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社会主义以理论思潮的形式首先出现在五百余年前的欧洲,此后逐渐在世界各地发展、演变,形成一系列的社会运动乃至社会制度。自1516年产生以来,社会主义始终存在形形色色的思潮和派别,由于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和政治立场不尽相同,人们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批判,对社会主义的设想和追求也千差万别,这就形成了前提、目的、内容和特征各不相同的种种社会主义流派。[1]恩格斯于1880年发表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但是,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据称是更彻底的发展”[2]。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这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是私有制社会的最高形态,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造成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一系列不可克服的对抗性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并且必将被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而无产阶级则在此过程中扮演了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社会主义的创建者角色。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精辟地概括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向全世界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3]。这就是著名的“两个必然”或“两个不可避免”的原理。《共产党宣言》中全面阐述了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的理论,指明了无产阶级完成此项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条件: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社会,就是无产阶级肩负的历史使命。
按照上述理论,资本主义仅仅是人类历史上一种特定的生产方式,并且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具体表现为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在经济上则表现为周期性经济危机的不断爆发,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性后果;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基本矛盾会日益激化,从而阶级矛盾也会日益激化,最终无产阶级将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推翻资本主义的历史责任,建立起社会主义。简而言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越是发达,就越能产生强大的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认为,美国体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最现代的存在形式”[4]。作为当前举世公认、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本应出现强大的社会主义运动,然而事与愿违,从20世纪初伊始,社会主义在美国总体上是日渐衰落,这种现象与理论预测相悖,从而引起了一个有趣的问题:1906年桑巴特首先发问“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5]。尽管此后一百多年来,各种著述不断出现,各种解释五花八门,但似乎都不得要领,而社会主义在美国则依然如故,不管是社会主义政党,还是工人运动,都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而科学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托派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思潮流派,都经历了高低起伏的发展过程。
在美国有没有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上,可以说支持与反对的声音都有,只不过在西方支持的声音更大,而在我国反对的声音更多。
在美国学术界,弗里德里克·特纳(Frederic Jackson Turner,1861—1932年)是美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初很有影响的历史学家,其在1893年的代表作《美国边疆论》(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rontier in American History)中首先提出了边疆学说,他强调边疆和西进运动对美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美国广阔的边疆地区为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提供了空间,这种历史研究的新观点对美国史学界的影响极为深远。即便特纳的解释是正确的,随着美国开疆拓土时代的落幕,他的观点也就失去了解释力。
