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本理论(现代学徒制医药卫生健康职业教育系列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阴阳学说

案例导入

赵某,女,40岁,面色苍白,体倦嗜卧,四肢逆冷,口淡不渴,畏寒喜热,易腹泻,月经多推迟,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李某,女,39岁,两颧潮红,易急躁,手足心发热,口燥咽干,畏热喜凉,易便秘,月经多提前,舌红少苔,脉细数。

问题:上述二人的症状表现特点,为何一个喜热怕寒,一个喜寒怕热?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性质、相互关系,以及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间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哲学理论。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不仅其内部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而且其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

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法,广泛用来阐释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规律,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医疗实践。

一、阴阳的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以表示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表示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最初的含义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面向日光为阳,背光者为阴。中国古人在观察天地运转规律时进一步发现,宇宙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与现象普遍存在,如天与地、日与月、昼与夜、明与暗、热与寒、火与水、上与下、男与女、动与静、兴奋与抑制等,古代哲学家对这些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与现象的属性,以哲学的思维进行归纳,从而形成了阴阳的概念。

凡属温热的、上升的、明亮的、兴奋的、轻浮的、活动的、功能的、亢进的事物和现象,统属于阳的范畴;凡属于寒冷的、下降的、晦暗的、抑制的、沉重的、相对静止的、物质的、衰退的事物和现象,统属于阴的范畴。例如,从事物的位置来看,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从事物的性质来看,水有形,性寒而走下属阴,火无形,性热而炎上属阳。从事物的运动变化来看,静为阴,动为阳。阳能化气,阴能成形,故事物表现为气化状态时便属阳,当事物成为有形物体时便属阴,以此类推。

可见阴阳是一对关系范畴,是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具有对立统一的含义。阴阳是抽象的属性概念,而不是具体事物的实体概念。

阴阳引入中医学领域,用以阐释医学中的诸多问题以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之一。

二、阴阳属性的划分

阴阳既代表两种对立的物质属性,又表示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无论是天体日月的运行、昼夜四时的交替、气候寒热的变化,还是人体组织结构和功能状态等诸般事物,都是在相互对立和相互联系中发展变化的,而且大多可以按其一定的属性,分别归属于或阴或阳两类范畴。

阴和阳的概念引入医学领域,将人体中具有中空、外向、弥散、推动、温煦、兴奋、升举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统属于阳,而将具有实体、内守、凝聚、宁静、滋润、抑制、沉降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统属于阴。如脏为阴而腑为阳,精为阴而气为阳,营气为阴而卫气为阳等。见表1-1。

表1-1 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

三、阴阳的特性

(一)普遍性

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不论是空间还是时间,从宇宙间天地的回旋到万物的产生和消失,都是阴阳作用的结果。凡属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的内部双方,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分析其各自的属性,如天与地、动与静、水与火、出与入等。

(二)关联性

阴阳的关联性指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应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即在相关的基础之上。只有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才能构成一个统一体,才能用阴阳来说明,如天与地、昼与夜、寒与热等。如果不具有这种相互关联性的事物,并不是统一体的对立双方,就不能用阴、阳来说明。

(三)阴阳的无限可分性(相对性)

阴阳的无限可分性即阴阳的相对性,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不断地一分为二,以至无穷。如昼为阳,夜为阴,而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则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则为阴中之阳。随着对立面的改变,阴阳之中又可以再分阴阳。自然界任何相互关联、相互对立的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类,任何一种事物内部又可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中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理论上是无穷无尽的。

四、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作用,主要表现在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4个方面。

(一)对立制约

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相互抑制、相互约束。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属性和作用是相反的、相互对立的。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等,皆有相互对立的属性。阴阳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统一是对立的结果,是两者之间相成的一面。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升,也应没有降,上是为了下,升是为了降。没有对立也就没有统一,没有相反也就没有相成。

阴阳的对立制约是宇宙间普遍存在的规律,是促进事物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正是由于阴阳的这种相互对立制约,才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发展和变化,才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称之为“阴平阳秘”。如四季寒热温凉的气候变化,即是自然界阴阳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的结果。

阴阳的对立制约也是生命现象的主要矛盾,是生命活动的动力,贯穿于生命过程的始终,维持着机体内外的平衡统一。人体中的阴气和阳气之间的动态平衡,也是阴阳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结果。反之,其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被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发生。可表现为制约太过的阴气胜造成阳气消耗、阳气胜则阴气消耗,或表现为制约不及的阳气虚弱则阴气偏盛、阴气虚少则阳气亢奋等。

