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诠释史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选题的依据

一 “诠释史论”的界定、范畴

诠释是理解、解释与应用,这里的“诠释史论”主要以探讨文学意义何以生成为主,《水浒传》的诠释史论就是以《水浒传》的诠释史为案例,探讨历史长河中的人们对于《水浒传》是如何进行理解的,或者说探讨人们对其文学意义进行诠释的历史性、此在性、有限性和开放性以及新意义的生成机制。

目前大陆中国学术界对西方解释理论的介绍、翻译和研究其实大都是着眼于Hermeneutics,但是对这一个单词的翻译却是五花八门:诠释学、解释学、释义学和阐释学等。张汝伦认为释义学是对于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研究,因此他认为把Hermeneutics“翻译为释义学”比翻译为“解释学” “阐释学”或“诠释学”更好。诠释,与英语对应的单词是annotation,按照严格的字面意思来讲,侧重对字词含义的解释,也就是与中国古代的“训诂”相吻合;对于意义的阐发其实还是用“阐释”较好,然而因为洪汉鼎翻译的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影响非常之大,学术界似乎涉及文学意义方面的论述一般都用“诠释”一词。

本书因为是对于文学意义生成机制的探讨,因此在行文之中就沿袭习惯性用法使用“诠释”一词,至于引文中出现的与之近义的语词都当作“理解与解释”这个意义讲,不再作详细的区分,不再在这个词语的具体翻译上纠缠。另外,出于对引文作者的尊重,也不再对这样的语词作统一的规定,而是在探讨文学意义生成机制的层面上进行论述。

二 选题依据

(一)研究背景

自20世纪初小说成为学术研究对象以来,胡适创建的现代学院派研究范式在方法上侧重于考证考据,“文化大革命”期间则偏重于联系实际进行评论,新时期以来,虽说是以考论为主,但是却存在着一种严重的偏见,即认为只有考证考据才是真正的学问,而诠释或评论则是野狐禅。虽然诠释或评论是文学研究过程中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主流研究方向还是偏重于考证考据,对《水浒传》的研究自然也是这样。对于《水浒传》的研究,研究著述相对来说不是很多,其中又以考证考据为主,诠释或评论方面的著述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传播学、叙事学、接受美学等西方文艺理论观照之下的研究成果。

关于《水浒传》的研究论文,其角度可谓是立体的、多层面的:政治的、文化的、伦理的、司法的、宗教的、哲学的、神话的、民俗的、数理的等,以及古今比较或中外比较研究、西方文论观照之下的理解和阐述等,但一般并不是系统的比较研究,而是往往从具体的某个角度立论。另外,对《水浒传》诠释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伴随着当代科技尤其是网络的普及,诠释从专家学者走向大众化。网民的世俗化、平面化、随感式、零散的、从当代眼光非历史的评论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存在,这些评论对《水浒传》传统的英雄观和妇女观等进行了颠覆,价值判断比较多元,是非褒贬争议很大,因而对《水浒传》的诠释进行梳理和分析,从而探讨人们是如何理解这部伟大的古典小说的,是很有必要的。

(二)研究意义

回顾《水浒传》的诠释史,《水浒传》既有过大红大紫、叱吒风云的辉煌日子,也有过屡次遭受被查禁和焚毁的经历;网络、报刊,甚至一些学术刊物上,都不乏谩骂水浒英雄好汉滥杀无辜、诋毁《水浒传》妇女观落后等的文章,对这一文学现象进行理论上的诠释,在学术上是有现实意义的。另外,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它密切关注社会现实,这就要求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没有“人间情怀”,不能不对人们的道德修养进行关注,不能在经济大潮中丧失了社会良知。因此,研究《水浒传》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运用哲学诠释学的相关理论,一方面探析《水浒传》主题思想众说纷纭的历史原因,另一方面利用《水浒传》的诠释史进行个案分析,探讨文学意义与意识形态、社会历史、现实政治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以及诠释的思想、原则和方法等对理解一部文学作品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等问题,这些研究又具有理论意义。

艾柯在《诠释与过度诠释》中认为对于文学本文不能“过度诠释”,而有的学者则认为根本不存在过度诠释。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理查德·罗蒂认为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等二元对立应该废除;主张实用是诠释的本质。中国传统的学者则坚持文学文本的“本质”与“内在规定性”,而诸如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则主张消解中心主义。反本质主义、不确定性、反总体同一性以及多元主义方法论等后现代主义对传统思维在实质上究竟是解放还是错误导向,孰是孰非?对这一争论进行探讨、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顾炎武所说的学术研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正是本书的追求理想。用哲学诠释学对《水浒传》的诠释史进行整体性解读,这是以前没有人进行过的,但是后人肯定要运用哲学诠释学对文学作品进行理解和解释,因此本选题有研究的必要性。

