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
近体诗是唐代文学的代表。近体诗格律一经确立,便蔚然成风,影响中国文学千年之久。诗律问题,也一直是历代学者热议的话题。
以往学者的研究涉及律诗定型、四声八病、诗乐关系、佛教影响、律诗形式等方面,但在“八病”内容、四声来源、调值构拟、梵文影响、律句标准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上都有分歧,因此进一步的研究是有必要的。研究近体诗格律的学者大多站在文学史的视角看问题,语言研究比较少,仍有研究空间。
站在语言角度研究近体诗律的文献大多使用数据库和统计方法。近体诗的数据统计,都要涉及“合律”的概念,但“律”本身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概念。除典型的AaBb四种句型外,还有其他格式。还有一些句子在“律句”与“非律句”的边缘徘徊。统计标准不唯一,结果也不好确定。
《易经》说“言有序”。有序之言,如果再加上对偶(颔联、颈联)、押韵、粘对等规则,就是错落有致,结构精致的近体诗。近体诗抑扬顿挫的声律,得益于汉语高低起伏的声调。但井然有序的结构,也限制了永明诗人在声调上对于“极端的错综美”[1]的追求。根据类型学原理,受限制的分布中,对立要素一般会减少。因此,成熟的近体诗,虽以“四声”为声律基础,实际的对立要素却是二元的:平——仄。
“平”是平声,“仄”包括上、去、入三声。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对立格局呢?
江永在《古韵标准·入声第一部·总论》指出:“入声与去声最近,《诗》多通用为韵,与上声韵者间有之,与平声韵者少,以其远而不谐也。”[2]
段玉裁在《六书音韵表·古四声说》中说:“古平上为一类,去入为一类,上与平一也,去与入一也。”[3]
王力先生指出:“先秦的声调,除了以特定的音高为其特征外,分为舒促两大类,但又细分为长短。舒而长的声调就是平声,舒而短的声调就是上声。促声不论长短,我们一律称为入声。促而长的声调是长入,促而短的声调就是短入。”[4]
周祖谟先生依据上古韵文的押韵情况,指出:“平与入相远,去与入最近。”[5]
谢纪锋先生研究了《说文》中不同声调的“读若”字相互匹配的情况,也指出:“四种声调中,每两两相邻的两种声调比较接近,相隔越远,距离越大。”[6]可见,从语义和来源上看,对立的双方似乎应该是“平上”和“去入”。
章太炎先生考察了慧琳《一切经音义》的中长短元音的对音情况后指出:“去声者,引气呼之。今作去声。必先遒促其气,劫之令吐,平上异是,故去声为引音……音纽相同而声势异,其引音者皆去声。”[7]
施向东先生考察玄奘对音 [8],刘广和先生考察不空对音 [9],也一致认为平去声音节长,上入声音节短。可见,从中古时期梵汉对音的情况看,两两相对的也可能是“平去”和“上入”。从近现代汉语方言的情况看,没有韵尾的“平上去”三声是“舒声”,受塞音韵尾影响戛然而止的“入声”是“促声”,即顾炎武所谓“长言,则今之平上去声,短言,则今之入声也” [10]。戴震说:“平上去三声,近乎气之阳,物之雄,衣之表;入声近乎气之阴,物之雌,衣之里。”[11]因此,四声中对立的双方也可以是“平上去”和“入”。那么,平仄二分,平声何以自成一类呢?
我们也许可以认为,汉语中平声字的数量与上、去、入三声字的数量之和是大致相等的,正好平衡,因此有这样的划分。但近体诗在选择对立的要素时未必要求这种数量平衡。例如,押韵就是某个韵部的字与其他多个韵部的字两相对立,相互比照,与韵部内字数多少无关。遇上“窄韵”时更是要“以少对多”。分类是对性质的分类,而不是数量上的划分,只不过平仄这两种性质不同的要素在数量上又正好平分秋色,这也为近体诗的写作提供了方便。
“平——仄”这种奇妙的二元对立不仅在近体诗中存在,在后代的词、曲、戏剧创作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汉语中有很多“骈词”和四字结构,也多少受到“平仄”规律的影响。周祖谟先生发现:
在汉语里还有很多由两部分并列组成的四字成语,以第二字是平声字,第四字是仄声字的居多。先平后仄,跟骈词和双音词极相似。这在成语中的数量也比较多。因为是约定俗成的,又是符合词语组合规律的,所以一般都不能改变先后的次序。[12]
无独有偶,成熟的近体诗也有“二、四”平仄相间的规则。规则是人为的,但也应该和语言本身的物理特性密切相关。
另外,中古汉语的全浊声母清化之后,在很多方言中的演变(以北方方言为主,不包括徽语、闽语等南方方言)也是以平、仄为分化条件的。[13]
可见,平仄二分,是艺术语言的创作基础,是自然语言的存在形式,也是汉语方言语音演变的重要条件。如此重要的对立,在历史上真实的面貌究竟是什么?“平仄律”和“长短律”“轻重律”是大相径庭还是同实异名?从四声“发明”到平仄二分的机制是什么?“平仄二分”格局在同样有“四声”的现代汉语诗歌中销声匿迹又是为了什么?
这一系列的问题内涵丰富,非笔者所能驾驭。但“律句”是近体诗的存在形式,四声与平仄,是诗律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分析格律时难以回避的话题,在此笔者不自量力,拟从创作动机、设计要求、形成过程等方面探索唐代近体诗定型的过程,从古声调的音类、音理、音值等方面梳理四声演变、平仄定型的历史脉络,并提出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得到方家的批评指正。
另外,过去大多语音实验的对象都是口语或专门为语音实验设计的实验用句,较少涉及艺术作品,本研究试图在这个方面做一点初步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