可见,对立制约是自然界阴阳相互作用维持协调平衡的基本规律。只有阴与阳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消长,事物才能发展变化,自然界才能生生不息。

(二)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就无所谓热等。所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阴阳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之为“互根”。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相互促进和助长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指出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使;阴为阳守持于内,阳为阴役使于外,阴阳相互为用,不可分离。《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藏于体内的阴精,不断地化生为阳气;保卫于体表的阳气,使阴精得以固守于内。正如王冰注《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广泛地用来解释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和人体的生命活动。就自然界而言,天气、地气的升降和云雨的形成,就是阴阳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过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地气的上升可夹带水汽蒸腾而为云,雨水之生成有赖于云的凝聚;天气之下降,可致云凝聚之雨水下降,形成降雨过程,从而使大地复得水湿。就人体而言,其相互资生、为用的关系,则体现于相对物质之间、相对功能之间,以及物质与功能之间等方面。如就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言,气和血分属于阳和阴,气能生血、行血和统血,故气的功能正常,有助于血的生化和正常运行;血能载气、养气,血的充沛则又可资助气,以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

如果人体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出现“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的病理变化,进而导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而死亡。

(三)消长平衡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处于不断地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多指数量上的变化。所谓“消”,意为减少、消耗;所谓“长”,意为增多、增长。导致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由对立制约关系导致的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的互为消长,或阴长阳消,或阳长阴消;由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的皆消皆长,或此长彼长,或此消彼消。

1.互为消长

在阴阳双方彼此对立制约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可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消减的互为消长的变化,称为阳长阴消、阴长阳消或阳消阴长、阴消阳长。如以四时气候变化而言,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这是“阳长阴消”的过程;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这是“阴长阳消”的过程。四时气候的变迁、寒暑的更易,反映了阴阳消长的过程,但从一年的总体来说,阴阳还是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以人体的生理活动而言,白天阳气盛,故机体的生理功能以兴奋为主;夜晚阴气盛,故机体的生理功能以抑制为主。子夜至日中,阳气渐升,阴气渐衰,日中阳气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这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日中至黄昏,阴气渐生,阳气渐衰,机体的生理功能也由兴奋逐渐转向抑制,这是“阴长阳消”的过程。

2.皆消皆长

在阴阳双方互根互用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会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亦增长,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亦消减的皆消皆长的消长变化。前者称为阴随阳长或阳随阴长,后者称为阴随阳消或阳随阴消。如四季气候变化中,随着春夏气温的逐渐升高而降雨量逐渐增多,随着秋冬气候的转凉而降雨量逐渐减少,是阴阳皆长与皆消的消长变化。人体生理活动中,饥饿时出现的气力不足,即是由于阴(精)不足不能化生阳(气)而导致阳的不足,属阳随阴消;而补充营养物质(阴),产生能量,增加了气力,则属阳随阴长。

客观事物纷繁多变,性质各异,因而各类事物中的阴阳关系亦各有侧重。某些事物中的阴阳关系以互根互用为主,如精与气、气与血等,多表现为此消彼亦消、此长彼亦长;另一些事物中的阴阳关系却以对立制约为主,如寒与热、水与火等,多表现为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阴与阳之间的互为消长是不断进行着的,是绝对的;但阴阳双方的消长变化又是在一定范围、限度内的,阴与阳之间维持着相对的平衡。也就是说,在绝对的运动之中包含着相对的静止,在相对的静止之中又蕴含着绝对的运动。这反映了事物之间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的协调平衡。若阴阳的消长变化超越了正常的限度,在自然界表现为异常的气候变化,在人体则导致疾病的发生。如“阳胜则阴病”“阴盛则阳病”及“阳虚阴盛”“阴虚阳亢”,都属于对立制约关系失常而出现的超过正常限度的此长彼消或此消彼长;而“精气两虚”“气血两亏”,则属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而出现的异常的阴阳皆消。

(四)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阴阳的相互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另一种基本形式。当阴阳两方面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属性的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事物阴阳对立双方之所以能够相互转化,是由于阴阳对立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双方已经蕴藏着向其对立面转化的因素和趋势。