本书以《水浒传》的诠释史作为研究的个案,对中国古代以伦理道德文化背景下的评点诠释和近现当代以西方哲学思想理论背景下的诠释评论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力求得出各种意义理解的此在性,以探析文学意义何以生成的一般规律;并希望能够通过对本个案的分析,来探讨以自然科学方法论为核心的诠释范式在人文精神科学领域中的局限性,以及哲学诠释学视野下的人文科学的理解特点是否能够引起专家学者对古代文学研究领域里的传统方法进一步的反思。


[1]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自序”第1页。

[2]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译者序言”第1页。

[3]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719页。

[4] 潘德荣:《诠释学:从主客体间性到主体间性》,《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5] 徐岱:《解释学诗学与当代批评理论》,《宁波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6] 李鲁宁:《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7] [德]伽达默尔:《文本与解释》,《伽达默尔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第50页。

[8] Gadamer,“The 1920s,1930s,and the Present”,inHans-GeorgGadamer on Education,Poetry,and History,ed.Dieter Misgeld and Schmidt,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2,p.152.

[9] [日]丸山高司:《伽达默尔:视野融合》,刘文柱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10]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76页。

[11] 李鲁宁:《伽达默尔美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12] [美]苏珊·桑塔格:《反对诠释》,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13] [法]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185页。

[14]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37—238页。

[15] [意]安贝托·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69—70页。

[16] [意]安贝托·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6页。

[17] [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原理》,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5页。

[18] 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页。

[19]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20] Gadamer,“The Relevance of the Beautiful”,inThe Relevance of the Beautiful and Other Essays,trans.Nicholas Walker,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p.30.

[21] 陈新:《西方历史叙述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22]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76页。

[23]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95—496页。

[24] 陈新:《西方历史叙述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页。

[25]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385页。

[26] [德]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21页。

[27] 陈新:《西方历史叙述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68页。

[28]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72页。

[29] 李勇:《历史学科学性之我见》,《天府新论》2001年第2期。

[30] 严平:《走向解释学的真理——伽达默尔哲学述评》,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序言”第4页。

[31] 阮新邦:《批判诠释与知识重建:哈伯玛斯视野下的社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32]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649页。

[33] 严平:《走向解释学的真理:伽达默尔哲学述评》,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238页。

[34] Gadamer,“Historicism and Romanticism”,inHans-GeorgGadamer on Educaiton,Poetry and History,ed.Dieter Misgeld and Schmidt,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2,p.128.

[35]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13页。

[36] [德]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编者导言”第42页。

[37] 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70页。

[38] [德]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39] 李鲁宁:《伽达默尔美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40]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635页。

[41]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634—635页。

[42] 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74页。

[43] 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页。

[44] “The critics asks neither the author nor the text about their intentions but simply beats the text into a shape which will serve his own purpose.He makes the text refer to whatever is relevant to that purpose.”Richard Rorty,Consequences of Pragmatism:Essays,19721980,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1991,p.151.

[45] 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50页。

[46] 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64页。

[47] “They believe that the best interpretation,on which valuation must depend,seeks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author,and that valuations which ignore it and consider instead the later or applied senses of an old work proceed,as some put it,in terms of its significance rather than its meaning are at least less authentic or inauthentic.”Frank Kermode,History and Valu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p.108.

[48]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15—216页。

[49] [意]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9页。

[50] 袁世硕:《文学史与诠释学》,《文史哲》2005年第4期。

[51] [德]姚斯:《走向接受美学》,《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页。

[52] 李鲁宁:《伽达默尔美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53] 李鲁宁:《伽达默尔美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0页。

[54]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9页。

[55] (宋)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95页。

[56] (明)李贽:《李贽文集》第2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57] (明)李贽:《李贽文集》第1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4—95页。

[58] 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4—95页。

[59] 陈维昭:《红学与20世纪学术思想》,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60] 陈维昭:《红学与20世纪学术思想》,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61]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1页。

[62]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63] (清)吴淇:《选诗定论》,《四库存目丛书补编》,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57页。

[64] 王国维:《〈玉溪生诗年谱会笺〉 序》,《王国维全集》第8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614—615页。

[65] 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页。

[66] (明)曾异:《纺授堂文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63册,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574页。

[67] Gadamer,“Reflections on My Philosophi cal Journey”,trans.Richard E.Palmer,inThe Philophy of Hans-GeorgGadamer,ed.Lewis Edwin Hahn,Chicago and La Salle,Illinois: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1997,p.43.

[68] [苏]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276页。

[69]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40页。

[70] (清)顾炎武:《日知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266页。

[71]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421—422页。

[72] 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90页。

[73]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657页。

[74] 张同胜:《关于中国小说起源的思考》,《汕头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75] 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4页。

[76] 吴子林:《小说评点知识谱系考索》,《浙江学刊》2001年第2期。

[77] 王一川主编:《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页。

[78] 赖力行:《体验:中国文学批评古今贯通的民族特点》,《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3期。

[79]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卷120,黎靖德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87页。

[80]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龙必锟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91页。

[81] 转引自王一川主编《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页。

[82] 汤一介:《和而不同》,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