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项目设计与实施:基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参与式教学概述

第一节 参与式教学内涵

一 参与式教学的含义

“参与”是指参加活动的个体投身在群体活动中与群体成员间所发生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基本形式。首先,从个体的角度看,“参与”指的是每一个参加活动的个体在群体活动中的状态,这既包括个体在认知和情感方面的投入,也包括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的互动、个体受群体影响以及个体影响群体的方式和程度。其次,从群体的角度看,“参与”指的是所有参加活动的人的总体投入情况,即小组类型及小组内角色的分配与分工,小组互动机制和合作、竞争,以及小组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再次,从社会民主的角度看,“参与”意味着每一个人都具有自给自足的能力,都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学习和表达的权利,同时也应该有机会与别人对话,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人的智慧和才能以及群体互动学习的最大潜能。真正的“参与”不应该是被动的、被给予的、被要求的,或受条件驱使的,而应该是参与者主动发起的、自愿的、平等互动的行为。因此,参与式方法就是指能够使个体参与到群体活动中与其他个体合作学习的方法。这些方法并没有固定、单一的形式,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当时当地的条件即兴创造。通常使用的方法有: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看录像带、角色扮演、填表、画图、访谈、座谈、观察、辩论、排序、打分、小讲座,以及其他根据培训内容而设计的各种游戏、练习和活动。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并于最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它对于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引入参与式教学并将其应用于健康、医学和MBA等专业培训以及大学教育中已有十多年时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参与式教学要求让学习者有自由思考、运用自己智慧的时间和机会,让学习者有选择上课方式、安排学习进度的权利,除了班级教学以外,还可以采用小组教学、课堂讨论、个别化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

参与式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式学习的机会。参与式教学法通常采用“做中学”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体会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和困惑,以达到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并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于自己的学习活动中。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使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改变知识能力结构,提高教学水平。

参与式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有很大差异。

第一,不是“教教材”,而是用主题引导学生活动。主题的内容主要是说明可以开展的活动例子,提示活动的过程,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开展活动,活动性是它的主要特点之一。因此,教师不是用讲解教材的方式去分析画面,或让学生看图讲述,而是充当学生活动的启发者、支持者、合作者,为学生的活动创造条件。

第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直接讲述,而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本学习方式。该活动的宗旨是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每个主体活动都需要学生自主地去展开观察、调查、实验、探索多种实践活动,通过亲身的感受、操作等来完成,并在活动过程中,积累直接知识或经验,体验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发展自己的创造力,而不是依赖教师获取知识。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间接指导来实现。

第三,不是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而是开放的、综合的学习中心。该活动的教学是引导学生与周围环境积极地进行互动,而不是封闭在教室里、局限在书本上。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外部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学习,创造出更多、更好、更适宜的活动来。

进行有效的参与式教学,有必要对以下问题加以认识。(1)参与不只是一种形式。参与的实质是便于交流、沟通,让所有学生都充分加入活动中,通过活动,使学生经过自身的感受、领悟,自己找到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强调“做中学”。至于分组,不管同质分组还是异质分组,摆放桌子、椅子仅仅是一种形式,它不是唯一的,各种安排都是为结果服务。认为参与与否,关键是看为学生提供了哪些选择机会,为学生创造了哪些在集体与个别学习中,在思辨、操作、争论、探究过程中有效参与的条件和学习氛围,使强势学生和弱势学生的参与权利和决策权利都得到尊重,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能自由思考、大胆质疑,促进其自身发展。(2)照顾差异恰恰是体现平等。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学习风格和社会背景方面的差异。由于贫困、父母受教育状况、对教育重视的程度、宗教信仰、教育制度、学校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会不同程度地形成学生学习上的不利因素。我们强调平等地对待学生,有些教师会误以为用一样的讲授方法、一样的要求就是对学生的平等。其实,这是用所谓平等的形式制造了不平等。只有认识、尊重学生的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认准学生差异,因材施教,给每一个学生都提供相对发展的机会,才是体现平等。只有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积极地为学生创造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保护好学生健康的情感和自尊,才能使学生充满信心。因此,教师的教育关注对体现平等是一个明显的标尺,教学中是只关注那些“积极分子”,还是兼顾那些平时说话声音小、不太爱发言的学生?教师要认识到区别对待反而体现公平。(3)认识学习动机和引发学习动机同样重要。没有学习动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学习的。兴趣和意愿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内心需求而产生的,如果学生有内在的学习动机,那么他的有效学习就会持续更长的时间。由于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被动、按要求的学习,因此,教师的素质、教学水平和外在的激励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用丰富、有趣、逻辑性强的内容和生动新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学习知识的愿望,并适时给予鼓励,让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并把学习作为自己的自觉行为。(4)参与学习不是放手学习。由于参与式教学强调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行为,因此有的教师就误以为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什么都让学生自主,最终造成课堂教学效益不高的状况。参与式教学强调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自觉学习的时间,但更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因为学生有效的参与,离不开教师事先设计的活动程序(虽然可以根据具体情形改变),制定活动规则。教师要尽量做到上课开始新颖,有吸引力;中间有高潮,使学生心境不衰;结尾留有余味,使学生产生新的疑问。(5)创设参与情境不只是利用多媒体。在参与式教学中,创设参与情境对激发学生参与欲望无疑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具体操作中,创设参与情境并不仅仅利用多媒体,其实创设参与情境就是提供一个逼真或真实的境域或活动,以反映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方式,在学习的关键时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或搭建“脚手架”,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反思,以便从中吸取经验,扩大理解知识的机会和层面。因此,除了利用多媒体再现情境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教具,进行角色扮演,组织实践活动(如讨论交流等),制造情境,把学生带入良好的学习氛围之中。(6)教师应是最好的倾听者。师生情感的交流和沟通应当在倾听的基础上进行。认真倾听别人的心声,就是对别人的尊重。我们都知道,越是学困生,越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越是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越是想找机会证明自己。如果他能得到教师的重视和认可,教师能倾听他的心声,产生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教师要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学会倾听是参与式教学中参与者必须做到的首要问题。教师和学生都要有当好倾听者的思想准备,只有认真倾听,才称得上进行很好的交流和沟通。特别是教师,由于长期以来的教学习惯,往往容易产生“话语霸权”,不注意倾听或听不进大多数学生的心声,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和沟通。教师要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要能欣赏和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观点和意见,真诚地与他们交流和沟通。