阴阳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也说:“动复则静,阳极反阴。”也就是说,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了极限或顶点,则具备了促进转化的条件。阴阳有了“重”这个条件即可以相互转化,寒热到了“极”这个阶段即会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如果说,在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阴阳的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阴阳的转化往往表现为量变基础上的质变。

阴阳的消长(量变)和转化(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全过程的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阴阳的消长是其转化的前提。而阴阳的转化,则是其消长运动的结果。

阴阳的相互转化,既可以表现为渐变形式,又可以表现为突变形式。如一年四季之中的寒暑交替、一天之中的昼夜转化等,即属于“渐变”的形式;夏季酷热天气的骤冷和暴雨冰雹,急性热病中由高热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等,即属于“突变”的形式。

人的生理活动,抑制过程属阴,兴奋过程属阳,抑制和兴奋的转变体现着阴阳转化的规律。在机体物质与功能之间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营养物质(阴)不断地转化为功能活动(阳),而功能活动(阳)又不断地促进着营养物质(阴)的生成。物质与功能之间,其本身就是阴阳消长和转化的统一,即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作为一种基本的思维方法,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广泛用来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养生康复。

(一)说明人体组成

人体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组成人体的所有脏腑经络形体组织,既彼此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又都可以根据其部位、功能特点划分出不同的阴阳属性。

1.说明脏腑形体组织的阴阳属性

人体的部位与脏腑组织结构,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上为阳,下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皮肤为阳,肌肉筋骨为阴;六腑能消化、传导饮食水谷为阳,五脏主藏精气为阴;五脏之中心肺居上焦为阳,肝脾肾居中下焦为阴。而具体到每一个脏腑,则又有阴阳可分,如心阳、心阴,肾阳、肾阴等。这些阴阳属性的划分,是由脏腑组织所在的位置、生理功能特点等决定的。

2.说明气血津液的阴阳属性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就气与血而言,气是无形的物质,具有推动、温煦的生理功能,为阳,而血是有形的液态物质,具有滋养、濡润的生理作用,为阴。在气中,则卫气为阳,营气为阴。至于津液,根据其性态,则津清稀而薄,属阳;液稠厚而浊,属阴。

3.说明经络的阴阳属性

经络系统中,循行于人体四肢外侧及背部者属阳(如手足三阳经),而循行于人体四肢内侧及腹部者多属阴(如手足三阴经)。

人体各部位、各种组织结构、各脏腑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们常根据一定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如以胸背关系来说,则背属阳,胸属阴;若以胸腹上下关系来讲,则胸又属阳,腹则属阴。同样,五脏阴阳属性,若以上下来分,则心肺在上属阳,心为阳中之阳脏,肺为阳中之阴脏;肝脾肾在下属阴,肝为阴中之阳脏,肾为阴中之阴脏,脾为阴中之至阴。见表1-2。

表1-2 人体部位结构阴阳属性归类表

(二)说明人体生理功能

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精的相互为用、对立统一的阴阳平衡。

1.划分物质与功能

脏腑经络的功能,是以贮藏和运行于其中的精与气为基础的。精藏于脏腑之中,主内守而属阴,气由精所化,运行于全身而属阳。凡属气的运动所体现的功能活动则属阳,而产生这些功能活动的脏器和精微物质则属阴。例如,心有推动血液循环和主持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此种功能属阳,而心血、心脏器质则属阴;胃有受纳和腐熟水谷之功能,属阳,而胃中津液及胃腑器质则属阴。

2.判别不同功能

人体之气,以其不同的功能作用而分为阴气与阳气。阴气主滋润、宁静、抑制、沉降,阳气主温煦、推动、兴奋、升发。正是由于人体内阴阳二气的交感、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之间、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进程。

不同的阳气、阴气所决定的人体的功能状态不同,功能兴奋为阳,功能抑制为阴;功能亢进为阳,功能减退为阴。而在正常的生理活动中,兴奋与抑制、亢进与减退等都是相互拮抗的,并保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

其中,人体的阳气运动向外,具有保护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防卫功能。阴精在内,是阳气的物质基础,并为阳气的不断储备提供能量补充,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3.区分物质走向

