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徹困】親切劬勞之意。日語釋作,即盡力、賣力氣。《漢典》“徹”條:謂到底,徹底。《兒女英雄傳》第十回:“自己也算‘救人救徹,救火救滅’,不枉費這番心力。”
【無多子】不多。日語釋作。《禪典》“無多子”條:没多少,很少。《臨濟語録》:“師於言下大悟,云:‘元來黄檗佛法無多子!'”《五燈會元》卷一八,雲岩天遊:“想君本領無多子,畢竟難禁這一頭。”
【尿床鬼子】尿床的小孩,日語釋作。鬼子,罵辭。《禪典》“尿床鬼子”條:對於言行荒唐可笑者的斥駡語。《臨濟語録》:“師於言下大悟,云:‘元來黄檗佛法無多子!’大愚擋住云:‘這尿床鬼子!適來道有過無過,如今却道黄檗佛法無多子。爾見個什麼道理?速道!速道!'”《五燈會元》卷六,太原海湖:“因有人請灌頂三藏供養,敷坐訖,師乃就彼位坐。時有雲涉座主問曰:‘和尚甚麼年行道?’師曰:‘座主近前來。’涉近前。師曰:‘只如憍陳如是甚麼年行道?’涉茫然。師喝曰:‘這尿床鬼!'”
【非干我事】日語釋作,即不關我事。干,干涉,同,即有關係。《漢典》“干”條:關涉。宋蔡居厚《詩史》:“許渾詩格清麗,然不干教化。”明彭時《彭文憲公筆記》:“官軍即尋石和尚,於爾無干。”
【跳籬驀牆】跳,日語釋作。驀,《説文》:“上馬也,又超越也。”今俗猶言“驀越”“驀忽”。跳籬驀牆,指盜賊、小偷等人行竊偷盜之技。《漢典》“驀”條:跳躍。《敦煌變文集·燕子賦》:“人急燒香,狗急驀牆。”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内監·内廷豢畜》:“貓性最喜跳驀。”
【攙行奪市】見《碧巖録》第五則。《禪典》“攙行奪市”條:搶奪市場。喻指禪林造作多事,濫用言説作略。《虚堂録》卷六《維摩示疾圖》:“一生口嘴嘮嘈,偏要攙行奪市,詐病毗耶離城,引得許多閑神野鬼稽首浄名。咄!我不識爾!”(浄名:即維摩)《宏智廣録》卷一:“護明降跡,破家散宅。達磨傳心,攙行奪市。我衲僧家本分事,元無一絲頭缺少,無一絲頭分外。從本已來,靈明廓徹。豈假人磨礱,豈假人處分?”《大慧語録》卷四:“近來王令稍嚴,不許攙行奪市。”
【短氣】《法華·勸發品》:“水腹短氣”。注:“短氣,呼吸之短也。”《漢典》“短氣”條:指呼吸短促,難以接續。《靈樞經·癲狂》:“短氣,息短不屬,動作氣索。”
【裝腰】同“腰包”,即在腰上掛包。《正宗贊》:“師到徑山,裝腰直上法堂。”
【標致】日語,即姿色、長相。十分標致,形容男女姿色出衆之人。《漢典》“標致”條:亦作“標緻”。優美;秀麗。唐趙璘《因話録·商上》:“君初至金陵,於府主庶人錡坐,屢讚招隱寺標致。”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聞知他有個小姐,生的十分標緻。”《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辛小姐)人物又標致,嫁裝又齊整。”