到1906年,桑巴特出版了《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Warum Gibt es in den Vereinigten Staaten Keinen Sozialismus?)一书,他认为从政党的角度来说,美国当时至少存在两个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即社会主义工人党(Socialist Labor Party,简称SLP)和美利坚社会党(Socialist Party of America,简称 SPA),这两个党在1904年的美国总统竞选中总共获得了45万余张选票[6],这些选票显然不仅仅来自于那些“没有追随者的落寞的德国人”(指那些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活动的德国移民,比如左尔格等),由此表明美国并非不存在社会主义。但是,从工人对社会主义的态度来看,桑巴特认为,“美国工人不信奉我们欧洲大陆当前所理解的社会主义的‘精神’,这个‘精神’是真正有着马克思主义特征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工会总是试图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并取而代之,但是作为当时美国最大和最重要的工会组织——劳工联盟(American Federation of Labor)与资本主义则是合作共生的关系,正是因为美国绝大多数工人与资本家能够友好相处,所以桑巴特认为美国实际上并不存在社会主义。桑巴特认为这里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美国工人比欧洲工人收入高、生活好,从而失去了对社会主义的兴趣,可称之为“富裕消除论”;另一方面则是美国工人在竞争的过程中找到了社会公正的价值,从而对否定竞争的社会主义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美国受封建等级制度影响较少,美国工人也早早获得了普选权,所以他们可以在较为公平的环境中展开竞争,可以称之为“民主消除论”。第一个方面属于物质层面的分析,也许能够适于当时的状况,但是随之欧美工人生活水平差距的日益趋同,不再具有解释力。第二个方面属于意识层面的分析,在桑巴特身后则得以进一步发挥。[7]
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1919—2011年)在1952年出版的《美国的马克思社会主义》(Marxian Soci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一书中认为,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没有工党,阶级意识薄弱,左派知识分子的领导孱弱。路易斯·哈兹(Louis Hartz,1919—1986年)在1955年的著作《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独立革命以来美国政治思想的阐释》(The Liberal Tradition in America:An Interpretation of American Political Thought since the Revolution)中借用洛克式自由主义社会概念,以美国-欧洲比较政治的叙述方式,重新定义美国社会中存在的共识传统,并提出美国社会中潜伏存在的非理性政治因素乃是阻碍美国认识自身的最大敌人。他认为美国没有封建因素,是自由平等的国家,社会主义因此也就失去了发展基础。
1976年桑巴特所著《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一书的英译本出版,该书由当时美国社会民主主义的头号理论家哈林顿[8]与美国社会党史著名研究者哈斯班兹(Christopher T.Husbands)分别为该译本写了序言与导言。这两篇文章可以说是美国左翼思想家在新左派运动[9]高潮期对这一问题的典型回答。哈林顿认为,20世纪60年代的新左派运动就不是以穷人为基础,而是以“幸运的青年”为基础的。另外,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也是工人的“幸运年代”,但此时恰恰也是德国社民党和工人运动大发展的时期,所以桑巴特的“富裕消除论”不能成立。与此同时,他认为“民主消除论”非常重要,尤其是美国工人阶级的“公民融合”(civic integration)观念甚至比桑巴特认为的更重要。他说,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与其说是因为经济问题,不如说是因为民权(civil-rights)问题。[10]
美国政治学家西摩·李普塞特[11]和盖瑞·马克斯(Gary Marks)在2000年出版的著作《它没有在这里产生:为什么社会主义在美国失败了》中认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虽然也有过活跃的社会主义政党,但是20世纪30年代之后,社会主义政党基本上销声匿迹,李普塞特等直陈美国的社会主义者在以下三个方面均失败了:第一,他们没能建立、保持一个强大稳定的社会主义政党;第二,与其他英语国家不同,他们未能建立一个同主要工会联合起来的工党;第三,他们的政党没能赢得主要政党的地位。李普塞特等利用比较研究法,不仅将美国与其他国家作了对比,也从个人层面、城市层面和各州层面上作了考察,甚至还作了时间跨度上的比较。李普塞特等认为存在四个主要原因:价值观念方面的个人主义;工人阶级内部的种族和文化多样性;社会主义政党自身存在问题;不利于第三党存活的选举制度。在这四条因素中,他最强调的是第一条。[12]
可以说,几乎每一本研究美国激进主义和工人运动的著作,都或多或少地涉及过该问题。总体而言,对“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的解释基本包括以下方面:美国的民主制、两党制、没有封建传统、自由主义和美国主义、边疆的安全阀作用、较高的阶级流动性、中产阶级占多数、发达的市民社会、富裕与繁荣、工人的阶级意识不强、社会主义政党和主流工会的分裂、统治阶级的镇压以及移民和宗教原因,等等。
与桑巴特、李普塞特等人的观点相反,1995年西恩·韦伦兹等人提问“为什么美国有社会主义”?他甚至认为美国是社会主义伦理原则的发祥地,“早在‘社会主义’一词进入大众英语词汇之前,北美殖民地宗教的契约思想、美国独立革命中关于反抗权威压迫是人的自然权利的宣言、美国早期州宪法对共有财富的认可、建设无阶级国家的思想——所有这些让新共和国的政治文化特立独行的激进思想、以平等为中心的思想”都可归入社会主义之列。韦伦兹提出,社会主义在美国之所以看起来失败的原因在于其关键内容已经广为接受,与此同时,尽管社会主义在美国滞碍难行,但美国的民主却让其成为各种名目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实验室。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带来了五花八门的马克思主义、拉萨尔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美国人自身也建立过数以百计的社会主义社区,比如乌托邦宗教社会、劳动合作社等,所以美国既是社会主义最弱的国家,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验室。[13]此外,美国政论家约翰·尼古拉斯在2011年出版的《美国社会主义传统》(The“S”Word:A Short History of an American Tradition…Socialism)一书,尼古拉斯认为追求平等、保障受压迫者的权利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既然美国是作为“全世界被驱逐者和受压迫者的家园”而建立的,社会主义也就是美国当之无愧的建国理念。在社会主义者的努力下,社会主义理念潜移默化地成为美国的国家信念,影响到社会政策的制订,使公平和正义得到保障,为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创造了条件。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尼古拉斯认为,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美国的今天。[14]不过这种观点在西方学术界显然并没有得到太多认可,应者寥寥。