二 参与式教学的意义

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它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录像、座谈等。参与式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教学发生的基础,学生必须参与到活动中去。教学的生命力就是对学习主体学习潜能的极大调动。我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进行参与式教学,能有效地提升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学习的技能,使他们有机会按自己的能力和进度学习。

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要采用较灵活的方法,诱导学生主动从实践中寻求知识,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参与式教学有利于学生自我设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与填鸭式教学法相比,参与式教学由于符合人们学习的规律,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创新精神、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

三 参与式教学的原理

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及弗洛姆的期望理论。

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需要可分为外在需要和内在需要。外在需要所瞄准和指向的目标或诱激物是当事者本身无法控制且被外界环境所支配的。与此相反,内在需要的满足和激励动力则来自当事者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本身,当事者可从工作或学习活动本身,或者从完成任务时所呈现的某些因素而得到满足。

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的关系是:

(1)当外在激励强而内在激励弱时,工作或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当事者将自己的工作或学习只看作是外在激励的推动。

(2)当外在激励弱而内在激励强时,工作或学习变得有趣、有意义和有挑战性。

(3)当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均弱时,工作或学习变得索然无味,并缺乏具有诱激力的报偿。

(4)当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均强时,工作或学习变得引人入胜并具有颇富诱激力的报偿。

参与式教学能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于内在激励来自学习的趣味、意义和挑战性,学生便能克服困难,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满足。

在参与式教学中,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也使外在激励加强。在这种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都得到加强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显著提高。

怎样使激发力量达到最好值,弗洛姆提出了人的期望理论。弗洛姆的期望理论阐明了激励职工的方法。他认为:某一活动对于调动某一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内部潜力的激励(motivation)的强度,取决于达成目标后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的大小——效价(valence)与他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判断能导致该结果的概率——期望值(expectancy),即M=V·E。传统教学方法没有区别的对待每个学生,使得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下降,进而认为自己达成学习目标的概率——期望值(expectancy)很低,导致学生内在激励不足。参与式教学提供了小组讨论、学习任务组内自由安排等新型方式,使学困生参与学习的动力提高,进而认为自己达成学习目标的概率——期望值(expectancy)增加,导致学生内在激励提高。

另外,参与式教学还基于其他理论与方法,见图1-1。比如基于人本主义,参与式教学提出学生是通过学习的各个阶段而不断进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平等、合作、分享地参与学习的。基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教师要由原来的信息提供者、标准答案的发布者和核实者,向主持者、协作者、促进者转变;学生要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和消化信息者,向参与者、协作者、合作伙伴转变。基于建构主义,参与式教学活动过程是学生与已有经验的对话: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在合作交流中生成新的经验;重新认识自己的经验,整合已有知识,主动贡献自己的智慧。

图1-1 参与式教学相关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