【薦得】同“入得”。薦,進也。 《漢典》 “薦”條:進獻;送上。《儀禮·鄉射禮》:“主人阼階上拜送爵,賓少退,薦脯醢。”鄭玄注:“薦,進。”《國語·晉語三》:“補乏薦饑,道也,不可以廢道於天下。”韋昭注:“薦,進也。”晉袁宏《後漢紀·桓帝紀下》:“臣實懷愚,不憚瞽言,使身死名著,碎體糞土,薦肉狐鼠,猶生之年。”唐韓愈《許國公神道碑銘》:“二寇患公居閒,爲己不利,卑身佞辭,求與公好,薦女請昏,使日月至。”
【影草】見《碧巖録》第十則。《禪典》“探竿影草”條:原爲兩種捕魚方法,比喻禪師對於學人的誘導接引;亦系“臨濟四喝”機用之一。探竿:用鵜羽綁在竹竿頭上,插在水中誘魚。影草:割草拋在水中,誘引魚兒聚集在草影裡。《臨濟語録》:“師問僧:‘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劍,有時一喝如踞地金毛師子,有時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時一喝不作一喝用。汝作麼生會?’僧擬議,師便喝。”《景德傳燈録》卷三〇,天童宏智《疏》:“電卷之機輪,風馳之問答。打草驚蛇之句,探竿影草之功。”《碧巖録》卷五,第四六則:“鏡清恁麼問:‘門外什麼聲?’僧云:‘雨滴聲。' ……鏡清豈不知是雨滴聲,何消更問?須知古人以探竿影草,要驗這僧。”
【紫羅賬裡撒真珠】見《碧巖録》第十則。《碧巖録》:“興化未曾向紫羅賬裡撒真珠。”
【板齒生毛】不開口之貌。 《金匱要略》:“前板齒乾”。 《漢典》“板齒”條:指門牙。唐杜甫《戲贈友》之一:“一朝被馬踏,脣裂板齒無。”
【軃得】亦同“軃避”“躲避”。日語釋作。 “軃”“躲”二字,字書中皆無避之義。 《漢典》 “軃”條:用同“躲”。藏;避。宋无名氏《张协狀元》戲文第九出:“命蹇時乖撞著它,冤家要軃如何軃?”《續小兒語·六言》:“灾來鬼也難軃,爲惡天自不容。”一本作“躲”。
【掀倒】日語釋作,即掀翻。見《碧巖録》第三則。《碧巖録》:“盡大地森羅萬象,天堂地獄,草芥人畜,一時作一喝來,他亦不管;掀倒禪床,喝散大衆,他亦不顧。”
【被驢撲】見《碧巖録》第六十六則。《碧巖録》:“三十年弄馬騎,今日却被驢子撲。”
【發惡】亦同“惡發”。日語釋作,即生氣、發怒。如“修羅發惡”等。《禪典》“發惡”條:發火,發脾氣。與“惡發”互爲倒辭。《密庵語録》:“昨夜春風偶發惡,掀倒飛來峰倒卓。”又:“應庵和尚忌日上堂:‘利劍斬虚空,萬象鳴曝曝。年年向斯辰,令人倍發惡。古者道:子不談父德。雖然家醜也要外揚。遮老和尚平生事,過頭底九百。'”(九百:癡傻)
【七花八裂】見《碧巖録》第二則。《碧巖録》:“若參得透見得徹,自然如醍醐上味相似;若是情解未忘,便見七花八裂,決定不能會如此説話。”
【小家】指初心。 “弄出”之“出”字可不譯,如“燒出古人墳”。《正宗贊》:“從游老作,與廓侍者一再同參;弄出小家,隨龍興僧遞相發惡。
【理能伏豹】見《碧巖録》第三則。《碧巖録》:“到這裏唤作潙山,與他受記得麼?唤作澤廣藏山,理能伏豹得麼?若恁麼,且喜没交涉。”《漢典》“伏豹”條:唐代稱官吏遇節假日留署值班爲“伏豹”。唐封演《封氏聞見記·豹直》:“御史舊例,初入臺陪直二十五日,節假直日,謂之‘伏豹’,亦曰‘豹直’……‘伏豹’者,言衆官皆出,己獨留,如藏伏之豹,伺候待搏,故云‘伏豹’。”