国内学术界目前对于美国社会主义的研究有待深入,除翻译出版了桑巴特的名著《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之外,国内学者的论述多见于有关美国政治、历史、文化方面的著作与论文中,与国外学术界讨论的范围大同小异,只不过国内学界大多认为美国是有社会主义的,但是在美国强大的资本主义环境下处境艰难而已。2005年,许宝友撰文介绍了从桑巴特到李普塞特的美国社会主义例外论。他认为美国例外论实际上是一个具体的问题:为什么美国没有像其他工业化国家那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主义运动或工人政党?他还认为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对这个问题的介绍和研究寥若晨星,大家已经习惯于视美国例外论为奇谈怪论,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基本上是沿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传统,对之予以痛斥和批判。只是近年来,一些国内学者才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有了从不同角度对美国例外论问题进行探讨的尝试,打破了美国例外论研究的沉寂局面。[15]此处择其要者略述如下。
有不少学者是从美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角度分析的。1982年叶宗奎、冯民安在《历史教学》第7期上刊文,认为从政党产生的历史背景、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纲领内容、党的实践活动等三个方面来看,19世纪70年代先后组建的美国社会主义工人党与德国社会民主党、法国工人党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16]1986年陆镜生在《美国社会主义运动史》一书中详细地论述了从19世纪50年代初至20世纪10年代末美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正值从科学社会主义开始传播到美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历史时期。在该书最后一章“美国社会主义运动史学述评”中,介绍了主要流派在“美国社会主义运动为什么没能取得成功”这一问题上的争论。陆镜生对“美国例外论”给予了彻底的否定和坚决的批判,他认为美国并没有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之外,社会主义运动能否成功取决于主客观条件是否成熟。他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殷切希望,相信“只要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了解美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事实进行长期的研究,总是能够找到比较科学的答案的”[17]。1987年,任知初在书评中认为,《美国社会主义运动史》是中国史学界研究国别社会主义运动史的第一部专著,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具有开拓性意义的。[18]2000年,郭更新、丁淑杰撰文分析了20世纪美国社会主义经历过的三次潮起潮落。他们认为背后的客观原因是美国特殊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诸如资本主义经济相对成功导致的“丰裕社会”,强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和反共势力,稳固的联邦制、两党制和选举制,思想文化传统的美国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外部影响,等等;主观原因则是美国社会主义理论基础薄弱、工人阶级的阶级偏见和阶级结构的复杂,缺乏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组织和运动内部存在种种不足,等等。[19]2009年,刘瑜认为,从“政策”而非“政党”的角度来看,没有理由认为“社会主义”在美国遭受了失败。她甚至认为,虽然美国的社会主义政党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就失势了,但是民主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承担了“社会主义政党”的功能。[20]2013年,奚广庆提出美国不是没有社会主义,而是没有西欧式的社会主义。所谓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的观点,是违背历史规律和美国发展实际的误断。近代以来的美国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现代社会主义深深扎根于现代资本主义之中,它是一个不停顿发展变化的有机体,研究美国和各种社会主义都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观点。[21]
也有学者从美国政府和政治的角度来落笔。1993年,崔之元论及美国社会主义思潮的新动向,他认为当时的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里的三个主要成员,主席劳拉·泰森(Laura Tyson)、阿兰·布兰德(Alan Blinder)、约瑟夫·斯蒂格利兹(Joseph Stiglitz),都具有浓厚的社会主义思想。此外,当时的美国劳工部长罗伯特·怀特极力推行西班牙蒙特拉贡式的工人合作社的组织原则,他认为社会民主主义只是在资本主义体制内进行的改革,没有什么出路。崔之元甚至认为所谓资本主义与民主是一致的观点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因为资本主义承认财产的不平等,有财产者才有选举权,资本主义不仅对选举权有财产限制,对被选举权有更大的财产限制;民主则强调人人具有选举权,也是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成果。这说明社会问题并不能简单地靠私有制、市场、议会民主就可以解决。[22]武彬等认为,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虽然推行了一些有利于社会下层的改革,但这些改革与社会主义几乎毫无关联。无论是罗斯福还是奥巴马,他们奉行的都不是社会主义,而是自由主义。[23]轩传树等认为在2016年美国大选过程中,主张社会主义的桑德斯一度风生水起,赢得一大批选民尤其是青年选民的关注与拥护。这种现象对于一个长期被视为社会主义例外的国家来说,似乎有些反常。但是,如果透过这种现象背后的现实背景和历史逻辑,就会发现当今美国社会主义之所以意外崛起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桑德斯以社会主义为名的竞选主张迎合了民众内心关切的主观因素,有金融危机深化、贫富差距扩大教育了民众进而改变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既有偏见的现实原因,也有美国本土一直绵延不绝的社会主义历史基因,以及世界社会主义开始复兴带来的外在因素。美国社会主义的意外崛起无疑再次证明美国也并非社会主义例外。[24]