人体的精微物质及其功能,可根据性质和运动趋势的不同划分阴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即轻清的物质则属阳,重浊的物质则属阴,属阳的轻清之气,它既可以营养和充实四肢,又可以经由皮肤、肌腠或上窍(口、鼻)而发散;而属阴的较为重浊的物质,既可以贮藏于五脏,也可以经由六腑,通过下窍(尿道、肛门)而排出体外。

(三)说明人体病理变化

中医学用阴阳来分析病因病机、说明病理变化的,认为阴阳失调是基本的病理变化之一。

1.分析病因的属性

疾病是病邪作用于人体,造成邪正相争,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失常的结果。而病邪可以分为阴、阳两大类。一般而言,风邪、暑邪、火(热)邪为阳,寒邪、湿邪为阴。

2.说明病机的变化

从阴阳的角度而言,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的阴阳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从而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方面。所谓正气,即人体的功能活动和抗病功能;所谓邪气,即致病因素。正气与邪气,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关系,都可以用阴阳加以概括说明。

正气包括阴精与阳气两部分,病邪有阴邪、阳邪之分。所以,病理上的阴阳失调,多表现为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且影响到另一方面。例如,阳邪致病,可导致阳偏盛而伤阴,因而出现热证;阴邪致病,则可导致阴偏盛而伤阳,因而出现寒证;阳气虚损,不能制阴,可出现阳虚阴盛的虚寒证;阴液亏耗,不能制阳,则可出现阴虚阳亢的虚热证。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机体阴精阳气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的程度,亦常导致对方不足,即所谓“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最后导致“阴阳两虚”。因此,尽管疾病的变化错综复杂,但就阴阳状态来说,不外阳盛、阴盛、阳虚、阴虚四大类病变。

(四)用于临床辨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可见,阴阳在临床诊断与辨证过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方面用阴阳来分析四诊所收集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另一方面,以四诊为依据,用阴阳来概括证候。

1.分析四诊资料

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用阴阳理论辨析其阴阳属性。

例如,一般面色光滑润泽者为阳,面色沉浊晦暗者为阴;凡见青色、白色、黑色,其证多属阴寒;而见黄色、赤色,则其证多属阳热。又如凡气粗声高属阳,气弱声低属阴。浮、大、滑、数等脉象归属为阳脉;沉、涩、细、迟等脉象归属为阴脉。

2.概括证候

辨别阴证、阳证是辨证的关键所在,只有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执简驭繁。如八纲辨证中,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在脏腑辨证中,脏腑精气阴阳失调可以表现出许多复杂的证候,但概括起来,也无外乎阴阳两大类。如肺热证属阳,心血虚证属阴等。

(五)指导临床防治用药

调整阴阳,使之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1.指导养生

养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而其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要“法于阴阳”,即遵循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来调理人体之阴阳,使人体中的阴阳与四时阴阳的变化相适应,以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对“能夏不能冬”的阳虚阴盛体质者,夏用温热之药预培其阳,则冬不易发病;对“能冬不能夏”的阴虚阳亢体质者,冬用滋润之品预养其阴,则夏不得发病。此即所谓“冬病夏治”“夏病冬养”之法。

2.确定治则

由于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而阴阳的偏胜偏衰和互损是其基本的表现形式,运用药物或针灸等方法调整偏胜偏衰和互损,恢复其阴阳的平衡协调,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如阳偏盛而导致的实热证,则用“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阴偏盛而导致的实寒证,则用“寒者热之”的治疗方法。阴偏衰产生的是“阴虚则热”的虚热证,治疗当滋阴制阳。阳偏衰产生的是“阳虚则寒”的虚寒证,治疗当扶阳抑阴。

总之,通过调整阴阳,使阴阳的偏盛偏衰得以纠正,恢复其相对平衡。

3.归纳药物性能

中医学用阴阳来概括药物的性能,作为临床用药的根据。药物的四气、五味,以及升降浮沉等一般性能,都具有阴阳的不同属性。以四气来说,则寒、凉性质的药物属阴,温、热性质的药物属阳。以五味来说,则酸、苦、咸味药物属阴;辛、甘、淡味药物属阳。至于升降浮沉,则是指具有重镇敛降作用的药物属阴,具有轻浮升散作用的药物属阳。所以,临床用药必须注意病证阴阳与药物阴阳的关系,正确运用药物的阴阳偏性,以改善或调整机体失调的阴阳关系。见表1-3。

表1-3 药物阴阳属性归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