【牛豹跳】無解説。 《正宗贊》:“羯鼓掉鞭牛豹跳,遠村梅樹觜慮都。”
【直下即捏】無解説。《禪典》“直下”條:當下。《祖堂集》卷一四,杉山:“師與南泉向火次,南泉問師:‘不用指東指西,本分事直下道將來。’師便把火箸放下。”《大慧語録》卷二:“上堂:‘千説萬説,贊説毀説,安立説,隨俗説,顯了説,蓋覆説,盡是盌躂丘。’拈起拄杖云:‘争如直下識取這個,不被生死之所轉,不被寒暑之所遷。'”《禪林僧寶傳》卷一四,穀山崇:“到遮裡更能翻擲自由,開合不成痕縫,如水入水,如火入火,如風入風,如空入空。若能如是,直下提一口劍,刺斷天下人疑網,一如不作相似。”
【印住印破】“住”和“破”二字義相似。
【澄巨浸】見《碧巖録》第三十三則。 《碧巖録》:“所以風穴云:‘慣釣鯨鯢澄巨浸,却嗟蛙步碾泥沙。’又云:‘巨鼇莫戴三山去,吾欲逢萊頂上行。'”《漢典》“巨浸”條:大水。指大河流。唐駱賓王《夏日游德州贈高四》:“鬲津開巨浸,稽阜鎮名都。”唐衛次公《渭水貫都賦》:“原夫渭者雍之巨浸,都者人之所聚。”宋陳善《捫虱新話·論孟子之書有巧妙處》:“吾謂此一章似長江巨浸,瀰漫無際,而渾浩回轉,不可名狀。”清黄景仁《望泗州舊城》:“泗淮合處流湯湯,作此巨浸如天長。”
【元字脚】無解説。《禪典》“元字脚”條:指文字言句。按禪家力倡不立文字言句,認爲執著於文字言句是悟道之障礙。《宏智廣録》卷四:“上堂:‘一言觸諱,法自不容。一字入公,牛拽不出。兄弟,汝胸中不得著個元字脚。'”《大慧語録》卷四:“爲圓悟和尚舉哀,拈香,指真云:‘這老和尚,一生多口,攪擾叢林,近聞已在蜀中遷化了也,且喜天下太平。雲門昔年雖曾親近,要且不聞他説著個元字脚。所以今日作一分供養,點一盞茶,燒此一炷香。”又:“若記著一個元字脚,便是生死根本也。”《續傳燈録》卷二二,泐潭文准:“師辭辯注射,迅機電掃,衲子畏而慕之,槌拂之下常數千指,自號湛堂。每曰:‘我只畜一條拄杖,佛來也打,祖來也打,不將元字脚涴汝枯腸。’如此臨濟一宗不致冷落。”
【阿家】家,音姑。 《韻會小補》:“婦謂姑曰‘阿家’或爲‘大家’。”《禪典》“阿家”條:阿婆,婆婆。阿:首碼。《法演語録》卷上:“僧問首山:‘如何是佛?’首山云:‘新婦騎驢阿家牽。’大衆,莫問新婦阿家,免煩路上波吒。”《禪林僧寶傳》卷三〇,寶峰英:“有偈曰:阿家嘗醋三赤喙,新婦洗面摸著鼻。”
【潑家風】指没用的人,如流氓、無賴等人。
【郎當】《俗呼小録》:“人之頽敗及身病摧靡者曰‘郎當’。”《禪典》“郎當”條:本有疲軟、松垮等義,轉謂某些禪師接人,嚕蘇拖遝,不乾脆俐落。《碧巖録》卷一,第五則:“舉,雪峰示衆云:‘盡大地撮來如粟米粒大,拋向面前,漆桶不會,打鼓普請看。'(評唱:)……若是個本色行脚衲子,見他恁麼,已是郎當爲人了也。”又:“看他雪竇頌云:‘牛頭没,馬頭回,曹溪境裡絶塵埃,打鼓看來君不見,百花春至爲誰開?’(評唱:)……‘牛頭没,馬頭回。’雪竇分明説了也,自是人不見,所以雪竇如此郎當頌道:‘打鼓看來君不見。’癡人,還見麼?”
