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阿富汗的困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从2001年至今,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历时十八年,成为美国参加过的最久的海外战争。在很大程度上,美国的阿富汗战略未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它在阿富汗的巨大投入与牺牲也未能为该地区带来和平与稳定,反而制造出更多的混乱和不安。正如有学者形容的,驻阿美军已被置于“打又打不赢,走也走不了”的尴尬境地。[34]关于美国在阿富汗遭遇困境的原因,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并未达成共识,甚至在美国是否“失败”的问题上也存有激烈的争论。

国内外对“美国在阿富汗遭遇困境”这一问题引起的兴趣,首先源自这样一个认识,即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不但无法在一个弱国自行其是,反而遭遇了重重阻力。这个认识的背后隐含着现实主义的逻辑,即国家的综合实力应与其所要达致的政策目标相符。对于类似反复出现的有违意愿的行为结果,罗伯特·杰维斯(Robert Jervis)称之为“历史的讽刺”。[35]实际上,“以弱胜强”的例子自古以来比比皆是,而强国不断“重蹈覆辙”的原因也在于遵循了同样的现实主义逻辑,正如修昔底德(Thucydides)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所描述的“强者能够做他们有权力做的一切,弱者只能接受他们必须接受的一切”。[36]然而这个逻辑却越来越难以解释国际政治博弈的现实,也即在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显的背景下,强国越来越难以控制弱小国家,而弱国及某些非国家行为体却能够在某些议题领域具有优势。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它为什么在阿富汗这样的弱国遭遇了诸多困境,其阿富汗战略也未能取得成功?对此,相关学者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答案。可以说,美国在阿富汗遭遇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美国国内方面的原因,有国际体系方面的原因,也有来自阿富汗方面的原因。对于政治事件所涉及的多样性因素问题,哈罗德·D.拉斯韦尔(Harold D.Lasswell)和亚伯拉罕·卡普兰(Abraham Kaplan)曾提出“多重因果关系”原则,意指政治事件中既存在多重的原因,也包括多重的影响,而对于孰因孰果的分析又是一项颇为复杂的任务。[37]本书提出,阿富汗的关系—结构权力是导致美国在阿富汗的行动遭遇诸多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它产生了既能够循环发生又处于动态关系变化中的因果机制。本书将探讨阿富汗的关系—结构权力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导致美国在阿富汗遭遇困境的?笔者认为,对该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冷战结束以后,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许多不发达国家的政治事件对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产生了日益重要的影响。挪威学者考思克·罗伊(Kaushik Roy)认为,阿富汗战争模式涉及的各种国际问题将对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产生重要影响,对阿富汗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8]秦鸥在《美反思海外征战“滑铁卢”》中提到美国内许多思想库都在研究美军在世界各地能够赢得“战斗”却输掉“战争”的原因,并将之视为“一项能够挽救更多生命的‘高尚课题’”。[39]笔者认为,对于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遭遇困境的研究至少具有四点现实意义:第一,恐怖主义等非对称冲突,以及国内冲突与国际干预等问题或将成为美国等国家未来对外政策的主要关切。对美国何以失掉阿富汗战争的研究有助于为这些问题的应对提供借鉴意义。第二,美国对外政策中体现出的不自制特点有可能在未来导致对抗性联盟的出现,并削弱美国在经济、军事和政治等方面的优势。对该课题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弱国(弱者)为何及如何应对国际体系中的强国(强者)。[40]第三,国家、国内集团与国外势力之间的联系、斗争与妥协标志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生态。对该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跨国力量和跨国关系对国内秩序或社会变革的影响。第四,该课题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回答大国为何难以轻易战胜弱国的同时,也揭示了弱国动荡不断与转型艰难的深刻根源。

对于该课题的研究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单方面追求经济权力、军事权力或是文化权力难以达成各种权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对美国在阿富汗遭遇困境的研究能够激发我们对国际关系权力理论的重新思考,使我们对权力的认识更加系统化和多元化。本书提出的关系—结构权力理论分析框架以新结构观为视角,进一步打破了单纯以物质或文化力量为核心的结构观,同时借鉴了社会学等学科的概念与路径,有助于丰富国际关系中既有的权力理论,把握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揭示繁杂现象背后的因果机制,使结构与单元的分析有效地结合。换言之,关系—结构权力分析路径有助于打破以国家为中心的研究范式,将国内外因素的分析有效地整合到一个分析框架,从而对行为体的权力势能作出相对更清晰、更符合现实的判断。此外,该课题研究中涉及的恐怖主义、反叛活动、国内冲突与国际冲突的关联等问题,还有助于重塑关于现代世界国际安全的讨论。[41]