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创新之处
本书首次对新时期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进行全面研究,创新点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分别为首次对新时期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全样本统计分析;对员工持股计划的短期市场反应展开研究,并进一步实证考察资本市场态势对员工持股计划宣告的影响以及员工持股计划的合约要素对于员工持股计划宣告的影响;基于理论层面的剖析,着力对员工持股计划对于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行剖析,并进一步推进员工持股计划和企业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持续探索员工持股计划和企业财务业绩之间的因果关系;首次对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非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展开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
第一,对新时期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全样本统计分析。2014年以来,员工持股计划在中国重新启动,此轮员工持股计划与以往存在很大不同。因此,有必要对新时期我国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计划的基本特征、新时期我国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计划的基本实施特征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统计分析,从而形成对我国当前的员工持股计划发展现状的直观印象以及清晰的认知。这是进一步发现新时期员工持股计划存在哪些问题,聚焦新时期员工持股计划存在哪些可以展开研究的议题的前提和基础。本书以2014年7月—2017年9月三年多来,621家公司发布的770个员工持股计划(草案)为研究样本,从板块分布、行业分布、资金来源、股票来源、企业性质、激励对象、持股比例、持股期限等八个方面对新时期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为本书以及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对员工持股计划的短期市场反应展开研究,并进一步对资本市场态势对员工持股计划宣告的影响、员工持股计划的各契约要素对员工持股计划宣告的影响进行实证考察。本书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新时期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的市场反应进行研究,并根据考察期内资本市场的不同态势分别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经济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员工持股计划的合约要素对员工持股计划市场反应的影响。以往关于员工持股计划的研究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之处:一是更多的研究以“引进”为主,即着重介绍国外关于员工持股计划的相关配套政策;二是实证研究较少,而定性研究较多;三是即便是位数不断的实证研究也往往依托于较为陈旧的数据资料,这些数据资料主要反映的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基本特征,同当前我国员工持股计划所处的阶段,以及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的发展进步不相适应;四是在为数不多的实证研究中,更多的研究聚焦于员工持股计划实践对于推进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的财务业绩的影响情况,而不是注重于员工持股计划影响开展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的财务绩效的机制;五是变量的定义对员工持股计划的重视程度较弱,更多的研究仅仅将员工持股计划作为整体模型的外生变量,对员工持股计划对于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的直接关系重视不够。针对员工持股计划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书不仅对员工持股计划的市场效应进行研究,而且还采用分类的视角,基于不同的类别划分,解析了我国员工持股计划(草案)中的契约条款要素,并立足于经验数据的支撑,对各合约要素对于股东财务效应的反馈进行了检验。显而易见,本书的开展既增进了社会各界对于我国员工持股计划实践情况的认知,又增加了对于我国员工持股计划对于资本市场反馈的认知,既为上市公司建立更加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又为监督管理部门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基本的依据。另外,2014—2017年,我国资本市场经历了“股灾”、“熔断”等重大的波动,因此,本书在研究中分别考察不同市场态势下的员工持股计划市场反应,使结果更准确、更具说服力。
第三,聚焦于影响机制,从理论层面对员工持股计划的财务效应进行了剖析,并对员工持股计划同企业财务业绩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书利用经济学基本理论,构建理论模型详细分析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财务业绩的影响机制。不仅如此,本书创新性地运用PSM+DID方法,将员工持股计划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对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财务业绩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企业性质对于员工持股计划的财务效应影响的异质性以及企业所属行业的属性对员工持股计划财务效应影响的异质性进行了深度的考察。对员工持股计划的财务效应进行研究是员工持股计划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然而,与之不相匹配的是,国内外实证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结论,而且研究往往停留在相关关系的研究上,缺乏员工持股对企业财务业绩影响机制的深入分析,以及对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探讨。就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限于早期数据获取的硬约束,我国学术界对于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估探索往往不多,即便存在部分对于该问题的实证研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方法层面的简单化、数据层面的偏小化、控制变量层面的不足化等,在这种情况之下,相关实证研究的科学性和稳健性必然大打折扣,得出迥异的结论自然在所难免。因此,本书创新性地运用PSM+DID方法,将员工持股计划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对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财务业绩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地,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是否具有异质性,高科技行业企业与非高科技行业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是否存在异质性,本书对这一疑问又分别进行了讨论。
第四,创新性地对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非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展开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本书创新性地根据平衡计分卡理论构建了企业综合业绩指标体系,并对新时期614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企业展开度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经济计量模型,对员工持股计划各契约要素与企业综合业绩、员工持股计划各契约要素与财务业绩、员工持股计划各契约要素与客户业绩、员工持股计划各契约要素与内部业务流程业绩以及员工持股计划各契约要素与学习和成长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关员工持股这一细分领域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国外对于员工持股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比较多,但集中在员工持股与企业财务业绩的研究,而鲜有对员工持股与企业非财务业绩的探讨。其实,企业业绩是一个综合的表现,既包括财务方面,也包括非财务方面。员工持股计划作为一项股权改革,必然会对企业非财务业绩产生影响。因此,本书根据平衡计分卡理论,构建了企业综合业绩指标体系,并进一步提出了企业综合业绩指标度量体系,以2014年7月至2017年9月614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于综合业绩指标体系的研究工具,对这些企业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综合业绩状况进行了考察。本书所构建的企业综合业绩指标体系为开展企业综合业绩评价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探索,并为探讨员工持股与企业非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1] USGAO,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Benefits and Costs of ESOP Tax Incentives For Broadening Stock Ownership,Washington,D.C.,1986,pp.19-20.
[2] Pierce J.L.,Rubenfeld S.A.,Morgan S.,“Employee Ownership:A Conceptual Model of Process and Effect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16,No.1,1991,pp.121-144.
[3] Rousseau D.M.,Shperling Z.,“Pieces of the Action:Ownership and the Changing Employment Relationship”,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28,No.4,2003,pp.553-570.
[4] Gulen H.,Ion M.,“Policy Uncertainty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Vol.29,No.3,2016,pp.523-564.
[5] Jens C.E.,“Political Uncertainty and Investment:Causal Evidence from U.S.Gubernatorial Election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Vol.124,No.3,2017,pp.563-579.
[6] 梁慧瑜:《员工持股制度探源——从晋商票号的身股制说起》,《晋阳学刊》2007年第3期。
[7] 黄群慧、余菁、王欣、邵婧婷:《新时期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7期,第5—16页。
[8] 陈艳艳、郭然:《员工股权激励的国外研究述评:实施动机与经济后果》,《管理现代化》2017年第5期。
[9] 搜狐财经:《员工持股计划扫描:最惨亏了66%,最高盈利132%,如何淘金?》,载于《搜狐财经》,http://www.sohu.com/a/141399666_463943,2017—05—18/2018—02—07。
[10] Ball R.,Brown P.,“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Journal of Accounting Rsearch,Vol.6,No.2,1968,pp.159-178.
[11] Beaver W.H.,“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nnual Earnings Announcement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Vol.6,1968,pp.67-92.
[12] Caves,R.E.,“Mergers,Takeovers,and Economic Efficiency:Foresight vs.Hindsigh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Vol.7,No.1,1989,pp.151-174.
[13] Fama E.F.,“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Ⅱ”,Journal of Finance,Vol.46,No.5,1991,pp.1575-1617.
[14] 罗仲伟:《管理学方法与经济学方法的借鉴、融合》,《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9期,第114—1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