【龍袖】兩手相對伸入兩袖中。《唐才子傳》:“温庭筠每試,押官韻,燭下未嘗起草,但龍袖憑几,每一韻一吟而已,場中曰:‘温八吟’。又謂八叉手成八韻,名‘温八叉’。”然“龍”字義難解。按,“龍”“籠”同音假借。《江湖集》:“惠山煮茶,萬壑松風供一啜,自籠雙袖水邊行。”據此可知,籠袖,可釋作,即攏袖。或人曰:“籠,是松林之風籠罩之籠。”然已有《江湖集》“供一啜”之説在前,故此説重複。日語訓讀爲:“自雙袖に籠て”。
【閑神】閑神野鬼等。“閑”“野”,日語釋作,皆指没用、不起作用的人或事。如“閑花野草”“閑和尚”等。《漢典》“閒神野鬼”條:迷信指流散的鬼神。多比喻不務正業,到處游逛,尋事生非的人。《古今小説·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有我們這樣老無知老禽獸,不守本分,慣一招引閒神野鬼,上門鬧炒!”《醒世姻緣傳》第十七回:“若是果真有甚閒神野鬼,他見了真經,自然是退避的。”
【惡情悰】日語釋作,即性情乖僻、脾氣不好、品質惡劣。悰,《玉篇》:“慮也”。《漢典》“情悰”條:猶情懷;情緒。前蜀李珣《臨江仙》詞:“引愁春夢,誰解此情悰!”宋歐陽修《與王懿敏公書》:“歲月不覺又添一歲,目日益昏,聽日益重,其情悰則又可知。”清陳維崧《燕山亭·和韻送魏禹平同京少蕺山次山賦》詞:“惜别情悰,中酒心期,自己殊難分曉。”
【綴五饒三】《王荊公詩注》:“太宗時有待詔賈玄者,常侍上棋。太宗饒玄三子,玄常輸一路。”《鶴林玉露》(一八):“棋工連負二局,乃起謝曰:‘某是臨安第一手棋,凡來著者,皆饒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饒得某一先,天下無敵手矣。'”按,饒,多也。下棋時因讓較弱一方先落子,故比對手棋子數多,此種讓子行爲稱作“饒”。饒一先,即先行也,或簡稱“饒先”。饒三,即讓三子,綴五,即讓五子。綴,指形式,饒,指數量。
【又通一路】無解説。
【閉門作活】日語釋作,圍眼做活棋。《漢典》 “做活”條:圍棋術語。即棋子被對方包圍,至少須有兩個眼(對方不可下子的空格),才能免於吃掉,做成活棋。
【奪角衝關】圍棋術語。衝,日語釋作,即突入。關,同,即隔一路行棋。
【硬節】無解説。
【逴斡】圍棋術語。綽,日語釋作“はねかける”,即侵入對方棋路而欲出。斡,同,即隔開棋子。《漢典》“逴斡”條:指下棋時迂回斡旋以求和。《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半山老人一》引宋惠洪《僧寶傳》:“有一般底祗解閉門做活,不會奪角衝關,硬節與虎口齊彰,局破後徒勞逴斡。”
【肥邊易得,瘦肚難求】無解説。
【失粘】圍棋術語。粘,日語,即連接棋子。
【頭撞】無解説。
【贏局輸籌】互文。局,棋局數。籌,棋子數。贏局輸籌,勝而路多,曰“贏局”;敗而無路,曰“輸籌”。《漢典》“輸籌”條:謂負局;失利。唐張鷟《游仙窟》:“十娘輸籌,則共下官臥一宿;下官輸籌,則共十娘臥一宿。”宋楊萬里《夜宿房溪飲》:“玉友黄封猶退舍,虀湯蜜汁更輸籌。”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二折:“俺只道他兩個都一般狀貌搊搜,都一般武藝滑熟,管殺的慘迷離神嚎鬼愁,可元來半合兒不彀,早一個先納了輸籌。”
【落賴】無解説。
