不藏”这两个重点,就可以理解真脏脉了。

(六)虚里切诊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这段文字主要是讲虚里触诊法。还是先来校勘文字,“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这个“应衣”要依据《针灸甲乙经》改作“应手”。“应衣”是说虚里的搏动可以带动它附近的衣服随之起伏,能够明显看出来;“应手”是用手触摸可以感觉到虚里搏动。对于正常人来说,当然是只可能应手,不可能应衣。再加上有版本上的依据,所以现在基本上都公认应该这么修改了。

最后一句,“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按《新校正》的观点,这是后世的注语混入了正文,应当删去。

1.虚里所在的部位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这个“胃之大络”有点意思。我们知道,十五络脉是指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一共十五条络脉。其中足阳明的络脉是由丰隆穴处从足阳明经脉分出,称为丰隆,与虚里好像没有关系。所以马莳说:“……而不知胃络丰隆之外,亦有大络曰虚里者,则不止于十五络,而当谓之十六络矣。”可见这个“胃之大络”是在十五络脉之外的。

按照络脉以所发出之处的穴位来命名的原则,“胃之大络”则应由虚里而出,所以“名曰虚里”。但是“虚里”并不是一个穴位,它是指哪个部位呢?按照《黄帝内经太素》注解里的“虚里,城邑居处也”,虚里应是宫城所在。宫城就是膻中的别称,《灵枢·胀论》说:“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所以虚里即是在心包络之外,在心尖搏动处这个位置。胃之大络,当起源于胃。它由胃脘发出之后,向上贯膈进入胸腔,络于肺,再向外,出行于左乳之下,即虚里。

“其动应手,脉宗气也”是说,以手掌触按虚里部位,感知胃之大络的搏动,据此可以诊断宗气的情况。

2.虚里搏动异常

接下来,原文举了几个“脉宗气”的例子。

“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盛喘”是指虚里搏动洪大而急迫。《类经》说:“虚里动甚而如喘。”现在有很多人在引用这句经文时,把它说成是心衰引起的喘息。这种理解是不对的。“数绝”,是说虚里之动“数急而兼断绝”。(《类经》)这两个词连起来,就是虚里动甚而急迫,不但跳得快,而且时不时还停一下。这种情况反映“病在中”。

“中”是哪里呢?胃之大络,源于胃脘,那么是指中焦吗?虚里可“脉宗气”,那么是指胸中吗?对“中”的理解确实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就认为“中”是指胸中之脏。他在书中说:“其脉动如人喘数而绝者,病在脏中也。”宗气积于胸中,那我们推测“脏中”是指胸中之脏,也就是心、肺二脏。而《类经》则认为“中”是指中焦之气,是“由中气不守而然”;《灵素节注类编》也认为是“病在中脘阻逆”。还有第三种观点,《黄帝素问直解》认为是“病在膈中也”。

那么这三种观点,到底哪个对呢?病在心肺,与“宗气”关系最密切;病在中焦,与“胃之大络”关系最密切;病在膈中,在部位上讲最接近。但具体到原文,“盛喘数绝”是指虚里之搏动异常,虚里可候宗气,所以把“中”理解为心肺可能最合适。

“结而横,有积矣。”“结”,是指搏动缓而时止。“横”,是指脉形宽大。脉结主气滞;脉横主积。对“横”的理解也有一些不同意见,但多数都是随文衍义,比如《灵素节注类编》说:“若痞结而横且有形,则内有邪积矣。”将“横”理解为“痞结横而有形”,那就与“脉宗气”没有关系了。况且,都已经可以触摸到横而有形的积块了,也就不需要候虚里之脉了。

“绝不至,曰死。”这是说,虚里的搏动摸不到了,是胃气已绝的表现。人无胃气则死,所以主死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