国内学者对美国共产党尤其关注,写了很多关于美国共产党的文章,比如丁淑杰、刘保国等于2007年后分别撰文介绍了世纪之交美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的新探索,包括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性质、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美国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等。他们都认为,美共所提出的具有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理论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点。两者的共同点包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同,对公有制的认同,对民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价值的认同,对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同,等等。两者的差异则包括对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等的认识,比如,美共认为民主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可行途径,社会主义建设要基于美国民主传统之上,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和本质特征。这种差别的根源在于美国拥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发达的经济基础,悠久的资产阶级民主传统和独特的政治文化,以及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和习惯等。所有这一切都与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有所不同,从而造成了对社会主义的构想、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以致在社会主义的整个发展道路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差异。[25]
认为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的观点在国内处于边缘地位。1997年秦晖在《公平竞争与社会主义——“桑巴特问题”与“美国例外论”引发的讨论》中,分别介绍了哈林顿、李普塞特、韦伦兹等人的观点,他认为“社会主义者爱美国”与“美国不爱社会主义”都由来已久。就前者来说,远在1824年,“空想社会主义者”英国人欧文在祖国壮志难酬,便跑到美国的印第安纳州建立了“新协和村”(New Harmony),仅仅两年之后就失败了,欧文则于1828年返回英国继续为工人阶级呼吁;就后者来说,不仅美国共产党在美国不成气候,其他模式的诸种“社会主义”乃至反对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各色意识形态在美国社会也都难以生根,起码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其他主要国家相比是如此。[26]武彬等认为,社会主义有着许多不同的定义和不同的形态,但有两点是共同的:对资本主义制度持批判、否定的态度;以广大工人群众为基础的有组织的社会运动。目前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政党组织——社会党国际[27]——拥有一百多个成员党,遍布五大洲。与此同时,他们沿袭了桑巴特的观点,认为美国没有社会主义。此外,美国独特的政党制度,使得社会主义政党在内的第三政党从来没有在美国政坛上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并使得“社会主义”在美国一直是一个贬义的、异己的、反动的甚至是可怕的字眼。“罗斯福新政”就曾经被攻击为“偷偷摸摸的社会主义”。[28]
在试图解释美国的社会主义何以失败这一问题时,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舍此别无他途。实际上,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两个必然”的命题,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原理,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29]。这无疑是关于资本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之间关系的精辟论述。尽管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但是这个过程必定充满了曲折。因此,我们一定要牢记恩格斯晚年反复强调的马克思主义是动态的理论,而不是僵死的教条。他在1886年底写给美国社会主义者弗洛伦斯·凯利-威士涅威茨基的信中指出:“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30]在1887年1月给威士涅威茨基的信中,恩格斯再次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31]