【入草】同“落草”,加入盜賊團夥。今此處釋作往不好的方向發展,即墮落。《禪典》“入草”條:謂陷入言句糾纏,知識見解。《祖堂集》卷一四,石鞏:“師後因一日在廚作務次,馬師問:‘作什摩?’對云:‘牧牛。’馬師曰:‘作摩生牧?’對曰:‘一回入草去,便把鼻孔拽來。’馬師云:‘子真牧牛。'”《黄龍語録》:“上堂,舉趙州,因侍者報云:‘大王來也。’州云:‘萬福大王。’侍者云:‘未到在。’州云:‘又道,來也。’師云:‘頭頭漏泄,罕遇仙陀。’歸宗道:‘侍者只解報客,争知身在帝鄉。趙州入草求人,不覺渾身泥水。'”《碧巖録》卷四,第三四則:“出草入草,誰解尋討?白雲重重,紅日杲杲。”
【同人】無解説。《漢典》“同人”條:志同道合的朋友。唐陳子昂《偶遇巴西姜主簿序》:“逢太平之化,寄當年之歡,同人在焉,而我何歎?”元陳高《歲首自廣陵入高郵舟中作》:“孤舟無同人,相依唯僕夫。”清俞樾《茶香室三鈔·明季社事緣起》:“號召同人,創爲復社。”
【單丁】一個男人。《字典》作“民丁”。《孟子·滕文公上》作“餘夫”。《品字箋》:“餘夫,單丁也。”指尚未継承家業的平民家族長男或獨身百姓。《禪典》“單丁”條:單獨一個人。《五燈會元》卷二〇,國清行機:“年二十五,棄妻孥,學出世法。晚見此庵(按,此庵景元禪師),密有契證。出應莞山,刀耕火種,單丁者一十七年。”
【鑽出】鑽故紙,指虻、蜂等昆蟲欲破隔扇紙而出。見《傳燈》古靈神贊章。《漢典》“鑽故紙”條:《景德傳燈録·古靈神贊禪師》:“其師又一日在窗下看經,蜂子投窗紙求出。師睹之曰:‘世界如許廣闊,不肯出,鑽他故紙,驢年去其?'”後常用“鑽故紙”比喻一味死讀古書。宋黄庭堅《題杜槃澗叟冥鴻亭》:“古靈庵下倚寒藤,莫向明窗鑽故紙。”宋楊萬里《題唐德明建一齋》:“平生刺頭鑽故紙,晚知此道無多子。
【怪汞銀云云】怪,日語釋作,即生氣、發怒。休怪汞銀云云,指被惹惱。《漢典》 “怪”條:責怪,埋怨。《荀子·正論》:“今世俗之爲説者,不怪朱象而非堯舜,豈不過矣哉!”唐温庭筠《過陳琳墓》:“莫怪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止望回家圖自在,豈料爹娘也怪吾。”
【分雪】雪,亦指“分明”之義。《紀談》上:“僧道潛,蒙冤被流放到兖州,後來經朝廷雪理,改正爲僧。”《漢典》“分雪”條:辯白。唐封演《封氏聞見記·掩惡》:“(程皓)每於儕類中,見人有所訾毀,未曾應對,候其言畢,徐爲分雪之曰:‘此皆衆人妄傳,其實不爾。’更説其人美事。”唐康駢《劇談録·渾令公李西平爇朱泚雲梯》:“李公受令斬決,道茂將就刑,請致分雪之詞。”《朱子語類》卷一二七:“又作道理分雪天祚之事,遂啓其輕侮之心。”
【偷心】不正念,即不以正知來修行念。見《一心妙戒教》。日語,即明知故犯、偷懶。
【下板】下座。
【匾頭】匾,方典切。《韻會》:“器之薄者曰‘匾’。”即指薄而寬之物。因形狀扁平,故挑擔之挑棒稱作“匾檐”。匾匾地拝伏,指拝伏在地。《西遊記》裡將鳥稱作“匾毛畜生”,是因其羽毛扁平貼服之故。
【儘足】儘,日語,即相當、非常。
【窮相手】日語釋作,即預示貧窮命的手相。
【娘生口】母親産子之口。
【還與舊主翁】日語訓讀改爲:“與って舊主翁に還し”。
【客情】無解説。 《漢典》 “客情”條:客旅的情懷。南朝宋鮑照《東門行》:“傷禽惡弦驚,倦客惡離聲。離聲斷客情,賓御皆涕零。”唐姚揆《潁州客舍》:“鄉夢有時生枕上,客情終日在眉頭。”元戴良《宿高密》:“高情既牢落,世議復紛惑。”《隨園詩話》卷六引清汪汝弼《送春》:“子規啼急客情牽,婪尾花中罷綺筵。”
