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濒危曲种声腔艺术传承保护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河南濒危曲种的现状调查

河南本土共有50多个地方曲种。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曲种已经人亡曲息,不复存在。1992年,文化部开展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还有20多个剧种以各种形式开展演出活动。目前,全省曲艺表演团体有205个,其中豫剧、京剧、曲剧、越调等戏曲剧团有171个,占全省艺术团体的83%,其他濒危曲种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从艺术创作、演出、人才队伍、影响力等综合素质上分析,其濒临灭绝的处境非常明显。

从调查情况看,河南濒危曲种大部分都分布在县、乡级以下及经济落后的地区。如王屋琴书、卢氏锣鼓书、陕县扬高戏、灵宝道情、固始灶书、温县洪山调、永城大铙、豫东大鼓、豫东莲花落、永城清音、太康道情、莺歌柳、仪封三弦、小铙、瓦碴书、陈州大鼓、颍河大鼓、丝弦道、迷胡书等。由于地方财政资金支持较少,加之艺人年迈体弱、演出收入低、生活无保障等,成为困扰众多曲种濒危的主要因素。

其生存状况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长期坚持演出的曲种

如陕县蒲剧团,2003年,该团在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文化厅举办的首届“中国戏曲红梅奖”河南省青少年演唱大赛中获金奖及“中国戏曲演唱大赛红梅奖”提名奖;2004年,在河南省文化厅组织的首届县(区)剧团演出剧目比赛中获“演出剧目奖”;2004年,大型现代戏《黄河弯弯》在河南省县区级文艺团体大赛中获得金奖;2009年,古装剧《孙安动本》在河南省第二届县区级文艺团体大赛中又获金奖。

近些年,经过全体演职员工的努力,剧团还添置了电脑字幕、音响、灯光等现代演出设施;并更换了演出服装、幕布;同时,为提高剧团的演出质量,还聘请著名导演进行艺术指导,有着县级剧团市级水平之誉。目前,蒲剧演出市场较为稳定,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拥有了观众群体。在如何保护和抢救濒危曲种的工作上,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再如,卢氏锣鼓书自2007年被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卢氏县非遗保护中心进行了资源普查、资料建档和学术研究等静态保护工作。首先在卢氏县官道口、沙河等5个锣鼓书艺术发源地建立保护区;其次又把锣鼓书纳为全县中小学乡土教材内容;举办学习培训班,开展曲目创新和改进音乐形式、培育新人,组织民间交流活动等工作。同时,又对现存的20多名骨干艺人进行重点扶持,让这门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艺术不致陨落。

在当前社会发展环境下,濒危曲种面临的局面及前景不能完全由政府主导,但更不能将濒危曲种完全推向社会,那只能是生存的少、消失的多。政府应给予濒危曲种营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曲种自身应树立自觉进行传承、发展的内部观念,在环境中主动求生存。而蒲剧、锣鼓书这一发展模式则对河南濒危曲种的再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长期已无演出的曲种

如善书、扬高戏、灶书、洪山调、王屋琴书、迷胡书等。据我们的调查发现,这几个剧种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基本上就没有正规的演出活动,只是偶尔在一些官方举办的“非遗”展演上有个别的民间艺人演出,艺人们也都改做其他工作。比如三门峡地区濒危曲种扬高戏,目前仅活跃在灵宝市大王乡南阳村及陕县大营镇峪里村两地,不仅能够传授扬高戏的老艺人屈指可数,且数目还在逐年减少,许多剧目不仅不能完整演出,且角色行当后继乏人,其命运已岌岌可危。

3.业余兼职演出的曲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曲种由于艺人转业较多,已不能维持常年演出。但一些民间老艺人从热爱、传承及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组织了一些民间艺人,常常活动在一些民间节庆、习俗仪式之间。如灵宝道情非遗传承人索武酉说:“道情剧团常演出的人员有8—9人,每人每场100元,每月演出场次不定,人员多为灵活安排。”

卢氏锣鼓书省级“非遗”传承人刘小花说:“卢氏锣鼓书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艺人们根据社会需要,或在年节大型场合免费公共演出,或应群众邀请走乡串村甚至在家中设书场演出。每年大概有半年的演出季,农历正月至四月初八麦收前是我们的演出旺季。按每场每人80元、每月20场计,一个艺人的月收入是1600元。”这样的演出活动,基本上采用最原始的商业方式,具有自发性、个体性、零散性的特征,属于纯粹的“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