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提出的命题:“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32]在所有的西方国家中,可能只有美国不存在强大的社会主义政党。通过研究美国例外论和美国社会主义,有助于加深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更有助于我们把握美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脉搏。鉴于国内现有对美国社会主义的研究,大多论述的是美国共产党的历史,而对于其他自称信奉社会主义、反资本主义的政党述及甚少,本书将以介绍美国共产党为主线,同时介绍与美国共产党存在历史渊源的其他政党,通过比较这些政党的历史和现状,探索美国社会主义在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二章,简要回顾苏东剧变以前美国的社会主义政党的兴衰历史,厘清美国共产党和其他存在历史渊源的社会主义政党之间的关系。其中,首先分阶段介绍了美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概况,简要介绍了美国共产党遭遇的几次法律诉讼;其次按成立时间为序分别介绍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党社会主义工人党、美国社会党及由其分裂产生的政党;最后简要介绍了美国其他三个共产党的兴衰。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到第六章,主要介绍了苏东剧变后美国主要的反对资本主义政党的活动。其中,首先介绍了美国共产党在苏东剧变后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顽强探索,特别提出了“权利法案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介绍了美国共产党的组织结构、党员人数,以及开展的主要活动,特别是积极参与各种选举活动。其次,简要介绍了美国民主社会主义者、美国社会党各自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再次,介绍了近十几年来崛起的反资本主义政党——美国绿党的绿色政治理念和绿色新政主张,以及参与竞选的情况。最后,分析了2008年金融危机对美国社会主义发展产生的影响,批判了新自由主义对金融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认为占领华尔街运动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直接否定,并且指出正是这次金融危机促成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反思。
第三部分包括第七章和第八章,首先分析了社会主义运动在美国没有产生足够影响的原因,包括美国独特的社会问题阻碍了社会主义理念的发展、工人的思想认识受到局限、资本家想方设法愚弄工人以及工人政党在历史上屡屡出现失误等方面。其次,对美国社会主义的未来前景作了简要展望,指出美国社会主义尽管目前仍然不够强大,但是随着资本主义自身内在矛盾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未来仍然值得期待,尤其是伯尼·桑德斯在2016年美国大选预选中以民主社会主义者的身份异军突起,重新点燃了美国人对社会主义的兴趣。如果美国社会的两极分化继续加剧,贫困人群对社会主义理念的支持将会进一步加强,这将是美国社会主义政党发展的良机,也有可能推动美国社会主义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1]吕薇洲:《世界社会主义整体发展视阈中的国外社会主义流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3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2页。
[5][德]维尔纳·桑巴特:《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赖海榕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7][德]维尔纳·桑巴特:《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赖海榕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9]20世纪60—70年代,西方世界出现了盛极一时的新左派(New Left)运动,在美国,新左派运动围绕反越战、黑人的民权与女权等问题展开。
[13]秦晖:《公平竞争与社会主义——“桑巴特问题”与“美国例外论”引发的讨论》,《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6期。
[14][美]约翰·尼古拉斯:《美国社会主义传统》,陈慧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15]许宝友:《从桑巴特到李普塞特的美国社会主义例外论——国外名家论社会主义(四)》,《科学社会主义》2005年第1期。
[16]叶宗奎、冯民安:《关于德国社会民主党、法国工人党、美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性质》,《历史教学》1982年第7期。
[17]陆镜生:《美国社会主义运动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8]任知初:《简评〈美国社会主义运动史〉》,《历史教学》1987年第8期。
[19]郭更新、丁淑杰:《二十世纪美国社会主义的潮起潮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年第3期。
[20]刘瑜:《民主的细节:美国当代政治观察随笔》,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21]奚广庆:《关于美国有没有社会主义的几点讨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3年第3期。
[22]崔之元:《美国社会主义思潮的新动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3年第5期。
[23]武彬、刘玉安:《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兼论奥巴马政府的治国理念》,《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2年第4期。
[24]轩传树、谭扬芳:《意料之外还是情理之中:美国大选中的社会主义现象评析》,《国外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
[26]秦晖:《公平竞争与社会主义——“桑巴特问题”与“美国例外论”引发的讨论》,《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6期。
[28]武彬、刘玉安:《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兼论奥巴马政府的治国理念》,《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2年第4期。
[2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
[3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