【放慕顧】見《碧巖録》第五十三則。驀顧,古抄指“漫滅不别貌”。《碧巖録》:“馬大師與百丈行次,見野鴨子飛過(兩箇落草漢草裏輥,驀顧作什麼)。”《漢典》“慕顧”條:仰慕;仰望。唐韓愈《故幽州節度判官贈給事中清河張君墓志銘》:“嗚呼徹也,世慕顧以行,子揭揭也。”
【掩彩】減威光之意。
【資次】或爲“次第”之意。《進學解》:“商財賄之有亡,計班資之崇庳。”有人將此“資”釋爲日語,即施捨錢財物品等。然此句中“財賄”與“資”相對,故二者所指之物不同,況且俸禄也不説高下也。《漢典》“資次”條:資歷的次第,年資等次。晉干寶《〈晉紀〉 總論》:“而世族貴戚之子弟,陵邁超越,不拘資次。”唐封演《封氏聞見記·銓曹》:“其五品已上及清要官,吏部不注,送名中書門下者,各量資次臨時敕除。”明謝肇淛《五雜俎·事部三》:“國初各省,試官臨期,所命不拘資次。”
【囉囉哩】歌典中加入的喊叫聲。《禪典》“囉囉哩”條:詩歌中的感歎語,抒發思鄉之情,有時用來調整節奏或補足音節。禪録借用作行業隱語,指代禪道歌、悟道歌;亦謂頌唱悟道歌。又作“囉唻哩,囉哩囉,哩哩囉,囉囉哩哩,囉哩哩囉,哩囉”等。《五燈會元》卷一九,楊歧方會:“上堂:‘薄福住楊歧,年來氣力衰。寒風凋敗葉,猶喜故人歸。囉囉哩!拈上死柴頭,且向無煙火。'”又卷二〇,覺阿上人:“豎拳下喝少賣弄,説是説非入泥水。截斷千差休指注,一聲歸笛囉囉哩!”
【胡孫】本作“猢猻”,通作“胡孫”。《禪典》“胡孫”條:猴子。多喻指躁動不安之心。《如浄語録》卷下:“剎竿頭上煎錘子,三個胡孫夜簸錢。”《續傳燈録》三五,破庵祖先:“有道者請益云:‘胡孫子捉不住,願垂開示。’師曰:‘用捉他作什麼!如風吹水,自然成紋。'”
【耍相】耍,沙下切,《篇海》:“戲也”。日語俗語或,即消遣、娛樂。頑耍,日語,即淘氣,惡作劇。耍相,或指猿戲。
【指達磨老臊胡,罵陳遷胡孫子】唐人罵人時必用手指指其人。《碧巖録》:“指柳樹罵槐樹。”《水滸傳》楔子:“太尉大怒,指著道衆説道云云。”
【花甲子】六十甲子一輪迴。《漢典》“花甲”條:亦稱“花甲子”。指六十甲子。古代用干支紀年,以天干與地支依次錯綜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故稱“花甲”。後亦以指六十歲。唐趙牧《對酒》:“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宋范成大《丙午新正書懷》之一:“祝我賸周花甲子,謝人深勸玉東西。”《西游記》第二十回:“(老者)道:‘癡長六十一歲。’行者道:‘好!好!好!花甲重逢矣。'”
【過價】日語釋作,即定價。
【嘔血秃丁】日語釋作,即這該死的高利貸,小心遭天遣。秃,見《虚堂録·法語》。《漢典》“秃丁”條:對僧人之譏稱。《説郛》卷四六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高駢鎮蜀日,因巡邊至資中郡,有開元佛寺夜僧禮讚,命軍候悉擒械之,曰:‘此寺十年後當有秃丁數千作亂,我以是厭之。'”
【慚愧】日語釋作“ありがたや”“かたじけない”,皆“實在不敢當”意,與本義不通。《漢典》“惭愧”條:感幸之詞。意爲多謝、難得、僥幸。唐王績《過酒家》之五:“來時長道貰,慚愧酒家胡。”唐元稹《長灘夢李紳》:“慚愧夢魂無遠近,不辭風雪到長灘。”宋蘇軾《浣溪沙》:“慚愧今年二麥豐,千畦翠浪舞晴空。”元張壽卿《紅梨花》第一折:“小生慚愧,有緣遇這箇小娘子。”《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郭孝子扒起來,老虎已是不見,説道:‘慚愧!我又經過了這一番!'”
