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带一路”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一带一路”的兴趣日益增加,关于它的相关研究蓬勃发展起来,中文类学术文章多从政治学视角出发,而英文类研究较为多样化,但仍以政治或经济类文章为主。
关于“一带一路”相关研究的一个主要话题是“中国文化外交”,正如Winter(2016),Wei(2017),Sterling(2018)以及欧洲亚洲研究所(2017)分析的那样,中国将“一带一路”作为一种软实力工具来提升自己在世界上的形象。另一个重要的话题是关于国外对“一带一路”观点的研究,尤其是从美国(Chance 2016),俄罗斯(Smirnova 2017)和欧盟(Misiagiewicz 2016,Ma 2017)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研究主要涉及政治、经济和传媒领域。同样,中国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和描述也是很多研究者分析的对象,如(Sidaway/Woon 2017,波兰战争研究大学2017,Lubina 2017,Dadabeaev 2018),他们主要从地缘政治、国际关系等方面探讨了他们对“一带一路”的认识以及“一带一路”对各个国家的影响。虽然中国人和外国人对该倡议的看法是不同的,但应该指出的是,几乎每个研究的观点都代表了各个国家主要的看法。
到目前为止,已有一部分学者从语言学角度对中外媒体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做出了对比研究。Dutoit(2017)以批评性话语分析为基础,从论证、修辞手法、词汇风格和叙事方式等方面探析了中外媒体对中国“软实力”的不同认知,从社会政治角度探究这一差异的原因。Wangs(2017)通过对中美媒体关于“一带一路”新闻报道中关键词的词汇选择的对比研究,分析中美媒体在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立场上的差异,运用系统功能语法进行语言分析并解释语言和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Zhang和Wu(2017)利用语料库辅助方法也进行了类似的对比研究,文章分析了中英媒体的标题和关键段落,并比较了词汇分类的主题。迄今为止,大多数类似的研究主要关于汉语媒体与英语媒体的比较,而其他语言学相关的文章描述了参与国的英语种类(Xu,2017),丝绸之路沿线的多语言和语言政策(Sunuodula,2017)或与该倡议相关的翻译项目(Yang,Wang,2016)等研究,但并没有汉语媒体和德语媒体关于“一带一路”的对比研究。
为了弥补这一研究之不足,本文基于动态范畴理论,对中德新闻报道中关于“一带一路”关键词的表达和词汇选择进行对比分析,该研究的主要意义有四:第一,拓宽动态范畴理论的应用范围并丰富其理论应用;第二,将对比分析应用于中德新闻报道中关于“一带一路”相关表达的研究;第三,探讨德国媒体对“一带一路”认知存在偏见的原因;第四,从语言学视角以中立的观点重新认识“一带一路”,尝试改变德方对该倡议的正确理解,并希望本研究将有助于实现“一带一路”所提出的愿景,并促进今后中德之间的和平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