【烏檻角】檻,音監。《玉篇》:“木名,膠可作香。”
【陽平撒白雨】《物初録》中,大慈語謝龍首座,曰:“青天撒白雨。”白雨,日語,即雷陣雨。《漢典》“白雨”條:暴雨。唐李白《宿蝦湖詩》:“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銀竹。”宋陸游《大雨中作》:“貪看白雨掠地風,飄灑不知衣盡溼。”明何景明《黑龍潭》:“白雨遥從白日來,黑雲低映黑龍臺。”清鈕琇《觚賸·廣東月令》:“六月,白雨足。”
【以指夾鼻一下來鼓】日語釋作,即用手擤鼻涕。
【者漢只在】只,只管。《武庫》作“猶”。
【鼠黏兒】栗鼠也。佛光《栗鼠贊》:“鼠粘真可怪,虚却待賓盤。”日語,亦稱作鼠黏子。鼠黏,又名“牛蒡子”,因栗鼠外形似牛蒡子故名。另,栗鼠之栗,也指栗子外形似牛蒡子。《漢典》“鼠黏子”條:惡實的别名。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惡實》〔釋名〕 引蘇頌曰:“實殼多刺,鼠過之則綴惹不可脱,故謂之鼠黏子。”《漢典》“鼠黏”條:鼠婦的别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三·鼠婦》。
【難尾】尾,意同日語,即連接其尾。含尾船,指前一艘船的船尾連著後一艘船的船頭,一艘艘首尾相連的船。
【穿市過】快速穿城而過。穿,與“串”同音,通用。
【硿磕】唐音“コンケ”,皆石之聲也。
【魔王脚】脚,脚色、角色。有“様子、模様”之意。官員穿著與各自官位相符的裝束曰“脚色”。《漢典》“脚”條:傳統戲曲演員專業分工的類别,如京劇的生、旦、凈、丑。胡懷琛《稗官辨》引《梨園雜話》:“嘗一日,於某宅堂會,與某丑脚演《狀元譜》。
【野盤僧】流浪在外的和尚。野盤,《事苑》中指“方言,草宿也”。《禪典》“野盤僧”條:指到處游方,奔走於各地寺院的行脚僧。《景德傳燈録》卷一三,風穴延沼:“問:‘如何是清涼山中主?’師曰:‘一句不遑無著問,迄今猶作野盤僧。'”
【没意智】日語釋作,即没有判斷或辨别能力。《漢典》“意智”條:猶心計;主見。《後漢書·鮮卑傳》:“自匈奴遁逃,鮮卑强盛,據其故地,稱兵十萬,才力勁健,意智益生。”《朱子語類》卷一三六:“顔魯公只是有忠義而無意智底人,當時去那裏見使者來,不知是賊,便下兩拜,後來知得方罵。”《二刻拍案驚奇》卷三:“(權次卿)眠在枕頭上,呆呆地想了一回,等待幾時,不見動静,没些意智。”
【甚生】無解説。《漢典》“甚生”條:猶言非常。《伊川語録》八上:“若能於《論》《孟》中深求玩味,將來涵養成甚生氣質。”
【栲栳】柳梱。《玉篇》:“栲栳,器也,以柳爲之。”《漢典》“栲栳”條:用柳條編成的盛物器具。亦稱笆斗。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作酢法》:“量飯著盆中或栲栳中,然後寫飯著甕中。”唐盧延讓《樊川寒食》之二:“五陵年少麤於事,栲栳量金買斷春。”清沈復《浮生六記·浪游記快》:“一夜,忽見數十里外有紅燈大如栲栳,浮於海中。”
【碓觜】指碓的尖端。山觜,日語釋作,即山脊突出的地方。洲觜,日語“すさき”,指陸地入海或入河的狹長形地帶,如海角、河口三角洲等地,亦作“沙觜”。《漢典》“碓嘴”條:舂米的杵。末梢略尖如鳥嘴,故名。 《西游記》第九五回:“却説那妖精見事不諧……取出一條碓嘴樣的短棍,急轉身來亂打行者。”
【如何參,如何會】如何,日語“どう、どうして”,即怎麼様、如何。見《水滸傳》楊雄令淫婦招供的話,其中有“如何~,如何~”的描述。
【會相殺】此二句取自大惠之語,見《武庫》師在雲居作首座章。相殺,日語,即交戰,亦作“廝殺”。殺,同,指殺死。如“殺將出來”“殺開條路”。
【安排】見《碧巖録》第五十九則。《碧巖録》:“這僧也會轉身吐氣,便道某甲只念到這裏,一似安排相似。”《禪典》“安排”條:擺佈。《五燈會元》卷一三,蘄州廣濟:“問:‘如何是廣濟水?’師曰:‘飲者絶饑渴。’曰:‘恁麼則學人不虚到也。’師曰:‘情知你受人安排。'”
【尳臭】尳,《玉篇》:“胡骨切,膝病,又骨差也。”《字彙》:“下刮切,足病也。”非今義。音與“鶻”同,假借字。見《碧巖録》第六十二則。《碧巖録》:“雲冉冉(打斷始得。百匝千重。炙脂帽子鶻臭布衫)。”《漢典》“鶻臭”條:猶狐臭。《古尊宿語録·襄州洞山第二代初禪師語録》:“你若是箇衲僧,乍可凍殺餓殺,終不著你鶻臭布衫。”
【少賣弄】賣弄,日語“ひけらかす”,即炫耀、誇耀。《漢典》“賣弄”條:故意顯示,炫耀。《後漢書·楊震傳》:“多請徒士,盛修第舍,賣弄威福,道路讙譁。”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上:“白岑嘗遇異人傳發背方,其驗十全。岑賣弄以求利。”
【破沙盆】《無冤録》:“仍帶一沙盆,槌以研上仵物。”注:“沙盆,研物之器。槌,棒椎也。”《漢典》“沙盆”條:沙盆用陶土和沙子燒製的盆子。 《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桌上一個陽羨沙盆兒,種著幾苗水仙。”
【老鼠】“老鼠”“老鴉”等“老”字無意。《漢典》“老鼠”條:鼠的通稱。多指家鼠。《太平廣記》卷四四二引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録·董仲舒》:“卿非狐狸,即是老鼠。”唐寒山《詩》之二六八:“老鼠入飯瓮,雖飽難出頭。”《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一回:“只説家中老鼠多,損傷了書籍字畫,把一切書畫都歸了箱,送到會館裏存放。”
【裝賚】日語,即旅費、路費。
【風子】亦同“風顛”,日語,即神經錯亂之人。《漢典》“風子”條:瘋子。亦指佯作顛狂或浪蕩不檢的人。宋蔡啓《蔡寬夫詩話·楊凝式題詩》:“楊凝式仕後唐、晉、漢間,落魄不自檢束,自號楊風子,終能以智自完。”宋周密《志雅堂雜鈔·書史》:“風馬牛事。服虔注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今人不肖子,昵昵於游蕩者亦謂之‘風子’,豈此意耶?”元喬吉《揚州夢》第一折:“我著家樂奉酒,他説那裏曾見這女子來。是輸不的他那一雙眼。這風子在豫章時,張尚之家曾見來。”明高明《琵琶記·寺中遺像》:“我自來粧風子,如今難悔。向叢林深處且徘徊,特來看佛會。”
【面門】見《碧巖録》第十六則。《碧巖録》:“如大火聚,近之則燎却面門;如太阿劍,擬之則喪身失命。”《漢典》“面門”條:頭的前部;臉。宋蘇軾《自海南歸過清遠峽寶林寺敬贊禪月所畫十八阿羅漢·第十一羅怙羅尊者》:“面門月滿,瞳子電爛。”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二折:“被鴉鵲啄破面門,狼狗咬斷脚跟。”《水滸傳》第二三回:“武松把隻脚望大蟲面門上、眼睛裏只顧亂踢。”
【知道】日語,即懂、曉得。與“聞道”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